9月2日的傍晚,朋友传来噩耗,开国少将甘祖昌夫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龚全珍“老阿姨”、老外婆逝世。看到消息的刹那,我赶紧将文章退出,放下手机呆愣了一会;又打开,确认消息竟不是假的。悲伤,内疚,过往的一幕幕,如潮水般涌来...... <h1><b>老阿姨波澜壮阔100年。</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龚全珍老阿姨生平</b></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1923年12月24日-2023年9月2日</h5><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1923年,出生山东烟台,工人家庭</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11兄妹</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1937年,日军占烟台,流浪学生,后</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到陕西</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1945年,考入西北大学教育系,仅招26人</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1949年,参军,任新疆八一子弟学校教师</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195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1953年,与开国少将甘祖昌结为夫妻</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1957年,甘将军重伤,回到江西莲花</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1961年,南陂小学当校长,一呆就是13年</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1974年,甘家小学当校长,全身心扑工作</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1986年3月,甘将军离世,住进县幸福院</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13年9月,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13年11月,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14年2月,获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14年10月,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14年5月,被评选为全国“最美家庭”</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16年12月,荣获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17年11月,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工作者奖项</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19年7月,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19年9月,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2020年10月,被表彰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span></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北大学 龚全珍学生时亲手笔迹</h3> <h1><b>记忆中的龚全珍老阿姨。</b></h1> 距最后一次见“老阿姨”、老外婆,一晃又快十年。我依旧清晰地记得,当时从老同学刘新荣那里了解到老阿姨还在莲花时的兴奋。赶紧张罗、打听老阿姨家人的电话,然后不由分说,激动地拨打过去。<br> 我说:“外婆好,我是您在莲花幸福院时的老战友、老邻居、老朋友贺桐吉和李六英(我外公的亲哥哥、亲嫂子,即大外公/大外婆)的外孙,小名叫狗仔,您在幸福院的时候经常教我读书、写字,您记得吗?”<br> 她说:“桐吉师、六英,都是好人呀。”<br> 我说:“外婆,多年没见,身体好吧。”<br> 她说:“很好哇,谢谢你的关心!”<br> 我说:“没有来看你,我一直在外地。”<br> 她说:“年轻人,在外地好,有出息。”<br> 我说:“我回来了,想找时间来看您。”<br> 她说:“好呀,你这么客气,欢迎。”<br> 就这样,简短的通话,就确定好了次日去拜访老阿姨。离我上次见她,已近廿年。<br> 第二天,在县城老阿姨三女儿甘公荣家,见到了久违的龚全珍老阿姨。老阿姨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热情豪爽。朴素而洁净的桌台上,摆好丰盛小吃,她一边招呼一边给我们递水果。当老阿姨主动问起桐吉师、六英时,我忙打岔绕开接她的话,生怕她激动。老阿姨早年就有高血压,何况当时已经91岁高龄了。直到今天,我仍然很是好奇,她口口声声的“桐吉师”,这尊称是因为他享誉十里八乡的武艺,还是等候两个朝代的爱情。<br> 老阿姨十分关心我的工作和家庭,而我对老阿姨充满传奇的一生,她有问必答。甘公荣大姐说:“她从未向别人说过的身世,也打开话匣子跟你聊了”,我十分感动老阿姨对我的信任和宽容。不知不觉,我们和老阿姨的攀谈近一个小时,我赶紧不舍地结束话题,道别,老阿姨特意要给我签名、赠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友君珍珍,陪同拜访</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外婆给我的亲笔签名赠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要走了,老外婆再塞我一本笔记本</h3> 走的时候,老外婆起身硬要送我。她追到门口,拉着我的手对我再三叮咛和祝福,迟迟不肯松手。我祝福她说:“祝您长命百岁!”她打趣说:“我会努力的!”我说:“一定能做到,下次再来看您!”。直到我走出巷子,老外婆一直站在台阶上,远远地目送我们不肯离开。我知道,她追的不仅仅是我,还有那段在莲花幸福院的美好岁月......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外婆追着送我,不肯离开</h3> 告别后,我漫无目的走在街头,幸福院的少年时光,画卷般一幅幅舒展开来......<br> 二十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末,莲花县南门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右侧,有一所县民政局设立的“光荣幸福院”,在院里居住的主要是为新中国创立作出了非凡贡献的老革命,还有苏区革命时期的老红军,以及革命烈士遗孀。<br> 我的外公外婆都是革命老干部,晚年一直在莲花幸福院走完了曲折、光辉的一生。<div> 他俩青少年就参加革命,几经周折,后在湖南苏维埃红军东冲兵工厂工作。1932年冬,他俩热热闹闹办完婚礼才第三天,敌人对兵工厂发动“围剿”,在凌晨六点,发现敌众我寡,外公和甘祖昌(老阿姨的丈夫,共和国开国少将)等主力部队负责重要物资的转移,成功突围。外婆随小分队掩护主力,最后不幸被敌人逮捕,从此杳无音讯。大家都认为外婆已经牺牲,解放后,莲花革命烈士纪念碑上,赫然有外婆“李六英”的名字。<div> 外公随部队南征北战,少小离家老大回,却发现家不再、妻无讯。外公不知是有第六感还是什么神秘力量,他却一直执念外婆依然在某个地方活着。他坚持孓然一身,颠沛流离,打听、寻找和等待......话说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民国等到新中国,外公苦苦等待一万多天。在1963年春天,外公终于等来了团圆。此时的新中国,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勃勃生机的景象。这对恩爱夫妻,却已步入生命的晚秋,他们圆满了爱情,错过了生育。外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传为佳话,如今隐入尘烟。<br> 记忆中父亲唯一一次喝醉酒,便是在外公幸福院的家(其实就两间房间)。外公外婆对我母亲和两个舅舅的三家人,倾其所有,视如己出。有一次,父亲作为生产队长在县城开会去外公家吃饭,外公说父亲干活辛苦,便拿出一瓶国公酒给他喝。父亲看瓶子小,心里纳闷地想“就这么一小只,老人家难道忘记了我的酒量”?!酒少又好喝,三下五除二便干完,结果酩酊大醉。自此,老父亲知道这酒和家里水酒的差别,也从此爱上国公酒。时至今日,国公酒仍是我父亲眼中的“茅台”。<br> 我应该是我小学五年级的暑假,去外婆家在幸福院遇见老阿姨。少年遇见光,是多么幸运的事。1986年甘祖昌将军走后,老阿姨住进了幸福院,在《龚全珍日记选》有这样一段话:“祖昌,我真的到幸福院来了,这条路是你指的,我也认为是最合适的地方。”“我将为你的战友和他们的家属服务,当光荣的义务服务员。”在幸福院的那些岁月,她把自己当作工作人员,从不停息……<div> 初见老阿姨,她送我两本书,外公跟在后面说:“没叫外婆也有书得呀,叫外婆没?”外公耳聋,胆小没叫的我硬抗说叫了。老阿姨也忙在旁附和说“叫了,叫了”,还说我虎头虎脑的挺可爱。后来上了初中甚至高中,一到寒暑假,就跟父母吵吵嚷嚷要去县城外婆家。原因有三:一是老阿姨的学习小组有吸引力;再是外婆家有好菜吃;三是我那小山村百余户人家,只有几台满屏雪花的黑白电视,而幸福院是宽屏大彩电,还人少不吵。<br> 老阿姨的家,就在外公家的斜对面。在我玩累了的时候,经常钻去她家。她有很多书籍和文具,甚至有小学、初中各个年级的课本、资料。她组织幸福院里小孩、像我一样来做客小孩、来院里玩耍小孩,成立课外学习小组,亲自辅导。很多书籍、资料和纸笔等,也都是老阿姨自费购买。后听说这个温暖的课外学习小组,一直坚持到她搬离幸福院。</div></div></div> <h1><b>老阿姨为民奉献的一生。</b></h1> 数十年来,龚全珍老阿姨捐赠、资助困难家庭达10余万元,受助家庭30多户,受助人数达100多人,而她本人每月的收入,只不过是几千元的离休工资。<br> 老阿姨处处为国家、为人民着想,把群众利益看的高于一切。是我党群众路线的一个好典型,老百姓喜欢这样的典型,新时代也需要这样的典型!<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国道德模范奖章、荣誉证书。</h3> 毛泽东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毛泽东还说,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龚全珍,她就是这样的人。<div> 人们常说,我们无法预知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和密度。龚全珍老阿姨就是这样,她用一生的坚守,拓宽了生命的宽度,充实了生命的密度。<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荣获“感动中国”2013年度十大人物</h3> <h3> 我们学习龚全珍同志坚定信念、永葆本色的坚强党性。<br> 我们学习龚全珍同志服务群众、一心为民的质朴情怀。<br> 我们学习龚全珍同志忠于职守、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br> 我们学习龚全珍同志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br> 我们学习龚全珍同志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荣获“全国道德模范”</h3> 老阿姨有至明之心,庶人、至人、圣人;老阿姨有至正之质,立德、立言、立功。<br> 老阿姨精神,是革命斗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完美体现,也是庐陵文化的底色。回顾老阿姨光辉而质朴的一生,犹如墙角的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又如家乡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总给人以芬芳和洗涤,总给人以感动和力量。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阿姨》开机仪式</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阿姨为原型 《初心》电视剧</h3> 对不起,老阿姨。您兑现了诺言,长命达百岁;我食言了,没再来看您。<div> 斯人已逝,幽思长存!<br> 再见,老外婆,一路走好!</div> <div><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