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之道”:学为中心,把小组建设好,让课堂充满“精气神”!|全国知名课改指导专家何文老师

何文 |课之道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建模式,扬主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强主导,立课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教学改革我们永远在路上!</b></p> <p class="ql-block"><b>小组建设是课堂高效的重要组织保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组建设是课堂高效的重要组织保障,课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课堂中,小组建设含建设目标、小组组建、任务分配、合作互动、评估反馈、教师角色、学生角色以及家长参与等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建设目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组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课堂效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堂改革中的小组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组建设要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点,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个性化发展。</p> <p class="ql-block">课堂无论是拓宽展示的空间和舞台,还是提供最有效的“同学”机会和资源,小组都是最佳平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论是课前预习的对学、群学,课中展示时的对抗、质疑,课后总结的反思、提升。小组,无论是学的资源还是教的资源,都能和学习主体形影相随,提供“贴身”服务。</p> <p class="ql-block"><b>二、小组组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组组建是小组建设的重要环节。在小组组建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p><p class="ql-block">1. 人数适中:小组人数不宜过多或过少,以4-6人为宜。</p><p class="ql-block">2. 自愿组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系自行组合,避免强制分配。</p><p class="ql-block">3. 合理分配:在自愿组合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性格等因素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小组组合的合理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任务分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小组建设中,任务分配至关重要。合理的任务分配可以激发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协作精神。在任务分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1. 合理分工:根据小组成员的特点和能力,合理分配任务,让每个成员都能承担相应的责任。</p><p class="ql-block">2. 平衡大小任务:大小任务要平衡分配,避免部分成员承担过多的任务压力。</p><p class="ql-block">3. 考虑任务难度:任务难度要适中,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过于困难。太简单的任务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过难的任务则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挫败感。</p> <p class="ql-block"><b>四、合作互动</b></p><p class="ql-block">合作互动是小组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合作互动,可以增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和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可采取以下方式促进合作互动:</p><p class="ql-block">1. 小组讨论:鼓励小组成员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p><p class="ql-block">2. 小组展示:让小组成员通过展示、讲解等方式,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思考过程。</p><p class="ql-block">3. 小组活动:组织小组成员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实验、调查等,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感情和协作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五、评估反馈</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评估反馈是课堂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小组建设的效果。评估反馈应注意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定期评估:定期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反馈指导:根据评估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小组评价:开展小组评价,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评价、提出建议,促进小组成员的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b>六、教师角色</b></p><p class="ql-block">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小组建设的引导者和支持者。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引导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和活跃度。</p><p class="ql-block">2. 提供指导: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需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3.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需为小组合作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确保小组成员之间能够充分交流和合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七、学生角色</b></p><p class="ql-block">在小组建设中,学生是主体和核心。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1. 积极参与: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小组合作做出贡献。</p><p class="ql-block">2.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避免冲突和争吵,维护小组合作的和谐氛围。</p><p class="ql-block">3. 主动学习:主动学习和探索新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八、家长参与</b></p><p class="ql-block">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家长也是小组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支持者。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1. 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进展,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p><p class="ql-block">2. 鼓励孩子参与小组合作: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p><p class="ql-block">3.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为孩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例如提供学习资源、参与课外活动等,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组建设是课堂高效的组织保障,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应积极参与小组建设,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实现课堂教学改革的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b>九、小组建设的成功标志是小组文化的形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这不仅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必须有密集而导向一致的事件发生。为此,小组建设的过程应分为三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步,搭建小组,遵循“异组同质,同组异质”的原则划分小组,小组规模以六人为最佳,若班额较大,八人亦可。第一次组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意义,建设的过程也是唤醒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第二步,建设组魂,这里包括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谓物质文化,就是组名、组徽、组旗、组歌、誓词等,这是小组文化的基础。组名至关重要,是最典型的文化符号标志,它既要符合班级文化的价值取向,又要具有本组的特色。为了便于形成强大的小组文化场,建议组名要尽可能通俗、阳光、精准、锐利,让人过目难忘,富有冲击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谓制度文化,就是组规。组规制定的主体是小组全体成员,价值取向与小组文化的建设目标一致。组规制定走民主路线,制定的过程也是思想统一的过程。内容要尽可能详细,包含学生在校的方方面面,语言表述要尽可能简洁、通俗、风趣,避免长篇大论、刻板生硬。组规,要在实践中严格执行,起到导向和惩戒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在课内、课外的学习和各种活动中,既要坚持对小组的即时评价,又要坚持对评价结果的日积月累和公开呈现,为小组长作用的发挥制造环境,提供目标和事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历两个月左右,如果第一次由上而下组建的小组不够理想,建议用竞选和民主选举的方法,重新建设小组,让具备领袖气质的学生成为组长,发挥他们的人格魅力,强化小组建设。</p> <p class="ql-block">第三步,最漫长,也最重要,这是小组真正的形成过程。前面所做的工作,一是确立了价值取向,二是提供了载体和制度约束、导向,但是,真正内化为小组成员的精神需求,需要较长而又充满密集事件的过程。组名、组徽、组旗、组歌、誓词这些标志性的文化符号,要反反复复地出现,并不断赋予更加深刻的解读。</p> <p class="ql-block">小组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合作文化、团队文化,当每个学生都有这样的觉悟时,小组,这种形式本身,意义已经不是很大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化的最终形成,就是文化主体的被“文”所“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组文化的最终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和不断的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下是从十个方面入手,探讨小组文化最终形成的过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共同价值观的形成</p><p class="ql-block">小组需要明确自身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应该得到所有成员的认可和接受。通过讨论和协商,成员们应该共同制定出符合小组价值观的行动准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团队凝聚力的提升</p><p class="ql-block">加强成员之间的沟通,建立有效的联系,通过团队活动和分享经验,让成员们更好地了解彼此。同时,需要维护团队纪律和荣誉,惩罚违反规定的人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成员间的相互认同</p><p class="ql-block">在小组中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让成员们感到被尊重和支持。对于成员们的贡献和努力,应该坚持给予赞扬和肯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共享经验的积累</p><p class="ql-block">建立学习平台,让成员们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分享经验和技能。同时,保持开放心态,接受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 有效的沟通与交流</p><p class="ql-block">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平台,让成员们可以自由地交流和分享想法。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增进了解,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 持续学习与成长</p><p class="ql-block">设定学习目标,提供培训和提升机会,建立学习型社区,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小组可以保持竞争力和创造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 创造独特文化符号</p><p class="ql-block">结合小组的价值观和行动准则,制定出富有吸引力的品牌文化。可以通过视觉文化元素和媒体传播,让小组的文化符号更加突出和独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 保持开放与包容</p><p class="ql-block">小组需要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欢迎不同的观点和想法。通过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机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 建立文化传承机制</p><p class="ql-block">建立文化传承机制,让小组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和发扬。可以通过定期的文化交流、文化活动和文化教育等方式,让成员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小组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 不断优化文化氛围</p><p class="ql-block">不断优化小组的文化氛围,让成员们在工作中感受到更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可以通过文化符号的更新、文化活动的创新和文化教育的深化等方式,让小组文化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成员需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终,小组文化的形成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和不断的优化。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团队凝聚力的提升、成员间的相互认同、共享经验的积累、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持续学习与成长、创造独特文化符号、保持开放与包容、建立文化传承机制以及不断优化文化氛围等方面入手,可以逐步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小组文化,为小组的发展和成员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b>十、学习小组评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习小组的评价涉及到评价的基本原则,以及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功能等整体的评价体系。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及学段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生本高效课堂评价实施办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评价的重要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需求层次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上来讲,生本高效课堂评价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评价不仅仅是评“对不对”、“好不好”、“棒不棒”,也不单单是一句鼓励赏识的话语,评价应该是多元的,真正的评价不是甄别优劣,而是引领发展,激发学生内驱力,增强小组凝聚力。从这个意义上讲,评价就是武器。用好这个武器,它会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p> <p class="ql-block">(二)、小组评价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堂小组合作评价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评价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与评价,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共享与交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兴趣与动力,增强学习效果,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培养合作与团队协作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促进学生学习成果的共享与交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堂小组合作评价要求学生将个人的学习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这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提高学习水平。在小组合作评价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成果和思考方式,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其进行评价和建议,这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帮助学生培养合作与团队协作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堂小组合作评价要求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和协作,这有助于学生培养合作与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合作评价中,学生需要共同完成任务、讨论问题、分享成果,这需要他们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互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堂小组合作评价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在小组合作评价中,学生可以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堂小组合作评价要求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在小组合作评价中,学生可以评价自己的表现和成果,也可以评价其他小组成员的表现和成果,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p> <p class="ql-block">5、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与掌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堂小组合作评价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学习效果。在小组合作评价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增强学习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堂小组合作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学习效果。在小组合作评价中,学生可以通过评价自己的表现和成果,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动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强学习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课堂小组合作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表现进行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建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a. 教师应该合理分组,考虑到学生的不同性格、兴趣和能力,确保每个小组内的成员能够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教师应该制定明确的小组合作评价标准和规则,让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从而更好地进行合作和评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c.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d.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和尝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e. 教师应该定期进行反馈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和成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馈,同时也要对课堂小组合作评价的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进和优化评价方式,提高评价的质量和效果。</p> <p class="ql-block"><b>附一•课改学校“五星”、“星级小组”评价实施方案(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星”、“星级小组”均分为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星级小组”</p><p class="ql-block"> 每节课结束时,课任教师都要对小组进行综合评价,没有数额限制,都好就全部表扬。每表扬一次加1分,批评一次扣2分。一个星期累计一次,分数前五名的小组得一颗星,为本周班级星级小组。以此类推,一月被评为3次班级星级小组的则自动荣获年级星级小组。</p> ☆“展示之星”<br>“展示之星”评价标准:<br>1.仪态自然,心情放松。<br>2.面向更多的同学,必要时手指黑板。<br>3.声音响亮,要求脱稿。<br>4.把握内容,要有重点。<br>5.能与其他小组互动,并适时点评其它补充的内容。 ☆“星级学生”<br>  凡是被表扬的小组,组内成员同时可以获得2分的加分,由负责学习的记录员进行统计。因违反纪律、作业不安要求完成、卫生不符合要求、等等不符合班级规定的行为都要扣除当事个人的分数。具体是:纪律不好每次扣1分,作业类不符合要求的每次扣2分,卫生不符合要求的每次扣1分。和加分进行累计,一周评出班级的星级学生,由班长第二周公布在班级的公示栏内(在室外)。学期总分数将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和入团的重要参考依据。 <p class="ql-block">☆“勤奋之星”:(此星评价以鼓励后进为主)</p><p class="ql-block">“勤奋之星”评价标准:</p><p class="ql-block">1.课前能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案等各类练习。</p><p class="ql-block">2.能按照教师要求做好课前相关的学习准备(如:学习用具、黑板的板书、双色笔等)。</p><p class="ql-block">3.每次的课堂常规能认真执行等。</p> ☆“点评之星”<br>“点评之星”评价标准:<br>1.听讲要认真。如听到有价值的内容要及时把它记录下来。<br>2.声音响亮,表达清晰。<br>3.观点鲜明,有自己的思想。<br>4.不重复之前已说清楚的内容,以节约课堂时间。<br>5.课堂上杜绝参考书,可在预习时参考,课堂上应说出自己内心最真诚的感受。 ☆“参与之星”<br>“参与之星”评价标准:<br>1.课堂上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br>2.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展示。<br>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评价等各个学习环节。 ☆“希望之星”<br>“希望之星”评价标准:综合以上“四星”提名最多的学生,最终由班主任综合评定为准。<br><br>备注:“勤奋之星”、 “参与之星”、 “点评之星”、 “展示之星”、 “希望之星”最多有三个名额,可全部填写上去。<br>“星级小组”每周每班有五个名额,但填在此表格中的是得分最高的组。 <p class="ql-block"><b>附二•课改学校小组建立建设问答篇(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怎样划分合作学习小组?</b></p><p class="ql-block">解决方法: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编组。在分组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高低、心理素质等因素,让不同特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组合,尽量做到每个小组的水平接近。</p> <div><br></div><b>合作学习小组由几人组成更合适?</b><div><br>解决方法: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因学段高低的不同而不同,确定小组人数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根据学生年龄的大小,自主性的强弱适度增减小组人数。年龄越小,自主性越弱,合作小组人数就越少;反之合作人数可以适度递增。一般每组4—8人,每班6—8组为宜。一二年级可以考虑每组2人。若班额较大,组员较多时,还可以组内再分为2个小组。</div> <div><br></div><b>如何选聘小组长?</b><div><br>解决方法:选聘组长的标准主要有三点:一是成绩好,二是组织管理能力强,三是责任心强。每组可设正副组长各1人。组长组织本小组成员学习,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组长不在时,由副组长代位组织本组成员学习活动。针对科目较多的学段(如初中),在设置正副组长的同时,还可以设置学科组长,来共同分担各学科的学习组织任务。</div> <div><br></div><b>怎样培养小组长?</b><div><br>解决方法:培养合作学习小组组长,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措施:<br>第一,明确组长的责任和作用;<br>第二,定期召开组长会议,了解他们一周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让小组长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温暖;<br>第三,给小组长加“自助餐”。小组长为同学们服务,很辛苦,学有余力,必须有所回报。“自助餐”应注意的问题:老师应从学习量上由小见大,对小组长学习效果要有检查评价。让小组长把每项学习任务要先学会弄懂,然后再教会其他同学,带头回答、提出问题,积极主动地完成各项自主合作学习活动。老师应首先培养组长的自学能力。<br>第四,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小组长。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体会到这种自我满足、自我实现的心理满足、荣耀感,是激发他们对小组更加尽心尽力工作的源泉</div> <div><b><br></b></div><b>小组的建设应该从那几个方面入手?</b><div><br>解决方法:小组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br>1、组长的指导与培训。对于组长应该着力从组织小组活动、指导协调小组合作、调动小组成员积极性、搞好组内评价等方面开展指导培训。<br>2、组内科代表的使用与培养。根据组内每个学生的特长,分配不同学生担任组内课代表,既能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又减轻组长的压力。<br>3、健全小组的各种评价与评比机制,及时给予赏识与鼓励。<br>4、适时对小组进行必要的调整。<br>5、鼓励各小组自主管理,民主制定组纪组规。<br>6、倾力打造动车小组(即每人都是发动机,推动小组前进),避免传统列车小组(即一个组长带动整个小组)。<br>7、建设小组文化。营造浓郁的组内育人氛围,加强小组内成员的凝聚力。</div> <div><br></div><b>如何建设小组文化?</b><div><br>解决方法:为了强化学习型小组的团队功能,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小组要进行必要的文化建设。小组文化建设包括制定组名、口号、组训、组规、组徽、组歌、目标等项内容。<br>第一,为小组起一个响亮名字和口号,确定一个共同的价值追求;<br>第二,设计一个组徽,将这种价值追求用简洁明快的符号语言表现出来,在组内的活动时或各种用品中采用.<br>第三,全组同学共同商议,选出组训、组旗、组歌,在每天的特殊时刻或重大活动、重大仪式时,吟诵组训、唱出组歌、树起组旗,从精神层面反复强化小组团队的共同价值追求.<br>第四,制定并严格执行组纪组规是从制度层面进行小组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br>第五,把组训、组徽、组歌、组旗等以醒目的标语、展牌或图片,精心设计并张贴、悬挂于班内,形成浓厚的教室文化氛围,让学生时时浸润于这种氛围之中,实现行为标准、价值取向、价值追求的内化,实现以文化人的小组文化建设的目的。</div>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一所学校的核心产品是课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也必须在课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课堂新,则教育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课堂兴,则学校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对课堂的关注,就是对学生生命质量的最大关怀!课改之路,任重道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引向自主的学习是最好的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引向自主的管理是最好的管理</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引向自主的课堂是最好的课堂</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引向自主的课改是最好的课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课之道</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课改之路,任重道远</b></h1>

小组

学生

评价

学习

课堂

合作

成员

文化

建设

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