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胸无点墨心常怯,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更是可以支撑我们在困厄的现实中始终怀着理想前行。9月4日上午,五年级数学组的一场意义非凡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拉开帷幕。</p> <p class="ql-block"> 张飞飞老师说:当我读完《卡尔威特的教育》时,对怎样从爱出发去教育孩子,就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孩子是不一样的,只要身为教师的我们用心去感受,并付出真心地关心和爱护,用自身去影响他们,这才是教育和爱的本质所在!</p> <p class="ql-block"> 赵丽老师说:《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是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多关心学生,富有爱心,上进好学,多求取新经验,做好教学工作,进德修养,以达到身教言教的效果。在《爱的教育》中,我找到了爱,在爱中找到了教育。</p> <p class="ql-block"> 罗鹏霄老师说: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这本书后,使我明确了教师不但需要有勤恳、奉献的精神,更需要在平日的教学中善于积累、思考和总结、升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人生中不可能没有挫折,没有阻碍,关键是你如何对待。与其试图去改变世界和别人,不如改变自己;少抱怨他人和社会,多检查改造自己,这才是人生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 王兰兰老师说:在暑假中学校开展了读书活动,我再次读起了《围城》,体会到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文章中写到,“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从“围城”这个比喻开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人类的“围城”困境。</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做人应该有原则,应该用正当的手段去达成自己的目标,如果这个目标现在实现不了,就只能说明你自身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找自身原因。如果目标很大,可能不法实现,也不要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要做事,先做人,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做人原则都没有,是不可能成功的。我觉得,一个人一生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学会做人,不管如何,自己问心无愧,便是一生最大的成就。</p> <p class="ql-block"> 张霞老师说:读书是幸福的,能让人增长知识,使人明白道理,令人憧憬未来,叫人品味生活,可谓益处良多,这种幸福无可取代。</p><p class="ql-block"> 趁着暑假认真阅读了《教育的100种可能》,使我受益匪浅。阅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知识的浅薄,同时也让我领悟到只有不断阅读、学习,才能更快的成长和进步。书中有一句话:“教育的本质是陪伴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我觉得说得很对。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莫过于陪伴。</p><p class="ql-block"> 我们需要坚守自己的初衷,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相信自己当初的选择,坚定的走下去,相信自己,相信学生,相信教育的100种可能。</p> <p class="ql-block"> 吕硕楠老师说:我放假读了《爬上豆蔓看自己》,这本书详细地叙述了作者自己在学校的一日生活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的叹息与感悟,记录了一个教师在和孩子、家长交流中的喜怒哀乐,与自身专业成长的足迹,对生活、工作以及生命的感悟与体会。它真实反映了教师的生活原貌,作者用文字替代相机镜头,记录下了学校里真实发生着的故事,带领读者走进真实的校园生活中去。</p><p class="ql-block"> 这本书中涵盖了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通过书中详细的教育案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书中有很多教学智慧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思考,可读性很强。</p> <p class="ql-block"> 王瑜老师说:《凭什么让学生服你》是班主任教育工作点点滴滴的感悟的书。即“脑、心、情”。“脑”用脑思考教育,老师要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来指引自己,通过不断学习的途径充实自己,思考教育孩子的方法;“心”用心品味学生,老师要用心观察和理解学生,对学生有真心,耐心,虚心,从而赢得学生的亲近爱戴和敬爱,接受你感化;“情”老师用爱学生的一片真情,去调动发掘和影响学生可能被隐藏的情商,用老师的爱心换学生的真情,让师生间的情缘成为打开孩子心扉的催化剂,最终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谢召东老师说:这个暑假,我读完了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未读此书时,我理解的教师就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或者是狭隘的“传道、授业、解惑”。读了此书后,方知,教师面对的不只是眼前的学生,还有祖国和社会的未来。所以,只有我的家国情怀才能感染和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于是,我明白了,我心中想要学生的样子: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p> <p class="ql-block"> 马海翠老师说: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成长是最好的奖励》一书,感慨万千,李镇西先生朴实无华的文字里透露着真诚,每一位教育人物的教育理念在李镇西先生的笔下都真真实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亲切。</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我们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教育”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有“育德、育人”。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保护孩子自尊的前提下教育孩子,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p> <p class="ql-block"> 杨耀梅老师说:暑假我读了《教师的语言力》这本书,感触颇深。书中提到教师讲课要把语言技巧当作一门技能,我们不能学习仅适用于某些特定情况的固定模式,我们更应该掌握一些语言运用的技巧,这样在教导学生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最恰当的语言。</p><p class="ql-block"> 教学中的语言表达技巧是一种需要与时俱进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语言的使用,讲究语言的艺术,收获教育的精彩。</p> <p class="ql-block"> 石海燕老师说:当我读了《数学符号史》发现:数学及其符号是一个充满着生气的瑰丽多姿的大千世界,是人类思维开出的灿烂花朵,是思维高原上的一座宏伟殿堂,它永远向每一个人敞开着大门。</p><p class="ql-block"> 数字符号见证了我们的人类史上光辉传奇。</p><p class="ql-block"> 数字更像颗颗明珠,将数学王国的大厦装点得富丽堂皇。又深感数字力量之无穷神奇。在今天,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奏响了数字化时代的序曲。</p><p class="ql-block"> 当今网络覆盖与笼罩的数字化经济,对生活无处不在,如数字电视、数字照相……</p><p class="ql-block">又如未来的数字图书馆,让我们通过个人电脑纵览世界文献。</p><p class="ql-block"> 才发现:对数字乃至数学的认识太肤浅!</p> <p class="ql-block"> 白晓梅老师说:《好的教育》好的教育要达到兴观群怨,“兴”就是唤醒激发孩子内在的生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活泼泼的人。“观”强调一个人不仅要有文化知识,更要有价值判断力。“群”强调我们要有家国情怀,更要培养孩子有社会担当。“怨”强调我们要有独立批判的思维。</p><p class="ql-block"> 对我触动最大的一句话“我们要做必要而非重要的事”人的生命是限的,我们理应承担我们的责任无论是家庭里还是事业中!把工作当事业的笃定去做,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因此我们责任重大,我们应时刻精进,努力提升自我,做到脑中有方,心中有爱,手中有方、协助孩子茁壮成长的引路人! </p><p class="ql-block"> 好的教育应该努力做到: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p> <p class="ql-block"> 本次的读书分享活动中,我们分享了暑假期间大家关于书的感悟。分享会由刘瑜老师主持。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灵魂碰撞中收获新我。本期参与阅读分享的13位老师真挚地分享了自己的所读、所感、所思、所获,让全体教师再次领略了阅读的魅力,也从她们身上获得了无限力量。</p> <p class="ql-block">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书籍的浸润。本次读书分享会,进一步激发了全体教师读书的热情,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靖边县第十五小学五年级数学组的全体教师将继续在阅读中勤反思、善思考,将书中所学应用于工作实践中去,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和教学能力,在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