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的马赛马拉狩猎结束了,下一个行程是纳库鲁。<div><br></div><div>东非大裂谷是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与想象中的陡峭壮观不同,裂谷虽然很宽,但是底部很平坦。非洲大部分湖泊都集中在谷底,奈瓦沙湖和纳库鲁湖都是在谷底。</div> 路上看到学生在上体育课。 <p class="ql-block">纳库鲁海拔1753~2073米,占地面积188平方公里,是为保护禽类鸟建立的公园,湖的面积占45平方公里。最多时约200多万只火烈鸟守候在这里,占了世界火烈鸟总数的三分之一,被誉为“观鸟天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希冀也能够眺望铺天盖地、似锦如霞的火烈鸟盛况;可惜纳库鲁湖的火烈鸟前几年这盛况已经不复存在,由于降水量增加、湖水变淡,螺旋藻密度减小,漫天飞舞的火烈鸟离开了,前往更适宜它们生存的湖区。也有专家分析称,这一现象是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因素所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但受环境影响,火烈鸟还面临人类捕猎者的威胁,他们想要火烈鸟粉红色羽毛作为装饰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知道纳库鲁的火烈鸟不是很多,但是我仍然不死心,毕竟纳库鲁火烈鸟名声在外,疫情三年有没有可能变化呢?</p> 纳库鲁植被比马赛马拉茂盛,到处郁郁葱葱。 因为水源丰富,草长的也很好,食草动物更是不缺。 <p class="ql-block">纳库鲁度假村虽然不奢华,但是特别休闲。</p> <p class="ql-block">每个细节都体现非洲异域风情,灯、壁画、便签本、装肥皂的托盘等等都是非洲特色的手工艺品。</p><p class="ql-block">看,火烈鸟当年的盛况。</p> <p class="ql-block">酒店吧台。</p> <p class="ql-block">餐厅一角。</p> 这个酒店只有大厅可以上网,茅草屋没有信号。 <p class="ql-block">我们住在5号。比马赛的帐篷高级一点,顶子帆布上是茅草。</p> 服务的非常周到,刚擦黑就送来了热水袋。到了纳库鲁温度感觉立马高了,但是早晚还是比较凉。 酒店游泳池。中午阳光比较充足,没有人游泳。我们饭后选择了打牌,享受这优美的环境。 <p class="ql-block">我们巡园,鸟儿寻食。</p> 狒狒 Baboon, 这幽怨的眼神。 报告?这眼神,是有多不情愿啊。 还能不能再舒服点? <p class="ql-block">火烈鸟的数量有所下降,但是鸟类资源依旧丰富,这里生活了数以万计的鸬鹚。湖面有的鸟展翅飞翔,有的成群嬉戏,这里看到大群的白鹈鹕。</p> <p class="ql-block">逆光下的白鹈鹕。</p> <p class="ql-block">真正的爱惜羽毛。</p> 茶色雕 Tawny Eagle<br> 非洲鹰雕,Aquila africana。 <p class="ql-block">疣猪一家。</p> <p class="ql-block">纳库鲁的疣猪吃草不再跪地,不知道为啥?</p> <p class="ql-block">九只狮子在路边树下午睡。太近了,照不全。</p> 纳库鲁长颈鹿不同于安博塞利和马赛马拉的长颈鹿,这是罗氏长颈鹿,全称罗斯柴尔德长颈鹿。<br><br>罗斯柴尔德这是一个极其富有的家族,而为了表达对这个家族保护长颈鹿的功绩而将这种长颈鹿命名为罗氏长颈鹿,而他还有一个学名长颈鹿乌干达亚种,或者巴林戈长颈鹿,是以巴林戈湖来命名 <div>罗氏长颈鹿斑点深褐色呈长方形,网纹模糊,下肢有时带斑点,比很多亚种都要高,它们可以高达6米,是第二最濒危的长颈鹿亚种,在野外能看到罗氏长颈鹿的地方已经很少了,据报道野外只余下几百只。</div><div><br></div><div>肯尼亚在动物保护方面做得很出色,挽救了很多频临绝种的动物如白犀牛、罗斯柴尔德长颈鹿等等。当然,有很多民间力量的参与。所以也有了许多私人保护区。<br></div><div><br></div><div>判断罗氏长颈鹿,一个是身上这种块状的条纹,其次这是腿的下部没有斑纹,所以也叫大白腿长颈鹿。<br></div> 这张更清楚地看到腿部特征,花纹到膝盖的部分就消失了,整个小腿上是没有任何花纹的。<div><br></div><div>罗氏长颈鹿是唯一的亚种拥有5只角。两只真角位于头顶.前额上有一角,而耳朵后另有两只角。<div><br></div><div>罗氏长颈鹿的数量及其稀少,纳库鲁国家公园和内罗毕的长颈鹿公园是观看这种长颈鹿的最佳地点。</div></div> <p class="ql-block">肚子这么大了还吃?莫非有了小宝宝?</p> <p class="ql-block">优美的跑姿。</p> 来之前想到了纳库鲁的火烈鸟少,但是没有想到会这么少。 纳库鲁湖作为火烈鸟的“观鸟天堂”早已经名不副实了,难以想象当年200万只火烈鸟的盛况。 湖边稀稀拉拉的火烈鸟,她们向湖边走去,我没去,这个火烈鸟太让我失望了,我知道明天有博格利亚湖火烈鸟在等我们。 纳库鲁的水牛和犀牛比较多。 <p class="ql-block">犀牛距离有点远。截止到目前,非洲五大全部看到了。</p> <p class="ql-block">纳库鲁地貌丰富,有草原、有湖泊、有树林,水草丰美,但火烈鸟漫天飞舞的场面我们是很难见到了,失望而归。</p> 晚霞下水牛排着队回家了,祥和的画面,令人动容,这画面许多天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使失望的纳库鲁多少给我们些慰藉。 <p class="ql-block">带着对火烈鸟的遗憾,一早离开令人沮丧的纳库鲁前往博格利亚。博格利亚距离纳库鲁130公里,两个多小时的行程,途径赤道分界线纪念碑。下车拍照、休整,当地人用很自豪的英语和中文卖力推销着他们的手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每换一个地方,Gedion都会停在类似我们服务区一样的地方下来活动一下,欣赏一下非洲木雕、手工艺术品,再有就是去一下卫生间,你真的想不到肯尼亚的卫生间是那么干净,而且都准备好卫生纸,洗手池配洗手液,堪比国内5A风景区的厕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过了赤道,明显的热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Lake Bogoria SPA,也就中国80年代招待所水平,除了位置好,没有别的优点,不过酒店的花园还是挺大的,到处都是高大的白蚁山。白蚁山其实是白蚁巢的地上部分,是白蚁挖掘地下土壤堆砌而成的,因此,白蚁山的颜色就是当地土壤的颜色。白蚁山的形态类似人类的坟冢,是一种近圆锥状的堆积体。有的细瘦如柱,有的矮粗如墩,有的形似宝塔,有的形如城堡。总之,形态各异,千差万别。单体高度从一两米到五六米不等,据说底部面积有的可以达到十几至几十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 花园不少水鬼蕉 <p class="ql-block">到的早,房间还没有收拾出来,我们追逐完酒店里上蹿下跳的猴子就开始打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午饭后可以入住了,房间果然一般般,不仅小设施也陈旧。不知道是对博格利亚火烈鸟太多的期待还是外面猴子跑来跑去的影响,根本睡不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博格利亚湖面积约30平方公里,不大,过了两个山头就看到了火烈鸟,从远方放眼望去,湖光山色鸟影,粉红一片,如同一幅粉色画卷,让人心生震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火烈鸟喜爱搭伴成群出游,一群火烈鸟里大约会出现几万只,很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博格利亚湖面上是成群的粉红色的火烈鸟,它们悠闲地梳理羽毛,寻找食物,展翅飞翔,欢愉地叫着。</p> 最新的研究表明,火烈鸟因体内含有虾青素而通身火红。由于湖区常年水温较高,藻类生长极为茂盛,它不仅为火烈鸟提供丰富的美食,同时也传递了虾青素,使火烈鸟原本洁白的羽毛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跋涉千里,在滚滚灰尘中颠簸,只为这天际美丽的粉红色。 火烈鸟全身的羽毛主要为朱红色,特别是翅膀基部的羽毛,光泽闪亮,远远看去,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因此叫火烈鸟。 火烈鸟群顺着湖边站在湖水里,形成一片粉丝海洋。<div><br></div><div>成群的火烈鸟起飞,粉红色的羽毛映衬天际,场面非常壮观!<br></div> <p class="ql-block">这些粉色的精灵。</p> <p class="ql-block">那么的优雅。</p> 夕阳西沉了,恋恋不舍的在山头上最后又看了一眼火烈鸟。<div>心满意足的一天。<br></div> 路上看到不少沙漠玫瑰,这个近三米了,又高又大。我们养的沙漠玫瑰,精心伺候一年也长高不了多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花也如此。 <p class="ql-block">没有想到,回到酒店,风云突变,远处乌云压顶,此时游泳池旁晚宴的游客正在欣赏非洲舞演出,随后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至,帐篷四周的人放下刀叉躲雨,慢慢往中间聚拢,看样子这雨一时半会停不下来,酒店服务生拿着硕大的遮阳伞一次又一次带着四五人送到周边的理发室、酒店大厅躲雨,全然不顾自己已是落汤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也是太罕见了,因为这时候是非洲的旱季,遇到下雨天也是很幸运的事情。火烈鸟、暴雨、困在游泳池旁边的户外餐厅,这一切对博格利亚记忆深刻。</p> 难得的大雨,让浮尘落下,让空气清新,微风拂面,舒服的很。第二天清晨,我们和Gedion说还要去湖边,去拍摄雨后的火烈鸟,早晨的光线正好有倒映,没有想到Gedion说“NO”,他说今天时间很紧张,从博格利亚到桑布鲁需要6个多小时,需要返回纳库鲁,我和Z大侠大吃一惊,因为之前从谷歌地图上看不需要这么长时间,Gedion说那条翻山的路有持枪强盗,不安全,所以旅行社不会选择。无语。。。。。。<div><br></div><div>签合同的时候问旅行社的菲利普,我们定的这个路线有无问题,说非常完美,看网上也有这样顺时针走的,都没提这码事,没有想到这么绕脚,这是我对这家公司最不满意的地方。</div><div><br></div><div>签完合同我和菲利普说希望安排喜欢摄影的司机,回答我说他们的司机都很有经验,从前些天看Gedion虽然尽职尽责,但不喜欢摄影,所以对雨后的博格利亚湖也没有期待。</div> <p class="ql-block">途径闻名遐迩的东非大裂谷,素有“地球伤疤”之称。</p> <p class="ql-block">大峡谷整个形状可画成不规则三角形,该谷宽几十至二百公里、深达1000~2000米。但正因为太宽,没有边缘的对比,实在看不出是个裂谷,完全一幅田园风光。</p> 桑布鲁,海拔比较高,地理条件恶劣,继续向北就是半戈壁半沙漠的地区,所以桑布鲁的地貌看起来非常干燥,黄土飞扬,几乎没有绿色。然而就是在这样半沙漠环境中,却有东非动物界的颜值担当——桑布鲁特有的五种动物,简称“Special five”五特。这五种动物在其他地区很少见,在桑布鲁才能看到,这也是来桑布鲁重要原因之一。 <p class="ql-block">滋养桑布鲁野生动物的生命之源——伊瓦索尼罗,河已干枯,树叶已黄。</p> <p class="ql-block">猴子也在寻找水喝。</p> <div><div><br></div><div>桑布鲁游客比较少,进入桑布鲁就见到了蓝腿索马里鸵鸟。<br></div></div> 蓝腿索马里鸵鸟 Somali ostrich,母鸵鸟,Special five之一。 黑胸距翅麦鸡 Spur-winged Lapwing<br> 红嘴弯嘴犀鸟Red-billed Hornbill<br> 长颈羚 - Gerenuk ,也是Special five之一。<div><br></div><div>长颈羚又被称为麒麟羚。仅产在非洲的索马里和肯尼亚。长颈羚因体型细长 优美而著名 。长颈羚的觅食习性很像长颈鹿, 用长的上唇及舌头扯树叶吃。<br></div> 长颈鹿一家。 网纹长颈鹿-Reticulated giraffe,Special five之一,花纹和前面的长颈鹿明显不同。<div><br></div><div>长颈和强健的后肢让它们多了一份高处无人企及的食物。每一种动物都有它们的生存之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iv> 细嚼慢咽,吃的很优雅。 会筑巢的织巢鸟 weaver bird,特别勤快,一会飞出去叼些小草,飞回来不停地编织,一会又飞出去,来来回回,几分钟回来一趟。在鸟类中,织巢鸟是杰出的“建筑大师”,它们建造的巢不仅坚实而且有很多高明之处,比如巢的入口在下面可以防雨,巢内放石块可以防风。 <p class="ql-block">树梢上,承重吗?真担心鸟窝会掉下来。</p> <p class="ql-block">来个特写,怎么样?水平很高吧?</p> <p class="ql-block">树上有很多鸟窝,也是枯草编织的,一个个象小灯笼一样,都是织巢鸟的杰作。</p> 小黄脚鹬 Lesser Yellowlegs 东非剑羚 Oryx(Choroa) 又叫长角羚或东非长角羚,也是独角兽的原型,身上没有一点点赘肉,头上长角锋利如剑直直竖着,帅爆了。东非剑羚可以长达几天不喝水,适合生活干旱的平原和沙漠地带。<div><div><br></div><div>Special five,一天我们已经看到了四个,就差细纹斑马了。<br></div></div> 你是腿疼?前腿上绑着黑色的护膝。 <p class="ql-block">在桑布鲁没有像马赛马拉那样许多车围观一只动物的情景。人少,车少,动物少,一路没有见几个车。我也想为啥来这里?桑布鲁的动物都去哪里了?动物迁徙到有水的地方了?一度怀疑Gedion没有给我们带对地方,是不是翻过这座山就可以看见大批的动物了?</p><p class="ql-block">攻略说桑布鲁好的体验者一定是在桑布鲁有水的时候来的吧?</p> 桑布鲁的酒店也是在公园里。 酒店内猴子、小鸟随处可见,生态环境极好。<div><br></div><div>平时独栋茅草屋的帆布帘只有拉链没有锁,服务员每次收拾完都要把脚垫立起来挡在外面,防止猴子拉开拉链进屋。<br></div><div><br></div><div>河对岸就是原汁原味的动物世界,时常能听到各种动物和鸟的叫声,与它们只隔着一层帐篷布,声音真真切切。伴着大自然的声音在大草原上入眠,这样的体验终生难忘。</div> <div>帐篷外就是干枯的河床,脑补一下坐在帐篷外看着动物过来喝水的场面吧。<br></div><div><br></div><div>住进来的第二天清晨,帐篷门口不知道啥动物的低吼声吓得我毛骨耸立,我低声“啊”一下再也大气不敢出,心中充满恐惧,T大侠低声安慰我“没有事,没有事”。</div> <p class="ql-block">餐厅也是建在河道旁,风景极佳,只是缺水。四月份定桑布鲁酒店的时候有几家酒店没有订上,原因就是大雨冲垮了道路,酒店关闭了,没有想到从五月份到7月底桑布鲁一滴雨没有下。</p><p class="ql-block">稍作停歇的餐厅吹笛人。</p> 旅客少酒店的服务自然也就更贴心,没有了自助餐,五道式的西餐丝毫马虎不得,细细烹饪、美美摆盘,仪式感也要充足。你会惊诧原来在非洲 ,对吃竟然是这么讲究。 鉴于桑布鲁的动物很少,饭后大家商量桑布鲁的最后一天的安排:一早early morning safari,看看日出,3个小时回酒店早餐,然后就泡在酒店玩耍。 朝阳下的鸟巢。 <p class="ql-block">桑布鲁的“Special five”五特我们昨天已经看到了四个,还差一个就是细纹斑马,眼看狩猎结束了,我低声念叨:细纹斑马,细纹斑马。念念不忘,必有响应,不出二分钟,细纹斑马远远的就站在那里。</p><p class="ql-block">能看见细纹斑马实属不易,斑马离不开水,我们在桑布鲁就没有看见水,还能看到斑马,真的老感动了。</p><p class="ql-block">细纹斑马Grevy's Zebra,黑白条纹的颜色在草原上过于招摇。</p><p class="ql-block">人类从动物身上学到了很多:例如斑马,它们行进有序,尽管前后间隔,也会从同一地点穿过马路,这也就是斑马线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给个正脸。</p> <p class="ql-block">长颈羚 Gerenuk,又见长颈羚。</p> <p class="ql-block">确实很像长颈鹿,瞧它这一身腱子肉多漂亮,绝对是练健美的,估计是长期跑步+够树叶吃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看也够不着啊😍</p> 鹫珠鸡Vulturine Guineafowl,看头还真像秃鹫。<br> 珠鸡 Guinea-Fowl (Kanga) ,也就是珍珠鸡吧。 犬羚 Dik-dik(DikiDiki)。<div><br></div><div>个头很小,大小像吉娃娃,大大的眼睛,很萌很可爱。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英文名字也很可爱,叫“Dik-dik”,是以它们发出的声音命名的。</div> <p class="ql-block">秘书鸟 Secretary Bird </p><p class="ql-block">科学名字叫鹭鹰,又叫蛇鹫,苏丹的国鸟。</p> <p class="ql-block">秘书鸟头钩喙似鹰,长腿似鹤,头顶羽冠;羽冠低垂,且头上的冠羽很像帽子上插着羽毛的书记员,所以叫秘书鸟。它很高大,每次出场总是昂头傲慢地踱步。</p> 德氏弯嘴犀鸟Von der Decken's Hornbill。<br> 黑嘴弯嘴犀鸟 African Gray Hornbill。<br> <p class="ql-block">红嘴弯嘴犀牛。</p> <p class="ql-block">栗头丽椋鸟。</p> 桑布鲁的白蚁山特别的多。 最后的一个Safari结束了,不管怎么说,桑布鲁遇到的动物再少,我们也看到了桑布鲁特有的全部五种动物,也还算很幸运啊。 <div>早饭后同伴去河床上溜达,而我在帐篷外靠在椅子上看风景。没有想到大草原猴来到我面前,自打纳库鲁在我面前匆匆掠过就没有给过我正脸,我还真的是总念叨呢,真的是不期而遇。<br><br>大草原猴Savannah Monkey ,好像也叫黑脸长尾猴(Vervet Monkey),猴界的时尚达人,关键部位配色非常浓烈。<br><br>我坐在房前的椅子上,和大草原猴对视,看它们在我面前爬树、爬屋顶,看小鸟在草地上溜达,分辨各种动物的叫声,这样亲近大自然太难得了。</div> 看这个大草原猴在树上端坐起来,摆出POSE,露出蓝色蛋蛋,任由我用手机不停地咔嚓咔嚓。等我照得差不多了,才变换姿势。 而这个时候,同伴在枯河边,偶遇古老的游牧民族——桑布鲁族、七个河边挖沙取水的孩子,他们是一家人,都很羞涩。<div><br></div><div>桑布鲁人依河而生,脖子上戴着各种各样的珠链装饰。桑布鲁人说桑布鲁语,桑布鲁人和马赛族人有着相同的祖先,在文化语言上相似,不同的是桑布鲁人说话的语速较马赛人快些,而且也不如马赛族人好战。他们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放牧为生,喝牛血、牛奶,一夫多妻制。<br></div><div><br></div><div>T大侠跑回房间,随身带的所有零食都拿去给了他们,孩子们说好几年都没有吃过点心了。听着好心疼。</div> 临走的时候,她们和孩子约定下午三点还在老地方,给他们送些面包和水,以至于我们下午打牌的时候一直不停的朝河道张望,盼着那几个孩子出现,望穿双眼,孩子们一直没有出现。大家一直分析孩子们是为什么爽约? <p class="ql-block">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今天就要离开肯尼亚了,没有想到刚离开酒店不远就看到这个小家伙来给我们送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都已刀枪入库,我连忙又取出来咔嚓咔嚓。</p> 斑纹鬣狗?头一天early morning safari时Gedion指着黑暗中跑去的影子说,他狩猎这么多年也是才第二次见到,当时匆忙端起来相机照的不是很清晰。 就是他,斑纹鬣狗而不是斑点鬣狗。我们是不是太幸运了。 去机场疾驰的车里,我不断按动快门,想永远留住这蓝天白云、这马肥草美!<br> <p class="ql-block">跟所有的游客一样,我们只是躲在酒店、汽车里,旁观非洲而没有深入到非洲的当地生活中,去触摸、去品尝,这一次我们只是走近非洲,而不是走进非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至今狩猎的兴奋和期待似乎还隐约附在体内,这是我们走向野性非洲的第一步,这是一片令人欲罢不能的土地,充满神奇和挑战。相信这次肯尼亚之旅是我们非洲行的开始不是非洲行的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