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中华

石春翔

<p class="ql-block">写给爱读书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少年的书桌上,没有虚度的光阴,十年磨一剑,那些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复一日,终会让你看到坚持的意义!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愿你乘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愿你执笔为剑,不留遗憾,做你最好的自己!笔锋所至,皆是心之所向,奋斗到底!</p> <p class="ql-block"> 诗词写中华</p><p class="ql-block"> 张卉蕾</p><p class="ql-block">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太平盛世为幸福之本,悠悠诗词饱含幸福之情。</p><p class="ql-block"> 初读诗词,寻幸福。</p><p class="ql-block"> 童年时最熟悉的莫过于骆宾王的《咏鹅》、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那时的我读不懂诗词中深奥的意蕴,只是请求母亲为我解释不懂的地方。逐渐,我沉迷于朗朗上口的古诗中,诗词的种子埋在我的心间,发扬滋长。</p><p class="ql-block"> 再读古诗,见幸福。</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转眼已成少年模样。不满足于只背诵“四句”“五言”的简单诗歌的我,开始阅读篇幅较长,感情强烈的诗词,慢慢能体会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诚;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花,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决绝;李白“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豪情……诗词中的家国情怀总能给我带来慰藉。</p><p class="ql-block"> 诗词丰盈了我的少年,幸福仿佛藏于其中与我悄悄相见。</p><p class="ql-block"> 深读古诗,悟幸福。</p><p class="ql-block"> 最近看了《长安三万里》这部电影,影片塑造了高适、李白、杜甫、王维、岑夫子、丹丘生等人一起飞向彩云时,瞬间“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迈的画面感在心里闪现;恢弘的盛唐长安,呈现在眼前的时候,突然就懂了什么叫“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p><p class="ql-block"> 数首唐诗描绘出唐朝的兴盛,浸润于繁荣的诗词文化中,我悟到了幸福。</p><p class="ql-block"> 何以知中华?诗词足矣!</p><p class="ql-block"> 悠悠中华情,悠悠少年梦。最好的年华,莫过于诵读诗词。纵览古今篇章,横看诗家千言。在浩瀚的诗词中,我们必能找到心的居所。文化的魅力,让我倍感幸福。</p> <p class="ql-block">后记 :</p><p class="ql-block"> 电影《长安三万里》是一部讲述唐朝安史之乱后的历史题材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大唐节度使高适在吐蕃大军攻打西南时,面临着长安城的危局。孤城困守之际,高适向监军太监回忆起自己与李白的一生往事,回忆起曾经的辉煌和悲壮。</p><p class="ql-block"> 电影里还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诗人:高适、李白、杜甫、王维、王之涣、王昌龄、孟浩然等。如高适《别等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维《相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之涣《登黄鹤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孟浩然《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共累计有48首古诗再现。</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