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卢征</p> <p class="ql-block"> 早上出门,妻拿保温杯给我泡了一杯茶带上。走到车里,旋开保温杯的盖子,瞬间驾驶室茶香四溢。于是,思绪也随着茶香弥漫开来。</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豫东大平原,当时这里主产小麦、玉米、黄豆和红薯,我打小没见过茶树,更没见过茶叶。不过,我们也经常说喝茶,我们所谓的“喝茶”就是管喝白开水叫喝茶。我们一天的三顿饭基本上早上是喝糊糊,中午是面条,晚饭呢就是热点馍,喝点开水。所以我们经常用喝糊糊、吃面条、喝茶替代一天三顿饭的称呼。中午饭点上遇到熟人,会跟他说,别走了,上家吃面条去;晚上遇到邻居,会问,恁喝罢茶没有?夏季三伏天,集市的街头或者人员来往较多的要道口,也会有老太太或者老大爷在路边支个摊。往来的人条件好的,会坐在矮凳上掏出一分钱来,买一碗开水喝,也叫喝茶。</p> <p class="ql-block"> 18岁那年,我随我的叔叔来到新疆,才真正有了茶的概念,知道用开水泡了茶叶才叫真正的喝茶,也陆续喝过一些茶叶,比如茉莉花茶,大青叶茶等等,当然最具特色的还是奶茶。新疆人把茯茶在锅里熬出香味,然后再把烧熟的牛奶和茶水兑在一起,放少许盐,一碗飘着奶皮子香喷喷的奶茶就算兑好了。特别是早餐,伊犁这边,几乎都喝奶茶。不过听说南疆人很少喝奶茶,到乌鲁木齐早餐馆要奶茶的人十有八九是北疆人。当然,中午、下午也可以喝奶茶,我的一位朋友喝酒时必须要奶茶喝,一碗一碗的喝,因此,他的酒量也增加不少。最正宗的奶茶,当数在夏牧场到牧民家里做客时喝的。彼时,客人们盘腿坐在炕上,吃着手抓羊肉,大碗喝着酒,女主人侧身坐在炕边,把熟牛奶、盐先放在碗里,然后从沙玛瓦尔(牧民烧水的一种工具)里放出热腾腾的茶水兑出奶茶来,一碗一碗递给客人们,喝完了,客人们再把空碗转递给女主人,于是又一碗奶茶递了上来。妻子生在新疆,兑奶茶也是一把好手,我也经常享受奶茶的浓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对于品茶,以前我是个外行,平时喝开水多一点,喝茶时有时无。近些年,由于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交往了不少江苏等内地的朋友和同学,他们时不时会给我捎来或邮寄一些茶叶,渐渐地喝茶成了我的一个习惯,也能品出茶的一些味道了。今年四月,我去杭州浙江大学培训,临回来时,到一个店里给家人买些礼物,店员热情地给我泡茶,说是正宗的龙井,如果觉得好喝,她们那里也可以给我出售一些。我品了品,味道果然不一般,一问价格,好几千元一斤,只得作罢。</p> <p class="ql-block"> 说起茶叶,我还遇到一件有趣的事。那是前年夏天,我开车从特克斯县回伊宁市,走到愉其温服务区休息时,一个陌生人向我走来。他告诉我,他是内地的一个茶商,到伊犁来参展,剩了不少茶叶,拿回内地非常麻烦,希望我能买一些。我是个心软的人,见不得别人有难处,心想买他的几盒也算帮他忙了。可是,他再三要我把他几十盒茶叶全部买了,我竟然禁不住他的央求,花了5000多元买下了他的全部茶叶,他万分感激,我望着汽车整整一后备箱的茶叶,却犯愁了,不知道如何处理。后来,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处理了一些,剩下的我在年节期间当礼品送给亲朋好友了。妻嗔怪我说,你就是个热馍馍。</p> <p class="ql-block"> 眨眼间来新疆已经满40年了,距离退休年龄越来越近。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会在自家的阳台上,沏一壶香茗,手里捧一本书,任茶香四溢,任思绪飞扬。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9.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