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民族需要英雄 历史呼唤英雄</p> <p class="ql-block">——读影视文学剧本《戚继光》</p><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12日</p><p class="ql-block">秦大虎</p><p class="ql-block">我于1938年出生在烟台市蓬莱西郊的秦家沟村,10岁时随父随军,长大后参加了部队文工团,从此与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风风雨雨几十年,走过不少路,读过不少书,见证过不少事情,最解不开的情结是对家乡的留恋。退休后每年都于冬夏两季回蓬莱小住,期间结识了一批家乡的朋友,其中与叶玉杰先生便成了莫逆之交,也见证了他创作大型影视文学剧本《戚继光》的过程。当我读完这部82集、175万字的著作时,内心受冲击很大,感觉不写点什么,不足以慰我心愿。</p><p class="ql-block">我常想:自己和那些游子留恋故乡的究竟是什么呢?是故土,是乡情,还是割舍不断的亲情?读完《戚继光》后我才明白,原来留恋的是深植入基因中的家乡文化。蓬莱这片土地自古就是有故事、有文化的地方,而戚继光则用他勤奋、无畏、无我的一生,成长为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英雄,演绎出中华大地上一段精彩的历史、优秀的文化。</p><p class="ql-block">戚继光28岁奉诏调往浙江抗倭,离开了家乡蓬莱,从此便“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56岁时,他从蓟镇总兵任上调往广东,时过28年,赴任途中第一次回乡探视,留下《放舟蓬莱阁下》一诗,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戚继光的这段经历,这种情怀,使我这个在外漂泊70多年的老兵产生了强烈共鸣。我为蓬莱这块土地能孕育出戚继光这位伟大的英雄人物感到骄傲,为我在耄耋之年有幸通过叶先生著作进一步了解戚继光的生平、业绩、精神而感到欣慰。</p><p class="ql-block">《戚继光》这部著作,在选题上符合歌唱英雄、宣传英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旋律。在文学艺术上,作者突破了传统文学的叙事方式,在继承明清章回小说叙事方式的同时,又借助于现代蒙太奇的表达技巧,把读者带入到四百多年前的那段厚重历史中去。在写作方法上,既采用素描的笔法把历史事件和故事情节交代得清晰而有序,又浓墨重彩地把戚继光这位英雄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形象丰满,平凡而伟大,是以影视剧本形式结构而成的上乘之作。作品中围绕主要人物的生平和历史事件,史料翔实,生动可信。作品语言老辣,用语准确,善用典故,这符合戚继光具有深厚儒学修养的人物特点和剧情中的历史氛围。所配诗歌,也充分体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剧中人物文臣武将、骚人墨客、贩夫走卒,正面、反面、中性人物的人生百态,无不被刻画得活灵活现。在教育意义上,这部作品的作用更为突出,从家庭教育到青少年立志,从能力培养到个人修养,从忠君爱国到爱兵爱民,从无私无畏到忠孝廉洁,从奋斗精神到人生成就,从一代儒将到不败战神,从军事家到伟大的民族英雄,无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有书友读过这套书后评价,“这部书堪称做人圣典,做官秘笈”。我同意这个观点,个中原因除了这部作品的优秀之处,还在于戚继光这个人物太伟大,是做人的楷模、做官的榜样,作品中展现出来的戚继光精神光芒和哲学思想,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同时,这部书历史知识丰富,信息量极大,算得上一部百科全书。听说今年6月16日在北京召开了《戚继光》的发布会,这部著作深得专家和读者的好评。叶先生历经十年打磨的这部影视文学剧本无疑是成功的。</p><p class="ql-block">说到这部书的成功,不能不说说作者。在我与叶玉杰和相关文友的交流中充分体会到,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是伴随着相应的付出和孜孜不倦的努力。叶先生年轻时就有一个文学梦,他上世纪70年代初期参加过多届蓬莱举办的文学创作学习班,当时的同学蔡玉臻、李文策还记得他那时候就写过电视剧本《巴黎公社》。叶先生并非专业作家,也没从事过文化工作,直到60岁时才动心思要写一部戚继光的文学作品。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他关掉了自己的企业,一门心思钻进戚继光所处的那个时代,搜集资料,阅读文献,强化历史知识。随着戚继光的脚步从南到北走访考察了英雄战斗过的地方。2011年他参加了中国明史学会和戚继光研究会,虚心向国内明史专家学者认真求教。为了弥补专业编剧知识的不足,他于2012年参加了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编导培训班。为了体验生活,排除干扰, 2018年5月,他又独自一人到山海关长城脚下的山沟里潜心创作,感受戚继光的“叱马过幽州,横行北海头……奋臂千山振,英声百战留”。</p><p class="ql-block">当问及叶先生的创作动机和创作动力,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创作动机是被戚继光精神所感动,创作动力是以戚继光精神写戚继光”。他认为“这部书的成功是戚继光做得好,不是我写得好”。我觉得这不是他的谦虚,而是对戚继光的真心崇拜。</p><p class="ql-block">民族需要英雄,历史呼唤英雄,英雄精神需要弘扬。“十载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叶玉杰非常喜欢戚继光这首诗,他也用自己十年心血完成了心中的梦想,复活了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他歌颂的是一个不败的战神,奉献给读者的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呼唤的是沉睡的民族魂、英雄梦。相信广大读者读完本书后,也会对叶先生的付出做出客观的评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