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汪君夫妻老家都在美丽的徽州歙县小川乡。凌女士家的土楼已经去过几次了,但是他们座落在深山之中的老宅却从未见其真容。<br> 周末与汪君夫妻及汪君的大哥一起开车回老家,能再次欣赏到有着中国最美画廊之称的新安江畔美景,大家的心里都很高兴。一路上我们时而停车购物,时而欣赏路边的美景,4个多小时的车程,在不知不觉中就过去了。<br> 可能是第一天太辛苦了,早晨起来的迟,汪君已经在新安江边开钓了。我与汪兄对垂钓都没有兴趣,一起沿着江边刚修好的水泥路往上游走。清晨的新安江,空气清新,江面上波光粼粼,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br> 歙县这一带汪姓的人有很多,这里也是汪姓最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据《汪氏族谱》介绍:汪姓出自夏王朝时期古诸侯汪罔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汪罔,古国名,被后世讹为汪芒国,国君防风氏,后来防风氏被大禹所杀,国人迁居湖州的深山里,称汪罔氏。汪罔国后为楚国灭之,国人避之于安徽歙县,改称汪氏。<br> 一路欣赏,一路交谈。在第一岛对面不远处就是去汪氏老宅的路口了。因为我的要求,汪兄决定带我去看一看他们的老宅——一个名叫何家坞的村庄。何家坞当年有十几户人家,光小孩子就有几十人,非常热闹。当时在整个小川乡也是非常有名,因为这里的男人都在县城或外地工作,家里都是女人当家,而且女人们在生产队个个都是干农活、做家务的一把好手。<br> 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上走,没多久就看见了一个石块垒起的高台,上面长满了快要成熟的油菜,这是何家坞离山下最近的人家了,早已没有一点儿住房的痕迹了。<br> 继续往上走,路边有一棵枇杷树,汪兄上学时,经常吃这棵树上的枇杷,几十年过去了,枇杷树的样子似乎没有变化。<br>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站在自家的老宅前,感叹岁月的流失。汪兄,高中毕业后去外地上了大学,分配到铜陵有色工作,40多年了,这还是第一次回到老宅,心情难免激动。因为交通不便,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各家各户相继迁到江边居住了,这里也就荒芜了。<br> 汪兄在家老大,弟妹们也都先后离开了老家,这里的房子一直没有人打理。野草长到墙边,雨水印到了土墙上,天长日久房子也就渐渐地倒塌了。现在汪家的厨房依旧的框架依然完整,还能看到里面的一些坛坛罐罐,可是汪家的主房土楼就剩下一个大门,门上门牌号码还依稀可见。<br> 放眼四周,从周边的残垣断壁中,可以看出当初的何家坞是一个不小的村落。村里当年种下的不少小树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村口处有一水池,这个水池是当时全村的最大取水处,洗菜、洗衣都在此处。山泉水虽然都引到了各家,但在一起干活就是图个热闹,到了干旱之时,这里就显得珍贵了。<br> 我们继续探访曾经的人家。汪兄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这是谁家,那是谁家……站在山口处,可以看见新安江对面的高山上还有不少村庄,如今村村通已经修到深山之中的每一个村落,交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山里人出行也方便多了。<br> 下山的途中,回头再望一眼已成废墟的何家坞老宅,我们真的有点难舍难分。我想:国家实行了“退耕还林”政策,这里的人已经在响应了,下次再来时,可能再也看不到这些遗址了……<br>(注:照片拍于2017年5、1期间,文章写于半个月后。)<br><br> 在买黄山的豆腐(右边載眼镜的是汪大哥,今年62岁了) 凌女士在买草莓 歙县老品种黄瓜——又大又好吃 路边的界碑 歙县的萝卜,一点儿也不比枞阳的大萝卜差 开往小川乡的长途客车 歙县的小洲乡 小川乡的一个农户家在做茶叶 凌女士的父母家,1983年建的土楼 江边开钓 不时有游船、轮渡从静静的江面上滑过 路上遇到一位收茶业的村民,也是汪兄的老熟人。现在的农民几乎都是把刚采到的鲜茶叶卖掉,自己一般都不做茶了。 山边的桑葚红了,尝一口,味道比买的要好的多。 据汪兄介绍,路边的石块都是他们小时候上学时,一块一块的拾来再垒砌起来的。因为当年全国都在响应“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 江中的一个小洲就是著名的千岛湖第一岛了。 高台之上是何家坞村的第一家 路边这棵枇杷树,汪兄上学时,经常吃这棵树上的枇杷,50多年过去了,枇杷树的样子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品尝过路边的枇杷后,我们继续沿着山路向上走,这里已是山高林密,路边野花丛生,人迹罕至。 茶树后面的高台之上也是曾经的人家。 密林深处隐约看见一座破旧的土房子 破旧的柴禾棚 旧房子终于露出了一角 剩下为数不多的土屋了。这里的房子都是夯土垒的,无论是楼房还是平房,都是冬暖夏凉。 发现了一个石磨,以前家家户户都有的用具。 土层四周长满了树木和野草。 汪家的厨房依旧,还能看到一些坛坛罐罐。 汪家的土楼已经坍塌,如今就剩下一个大门,门上门牌号码还依稀可见。 厨房裂了个大缝,墙上的洞口是制茶的烟囱。 何家坞唯一保存完整的土楼。 走在熟悉的乡间小道上,早已物是人非。 儿时的小树已经参天。 多处的旧宅已经成了茶山。 水池,全村的最大的取水处,也是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继续探访曾经的人家。汪兄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这是谁家,那是谁家…… 这一家只剩下了几只淹菜的水坛 这里还种了不少桑树 这里的柴禾有年头了 回头再望,满眼的是怀念和不舍。 (注:照片拍于2017年5、1期间,文章写于半个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