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密风波

三径不荒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泄密风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校园随笔(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眼下的中学生,最头疼的是作文。60分钟下来,许多学生笔头咬破了,额头起皱了,头皮摸发炎了,还摸不够800字。也不能全怪他们,随着应试教育的幼龄化、纯粹化,原本就被垃圾、毒品填塞着的莘莘学子,越来越无法偷窥教科书、教辅书以外的景色,那一枝一叶的娇媚一山一水的繁华,只能蒙尘于书店、图书馆。已成边缘科的语文课原本就少,作文训练不得不被踢出课堂。于是,稍能保存一点少年时代体温的日记,便成了语文老师挽救该科的救命稻草之一,加之一些学生也深感日记是自己苦闷时的朋友,是心灵栖息的一间小屋。然,久而久之,日记也不出意料地成了鸡肋——师生共同的鸡肋。</p><p class="ql-block"> 本子大小不一,厚薄不一,花色多样,有的封皮印着“愤日青年”,有的印着“俊男靓女专用”……乱七八糟,不一而足。这些我都付之一笑,毕竟,选择怎样的本子也是个人的一种情感表达——情感是需要表达的。问题是,那天我反复强调一本也不能少,结果交上来的仍然不到一半,问科代表原因,科代表也是支支吾吾。我隐隐觉得她有些反常,心想,是否有什么难言之隐?为了不使她为难,便没再追问。</p><p class="ql-block"> 翻开第一本,就发现封皮上贴着一张精致的小纸片。上面有几行清秀的字。</p><p class="ql-block">曾老师:</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交日记,但这不是说我没有写;相反,我几乎每天都在写。</p><p class="ql-block"> 只是里面涉及很多个人的隐私,所以不能上交。见谅。</p><p class="ql-block"> 下学期我会准备两本日记本,一定会按时上交。</p><p class="ql-block"> 以上是位爱好写作的同学所留。</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理由不原谅,虽然从留言内容看,寥寥几行字似乎是对我可信赖度的彻底否定。但我竟然爱不释手地又看了一遍,终于微微一笑。因为我发现,这与信赖无关,而是观念不同所致。这本来就是一位喜欢我课堂的同学。</p><p class="ql-block">翻着翻着,我忽然发现了久违的一本。里面有如下语句。</p><p class="ql-block"> ……我从这学期就没有交过日记。这固然是因为懒。懒是有惯性的,既然有了开始,接下来也就不打算交了;再接下来呢,是因为自己写不出什么像样东西了,所以觉得没脸交上去让人看。</p><p class="ql-block"> 到了前段时间,杨柳枝的日记被袁老师看了。我不知道是您拿给他看的,还是他自作主张拿去看的;或许我可以做个不好的猜想,您看了日记后,把它当做玩笑似的给班主任念了。我想,同学们是因为信任您才敢在日记里写真话,但您此举却让学生对您失望了。杨柳枝之后被班主任两次找去谈话,我虽然不知道谈了些什么,但她过后回来只是神色黯然地说“我以后再不交日记了”,当时我就觉得这日记不交也罢。</p><p class="ql-block"> 然后,看了一本周国平的书,叫《另一种存在》,里面提到一个词叫“私人写作”,意为只写给自己看的写作。说只有在完全自由的空间里,个人才能与自我进行最深层次的对话,可以说写日记就是一种自我对话……</p><p class="ql-block"> 读到这里,我已是汗流浃背,愧悔不已。一次小小的失守竟会让自己的美好形象轰然坍塌!如此从容不迫、条分缕析地剖析着自己未交日记的原因,让我越往下看越感到自己罪孽深重;让我深觉她的不交日记是百分之千的正确,彻头彻尾是我错了。而她替另外一个同学的辩护,更是让我的心陡然紧缩,我相信那时自己的脸色是十分难看的。</p><p class="ql-block"> 这位同学如此坦陈,当然不仅仅是为自己辩护,也是给我一个善意的提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 谁知事情远非如此简单,连隔壁班居然也知道了。这正应了那句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隔壁班上那位同学在小小的红皮本子里更是义正词严地大谈隐私问题不容马虎…… </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她同样是一番好意。但也许是接连受到轰击,不,是因为这种轰击来自内部,来自我认为对我很尊敬的两个学生代表,而且波及的是两个班——很可能还传到了别的非我任教的班级。我终于有些委顿,在办公桌上趴下了。</p><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语文课,我走进教室时,见一些同学还延续着午睡的迷糊,便喊了一声“可以活过来啦!”见“活着”的同学一笑,迷糊的同学也正摇头耸肩地清醒着头脑,便谈到了日记。</p><p class="ql-block"> 我说,首先,我要向杨柳枝同学道歉;其次,感谢在日记中反映杨柳枝被谈话的同学。没有这位同学向我坦陈“抗日”——抵抗交日记的原因,我至今还以为是大家懒惰,杨柳枝同学受到委屈我也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显然,大家都很关注这事。在我说话时,每一双眼睛都一眨也不眨地瞪着我,可以看到一些同学胸脯隐隐地起伏,但整个教室里却连呼吸声也听不到。</p><p class="ql-block"> 这种专注程度超出了我的意料。我趁机说,这事的确涉及隐私问题,同学们有捍卫隐私的意识实在是一种进步,让我惊讶也令我刮目相看。说实在,当时我看到杨柳枝那篇日记时,的确有些情不自禁,就轻轻地念了起来。旁边一个语文老师听到后也赞叹“写得真绝!”还说“要是我班上学生写,肯定就是一句‘扣班上分=球球爆炸’,哪里会用那么多等式。你们班到底不同些!”我确实有些暗自得意,因为那几个等式既巧妙地运用了数学语言,又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繁笔”手法运用;并且,还兼有夸张、双关手法。</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大家的表情明显轻松了些,或许是没有从我脸上看到在他们想来本应看到的暴风雨来临之前的表情吧。也许他们心里本来在想,我一定会发脾气,日记那么多没交,有的分明是以杨柳枝事为借口——谁都心知肚明,精明的曾老师会看不出?</p><p class="ql-block"> 我知道,学生无小事。这事弄不好,我就可能永远被学生钉在说谎的耻辱柱上,所以,我必须以最大的坦诚还原真相。</p><p class="ql-block"> 我说,那天下午,我正在查阅剩下的本子时,球球(学生对班主任袁老师的昵称)来到我旁边,问我,有没有反映班上一些情况的?我说,没什么。但你们的球球并没有离开,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就在那堆我查阅过的本子里微笑着翻看了起来。我自然不好劝他走。如果是你们碰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p><p class="ql-block"> 聚精会神的同学们听我这么一问,都笑着摇头。有的说,其实球球看一下也没关系。</p><p class="ql-block">大家说呢?我问。几乎所有的脑袋都点了点,口里发着“嗯嗯”声。</p><p class="ql-block"> 我说,这我就放心了,如果班主任看了都不行,作为任课老师,我经常看那就罪不可赦了。</p><p class="ql-block"> 听我这么一说,许多同学惊呼起来,老师你别这么说,其实没什么。我们相信你。</p><p class="ql-block"> 谢谢!其实,你们更应该相信你们的球球。班主任的繁忙是超出你们想象的,关注学生日记的班主任并不多。但,作为你们保姆兼精神领袖的球球却偏偏要耗费一定的时间浏览你们的日记,知道为什么吗?</p><p class="ql-block"> 偷窥。个别同学嘴里冒出了这么个让大家“哈哈”一笑的词。我说,嗯,不排除这种心理。</p><p class="ql-block">偷窥目的呢?我问。想发现班上有些什么问题吧。好些同学这么说。</p><p class="ql-block"> 不错!我大声给予了肯定,补充道,他自然还想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好。这又是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为了我们这个班。从语气和表情上,我感觉到大家这一回答是发自内心的。便继续道,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班主任想让这只船稳稳地靠岸,该和谁沟通、交流?各位可都是这船上的主人啊!为了这只船,你们平日能主动与班主任沟通、交流吗?大家摇头。我又说,我好像还从一本日记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三年高中,如果连班主任都不了解自己,那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希望被人了解很对,然而,连日记都怕班主任看,这叫什么?有一个同学说了声“叶公好龙”。很好。我说。那么班主任的行为大家能理解吗?大家都纷纷点头。</p><p class="ql-block"> 不过,以后班主任再要来“了解民情”,我还是会尽量婉言谢绝。这是我对各位应有的尊重。我郑重其事地说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 再一个问题,日记可不可写隐私?这原本不是一个问题,但现在分明有学生把它作为自己懒惰的理由了,那就无法绕过了。</p><p class="ql-block"> 就此,我首先要同学们重温写日记的目的。同学们很快答出:一是增强写作能力,二是倾吐自己的心声,三是记下青春的脚步供以后翻阅。</p><p class="ql-block"> 接着,我要同学们回答,作文要有感染力,内容方面的最大要求是什么,他们当然明白是真实。我平时也再三强调过。</p><p class="ql-block"> 见大家热切地盼我自己说,我便小结道:既然日记是为作文服务,自然应该求真;既然是倾吐自己的心声,当然不能无病呻吟;既然是留作青春的记忆,更不能虚假。一句话,日记应力求一个“真”字。一真,自然就涉及隐私。可是,你们有些什么隐私,最隐秘的无非就是张三暗恋李四,这叫什么隐私?叫作青春岁月的小插曲,老师知道了也绝不会大惊小怪。相反,作为过来人,老师知道了还可以给你一点参考意见,如果你愿意。一句话,你们眼里的隐私,在老师眼里不叫隐私。只因为你们纯净如清水。 听我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也许是笑我开放得超出他们的想象,也许是笑他们自己小题大做了。</p><p class="ql-block"> 我补充道,日记内容本来无需限制,写作最怕人云亦云。每个人的隐私都是不可复制的,都是一道独具魅力的风景,运用得当的话,会让你的作文锦上添花。</p><p class="ql-block"> 到隔壁班,我并没费多少嘴舌。在复制的基础上稍加删除即已搞定。</p><p class="ql-block"> 当然,大家到底是真正接受了我的看法,还是“被接受”,我仍然不敢肯定。</p><p class="ql-block"> 所幸接下来的一次日记,除了个别情况特殊外,其他都交了,连杨柳枝也不例外。杨柳枝在日记本上还写了一大段忏悔的话,大意是说因她而造成的同学们对我的误解让她感到很内疚;另外,她一点也不怪球球,其实球球给她帮助蛮大。</p><p class="ql-block"> 隔了两天,我就此事写了一篇题为“日记风波”的文章放在我的空间里。没想到第一条留言就是杨柳枝的,内容是:杨柳枝同学觉得好内疚十分内疚非常内疚!!!以后谁不写日记还说是因为这件事我就掐死她。哈哈!</p><p class="ql-block"> 这件事虽然完结,却引发了我对另外两个问题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那就是,原本受学生爱戴的一位班主任为什么会因为一次训话引起学生的不满(从杨柳枝日记中道出);如此容易接受我意见的学生,此前为什么会因同样的事对我失望。</p><p class="ql-block"> 其实,这两个问题反映的是同一个现象:中学生的心灵是纯净的。我们往往被“现在的学生比大人还复杂得多”这类说法影响,于是,有些人脑海里的中学生犹如烂泥潭。其实,本质上,中学生还是清澈的小溪,尽管他们的言谈中透露着复杂,也只是貌似复杂。我们如果以成人的“俗”来看待他们,也许他们离“清澈”真的会愈来愈远。这样的小溪,只有用心呵护方能减轻污染,而最容易成为污染源的恐怕是与他们朝夕相伴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语言和态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p><p class="ql-block"> 袁老师的名字叫袁星球,学生习惯称他为球球。球球那次训话生气是因为环境卫生导致班上扣分,我不清楚他原话是怎样的,但杨柳枝同学日记本上那几句话我还记得:扣班上的分=扣球球的分,扣球球的分=扣球球的钱,扣球球的钱=割球球的肉,割球球的肉=球球爆炸!正是这一日记产生了诸多后续事件:班主任谈话,学生“抗日”,舆论纷传,信任垮塌……</p><p class="ql-block"> 其实,杨柳枝日记中的这种天才表达不传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说,不传出去对这位同学来说,是一种憾事!但学生们站在他们的角度自然不会是我这样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杨柳枝同学紧跟着还提到她敬爱的初中班主任有一句口头禅:你们把我钱都扣完了,让我回去怎么交待哦!</p><p class="ql-block"> 显然,问题就出在老师的训话内容上,就是那个“钱”字!这个字,让老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如圆鼓鼓的气球突然被针扎了一下似的,“噗”一下瘪了;这个字,让学生蓦然感到,老师的呕心沥血原来不是为了他们成长,而是为了自己,而且说到自己的钱被扣时,竟是那样的气急败坏!这个字,正是我们通常忽略的那种污染源。</p><p class="ql-block"> 这里显然还包含着另一种心理落差:越是受学生尊敬的老师,一个“钱”字出口,越是让他们难以接受。而老师呢?很可能是万不得已,觉得只有拿“钱”说事,才能让学生相信他不是在吓唬他们,而是一定会动真格。事实也证明,单位领导用此招应对手下职员的某些恶习要胜过别的招数多多。可班主任对学生用这样的招数为什么会适得其反呢?</p><p class="ql-block"> 试想,一个班主任,平时给学生灌输的是那么堂皇正大的道理,突然有一次,声色俱厉地警告学生,竟然是因为自己的几个钱被扣,你说你的学生能不失望吗!他们原本是未被“俗物”污染的白纸、溪涧、山泉啊!</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师生之间需要沟通、交流。然而前提是,教师要把学生当作学生而非成人——当然,绝不是当作小孩哄骗。谢谢这次风波。真的!(4613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