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致父亲</p><p class="ql-block"> 你可曾读过唐代文学家韩愈那篇令人唏嘘的悼文《祭十二郎文》?你是否也曾被文章开篇那句叩击人心的哀叹引发了同情?“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这句话道出了作者人生不幸的根源,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由此可知,成为六尺之孤便是韩愈人生悲剧的发端。</p><p class="ql-block"> 若有意深究,你会发现,此句中的“孤”和“怙”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略有不同。“孤”在古代汉语中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而“怙”即指父亲。初读此文,我曾经对这两个词语的意义产生过质疑,为什么古人认为一个人失去父亲就成了孤儿?那么母亲存在的意义呢?为什么人生于世所“依仗,凭借”的那个人就是父亲?当时,我只道这是男权社会对男性力量的刻意凸显,直到后来,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尤其在经历过丧父之痛后,在某个瞬间感受到无所依靠的恐惧时,我才开始真正懂得,父亲于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p><p class="ql-block">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在早期汉字中“父”这个字的形象。那是一只手持着石斧或棍杖的样子,据此,“父”便有了最初的意义——手持工具。工具何用?用于劳作,用于攫取。这石斧赋予父亲与生俱来的力量感,让一代又一代父辈挥舞着它开疆拓土,驱虎逐豹,用汗水换来儿女的温饱,用鲜血守护家人的安宁。在儿女眼中,父亲就是那个永远匍匐着身体在大地上劳作来维护家庭的巨人。</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父亲,总是赶着一对骡子在山上犁地,虽然十年九旱,犁的地不一定能播种,种上也不一定有收获,但父亲每年都会坚持将地犁一遍,再磨一遍,等待播种。”(冯雪花)</p><p class="ql-block"> “父亲奔忙着……满身满脸包裹着一层飞灰,如一个半成品的雕塑……眼眶里努力营造着黑白分明的天地。就是那双眼睛,给过这个大大的世界里的我们小小的四口之家无数坚定的信念。”(栗学红)</p><p class="ql-block"> “父亲去内蒙捡发菜,去新疆打工,去伊犁种地,挣钱养活一家人。”(虎玉芬)</p><p class="ql-block"> “我无法想象,六十多岁的老王,如何佝偻着身体。把漫山遍野的高粱用镰刀一点一点地收割在一起,再捆起来,搬运成堆,又是如何一个人开着农用三轮车,再次装车搬运,一趟一趟沿着杂草丛生的细长山路把高粱搬回家的。”(王耀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父亲手中的石斧是力量的象征,它为我们创造富足的物质生活,满足我们的生存需求,那么棍杖便是权利的昭示,它代表着规矩、训诫和威严。《说文解字》对“父”字有如下注解:"父,矩也。家长,率教者。" 意思是父,坚持规矩,是一家之长,是引导、教育子女的人。举杖行使责打教育权力的家长,即父亲。古时一直有"棒头出孝子,筷头出逆子"的教育理念。三字经中亦有"养不教,父之过"的经典句。因此,在儿女心里,父亲还是那个让人望而生畏的人,是那个引领我们精神成长、培养我们健全人格的人。</p><p class="ql-block"> “父亲用自己的坚持告诉我们,无论多么艰难都不要放弃学习,只有通过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有机遇找上好工作,过上好生活。”(虎玉芬)</p><p class="ql-block"> “人世间,有父亲,我便有了依靠,有父爱,我便此生温暖。”(冯雪花)</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老王,在大山深处拼搏了一辈子的老王,又有点愤青的老王,可这些,一点也不影响老王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阔步前进!在老王心里,他一直是那个老王,有限的身体里有着无限的精力,努力照亮儿女们和自己未来的路。”(王耀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诗经》有言: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父亲给予儿女的何止是眼前的衣食所安,更有未来立世的山高水长。</p><p class="ql-block"> 时逢六月,又一年父亲节将至。祈愿天下的父亲:时光多温情,生活少波澜。岁月常静美,愿您终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