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世界的伟⼤,正是因为⼈类有了坚强⽽慈爱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母亲所赋予⽣命的深度和⼴度是无法丈量的,母亲的笑永远是最灿烂的、母亲的怀抱永远是最温暖的。</p><p class="ql-block"> 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于母亲。”</p><p class="ql-block"> 母爱更是无私无声的,无边无价的。母爱如泉水般含蓄静默而不张扬,它的点点滴滴都是对儿女们的细心呵护;母爱更如大海般澎湃汹涌滚滚波涛充溢的都是对儿女们的深情厚爱,使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明白了生活的意义,生命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而我的婆婆就是一位伟大而又平凡的母亲。</p><p class="ql-block"> 一缕阳光透过明净的窗户照在坐在沙发上的婆婆,温暖且安详,婆婆满头的白发在明亮的光线里格外耀眼,饱经沧桑的脸上,依然不变的笑容好似在风雪中那傲然挺立的梅花,再冰冷的岁月,也会保留着那一份灿烂的一抹红,双眸虽然不再像年轻时候那么明亮,但还是像两潭深深的泉水依然的清澈,透明的直到通往那善良的心灵。</p><p class="ql-block"> 很难想象眼前这位八十岁的老人,依然神采奕奕、精神饱满、思维敏捷、口齿伶俐。</p><p class="ql-block"> 此刻看着婆婆安静的做着针线,我却思绪万千。</p><p class="ql-block"> 在以往的岁月里,我常常听着婆婆的故事泪流满面,在那个最困苦的年代,贫穷真的是可以限制了你的想象,上一辈老人们到底吃多少苦才能挺过那个最艰难的岁月?他们靠的是坚贞不屈的信念,努力奋斗的精神,压不垮的脊梁,打不倒的毅力,就这样硬生生的挺了过来。</p><p class="ql-block"> 婆婆与公公都是江苏徐州人,六几年的时候公公在部队转业来到了内蒙古,从此扎根在了这片辽阔的草原。</p><p class="ql-block">他们生了四个孩子,三个男孩一个女孩,我爱人排行老二。</p><p class="ql-block"> 婆婆没有文化,连她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甚至连六与九都分不清。但在那个最困难的年代,婆婆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无论再苦再难,一定要供四个孩子上大学。</p><p class="ql-block"> 她常说:“我就没有文化,不能再让我的孩子没有文化。”</p><p class="ql-block"> 在婆婆坚定不移的思想里,孩子们必须上大学,只有上大学才能出人头地,只有上大学才能报效国家。</p><p class="ql-block"> 我最敬佩婆婆的是,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她的目光长远、理想长远、抱负长远,这些长远是她与孩子们一起奋斗的人生目标!</p><p class="ql-block"> 为了养育孩子们,光靠公公那一点微薄的工资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没有文化的婆婆只能去打零工。</p><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现在的女人来说,生小孩“坐月子”是人生当中最大的事情。而婆婆生完小孩哪有“坐月子”的待遇,没几天就开始跟着盖房的工人们“铲大泥”、“脱土坯”,手心里磨的全是水泡,最后成了老茧。为了多挣那几毛钱甚至是一块钱,她卯足了劲儿拼命的干,直到把自己累的喘不上气,肺部发炎,大口大口的淌血住进了医院。</p><p class="ql-block"> 我们很难想象,一位年轻女子在她最好的年纪里应该是青春灿烂的模样,可她所遭受的苦难,是常人难以想象。</p><p class="ql-block">婆婆常说:“那个时候苦的都不能提,像空气提也提不起来”。</p><p class="ql-block"> 虽然看似像一句平常话,却道出了多少人间的苦楚。</p><p class="ql-block"> 冬天的时候她也不会闲着,跟着捡牛粪的车队出去捡牛粪。有时候捡到半路,风雪就来临了,空旷的原野上连一个躲避的地方也没有,常常被大雪覆盖成雪人人。</p><p class="ql-block"> 老人们有一句俗话说:“麻绳专挑细处断”。</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公公病了,得了肝炎,那个时候的医疗条件又差,在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不见得好,医生就让回家准备后事。</p><p class="ql-block"> 这像一个晴天霹雳,震的婆婆暂时都缓不过神来,老天爷就是这样的不公,总是拿人的命运来开玩笑,我可以想象得到当时婆婆的心情是怎样的痛苦与绝望,面对孩子们她是怎样咬紧牙关挺过来的?这一点着实不敢想。</p><p class="ql-block"> 但是她用超出常人的毅力挺了过来。</p><p class="ql-block"> 其实她自己也有心脏病,但她并没有放弃,坚持不懈的每天照顾公公,为他做鸡蛋茶,一点一点的喂到嘴里,就这样硬生生的从死亡的边缘把公公给拉了回来,这往往就是医学上无法解释的奇迹,也许药物真的能治疗人,但是治不了心,可以说公公在婆婆爱的感召下“起死回生。” 不得不说创造了奇迹。</p><p class="ql-block"> 只有尝试过坚持的人才能煅造包含毅力的信念,只有尝试过坚强的人都经历过无数的困苦,都面临过别人不能承受的恐惧,都避免不了插入心扉的绞痛。正因为这极强的坚持,排山倒海的气势冲击人心,毅力在不断的坚持下愈战愈强,使信念镀上一层百箭不侵的毅力盔甲。</p><p class="ql-block"> 所以人在苦难面前总是倔强的,压不倒的,置死地而后生的。</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邻居家的老人对婆婆说:“看你这么能干,不行做小买卖吧,我借你二十斤瓜子儿,你去卖去吧。”那应该是在一九八零年左右,婆婆从此以二十斤瓜子起家做上了小买卖。</p><p class="ql-block"> 每天回家开始叠不同价钱的纸盒。五分钱是多大?一毛钱是多大?两毛钱是多大?因为婆婆不识字,她自己只能从头学,自己在家模拟用一元钱买二毛钱的瓜子,应该找多少钱?买五毛钱的瓜子应该找多少钱?让孩子们教她认字,教她怎么给别人找钱。</p><p class="ql-block"> 婆婆给我讲的时候是笑着讲的,可这笑声里面透着多少心酸只有她自己知道。一个不认识字的人去算账是一件多么憋屈的事情。也许在婆婆眼里,做这件事情怎么也比得上她铲大泥要轻快的多。</p><p class="ql-block"> 从此以后小“买卖”一发不可收拾,每天回家炒一面袋瓜子儿,一面袋花生去卖。也不仅仅是瓜子花生了,开始卖水果蔬菜。</p><p class="ql-block"> 婆婆凌晨四点就坐上拖拉机到另一个县城去提新鲜的水果蔬菜。</p><p class="ql-block"> 即使家里做上了小生意,其实也并不宽裕。因为要供四个孩子读书,衣服也只能大的穿完改了给二的穿,二的穿完改了给三的穿,三穿完改了给四的穿,只有改的不能再改了,才会去买新衣服。公公婆婆更就是一年也舍不得换一件新衣服。</p><p class="ql-block"> 再苦的日子总是要一天一天的过的。也总有熬出头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也许我听到的故事只是婆婆经历苦难的冰山一角。但她永不放弃的精神,却激励着我。</p><p class="ql-block"> 婆婆常常教育子女,做人要言而有信,不偷不抢,老实本分,做事不能亏欠别人。</p><p class="ql-block"> 现在日子好过了,他们已经是耄耋老人了,但公公婆婆的身体依然很硬朗,这也许这就是上天给的福气。</p><p class="ql-block"> 婆婆的嗓门依然很大,底气很足,我也很喜欢婆婆爽朗的笑声。在这个家里我也是二十四年的媳妇了,所以与婆婆相处的关系很融洽,我从来没有与婆婆红过脸。</p><p class="ql-block"> 以前婆婆唠叨我的时候,我也是笑脸相迎,因为我舍不得对她还嘴。无论对与不对,她都会问我:“你说老娘说的对不对”?我连忙说:“对,老娘说的对。”她就会很满意,也很高兴。但有时候我爱人不高兴,嫌婆婆说我。</p><p class="ql-block"> 我常跟爱人开玩笑说:“没事儿,老娘爱说,就让她说几句吧,反正她也不打我,骂我一下也掉不了一块肉,只要她高兴就行。”</p><p class="ql-block"> 在去年过年一家人团聚的时候,婆婆给了我一万零一,说我是万里挑一的媳妇,我自然是开心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公公婆婆的生活,可以说是儿孙满堂,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人生在世走走停停,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各自走着不平凡的道路,苦难也许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我们都有一颗被历练的心,它不会停止挣扎,不会停止拼搏,即使千疮百孔,依然无法阻挡前进的脚步,只为心中有爱。</p><p class="ql-block"> 祝福这个世界上我唯一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婆婆永远健康、幸福、长命百岁。</p> <p class="ql-block"> 袁海玲,笔名 卓尔不群。内蒙古诗词协会会员,锡林郭勒盟作家协会会员、锡林浩特市作家协会会员。天边草原文学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作品在《内蒙古铁道报》,《马韵之光诗集》,《锡林郭勒盟老年体协刊物》《锡林郭勒日报》及等多部作品在文学平台发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