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岁军”两个营的战斗力相当于一个师——血战龙源里</p><p class="ql-block">作者 徐鲁海</p><p class="ql-block">为纪念建军96周年、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和“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60周年,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联合指导,由市军休干部活动中心举办了的“闪光的红色宝藏——走进青少年的‘红色锦绣说’大思政课”,在东方电视台举行全国网络直播,其中徐炜将军之子徐鲁海讲了“血战龙源里”的战斗故事。</p><p class="ql-block">龙源里阻击战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著名战斗,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7团两个营近千人在这里阻击了近万名南逃北援的的美军,为我军主力围歼南逃之敌,夺取二次战役的伟大胜利,为38军赢得“万岁军”荣誉做出了重大贡献,打出了国威军威!</p><p class="ql-block">由于直播时间限制在5分钟左右,因此龙源里战斗的许多内容没展开讲,有必要在本文中做简要阐述:</p><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25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开始后,337团配合兄弟部队抢渡大同江,攻占德川。11月27日又在113师的编成内,连夜翻山越岭,破冰涉水,14小时在敌人后方急行军145里,前卫团338团先敌5分钟抢占了战略要点三所里。切断了美9军经三所里南逃的退路。</p><p class="ql-block">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得知这个消息,头一下子就大了,他知道三所里被志愿军占领,实际上是卡住了美国第8集团军的咽喉,抄了美军的后路,这个消息震撼了整个西线的敌军。</p><p class="ql-block">我英雄的338团在三所里与美军激战,美军反复突围未成,又转道龙源里逃跑。龙源里在三所里西面,不仅新(义州)汉(城)公路从这里经过,而且它的北面有公路可与三所里相连,相距不过几十里,因此不仅在三所里碰壁的敌人会转道龙源里,而且从清川江南撤的数万美军都要从这里逃跑。</p><p class="ql-block">被美国人称为最冷静、最客观、最犀利的美国历史学家和新闻记者,两次普得策奖(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奖)得主——大卫·哈伯斯塔姆写道:美国人称龙源里为“长手套”,“至于从军隅里到顺川这段6英里异常的道路,他们给了它一个特殊的名字‘长手套’,因为美军不得不从中穿过。”([美] 大卫·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重庆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425页)</p><p class="ql-block">1950年11月28日黄昏,337团政委徐炜接到师长江潮、政委于敬山的电令:“全团抢占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当时337团的2营、3营都在支援338团打反击,只有1营由团掌握。团长温治印、政委徐炜立即率1营连夜急行军,于11月29日凌晨先敌抢占龙源里,歼灭了由三所里改道南逃的美2师前卫,堵住了美军南逃的另一条退路。此时,113师两个团分兵三所里和龙源里,卡住了美军8个师的撤逃之路。</p><p class="ql-block">29日上午8时,敌人乘数百辆汽车和坦克从龙源里南逃,遭我337团1营阻击。坚守在葛岘岭的1连2排在排长郭忠田指挥下,沉着应战,集中火力杀伤敌人。北援的美军骑1师一个团,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以坦克打头阵对我红3连阵地实施连续突击。部队缺乏反坦克武器,连长张友喜令爆破组长郭风远用集束手榴弹炸毁两辆敌坦克,公路被死死堵住了,尔后,以密集的火力向敌猛烈射击。1排的同志发扬顽强的战斗精神,机枪射手徐连才独挡一面,枪管打红了,他用毛巾包住,站起来猛扫,终于打退了敌人。</p><p class="ql-block">1966年3月,徐炜与张友喜在龙山军营合影</p><p class="ql-block">正面攻击受挫后,北援美军发现,龙源里村北主路三叉路口向右拐,与南下顺川主路相通,既可从侧后攻击1营葛岘岭阵地,亦可与南逃美军会合,美军立即沿这条路向我143高地发起攻击。紧急时刻,2营主力赶到,他们勇猛地插入敌侧后,突然发起攻击,炸毁敌坦克一辆,消灭美军步兵30余人,并击毙美军上校1名。([英]安东尼·法尔霍克利:《朝鲜战争与英国参与》第333—334页,英国皇家文书局,1995年.第1版)2营的侧击对敌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敌人便以一部兵力在炮、坦、空的掩护支援下,向2营猛扑,由于敌众我寡,2营阵地失守,严重威胁1营右翼。在武陵里完成炸桥任务的军侦察支队在张魁印队长和周文礼副队长带领下,正好到达1营阵地下面,马上支援1营战斗,但局势仍十分危急。</p><p class="ql-block">危急时刻,团政委徐炜和参谋长温克弟冒着敌炮火冲到前沿,组织2营重新夺回阵地。战斗中,5连连长张兆坤(后牺牲)、指导员蒋振明率全连冲上阵地。张兆坤端着机枪冲在最前面,一口气打倒七八个敌人。4连阵地上,连长彭朝臣率15名共产党员打坦克,他们跳上坦克往炮塔里塞手榴弹,打得敌人扭头就跑。</p><p class="ql-block">6连阵地没有被突破,徐炜命令重机枪连连长陈芝旺组织机枪火力压制敌人,掩护6连从侧翼支援4、5连反击。战斗英雄4连排长白志贵高呼:“发扬四平孤胆作战精神,坚决夺回阵地!”组织全排扔出一连串手榴弹,冒着硝烟扑上去,将阵地上的敌人打退。</p><p class="ql-block">龙源里阻击战关系着二次战役全局的成败。中午1点,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亲自打电话给113师政委于敬山,他说:“告诉同志们,你们打得蛮好!”他讲:“你们要注意,敌人全退下来了,涌到你们那地方去了,你们要坚决堵住敌人!”于政委当即向彭总表了决心。徐炜接到于政委电话后,立即将彭总指示传达到硝烟滚滚的战壕中,鼓舞和激励了337团全体指战员……</p><p class="ql-block">下午3点,337团3营到达芦田站以东,担任团预备队。当天的激战,1营和2营打的相当艰苦,伤亡较大,战斗最艰苦的时候,团首长曾提议使用团预备队3营的问题。团长温治印、政委徐炜考虑到,全团远离主力深入敌纵深作战,万一有新的情况,手中无强有力的机动力量不行,坚持暂不使用3营。</p><p class="ql-block">战斗的第一天,硬是靠337团1营和2营广大指战员的英勇顽强,抗住了超过他们几倍敌人的连续进攻。</p><p class="ql-block">337团指战员在龙源里向美军发起反击</p><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为扩大战果,113师副师长刘海清和团政委徐炜组织3营和1营利用夜暗向当面之敌进行反击。3营是前卫营,他们沿着公路向前打,打到麻洞附近,发现江拥辉副军长带114师指挥所误入美军军营,被美军围攻。营长赵吉祥立即带3营打退美军,为114师指挥所解了围。以后又根据江副军长指示,由7连和9连保卫首长,钢8连前往中南面火车站,消灭了那里的敌人。</p><p class="ql-block">坚守在龙源里阵地上只有2个营,唯一的机动力量是3营,而面对的是南逃北援的数万美军。夜暗反击中,由于3营打得快,不见了影子;1营追了几公里未见到敌人,徐炜让1营返回阵地构筑工事,准备明天再战,并派卢洪亮参谋和张浩畔参谋等同志去找3营。他们到麻洞,见这里敌我双方在混战,分不清是哪个部队,只好回来汇报说没找到。</p><p class="ql-block">“看来3营是回不来了。”徐炜听了汇报大声说:“我们只有2个营了,这2个营要当3个营、3个团来用!”</p><p class="ql-block">“震响骇八方,奋战曜四戎”。军人最具锋芒的不是武器,而是不畏强敌,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慨和坚忍不拔,敢打必胜的信心和雄风锐气!</p><p class="ql-block">从西线溃退下来的美2师主力和美25师、土耳其旅、南朝鲜1师一部,在我正面部队强大压力下,于30日4时起,在北援的美骑一师支援下,拼命从龙源里夺路南逃,因而30日战斗最为激烈。</p><p class="ql-block">美2师第9团与北援之敌美骑1师一个团配合,在百余架飞机及大量炮兵、坦克及大量炮兵的掩护下,向我337团1、2营阵地疯狂猛扑,连续冲击10余次,我军战士顽强阻击,南逃北援之敌虽相距不到一公里,但始终未能会合。</p><p class="ql-block">身前是战场,身后是祖国,我们决不能后退半步!这就是志愿军战士的心声。</p><p class="ql-block">337团1连2排在排长郭忠田率领下,依托良好阵地,充分发挥轻重机枪的作用,在友邻的配合下,歼敌200余名,缴获榴弹炮6门,汽车60多辆,全排无一伤亡。战后,2排被志愿军总部授予“郭忠田英雄排”,郭忠田荣立特等功,并获“一级英雄”称号。</p><p class="ql-block">1951年6月,337团首长欢送郭忠田归国参加志愿军英模报告团。</p><p class="ql-block">美军以2个连的兵力向2营6连坚守的143高地进攻,在危急情况下,指导员祝再馨不顾一切跑到阵地最前面高喊:“坚持就是胜利,用胜利迎接主力部队,不让一个美国佬跑掉!”他又从牺牲的同志身上收集了一些弹药分给大家,指挥1排从中午一直打到下午。当敌人一混乱,他马上带战士冲出去,打退了敌人。战后,祝再馨被授予朝鲜军功章,6连1排被授予“抗美援朝英雄排”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红3连阵地打得只剩40余人,指导员彭树桢身负重伤坚持战斗。3排长刘绪学在全排战士牺牲,阵地只剩他一人,被敌人包围时,毅然冲向敌群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连长张友喜、副指导员杜松平率10余名战士实施反击,用刺刀、手榴弹与敌人白刃格斗,夺回阵地时,全连只剩下8个同志。战后,志愿军总部为3连荣记集体特等功一次,并授予“屡战屡胜”二级英雄连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1950年12月1日,由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亲自起草的给38军的嘉奖令中,专门提到“尤以一一三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敌机坦克飞机百余,终日轰炸,反复突围,终未得逞,致(至)昨,三十日战果辉煌,仅缴坦克汽车即近千辆。”嘉奖令中写道:“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从此,万岁军的美名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p><p class="ql-block">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亲自签发的嘉奖令</p><p class="ql-block">在龙源里遭到337团阻击的美2师9团的哈尔˙摩尔上校(后晋升为中将)后来回忆说:</p><p class="ql-block">“30日(1950年11月30日)一早,凯泽(美2师师长)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扫清道路两侧的山脊,他命令第9团两个营执行这项任务,每个营负责一侧。但是,他还是高估了伤痕累累的第9团。阿兰˙琼斯(美第9团情报科长)还记得,这两个营都损失过半,每个营最多只有300人,而正常情况下每营不少于800—850人,尽管没人确信他们(志愿军)到底有多少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天刚刚开始,就有一个中国师埋伏在路边等着他们(美军)……”([美]大卫˙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重庆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420页)</p><p class="ql-block">这是美军绘制的1个中国师(实际是337团2个营)龙源里之战经过要图。(1950年11月30日) ⑴Kunuri军隅里 To Anju通往安州To Sunch0n通往顺川 Karhyon Dong葛岘岭 The Pass山口, ⑵23nd Infantry Division美23师 CCF志愿军 2nd Infantry Division美2师</p><p class="ql-block">注:([美] 大卫˙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重庆出版社2014年9月第1版,第424页)图中美23师应为美23团,绘图者误。北援的美骑1师和南逃的美25师、土耳其旅、南朝鲜1师等部队没标在图上,但书中有记载。</p><p class="ql-block">在美国人眼中,志愿军2个营的战斗力相当于一个师,38军的两个营真是起到了3个营、3个团的作用,而且越战越强,越战越勇,真是要喊万岁!</p><p class="ql-block">在东方卫视直播中展示的闪光的红色宝藏——徐炜将军精心保存的《抗美援朝功臣榜》一书,是志愿军第38军政治部在1951年6月的战火中编印的,书中的前言中写道:</p><p class="ql-block">“在局部上是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我全军同志发挥了惊人的顽强性,忍冻受饿,不眠不休,不怕困难,不畏牺牲,以一当百,以十当千,用手榴弹、步枪、炸药包、机枪架子、铁锹、石头——把成万的在大量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的敌人,消灭在阵地前,严重地打击了敌人的进攻气焰……”</p><p class="ql-block">徐炜将军保存的《抗美援朝功臣榜》一书</p><p class="ql-block">志愿军第38军政治部编写的《抗美援朝功臣榜》前言</p><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为什么美军认为“万岁军”两个营的战斗力相当于一个师的根本原因,这是我们人民军队以一当百,以十当千,战胜一切凶恶敌人和艰难困苦的红色基因,将在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军人中传承。</p><p class="ql-block">历史将永远铭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为祖国和人民建立的不朽功勋!</p><p class="ql-block">光荣的志愿军英雄万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