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是伊朗第三大城市,位于伊朗中部的扎格罗斯山和库赫鲁山的山谷中、扎因德鲁河畔(海拔1590米),是伊斯法罕省的省会。居民中波斯人占总人口的87.3%,因此人口中绝大多数是波斯人。</p><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于公元4、5世纪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多次成为王朝首都。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时成为居鲁士二世阿契美尼德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大城市,其后在1453年,伊斯法罕重新建立,其辉煌在17世纪的萨法维王朝达到顶峰,人口最高达到60万人。为南北来往的必经之路,著名的手工业与贸易中心。</p><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被誉为“世界的一半”(据说波斯的君主们将真主的荣光分为两半,一半留给了伊斯法罕,另一半留给天下争宠~因此被誉为“伊斯法罕半天下”),伊斯法罕可谓是波斯文化的终极代表,具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 </p><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一名源自于波斯语“斯帕罕”,意思是“军队”,古时候这里曾是军队的集结地,由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 是每个伊朗人引以为自豪的、最具有文化气质、最漂亮、最浪漫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2px;"> 🩸三十 三孔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十三孔桥(Pol-eSi-o-Seh,Si-o She Bridge),这是萨非王朝大桥设计的杰出代表,也是伊朗七大桥梁之一。于1599年开始建造,1602年完工,横跨扎因德鲁河,分为上下两层,长297米、宽13米,因有33个孔,而被命名为三十三孔桥。</p><p class="ql-block"> 三十三孔桥的桥拱呈伊斯兰建筑典型的桃形,桥的中间可以通行马车,现在只是作为步行桥;桥下层有水坝、泄洪作用。</p><p class="ql-block"> 三十三孔桥见证了伊斯法罕六百多年的历史,目睹了伊斯法罕的发展。它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件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倒映在水中的三十三孔桥,让人们仿佛置身于一千零一夜的时间中。(注:此片系旅行社老师拍摄)</p> <p class="ql-block"> 伊斯法罕这座城市共有11座桥,三十三孔桥是其中最漂亮的桥,桥两边外侧都有约一米宽的空间供形人走动。</p><p class="ql-block"> 当太阳西沉的时候,整座桥都会被灯光照亮,桥下的倒影映衬在水面上,形成一幅对称的画面,暖橙色的灯光使三十三孔桥浪漫而富有诗意。</p> <p class="ql-block">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桥上已遍布熙熙攘攘的人流</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后,拱桥在灯光的映衬下更加漂亮。</p> <p class="ql-block"> 夜晚三十三孔桥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情景从傍晚一直延续到深夜。</p> <p class="ql-block"> 三十三孔桥迷人的灯光夜景</p> <p class="ql-block"> 三十三孔桥分上下两层,下层有三十三个半圆形极具伊斯兰建筑风格的桥孔;桥上的构造更为讲究:中间的桥面被侧面两排三米高的墙面所夹裹,墙面上每隔两三米就有一扇弧形门,外侧还有一米左右的空间,可供行人走动,桥的两侧各有一条这样的走廊,贯通两岸。</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浪漫的伊斯法罕青年谈情说爱最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小孩自己玩耍,大人在旁边喃喃耳语</p> <p class="ql-block"> 夜晚是三十三孔桥最热闹的时候,人流熙熙攘攘,川流不息</p> <p class="ql-block"> 三十三孔桥即是市民谈情说爱的地方,也是市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因此,这座桥是伊斯法罕最受欢迎的桥。</p> <p class="ql-block"> 这里充满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这里也适合发呆😳</p> <p class="ql-block"> 桥上、桥傍这些悠闲自在的伊斯法罕市民,三三两两,席地而坐。或窃窃私语、或笑意盈盈地看着远方,依然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所住的酒店只有一条马路之隔,早上5点我们再次来到三十三孔桥,这时的三十三孔桥已经没有了夜晚的喧哗,一片宁静。只有几个在桥上过夜的流浪者,和少数聚会的青年男女。</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我们居住的酒店(PERSIAN KOWSAR HOTEL)房间凉台上远眺三十三孔桥。</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有幸就住在旁边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 为了不辜负这一美景,也趁早上人少,我们把桥的上下、左右、贯通全程拍了个尽兴。</p> <p class="ql-block"> 极具伊斯兰风格的几何造型的三十三孔桥</p> <p class="ql-block"> 清晨一缕阳光照射在桥面上,温暖又温馨</p> <p class="ql-block"> 当清晨阳光照射在桥面上、两面外侧的走廊上时,一幅美丽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留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清晨宁静的水面将三十三孔桥倒映出一副完美的几何图案。</p> <p class="ql-block"> 夜宿在桥上的流浪者</p> <p class="ql-block"> 三十三孔桥看起来就是一座简简单单的石桥,但它却充满了设计者的智慧。这座桥既能蓄水,又能通车;平时河水从下层流过,遇到洪水的时候,二层也可以分流。</p> <p class="ql-block"> 下层的桥孔</p> <p class="ql-block"> 当地的伊朗青年热情的邀请合影</p> <p class="ql-block"> 清晨的阳光透过桥面弧形门洞折射在地面上,增添了种静谧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 好 柱 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b></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不在旅行计划中参观的一座桥,地陪音译“好柱桥”,也是伊斯法罕11座桥梁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座桥离三十三孔桥不远,同样也是上下两层,设计风格相近。所不同的是它的弧形门框都镶嵌有伊斯兰风格的瓷砖,桥下面有台阶可至河中,人们在桥下层活动的范围更宽些,但整座桥的规模没有三十三孔桥大。</p> <p class="ql-block"> 白天桥下已有许多当地市民在休闲纳凉。</p> <p class="ql-block"> 看来伊斯法罕的桥承载了太多的故事,现在依然成为市民闲暇光顾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桥洞中既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既有朋友、也有家庭在此休闲纳凉或聚会。让游客领略到他(她)们满满的幸福感!</p> <p class="ql-block"> 桥墩也是不错的纳凉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透过拱门看外面的景色,犹如一副山水风景画</p> <p class="ql-block"> 桥上两侧的透空走廊</p> <p class="ql-block"> 阳光透过弧形桥框折射在桥面上</p> <p class="ql-block"> 漂亮优雅的杨四姐</p> <p class="ql-block"> 桥的两头设计别于三十三孔桥,内空的拱顶有拼图纹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完成于2023.9.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