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绕鲤鱼洲——北京大学江西分校历史系学习生活掠影

行云流水

<p class="ql-block">  1970年9月至1971年8月,是北京大学江西分校历史系29位同学人生旅途中弥足珍贵、难以忘怀的一段经历。 期间,作为全国第一届工农兵大学生的我们,在环境极端艰苦、条件极端简陋的南昌市郊鲤鱼洲 ,通过“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增长了知识,磨炼了意志,锻炼了体魄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结下深厚友谊。加上后在北京总校继续学习深造,我们从涉世未深的小青年变得成熟,并获得在更高的人生起点上展翅翱翔的知识内力。鲤鱼洲的学习生活,无疑是我们人生转折的重要起点。鲤鱼洲,则成为我们心目中永远无法割舍、魂牵梦绕的一片热土! 值离开鲤鱼洲52年之际 ,我们汇集部分历史旧照,编辑成册,作为永久的纪念。</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草棚里面上大学 艰难困苦亦从容</b></p><p class="ql-block"> 鲤鱼洲北大江西分校,系由1969年组建的北大实验农场改称。1970年9月,442名来自上海、江西、广东和解放军部队的工农兵学员汇聚到此,开启大学生涯。鲤鱼洲原为鄱阳湖畔一片沼泽地,夏天酷热,冬天极寒,芦苇、杂草丛生,蚊虫、小咬、血吸虫肆虐,办学则无教室、无课堂、无桌椅、无图书馆,只有荒野中一栋栋四面透风的大草棚。面对极端艰苦简陋的学习生活条件,身负家乡人民和部队重托的同学们不消沉、不气馁,以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在老师们的带领和影响下,从容扎根“草棚大学”,接受命运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  1970年8月,各地选送到北京大学深造的工农兵学员,受到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送。图为上海市金山县领导与4位拟赴北大江西分校的学员合影留念。前排左2为拟到分校历史性的朱水云。</p> <p class="ql-block">  金山县人民群众热烈欢送朱水云等4位拟赴北京大学江西分校的学员。</p> <p class="ql-block">  1970年9月1日 ,北京大学江西分校教职员工敲锣打鼓热烈欢迎来到鲤鱼洲的各系工农兵学员。</p> <p class="ql-block">  进入分校历史系的30位学员(不久吴永年调整到外语系,历史系剩下29位学员),编为分校第8连一个教学排。历史系从到鲤鱼洲劳动锻炼的58位老师中先后抽调22位作为“五同”教员,同学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改造思想”。图为开学第3天,历史性全体学员同部分老师在草棚宿舍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历史系来自上海的10位同学在草棚宿舍前合影。左起:吴永年、陆勤俭、朱水云、黄冬根、吴淑明、陈龙祥、林乔英、顾建新、李瑞英、周兆云。</p> <p class="ql-block">  来自江西的余光时(右)与来自海南的李立安在草棚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来自上海的朱水云在草棚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来自上海的林乔英(左)、李瑞英(右)与来自广州的蒋凤想(中)在鲤鱼洲合影。</p> <p class="ql-block">  来自广州军区的学员彭新云及其使用的北京大学江西分校学生证。</p> <p class="ql-block">  紧张学习、劳动之余,历史系教学排8班同学利用休息日,同张注洪老师(下图后排右2)一起,到鄱阳湖边及鲤鱼洲大堤上“观光”。</p> <p class="ql-block">  来自上海的林乔英,穿上广州军区学员郑有仍的军装,高兴地在鄱阳湖边过把瘾。</p> <p class="ql-block">  浩瀚无垠的鄱阳湖,令“小广东”蒋凤想心旷神怡。曾任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陈列馆讲解员的她,是全班的专职朗读员。</p> <p class="ql-block">  1970年9月下旬,来自福州军区的丁良珠作为分校学员代表之一,到北京参加国庆阅兵观礼。图左1举毛泽东画像者为丁良珠。</p> <p class="ql-block">  1971年5月,来自广州军区的彭新云和来自江西的韩成义作为分校历史系学员代表,参加北京大学第六次党代会,并参加了五一节当晚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的天安门广场游园活动。图为彭新云的党代会代表证。</p> <p class="ql-block">  图为彭新云借参加北大党代会之机,生平第一次在天安门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1971年8月,江西分校撤离鲤鱼洲,并入北京总校前 ,历史系全体同学与吴宗国老师(2排右1)一起,在草棚宿舍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带着麻袋装知识” 结合实地搞教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带着麻袋装知识”,是当时在同学们中流传甚广的一句口头禅。为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和家乡父老及部队的期望,大家十分珍惜难得的深造机会,决心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回去为家乡和部队建设作贡献。因此,环境的艰苦、条件的简陋,丝毫未挫损大家的求知欲望。在系教改组(组长马克垚老师)周密组织和老师们精心讲授辅导下,在鲤鱼洲的一年内,大家基本学完了中共党史民主革命时期的课程和社会主义时期的部分课程,并学习了哲学、政治经济学、中文写作的部分课程,初步提高了知识、理论素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0年11月至翌年1月,历史系用72天,组织11位老师和29位同学,先后到井冈山、韶山、长沙、安源开展实地中共党史教学,使大家从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上进一步加深了对一些重大党史问题的认识,大大增强了教学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  没有正规课堂,历史系和分校其他系一样,在草棚里面上大课。图为分校的一个草棚课堂。</p> <p class="ql-block">  为消化老师授课的内容,历史系教学排在草棚外,以班为单位展开热烈讨论。</p> <p class="ql-block">  一年的紧张学习,大家都“装”了不少知识。仅彭新云做的课堂笔记、史料摘抄及撰写的学习体会文章就达25万余字。图为他在鲤鱼洲期间使用的笔记本。</p> <p class="ql-block">  1970年11月14日至1971年1月24日,历史系组织11位老师、29位同学到井冈山、韶山、长沙、安源进行实地中共党史教学。12月28日前,先后参观走访了永新县城、龙源口、三湾、宁冈县城、茅坪、茨坪等毛泽东及红四军数十处活动遗址。图为吴顺福(左)、黄渭清(中)、廖寿保(右)在茨坪毛泽东旧居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分校历史系3位解放军学员 ,在茨坪井冈山烈士纪念碑前缅怀先烈。右起:丁良珠、郑有仍、彭新云。</p> <p class="ql-block">  8班同学与杨立文老师(前排左2)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展览馆”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9班同学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展览馆”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7班张桂娇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展览馆”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在井冈山地区参观学习期间,采取“以任务带学科”方式,由老师指导学员,广泛征集史料,全面深入了解井冈山斗争的来龙去脉,在此基础上,集体编写完成了7万多字的《毛主席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斗争简史》,使大家的调查采访和写作能力得到较好的提高。</p> <p class="ql-block">  12月29日,师生们来到韶山,先后瞻仰了毛泽东故居,参观了毛泽东创办的韶山农民夜校、农民协会旧址,深入调查了解了韶山地区革命斗争历史和毛泽东一家6口人为革命献身的壮烈实史。在征集掌握大量史料的同时,受到深刻的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图为瞻仰毛泽东故居后,彭新云(左)、朱水云(右)在故居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部分同学在韶山毛泽东塑像前合影。 左图左起:黄渭清、王万幅、刘华祝、刘平;右图左起:陆勤俭、符业运、丁良珠、余光时、廖寿保。</p> <p class="ql-block">  5位女同学在师生们借住的韶山小学前小桥上合影。左起:张桂娇、李瑞英、林乔英、傅发秀、吴淑明。</p> <p class="ql-block">  1971年1月2日,师生们抵达长沙,先后到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岳麓山、橘子洲头、湖南自修大学旧址、清水塘等毛泽东革命活动遗址参观走访,征集史料。图为参观走访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旧址,领略毛泽东青年时期“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豪情后,8班同学与杨立文(前排右1)、郭淑华(前排右2)、张兰英(前排右4)等老师在第一师范学校旧址合影。</p> <p class="ql-block">  师生们行进在长沙市岳麓山上。</p> <p class="ql-block">  在毛泽东、蔡和森青年时期活动遗址——岳麓山爱晚亭前,听杨立文老师(背对者)讲中共早期历史。</p> <p class="ql-block">  在湘江中流的橘子洲头,学习领会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此写下的宏伟诗篇《沁园春.长沙》。图为8班同学与马克垚(2排左2)、张兰英(前排左1)、郭淑华(前排右1)等老师在橘子洲头合影。</p> <p class="ql-block">  9班同学与张注洪(后排右2)、王晓秋(后排左3)老师在橘子洲头合影。</p> <p class="ql-block">  先后两次参观走访清水塘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旧居后,彭新云在“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陈列馆”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1月9日,师生们来到安源,结合参观毛泽东在安源活动旧址、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旧址、安源工人大罢工旧址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旧址,参观走访安源革命历史陈列馆,同安源革命老人讨论交流,再由老师系统授课,使大家加深了对中共早期领导工人运动历史和秋收起义历史情况的了解。图为师生们在安源毛泽东旧居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  师生们在安源革命历史陈列馆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一面学习,一面生产” 抗大精神再发扬</b></p><p class="ql-block"> 北京大学江西分校以毛泽东为抗大的题词“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为办学方针。根据分校统一部署,历史系教学排除临时担负装车、卸车、搬砖等公差勤务外,主要是在突击重大任务和农忙时节,将学习课程同生产劳动穿插安排。先后以约两个月,参加了抢修分校运输公路及1970年10月晚稻收割、1971年4月早稻秧春插、1971年7月水稻双抢等生产劳动。“一面学习,一面生产”,虽冲击了部分教学课程,但战天斗地的艰苦劳动,使大家锻炼了体魄,磨炼了意志和适应环境的能力,为后来的人生道路产生了积极影响。</p> <p class="ql-block">  1970年10月底,历史系教学排参加分校为改善校部到大堤码头及各连交通条件而进行的“五七大道”工程会战。全排奋战一周,较好地完成了一段100多米长、2米深的路沟挖掘任务。图为“五七大道”工程会战的一个场景。</p> <p class="ql-block">  历史系与其他系的部分师生在工程会战现场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71年7月中、下旬,历史系教学排投入10多天,同所在分校8连哲学系教学排和3个教师排一起,冒着每日40多摄氏度的高温酷暑,参加抢收早稻、抢插晚稻秧劳动。经艰苦奋战,历史系教学排抢收早稻45亩,抢插晚稻秧32亩,圆满完成了分校布置的“双抢”任务。图为分校抢插稻秧的场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  “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中的彭新云。</p> <p class="ql-block">  “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中的廖寿保。</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亲密无间共奋斗 师生之间情谊浓</b></p><p class="ql-block"> 鲤鱼洲学习生活中,渴求知识的学员对老师极为尊重。老师对程度参差不齐的学员则处处体现出豁达包容之心和代代承袭下来的中国知识分子的品格魅力。他们如同长辈和兄长,亦师亦友,生活上体贴入微,学业上毫无保留地传授。整个“草棚大学”内,始终洋溢着师生亲密无间、融洽乐观、积极向上的氛围。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特殊环境下铸就的特殊情感不仅没有淡化,相反愈发显得浓烈。</p> <p class="ql-block">  图为鲤鱼洲教学期间,何芳川(右)、王晓秋(左)老师在前往井冈山、安源调研途中。</p> <p class="ql-block">  郭华榕(右)、王晓秋(左)老师在鲤鱼洲期间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王晓秋老师(右2)与刘仁生(左1)、韩成义(左2)、廖寿保(右1)3位同学在鲤鱼洲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历史系教学排9班同学与吴宗国老师在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71年8月,北大江西分校撤离鲤鱼洲后,王晓秋老师(右2)主动邀韩成义(左2)、彭新云(右1)同学及中文系段宝林老师(左1)游览庐山。</p> <p class="ql-block">  罗荣渠老师,针对农村学员余光时爱学习,但基础稍差,便每次课前或课后单独给他“开小灶”,有针对性地帮助他掌握要点,把握重点, 使他进步很快。毕业后,两人保持了15年的通信联系,直到罗老师不幸逝世。图为上世纪80年代,罗老师赠送给余光时的个人照片。</p> <p class="ql-block">  历史系教学排辅导员李克珍老师。她“见不得谁有困难”,不论哪位同学生活学习上遇到问题,总会像母亲对待孩子那样倍加关怀照顾。凡有思想情绪的同学,她也苦口婆心做工作,直到对方回心转意。同学们亲切地称呼她“老师妈妈”。</p> <p class="ql-block">  1973年12月,北京大学1970级学员毕业前,在鲤鱼洲结下深厚情谊的师生们再次合影留念。前排主要为老师。左起:吴宗国、朱龙华、王晓秋、何芳川、吴淑明(学员)、李瑞英(学员)、李克珍、林乔英(学员)、张万仓、马克垚、荣天琳、郭华荣、杨立文、郝斌。第二、三排均为学员。</p> <p class="ql-block">  大学毕业后,植根于鲤鱼洲的师生情缘始终未断。上海同学李瑞英,同张注洪老师保持了50年的密切联系。张老师的学术著作甚至出版前的初稿,李瑞英往往成为最早的学习、受益者之一。图为1998年5月,张老师借到上海讲学之机,同李瑞英一家相聚。</p> <p class="ql-block">  2004年,李瑞英的儿子到美国读研,张注洪老师立即打电话交代在美国的女儿张奇志前去看望。从此,张奇志、李瑞英儿子两家来往密切,鲤鱼洲的师生情延续到了第二代。图为2006年5月,到美国旅游的李瑞英夫妇携儿子、儿媳与张奇志夫妇相聚。</p> <p class="ql-block">  1998年,蒋凤想同学带女儿到北京旅游,张注洪老师闻讯,立即赶到蒋凤想母女住地看望,令她感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  2019年5月,林乔英、陈龙祥、彭新云、蒋凤想、余光时5位同学重返母校,进行怀旧感恩之旅。在留校的徐凯、王春梅夫妇帮助协调及陪同下 ,先后拜望了9位来自鲤鱼洲的恩师。图为请相对年轻的郝斌、张万仓、王晓秋3位老师一起相聚。大家忆旧叙今,谈笑风生,俨然回到了鲤鱼洲的草棚内闲话聊天。前排右起:郝斌、张万仓、王晓秋。老师们头上戴的是林乔英亲手缝制、献给恩师们的可转换为围脖的帽子。</p> <p class="ql-block">  对多数年岁较高行动不便的老师逐家登门看望。图为看望87岁的马克垚老师和一起在鲤鱼洲奋斗过的师母耿老师。马老师夫妇正紧张筹备第二天出国事宜,听说鲤鱼洲同学来了,当晚便高兴地邀请到家,同大家一起聊天、乐呵了两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  看望也是全家在鲤鱼洲战天斗地的92岁高龄的张注洪老师和师母杜老师。图为被老师和师母“强行”留下来吃饺子。</p> <p class="ql-block">  看望90岁的刘祖熙老师和师母万老师。会见中,老师和师母找出一枚勋章、一本证书和一大堆照片,向大家详细介绍了2001年,因研究编撰波兰历史贡献独特,获得波兰总统授予“波兰共和国骑士十字贡献勋章”的经过,大家感恩之余,更增添了几分崇敬。刘老师手拿的是彭新云所编奉送给恩师们的《悠悠岁月母校情——北京大学学习生活掠影》。</p> <p class="ql-block">  看望94岁的李克珍老师。已住院多日、一时清醒一时糊涂的李老师一见到来自鲤鱼洲的孩子们,立时来了精神,清晰地给大家回忆当年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p> <p class="ql-block">  看望88岁的杨立文老师和师母姜老师。会见中,谈及“晚婚模范”杨老师和姜师母结婚时的有趣轶事,大家笑得合不拢嘴,犹如又給他们闹了一次洞房。杨老师手捧的是陈龙祥为每位恩师准备的上海名优特点心。</p> <p class="ql-block">  看望85岁的吴宗国老师和师母刘老师。当年高大帅气,在同学中犹如鹤立鸡群的吴老师,45年后再次相见,容颜依旧,仍气宇不凡,与他的微信号“长青树”十分贴切,我们都为恩师高兴。</p><p class="ql-block"> 这次怀旧感恩之旅,了却了我们多年来的一个心愿。遗憾的是,在此之前,有的恩师已不在人世。而我们此行至今,又先后有李克珍、张注洪、吴宗国三位恩师驾鹤西去,令我们哀痛不已! 我们衷心祝愿他们在天堂一切安好!</p> <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自从1971年离开鲤鱼洲、1974年毕业离开北京后,同学们奔向各地,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和本领,努力开创自己的一片理想天地。但无论走到哪里,大家共同眷恋和牵挂的,无疑是鲤鱼洲这片令人魂牵梦绕的热土。而值得欣慰的是,随着祖国建设的突飞猛进,鲤鱼洲早已从昔日令人生畏的荒蛮之地变成了阡陌纵横、路树成荫、藕塘飘香、候鸟汇聚的自然生态保护区和旅游、“打卡”胜地。追忆往昔,展望未来,我们不能不发出感叹:为你骄傲,我们心中永远的鲤鱼洲! 图为鲤鱼洲北京大学江西分校旧址(2015年北大江西分校中文系同学重返鲤鱼洲摄)。</p> <p class="ql-block"> (集体提供照片,彭新云汇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