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行走徽州,美在画境。山明水秀间的古村落貌似云卷云舒,隐约的粉墙黛瓦一如水墨泼染,宛若一副珍藏的丹青画卷,其空灵绝妙的意韵,唯有心痴可以情感之表白。</p> <p class="ql-block"> 举目千层秀,处处有丹青。被誉为画里的绩溪县,不仅有江南第一关,障山大峡谷,龙须山等风光旖旎的景色,更是文化昌盛、名人辈出的风水宝地。胡适先生有过精彩的表述:在绩溪,你信步走进一个山村,就会翻来一页历史;你随意踩到一块石头,就会触动一个朝代。</p> <p class="ql-block"> 蓊郁的龙须山下,钟灵毓秀,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名胜古村,龙川古村依然是山水形胜的风水宝地。漫野的油菜花随风摇弋,花香沁人,清澈溪水从村中轻盈流淌,融入村外的登源河,奔腾东去。</p><p class="ql-block"> 这里石碑牌坊耸立,宗祠肃穆恢宏,昂首的马头墙鳞次栉比,村落像是行至于山川之间的古船,静泊于幽静的河边。龙川古村优越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历史,珠联璧合,成为绩溪著名的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龙川古村,原名称之坑口村,已有一千六百年多年的历史,乃是中原迁入徽州的胡姓族氏聚集地。</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古驿道进村,沿溪水蜿蜒而行,新雨后的遒枝嫩叶透着翡翠般青绿,让人意趣盎然。水街右边名曰凤街,走过狭长的廊棚,有古门阙、古亭和古井,中间是矗立一座宏大牌坊,再往前是长长的商业连廊,多是经营徽砚和土特产的店铺。</p> <p class="ql-block"> 溪水左边称为龙街,临街几条小巷幽幽,林立的高墙深宅中,簇拥着胡氏宗祠等古建筑,水街上有木桥、拱桥和石板桥相连,这个长约一华里的徽派古村,山环水绕,水溪似游龙飞腾,水街两侧徽风古韵,显现恢宏之大气,小桥流水人家之情景,透着清逸婉约,亦有龙凤呈祥寓意,实属文风昌盛、人才辈出的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 龙川村自古有“进士村“之称,入村先行水街南岸,百步之外一座高大牌坊映入眼帘,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奕世尚书坊,它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为胡福和胡宗宪两位尚书而建,这座牌坊承载着高尚品德,其功名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 龙川胡氏出了两位显赫人物,同一座功名牌坊所承载的故事为后人传颂。</p><p class="ql-block"> <b>皖南包拯–胡富</b></p><p class="ql-block"><b> </b>胡富出生于书香门第,34岁中进士步入仕途。胡富为官清正廉明,任户部尚书三年,国家粮仓囤积即够六年之用。他不畏权势陈述朝廷弊政十余条,且自责“居大位而不能举职,是误国也”,便七次奏请辞官,告老还乡。</p><p class="ql-block"> 胡富辞了官,一些权贵们仍不肯罢休,上奏诬告他携24担金玉还乡,朝廷派人暗访龙川,了解到“二十四担金玉”,其实是24担书籍。此时的胡富正带领着村人在河边辛苦架桥,解除隔河的浒村民众往来不便。</p><p class="ql-block"> 皇上听说此事,深为胡富的清廉所感动,于是降旨立牌坊表彰,并命地方官拨款,为龙川造一座铁锁木板桥。当地百姓把这座桥称为“官桥”,其后几经水毁,几度修葺,如今仍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 <b>抗倭名将胡宗宪</b></p><p class="ql-block"> 胡宗宪是胡富的本家曾孙,27岁的胡宗宪考中进士,出任山东益都知县。他治蝗灾,平盗贼,平冤狱政绩显著屡获朝廷嘉奖。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胡宗宪出任浙江总督,提升戚继光为参将创建兵营,镇守沿海的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很快浙江沿海倭患全被平息。</p><p class="ql-block"> 胡宗宪当年责成编撰的《筹海图编》,详细记载了中国军民在钓鱼岛抵御倭寇的布防情况,由此也实证了500年前,钓鱼岛就是中国领土。</p><p class="ql-block"> 嘉靖三十九年,胡宗宪晋升兵部尚书。后因“严嵩同党”案而入狱。三年后病死狱中。直至隆庆六年,胡宗宪案得以昭雪。</p> <p class="ql-block"> 胡富和胡宗宪,一文一武两尚书,功德垂范后人,成为龙川族人一世的荣耀。</p><p class="ql-block"> 这座奕世尚书坊,为四柱三门五楼单体仿木结构,高10米,宽9米,正中竖立“恩荣“匾,以双龙戏珠纹盘绕,主楼流檐飞背,斗拱花翅,鹤鹿与花卉图案鲜活,镂空浮雕技法高超,堪称徽派石雕艺术之精品。它既是光宗耀祖的恩荣牌坊,也是堪称一绝的古建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 在村中漫步观览,见有一副对联上书:锦绣河山美,涛声天下闻。听村民讲,胡姓族谱传至当今,“锦“字辈为第48代。</p><p class="ql-block"> 2013年,胡锦涛首次回到龙川祖籍地,他向大家述说“从小是跟着奶奶长大,因奶奶是江苏人,所以他跟着奶奶在江苏泰州生活,爷爷回家乡参选议员,病逝于绩溪老家”。胡锦涛一行观瞻宗祠并祭祖,还和夫人在自家门前拍照留影,了却了多年的梦想。这让龙川古村声名远扬,成为家乡民众引以自豪的一段佳话。</p><p class="ql-block"> 需要说明的是, 这两幅新闻图片,均转自媒体公开发表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春日花香氛氲,于绩溪乡陌中随心徜徉,出县城六里,路旁的标识引导我们驶入又一个千年古村。流淌千年的登源河在此放慢步履,萦绕成水域平缓大河湾,成为历史上徽商云集的水陆码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仁里古村依山傍水,文化积淀厚重,曾是徽杭古驿道上的重镇,至今村里还保留着大量的元、明及清代的建筑。全村多为程姓,是古徽州名副其实的“程朱阙里“。这里是晚清红顶商人胡雪岩少儿时代的嬉戏和启蒙地、唐越国公汪华的故里。近代名人有:程乐廷、程本海、程思凡等,还有新中国两弹元勋程开甲。</p> <p class="ql-block"> 全村街巷交错,曲径悠长,古牌坊、古祠、老宅随处可见,曾经街成市井百态,巷有商铺林立,驴骡成行,一度繁荣极至。 村子外围保存有四座老城门,依稀可现旧时的城镇规模,隐约透出曾经的热闹程度与规治状况。民间流传的“小县城大仁里”的说法,实不为过。</p><p class="ql-block"> 出东门缓步行走在古桃花堤上,碧水清幽如镜,满目桃花绽放,映照嫣红妩媚,多姿妖娆。</p> <p class="ql-block"> 不觉已是黄昏,在村委会旁边停车场取车时,又遇见来自合肥的两家自驾车友,大家几句简短的交流,颇生好感似乎还不尽兴,这两对夫妇竟执意不让我们走。</p><p class="ql-block"> 也行,借来这春夜的暖风,沏一壶云水禅心,品味不期而遇的惬意,茶香萦绕的相处,岂不正好。</p> <p class="ql-block"> 村委会两层楼依然灯火通明,听说村里的党员在开会,散会后,村干部特意将卫生间的钥匙给我们留下。一会功夫,几十号人分别驾车离去,汽车、摩托车红色尾灯闪烁,转眼间变得微弱模糊了,渐渐消融在寂静的夜幕里。</p> <p class="ql-block"> 凌晨时,大家也都熬不住了,收拾洗漱准备睡觉。</p><p class="ql-block"> 这时,一只小橘猫从车底下钻出来,围着我喵、喵的叫,我走哪它就跟到那,还不停地蹭我的鞋子,生灵拦路,必有所求。看来这个流浪橘猫饿坏了,我翻出一段香肠又掰了一小块馒头,合着揉碎喂了它。这里灯光微弱,我没有看清楚猫脸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与合肥车友分手告别,离开时并没有看到橘猫的身影,我们驾车往歙县方向一路漫游,走走停停,六十多公里路程走了近三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在歙县的驻车营地里,我摆上桌椅支起炉灶,开始做午饭,一阵忙碌,慢火煲炖成的刀板香,汁鲜味美。忽然听见轻微的猫咪叫声,附身看见车下卧着个橘黄色的小猫,心想,来的都是客,全凭嘴一张,便顺手拈出一块大肥肉扔了过去。</p> <p class="ql-block"> 往后的日子,每到饭点,这只橘猫就会静静地在守在旁边,等着蹭吃蹭喝。我感觉像是在绩溪仁里遇见的那只橘猫,个头大小和毛色那么相似,再一想,又觉得不可能,那一路颠颇摇晃,怎能有它的藏身之处。尽管如此,我仍然觉得很蹊跷,并问询了几位在此停留数日的车友,都说以前没有见过这只流浪猫。奇了怪了,这事情真是说不清道不明。</p><p class="ql-block"> 其实,对这只流浪猫而言,确是命运中的幸事,从人烟稀少的乡村,来到人来车往的公园旁,可以说从此吃喝无忧,这里才是它的最佳栖息地。如此一想,我对这只橘猫徒增几分好感,每天有它陪伴,并分享一些好吃食物,也是旅行途中一件有意思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几天后当我启程离开时,与众车友一一告别,还特意让老伴在车子四周仔细查看,确认橘猫钻进远处树丛里,即刻上车走人,哇噻!还真得演变成一出躲猫猫的游戏,我竟然如释重负,心绪愉悦而轻松,你说好笑不!</p> <p class="ql-block"> 再见了,旅途上这些简单而无意的邂逅,无论是那个擦肩而过时的照面,亦或是几句搭讪和有趣的聊天,相信人的一生中,所有的相遇都是缘,让我有限的记忆里增添了丰富色彩,还有值得回味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