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题前语]</p><p class="ql-block">六十周年前的今天(9月2日)是杭州一所电子部属中专学校,当年至少是浙江省内同龄人中百里挑一优秀者招进的初中毕业生,一个44人名册的班,最后一位池姓同学的报到日。这位池姓同学,当年的家居住在,正在建设中的台州水源饮用地长潭水库的深山里,也许还有别的什么原因,未能及时收到录取通知书,他赶到杭州报到时,班级其他(她)同学已完成了简短几天的军训。本篇追求:语言平淡中却忆叙真实,忆叙真实中不失生动,生动中带你共思呜?!故选择这个班级六十年前,名册人员到齐日,上传《串串思呜》到《美篇》平台,以求其真实中的可读性;可读性中有可思之处,文中的一句回忆简言,今天都有可能引你关注思索半天?先读过本篇初稿的有留言说是:"袖珍版的回忆录″,期望你品鉴完如下全文。</p><p class="ql-block"> 作者编[题前语]于:2023-9-2</p> <p class="ql-block"><b> 《串串思呜》.[进杭电六十周年]</b></p><p class="ql-block"> 叶波(号仙亭)</p><p class="ql-block">六十年,人生的一个甲子,能走过一个甲子的人生算是起码的完整;而我们进杭电已一个甲子了;所以我们是值得为自己庆贺的。</p><p class="ql-block">1963年7月我们初中毕业,在升学考试中录取了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校址在杭州文三街。这是当时由中国笫四机械工部管理的直属中专学校,学制四年;为国家培养无线电工业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学校。</p><p class="ql-block">我们开始进的是10103班,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全班44人(其中女生6人),开学不久进行的身体复查中,有位慈溪人谢禾丰身体复检不合格退回去了,因与我同宿舍,他走时我送他到杭州城站火车站,这样班级就是43人了。我们这个班级中,主要来自浙江省内的:金华地区、台州地区、宁波地区、嘉兴湖州和绍兴地区等;年龄最大的是1944年出生的,年龄最小的是1948年8月出生的。</p><p class="ql-block">我们进学校的时候,当年的文三街,其实是一条碎石铺就的路,路边建筑极少。我们学校就在这条路边上。学校新的教学大楼尚未完工,后来的篮球场一带仍是水稻田,校园是用简易的铁丝网水泥桩插固围起来的,宿舍外面也都是水稻田,校园内蚊子很多。</p><p class="ql-block">我们开始上机械制造专业时的课程有:</p><p class="ql-block">1.语文(詹庆发老师教)</p><p class="ql-block">2.数学(韩正朗与宋国基老师教)</p><p class="ql-block">3.物理(卢季成老师教)</p><p class="ql-block">4.化学(朱云清老师教)</p><p class="ql-block">5.俄语(尹淑珍、宋家齐老师教)</p><p class="ql-block">6.机械制图(潘孟辉老师教)</p><p class="ql-block">7.金属工艺学(张敬彻老师教)</p><p class="ql-block">8.政治[中共党史](张泰鸿老师教)</p><p class="ql-block">9.体育(陈顺国、顾同安老师教)</p><p class="ql-block">10.无线电基础(林济生老师教)</p><p class="ql-block">1965年学校改名为: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我们所学专业改为统计专业,班级名改为12004班;后来又改为计划统计专业,学制三年半,我们的班级改称为234班,班级成员由早我们半年的春季班,以杭州藉为主的7名男同学拼入我们班,这样我们班就有50名,后来有一位男同学(7名拼入中的一位)因要顶替父职(68年前的退休政策)去工作,自己退学;故我们计划统计专业的234班,毕业时的总人数是49人。1965年下半年改专业后增加的课程有(续上):</p><p class="ql-block">11.组织计划(胡津兰老师教)</p><p class="ql-block">12.工业统计(刘千祥老师教)</p><p class="ql-block">13.工业会计(庹昌华老师教)</p><p class="ql-block">14.计算技术(曹光林、周文美老师教)</p><p class="ql-block">15.政治经济学(李占艮老师教)</p><p class="ql-block">我手头留有一本《组织计划》</p><p class="ql-block"> 6一15章学校自已编刻的。</p> <p class="ql-block">在这本下册的组织计划课程中的笫二节课就有:生产计划、技术组织计划、劳动工资计划、成本计划、物资供应计划、财务计划、新产品试制计划、固定资产计划等。仅这一节课程中的内容都是一个工厂企业在实际使用中的各项职能计划内容。</p><p class="ql-block">我们自1963年9月进校至1966年6月是完整系统地上完课堂课程的。我们仅未完成的是最后应该到外地工厂的毕业实习。我们因文化革命的开始虽未能进行毕业的实习,但我们在校学习阶段,多次的在校工厂实习和去农村的劳动体验,给我们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实际操作体验的动手能力和完全能独立的生活能力:</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是1964年(即第二学期)在校工厂的钳工操作实习。每位同学发给:长x宽x厚是20x3x1(公分左右)的二条黑铁块。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一步步的:锯、锉、钻、磨、刮、焠火、抛光等工序做成一把尖嘴钳;同学们都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心喜。</p><p class="ql-block">当年指导过我们的钳工师傅是:王栽根、周火青、朱景福、朱永泉等。</p><p class="ql-block">第二次校工厂实习是在笫三学期末,科目是热处理和铸造等工种,我们进行过翻沙模型的制作、当炉工化铁、抬烧铁水,制造出台钻底座等并清理铸件沙子等工种的工作,并进行过用耐火泥修补铸造化铁炉炉堂等程序的操作。</p><p class="ql-block">当年指导过我们铸工的师傅是钱永吉等。</p><p class="ql-block">第三次实习是在1965年上半年,在校工厂的金工车间,每位同学在师傅的指导下,分别学会独立操作车、铣、铇、磨等机床,加工出合格的另件;我分学的是C616车床;也有分学龙门铇等较大型机床加工的。这样的实习操作,毕业后有的同学分到工厂的机加车间就直接能上手,稍不久就又带学徒的班级同学有多位。</p><p class="ql-block">校工厂金工车间实操时,指导过我们的师傅有:邵莉莉、水秀珍、沈菊英等,因机床品种多,指导师傅未能一一回忆全,请谅解。</p><p class="ql-block">我们不仅学会独立操作,也得到师傅的谆谆教诲。当时有同学拿新棉纱擦手,女师傅一句:“阿啦的棉纱是用来擦机床的”,简言一句,教育深刻,记牢一辈子!</p><p class="ql-block">第四次是1965年秋季到余杭超山公社红一大队参加务农劳动,分别住在贫下中农家与之同吃同住同劳动半个月。</p><p class="ql-block">第五次是1966年清明节前后到西湖龙井大队帮助社员采茶叶。有多个班级同去,也有多位老师一起去的。采茶叶期间,天是毛毛雨的时日多,每天一早就出发上山去采茶叶,衣服打湿了回住地也不叫苦。至1966年5月17日早上广播里传来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宣告文化大革命开始,我们结束劳动回到学校。</p><p class="ql-block">回学校后,其他课程是否上,怎么也记不清了,但早晚的算盘练习是照常进行的,期间还是进行了算盘的等级测试,我们班级我只是记得自己是第一个通过算盘二级测试的,之后我又进行了一次一级算盘的测试,错了二道题的计算;之后就没有再一次进行考一级算盘的机会了;因为从此开始停课闹革命,大串联等;当时通过算盘一级的同学,学校要在楼下的公布栏中张榜公布的。</p><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的班主任分别是:</p><p class="ql-block">1963.9--1964.7:庄正方老师</p><p class="ql-block">1964.9--1965.7曹光林老师</p><p class="ql-block">1965.9 起是 骆克和老师</p><p class="ql-block">1967年10月得到上级通知,我们学校这届(66届)250人左右,要进行毕业分配工作。我们班的49人,除二人留校,其他47人都分配到了三线的电子部直属企业。其中贵州和四川的大三线基地是最多的;我们234班就有18人去了贵州083基地,去四川的0821系统有14人,仅分配这二个地方的,就是班级同学超过了一大半。我与班级中先到贵州报到的五位男同学,去了当时听说是保密程度最高的凯里七七一厂(军用★★★与##等配套的器件厂),数年前已搬迁㞢凯里。班级的六位女同学,其中五位都分配到了贵州的083系统(含其中一位是先分到四川广元的与分贵州班中一位男同学调换的);而六位女同学有四位后来都成为杭电其他班同学的媳妇,故我们班在杭电中有女婿班的雅称!因为是女婿班,后来的班级同学聚会少不了要同请女婿们参加;更增添了校友同学情的趣乐!</p><p class="ql-block">回过头去想想有些幼稚可笑:我们班级中原定要留校的一位,他家是独子,而且父亲是参加了抗美援朝的,他本人学习优秀;但他怎么也不肯留校,结果去了安徽大别山的三线厂;后来在安徽结婚后(夫人是南昌人是他在之后上西军电时的校友)有一女儿,浙江的老母亲要有人照顾,他报告申请要求调回浙江,结果电子部的人事协调会上都安排了,调南京部属厂,结果只让他夫人一人先调入南京,他本人迟迟调不进去,最后通过亲友关系只有他一人先调回浙江老家的地方厂,随后再把他在南京工作的夫人也调回浙江老家的同厂;当年的我们都是何等的革命热情?!又何曾想到过实际生活又是那么的现实!</p><p class="ql-block">我们当年分配在贵州的18位班友,有2位早先就安息在贵州的青山中,如今除有一位仍在贵阳居住,其他15位后来都已离开贵州,大多回到江南生活!而分配到四川的14位,如今仍有6位在四川与重庆居住,那里毕竟是天府之国啊!这与他们也都娶了四川能干美丽的媳妇有关吧!而今的贵州四季仍分明,夏季凉快,大交通的高速公路发达到县县通,原生态保持良好;而且连外国人都评论贵州是中国的[瑞士],而我们却离开了,岁月难料啊!</p><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一批六十年前进杭电的,都是完整地完成了初中阶段的学习,而且是在三年困难时期完成初中学业的,我们这批同龄人因遇上三年困难时期,那时的大多家庭都是多子女的,故至少有一半上了初中的同学,因困难而退学未完成学业的。本人是1960年小学毕业就保送到当地县办的黄岩农业学校上学,学农作专业,农校当年还有植保专业,畜牧专业;因当时县财政困难,只上了一学期,当年春节(1961年)后就转回到当地区级中学续上初中;而当年我在的这个农作专业班,四十多人,只有我和另一位是海门(现称椒江)舰长的儿子分别转到当地普通初中继续学习,其他都各自回农村了。就我个人而言,当年同样是小组长都不是的,知道转到当地初中再上学,其机缘之珍贵;故初中阶段的学习是认真的,初中的二、三年级都选任为班长。初中毕业的升学表中,並见写着,可上保密学校。当年我们初中毕业进杭电还有保密资格的政审要求,这一点许多同学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我是不幸中的有幸,后来从贵州三线企业三不要,自带档案到深圳(后来曾七进八出接触自己的档案所见到的)。前面提到过,进杭电校后要体检,慈溪的谢禾丰同学被退回去了!这就表明我们六十年前:学习成绩、身体条件、家庭政审要求等都要优秀並合格才能正式录取当年的浙江机械工业学校。</p><p class="ql-block">反过来我又进一步分析思呜,我当年进小学(是当地一个乡的中心小学),同一年级有三个班,后来进初中时,整个小学就只有三人升初中(包括我先保送农校),后转上的初中是当地区级的重点初中(也是整个县的重点初中之一,初中的学校当时都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而我所毕业的初中,当时同为初一年级的是六个班,毕业时不足三个班的编制(前面提过因遇三年困难时期,许多自动退学,那时学费不多,但也要自带粮食住宿上学)。我当年所毕业的初中也只有二人上了杭电中专;其他全校初中有六位升了高中(后因文革大学又停招),而且我上的小学与初中都是乡区中心学校,还有更多的非中心小学、初中的学生;而且我们当时的这个年龄段,还有不少没有及时上小学的,更多的自然没有上初中;就此,以我的推算,我们六十年前能离开乡土,能上"杭电″这样的中专一级学校的,真的至少是同龄人中百里挑一的优秀。</p><p class="ql-block">上述文字也已表达,我们六十年前进入"杭电″后是完整学完了课程的,並且多次的参加校工厂的实习操作,也下乡劳动锻炼过;走出去就能独立生活,走上工作岗位就有较强的动笔能力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是非常有实用价值的一批人!我们当年的这些算中专生,比后来有些高学历的开始实际独立接受工作的能力都快和强,这是真正的事实,一点都不自夸我们自己。</p><p class="ql-block">其实任何学校学习后的动手能力,才是真正有效的社会能力,事实也都证明了这一点,我在前面的《点滴思呜》中提及我们当年这批人在三线电子工业管理中是一张名片的作用!这里就用《串串思呜》为题吧!就我个人而言:一到贵州三线的七七一厂工地,工厂厂区仅只有基本三通一坪的泥石通路,分配的工作就是基建设备的配备计划,每个工厂基建时期的主要大头的资金投入的是设备,当时几位成都七七六厂去的师傅已成立了设备组;我去后把设备总台帐交给我,上报的报表,缺配的设备分类计划,随时要适应订货的目录需要而做出来,并要去参加订货会,催要设备等,工厂基建期间每年大部分时间要出差在外做这项设备的配备工作;当工厂投产后,设备配备工作基本结束,台帐交机械动力科和财务固定资产成本管理;我则仍留在基建房产科从事基建材料工作。在设备配备后期补缺调剂中,从兄弟厂调入一台F3的瑞士进口铣床,到货付款后我觉得不对头,此台设备的加工范围较同一国进口的159铣床要小,而价格却是它的四倍?那时是计划经济,没有讲价的概念,工厂之间也以原价调拨,但是生产后是要每年折旧计入成本的。我之后就乘出差北京之便去兄弟单位原从成都进来的806库去查,原来文革中806库管理上也有些乱,将当时帐上的6台总价向兄弟单位要去了托收承付款。查到原因后从806库退5台的多收款先到原进货的兄弟单位,后再转退七七一厂。当年兄弟单位就以此台设备进价过高而未投入使用,后得知实际的价格,有些后悔此台进口铣床的调出!这里仅表达,自己当年对待工作是用心,也有能力思考,也是有责任素质的。</p><p class="ql-block">就是后来调到三线凯里的另一个厂,待分配时在宣传科帮忙,帮忙一段时间后宣传科长不让走了,宣传干事是用笔为主的工作也是拿得起的,后来又从事综合统计工作,再后来又从事与地方合资办厂的负责工作及后来回厂后的新产品计划工作等等都是拿得起的。后来三线军转民,1989年就到了深圳从事过港资企业主管会计的聘用工作。1990年7月参加深圳首次上千人定向需求的统一考试,成为三百多人考试合格者之一,考调入深圳市的一个大型中外合资企业,从事动力调度工作,及这个大型显像管总装厂的物料配套主管工作等等的各项企业管理工作,样样都能及时地上手并拿得起。就是在深圳后来的国家行为将在深圳工作的大型合资厂(本质是央企)转给了南韩三星,我们一批老一点的就都下岗了;自己再找工作,我到了一个电梯公司,递上简历,坐了二十分钟,公司老板(合资企业)就说你明天来上班!当时这个公司办公室的人都感到惊奇,这人什么来头?其实我一页纸的简历就表达了我所从事过的工作及能力。是的,后来这个有三十多人的电梯公司就有人说,象我这样的有五个人,这个公司就发达了!我去后,后勤,安装辅助协调指挥,材料配件供应,就是有些技术问题,我也出图纸去加工另件,让不能及时运转的电梯完好!这就可回到当年在学校时学过的机械制图及开始学的机械制造专业时校工厂的多次实习...</p><p class="ql-block">这一串串的回忆,表达六十年前我们进的中专学校,为我们日后走上社会的工作生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境遇,其生存能力是较强的,这与学校时期的课本知识学习与工厂社会的实习操作所具有的知识技能是分不开的,是有工作能力资本的一批人。就此,我们应该感谢当年教过我们课程和指导我们实习的老师和师傅们!</p><p class="ql-block">我们上[杭管校]期间学杂费和住宿费都是免费的,并且绝大多数同学都是享受一等助学金,每人9元5角的伙食费,打大盆的菜十人一桌一起用餐。就我个人查了记录从1963年9月进校至1967年8月,包括几次春节放假回家的路费等累计从家里拿用了256元。</p><p class="ql-block">这就表达,当年我们完全是国家免费培养的;而我们自己也是艰苦朴素,不管是男生女生穿过接裤脚筒的裤子是普遍的。</p><p class="ql-block">走上工作岗位时,我们的月工资是29.5元;这样的工资水平保持了好多年;我也查了一下基本纪录,从1968年1月开始的当年(1967年10月报到开始参加工作),平均每个月给家里寄10元左右(即月工资的三分之一)。</p><p class="ql-block">虽说,我的串串思呜都是那样的平淡而又平凡,但却是真实着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早在二十年前的2003年,我们234班就准备召开同学聚会,我是参予的组织者之一,鉴于当年的SARS病毒,拖到2004年[五、一]节在杭州召开,在同届中亦是较早召开班级聚会之一的班;以后2008年在深圳又召开一次。当时在深圳我的邻居,也是杭电二十世纪初毕业的三线二代,他问我叶叔叔你在杭电时是班长吧?你多次在组织班级同学聚会!我说我当年连小组长都不是,我们那时班级中优秀的同学多,轮不到我当班长,这是事实。在我的档案中,在杭电时留有小组长一级签过评语的有:谢培秋(谢飞)、陈小冬(陈斌)和朱元范。在2013年的班级宁波聚会时,我同样参予了组织工作;在这次聚会后,我又参予了主篇:杭电1966届234班五十周年班庆纪念册《半个世纪的精彩和友谊》的工作。这本纪念册也赠送给了杭电校史馆一册,以表达我们班级的诚意。这是一册我们234班历次班聚活动的记录,并且每位班级同学各有完整册页的[记念册];以此表达我们234班半个世纪中历史存在的价值,以图文记录为证。</p><p class="ql-block">这几天从贵州传来,庆祝三线建设六十周年一系列活动开始了,而我们这三届"杭管校″的,是三线电子企业中的一张名片,这是事实,不是我们自吹。</p><p class="ql-block">后来的《杭电赋》曾听说想要去掉我们[老三届]中专管理专业这段历史;其实,这是有权审赋者当时对我们这三届[杭管校]是一张名片的真实作用不夠了解罢了!</p><p class="ql-block">历史总是以连续为真,校史亦是同样,没有我们当年这三届中专的校史,也就不可能有如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完整性的历史记录存在,而且我们当年这批走向社会的同学是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结合得让社会高度认可的一批;为杭电的历史是争光的。</p><p class="ql-block">就此找个理由,以上的[串串思呜]权作是进杭电六十年的拙笔文字。以此与同届的同学并校友们作抛砖引玉的共呜!</p><p class="ql-block">我们进杭电母校六十周年,也再次感谢母校和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们!</p><p class="ql-block">再回过头去想想,那时多门实用的课程,那些多次的校工厂实习和去农村劳动体验;锻炼和增长了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为我们后来的人生之路打下了良好坚实的基础。这样实用的办学理念是值得提倡和推崇的。一个人的动手能力,才能创造社会的有效价值,才能真实地让社会不断地进步。</p><p class="ql-block">六十年,当年教过我们课程的老师也都起码过八十了!愿已在天国的老师和班友们安息!忻愿健在的老师和班友们长命过百岁!</p><p class="ql-block"> 杭电66届234班叶波(号仙亭)</p><p class="ql-block"> 2023-8-28</p><p class="ql-block">备注:</p><p class="ql-block">校工厂实习记叙的时间参照班友罗光明:我已经走过的人生历程《足迹》画册中的表达;对当年任课老师和实习指导师傅等的回忆同样由罗光明及班级池清达、黄招英、谢飞、胡铭谦等同学的补全和反复查证的;顺致谢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述《串串思呜》[进校六十周年]文稿内容先发班群和校群,以征求补漏当年教过我们的老师和实习操作的指导师傅时,得到一些校友和老师的留言鼓励,截录部分微信页面表达,並致深深的对他们的谢意!</p> <p class="ql-block">对以上师友们的鼓励深表谢意!</p><p class="ql-block">[编后语]</p><p class="ql-block">我是在用平淡的字语,表达着真实的进杭电母校六十周年中的前后;许多数据的真实记录,是当年的真实写照,但与今天的境况相比似乎不可思疑?!</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真实首先在于六十年入杭电前高素质真实的由来,更有在杭电时理论课和实际操作实践的真实掌握,以及人格行为,为民为国品质的确立;才能为后来走上社会,整体素质的显现,当一个三线军工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都由这样一批有理论和实操能力强的人管理着,而且不只是一个企业如此,这一片企业都是如此,就是整个大西南、西北等许多三线电子军工企业都是如此,这就是[杭管校]是一张名片产生的由缘,这样的名片效应不只是一年二年,而是数十年;而且大凡有一个工厂企业打破了不用这批人,其整体效果就会出现明显的差异,这又是一个事实,而且是有"一长二厂″前后明显不同变化的实例,而我就是这样例证的见证人之一。</p><p class="ql-block">所以这篇文字中,我以自己个人的真实经历为主线,表达一批人在同背景下大同小异中的真实;我们是以继承传统中华文化,读以善德为基的正能量教材培养出来的,以培养为国为民德才兼备的学生为己任的教师培养教育出来的,这样的真实也可以去与当下#教材充塞课本,教育市场化下教育出来的学生有什么不同?!</p><p class="ql-block">我们都已进入古稀奔八十的路上,回顾这些,自觉无愧于自己的人生,更无愧于祖国!也无愧于当年母校老师和师傅们的期望!</p><p class="ql-block">谢谢你,看完我并不精彩,却平淡真实着的文字所含的情感和诚意!你是否还能感受到,我为这些文字期着尽可能有可读性所作的努力?更期望你也能留下思呜的留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