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家姑娘的手机又丢了,上学期就丢了一个,这学期才开学没几天又丢了”。昨晚某大学家长群,一位妈妈的一句无奈的感叹,引得诸多家长的共鸣和吐槽。</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苹果手机也丢了!”</p><p class="ql-block"> “我家已经丢两个了,现在的孩子丢三落四没办法”</p><p class="ql-block"> “现在,不丢手机还是孩子吗?”</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一石激起千层浪,“丢手机”的话题,引来诸多的感慨,关于后边怎么办时,大家议论纷纷各有对策。</p><p class="ql-block"> 有人用“破财消灾”来安慰,不要责备孩子,丢了手机,孩子本身就心里不好受,要多安慰安慰孩子。</p><p class="ql-block"> 有人主张,现在手机这么容易丢,就不要买好的,丢了也不心疼。</p><p class="ql-block"> 有人反对,就给买个好的贵的,看孩子自己还操心不,便宜的丢了她不在乎”</p><p class="ql-block"> 有人主张,先不要给他买,选择行为承担后果,谁让他把手机丢了,现在没有用的,难受一段时间再说。</p><p class="ql-block"> 有人主张,已经丢2个了,要买自己赚钱(挣奖学金)去买......</p><p class="ql-block">有人主张........</p> <p class="ql-block"> 同一所学校,孩子们在一起,关于孩子的话题,自然是家长们共同的关注,看着大家七嘴八舌,献计献策,看着丢手机的家长心里还有些怨气,一番安慰后,我也提出自己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是的,生气能理解,但解决不了问题,等孩子心情好些后,家长帮孩子一起冷静回忆分析一下,看看那些环节的疏漏,容易导致丟手机,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改进措施,包括习惯的改变,避免重复........"</p><p class="ql-block"> 我的话未说完,就有家长不赖烦了:“乐天你这生活复杂的 ,象工作总结 ”潜台词是小题大做 多此一举,虽然他没有说出。</p><p class="ql-block"> 是啊,不就一部小小的手机么,谁家买不起呀,大家一起说说笑笑,重新买一部不就得了,干嘛要一本正经的还要分析、反思呢,就是觉得我弄复杂了。</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家长群,大家孩子在一起,围绕孩子的话题,总是这么心直口快畅所欲言,我喜欢这样坦诚的交流。</p><p class="ql-block"> 很高兴,群中有反对,有支持,我继续阐述我的建议理由: 孩子就是这样成长的,聪明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重复的犯同样的错误,有人用次数累积长记性 ,有人是用剖析反思改正错误,同样的经历,不同的做法收获不同,成长的营养不同, 丢手机的既然事情发生了就要总结,吃一堑长一智,与贵与不贵无关系,重在教会孩子处理事情的方法,就像小孩子刚学走路时候,你教他,一招一式的,复杂吧,累吧,等孩子方法掌握了,自己会走路了,还复杂吗,累么?</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我们时常说“经历就是人生的财富!”,但我说,经历不简单的等于财富,没有经过转化的经历,顶多只是你人生的一个履历,</b><b style="font-size:18px;">在历史的长河中,记上一笔,曾经有过这么个事,而财富,是一种收获和智慧,需要用心的转化,从前车之覆中,找出后车之鉴,不再同一个石头上摔倒两次,善于“解剖麻雀”,找出规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认知和能力,摸索出更有效的前进道路。</b></p> <p class="ql-block"> 就拿丢手机来说,出租车上遗忘丢了,那就要养成下车前检查随手携带物品的习惯,并索要车票,最好记下车号,发现拉下东西,要第一时间联系。</p><p class="ql-block"> 如果是公交车上丢了,那就要上车前把他放置在相对安全的地方,拥挤中防扒手,好手机不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炫耀,招来贼的惦记。</p><p class="ql-block"> 如果是包中被偷,那就改变一下背包的习惯,把包置于自己的视野范围内,公共场所多留个心.......</p><p class="ql-block"> 也可以采取些技术措施,了解手机找回设置防盗防丢功能!</p> <p class="ql-block"> 虽说,这些办法未必能百分比的保证不会再丢手机,但至少,手机丢后,你上心了,分析了原因,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并加以改进,丢失的几率大大降低了。触类旁通。这种良好的方法和习惯养成,会使得你的银行卡、笔记本等受益。</p><p class="ql-block"> 但如果说,丢了就丢了,心疼几天,一切如故,那这种经历,对你只能是一个不愉快的记忆,对你的成长于事无补。</p><p class="ql-block">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手机,这年头我们谁都离不开它,而且用它绑定了太多服务和账号,网银、微信、微博、支付宝……丢了被坏人利用了可就麻烦大了。</p> <p class="ql-block"> 所以万一在路上丢了手机,一定要告诉孩子赶快做这六件事,借个手机也要做:</p><p class="ql-block"> 1、打电话给运营商,挂失。</p><p class="ql-block"> 2、打电话给银行,冻结网银。</p><p class="ql-block"> 3、拨打95188,解除支付宝的绑定。</p><p class="ql-block"> 4、微信用户登陆上图网址解除绑定。</p><p class="ql-block"> 5、修改支付宝、微信、微博等的密码,尤其是那些在手机上自动登录的。</p><p class="ql-block"> 6、然后去运营商处补办手机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很喜欢这句话:</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b></p><p class="ql-block"> 事物的产生、发展和灭亡都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内因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又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这些都是外在的,是外因,最重要的一定是要把这些外在的智慧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就是“悟”,“悟”就是思考,是认识,是内因。</p><p class="ql-block"> 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所以就有了拿破伦.希尔《思考致富》这本书。人类的进步都是思考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一定是这样的:<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自己悟</b> ,处处留心皆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做家长的就是孩子的老师,在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如果能扑捉到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小题大做,解剖麻雀,吃一堑长一智,引导孩子去反思、总结、体悟,丰富自己的阅历、提升自己的认知,学会一种方法、养成一种习惯,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和财富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