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文所称的故里,是指1962一1970年我所居住过的锦州,虽然这八年在人生的旅途上不算很长,但是,八年里,我经历了小学、中学、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等一系列的生活变动,是在逐渐懂事的年龄,经历了不寻常的成长过程,尽管走南闯北,依旧把锦州作为不可缺的故里。</p><p class="ql-block"> 同学,一般为在同一教室同坐几年的相处。我的中学同学,情结远远跨过这个范围。十三、四岁,考入省重点中学,十五、六岁,各种形式的大串联,十七、八岁,上山下乡……之后几十年的奋斗,对青春少年时代的记忆永远不会忘记。2018年,是我们老三届毕业五十周年的日子,学校各个班的庆祝活动此起彼伏,而我们初二一班(67届初中)却与众不同,提前一年就筹备欢庆了一次,2018年格外隆重,之后也有多次的聚会。</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聚会,我们远在外地也要如约返锦。</p> <p class="ql-block"> 我们班有专门历史回顾的照片美篇,选两张,看看当年青春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再看看本篇末尾我们的团聚照片。</p><p class="ql-block"> 体会一下历史。</p> <p class="ql-block"> 1968年,上山下乡之前的红卫兵</p> <p class="ql-block"> 1969年,上山下乡之后的团聚</p> <p class="ql-block"> 1994年,回归母校</p> <p class="ql-block"> 2021年的兴城相聚</p> <p class="ql-block"> 为了同学相聚,8月24日晨启程。</p><p class="ql-block"> 我的北行之旅,我的所见所闻</p> <p class="ql-block"> 8月24日清晨</p><p class="ql-block"> 青岛北站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候车大厅,晨曦映照</p> <p class="ql-block"> 查验身份证后乘坐扶梯赴站台</p><p class="ql-block"> 此高度恰恰看到车站左侧的跨海大桥,不失时机拍两张。</p> <p class="ql-block"> 扶梯右侧的其他站台</p> <p class="ql-block"> 乘坐高铁火车北上。</p><p class="ql-block"> 七个小时抵达“锦州南”。</p><p class="ql-block"> 由于是暑假尾端,卧铺票极其难买。所以坐了高铁,中午即到锦州,增加了半天多的游玩时间。</p><p class="ql-block"> 又是两年没有来锦州了,去哪儿玩呢?我们几个同学来到了东湖森林公园,并且选择了同龄人绝对不会选择的游玩方式:蹬车(四人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售票窗口工作人员看着我们的年龄,质疑的询问我们,你们能行吗?</p><p class="ql-block"> 这不是个事儿吧!尽管一开始的方向掌握不够好,忽左忽右,很快就适应了,四人车蹬的一路顺风。又上来一个同学了,我跳下车,跟着跑,遇到好的风景去拍几张,遇到小上坡,在车后推一把,五人车热热闹闹运行了长长的道路,笑声不断。估计会打破此公园蹬车的记录了。</p> <p class="ql-block"> 北湖公园的风光一瞥</p> <p class="ql-block"> 一个有历史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结束车行之路,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 我们班的筹备组,饭桌上的筹备工作会议</p> <p class="ql-block"> 8月25日晨,第一个目标:母校</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名称是,锦州市铁路高中</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铁中是锦州铁路局所属中学的唯一:完全中学(含初高中)</p><p class="ql-block"> 锦州铁中1948年建校,是在1927年由张学良任名誉校长的东北交通大学的旧址上建立而成的。</p><p class="ql-block"> 全国的铁中交付属地管理后,能够保留“铁中”名称的应该不多了。</p> <p class="ql-block"> 宽阔的大操场,仍然是老模样。</p><p class="ql-block"> 教学楼是重新建筑的,但仍保留老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拉近些看,多了一层</p><p class="ql-block"> 还记得,当年的教学楼,初中在一楼,高中在三楼,老师教研室在二楼。顶部那层有音乐教室、各种物理化学实验室,地下一层有乒乓球室……</p> <p class="ql-block"> 宿舍楼,又称红楼(教学楼是白楼)。</p> <p class="ql-block"> 校园全观</p> <p class="ql-block"> 过去是餐厅、礼堂</p><p class="ql-block"> 早就更豪华了</p>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学生们来了,也不能像2017年时进去到处转转了。</p> <p class="ql-block"> 学校的正门</p> <p class="ql-block"> 从正门拍摄教学楼,</p><p class="ql-block"> 大门左侧是蓝球场地</p><p class="ql-block"> 我拍摄的目标不是楼与场地,而是要拍到左侧这一面长墙。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同学们,都会记得1966、6、6,那个特殊的日子,这里发生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 离别母校,走上当年上学放学的路。</p><p class="ql-block"> 这个银行,六七十年代是商场。</p> <p class="ql-block"> 路边的商店,当年的副食品店。</p> <p class="ql-block"> 锦州军分区</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目标,1970年之前住过的地方。虽然早已翻建,不再是老式的日式房屋了,以前来看过几次,1994年来时进入了“故居”看看。</p><p class="ql-block"> 这次,“军事禁地”不得入內。</p><p class="ql-block"> 翻建的房屋也不必再看了。</p><p class="ql-block"> 仼意走向原来的海军院校领地,多少年前交给了空军,现在正在闲置。</p> <p class="ql-block"> 站在大操场,周边三个办公楼、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 最想看的楼,想拍摄墙上留存的辽沈战役的痕迹。封闭,只能远观。</p> <p class="ql-block"> 当年交给空军后,大门改为这一侧了。</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目标,辽沈战役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路旁,空军赠的飞机</p><p class="ql-block"> 国防教育之必须。</p> <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的第一个战役,辽沈战役纪念馆,是我们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8月16日来此考察。习近平指出,辽沈战役胜利是东北人民全力支援拼出来的,淮海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只要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就能拥有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p> <p class="ql-block"> 络绎不绝的人群来到此处</p><p class="ql-block"> 学习党史、战争史,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p> <p class="ql-block"> 东北解放烈士纪念碑廊,镌刻着在东北三年解放战争中牺牲的49522位烈士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烈士墓</p><p class="ql-block"> 梁士英墓,张士毅墓</p><p class="ql-block"> 两位在辽沈战役中牺牲的著名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 朱瑞将军雕像</p><p class="ql-block"> 朱瑞将军是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在攻打义县战斗中牺牲,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最高将领。</p> <p class="ql-block"> 伍修权同志题写的“朱瑞将军”</p> <p class="ql-block"> 碑文</p><p class="ql-block"> 朱瑞同志生平</p> <p class="ql-block"> 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是辽沈战役纪念馆园区中心建筑物,座落在苍松翠柏丛中。纪念塔塔身高8米,全部为花岗岩砌筑。</p><p class="ql-block"> 纪念塔塔顶是一座持枪振臂呐喊的青铜铸就的解放军战士全身塑像,铜像高达6米,重约18吨。塔身正面镶嵌着朱德元帅题写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2个鎏金大字。塔身两侧是长8.8米、高2.4米的花岗岩浮雕群像,表现的是锦州攻坚战和辽西围歼战的战斗场面。</p> <p class="ql-block"> 纪念塔北侧4.2米处立有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高2.3米 、宽5.2米,灰白色大理石上镌刻着辽宁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p> <p class="ql-block"> 对辽沈战役纪念馆的崇敬,几十年了。在这里拍照留念,使我想起了从前。</p><p class="ql-block"> 1976年7月,我在探家途中特意来到锦州,和同学一起来过。</p><p class="ql-block"> 一位同学的父亲,著名的新闻摄影记者,为我们拍摄了留念。</p> <p class="ql-block"> 几十年后,我又来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同学在相聚</p><p class="ql-block"> 聚会的欢乐,也在感悟人生。</p><p class="ql-block"> 过好每一天吧,用自己的方式安渡晚年,争取每一两年再聚一次。</p><p class="ql-block"> 欢乐永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