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父亲姜儒琳在华中建设大学

作家姜苏行云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姜苏行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据历史资料记载,七十多年前,淮安大地上曾诞生过一所新型大学——华中建设大学。但在持续的战争中,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教育事业也备受摧残。华中建大从诞生到结束仅仅存在了两年多的时间,但这红色的历史至今令江苏和山东两省人民深感自豪和光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4年冬,设在盱眙县新铺的华中局党校,完成了干部整风学习任务,中共中央华中局根据抗日战争形势的发展和巩固华中各根据地的需要,决定在华中局党校的基础上筹办华中建设大学,当时计划把建大建设成为一所为华中解放区培养革命干部和建设人才的新型大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华中建大首任校长彭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建大首任副校长张劲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据《华中建设大学校史》记载,1945年5月4日,华中建大第一期学员在盱眙县新铺镇的古庙里举行开学典礼。华中建大分为民运系、民政系、文教系、财经系4个系和高干班、区干班各一个。华中局宣传部长彭康兼任校长,淮南区党委宣传部长张劲夫任副校长兼管党的工作。全校学员共有500余人,主要是华中根据地抽调的干部和保送的知识青年,以及上海、南京等沦陷区地下党选送的人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开学后不久,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终于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宣告结束。新四军进军接管新解放区急需大批干部,华中局决定建大一期学员提前结业分配工作。1945年8月25日前后,全体学员分配工作,陆续奔赴工作岗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5年9月6日,两淮解放后,建大迁入淮阴城内西大街。 1945年11月10日,建大第二期正式开学。该期1300多名学生。1946年2月22日,第二期学员毕业立即被分配到新的工作岗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6年3月,彭康校长率领部分骨干北上临沂支援山东大学建设。随后,建大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邓子恢亲自兼校长,李亚农和夏征农任副校长。尝试社会招生,第三期计划设立工、农、文、医、师范、社会科学等六个学院和一个预科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6年5月中旬学校开课。三期共招生800余名。此时,蒋介石背信弃义,撕毁“停战协定”悍然发动全面内战,1946年6月起,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苏皖解放区。由于形势迅速恶化,原本的学院设置计划都被搁置,华中建大正规化办学戛然而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图后排右一为父亲姜儒琳建国后重回军校深造毕业于第三砲兵(南京)学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图为父亲姜儒琳第三砲兵(南京)学校毕业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图为父亲姜儒琳第四砲兵(郑州)学校战术教员培训班结业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图后排左一父亲姜儒琳和战友们在锦州炮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图左一父亲十七岁投笔从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6年9月,800多名师生奉命向山东转移撤退。1947年3月18日,华中建设大学迁入胶东海阳县,校部驻盘石店。5月中旬,建大第三期历时一年零三个月结束。除一部分学生留校工作和转入文艺系外,其余均调出另行分配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建大遵照华东局指示继续开办第四期。预科招收胶东知识青年1700多名(设四个党支部),每班100余人。此外还有本科行政系、财经系和文艺系学生约700多人。他们绝大部分是华中的干部。李亚农任校长、夏征农副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7年9月,国民党军队进攻胶东解放区,这一期学员不得不提前结业,其中90%以上的学员报名参了军。10月初,随着战火逼近东海地区,加上东北战场的需要,中共华东局决定停办华中建大。教授和县团级以上干部渡海到东北解放区,晚上从威海坐船,冲过国民党军舰封锁,转移到了旅大市。部分干部和大多数学生辗转到鲁中地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载,华中建设大学自1945年正式开课到1947年底结束,华中建设大学虽然只存在二年多的时间,而且环境和工作条件极端困难,但是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共招收四批学员,为党和国家培训了很多知识青年和优秀干部,同时华中建设大学也是中国共产党正规系统办学的有益探索,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以及新中国成立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后来建设新中国自己的大学提供了诸多参考和借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华中建设大学后来并入山东大学。合并后的山东大学设政治、经济、文艺(包括文学、艺术、英语、新闻专业、教育、医学5个系。)由此,从战火中走来的华中建设大学为山东大学注入了战火中的青春,这光辉的历史至今令江苏、山东两省人民深感自豪和光荣。这珍贵的红色档案,已经成为江苏、山东两省人民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忘初心,最好的红色教育资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图为华中建设大学使用的教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图为华中建大文学班的作业“一周采访习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图为淮安清江浦区西大街116号院子里,一块“华中建设大学旧址”的石碑记录着这段光辉的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淮安,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城,一位诞生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的家乡,一方浸润着革命志士鲜血的红色热土。这里是父亲落叶归根的故乡,这里有父亲投笔从戎走上革命道路的华中建设大学(旧址),这些红色历史印记,记录着淮安独特的红色基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缅怀历史,不忘根本,仅以此纪念父辈们战火中的青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考文献资料: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红色档案背后的党史故事:从淮安走出去的华中建设大学 《淮安档案》 2021-11-16 原创博古通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华中解放区的最高学府淮安教育史上的赞歌——记华中建设大学在淮安 《方志淮安》 2023-04-29 刘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党史上的今天】3月18日华中建设大学迁入海阳——《山东烟台干部学院》 2019-03-1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红色文献推介】之二教育篇:厚德之师 2020-12-0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部分图片来自淮安档案,方志淮安,厚德之师,版权归原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6,搜狗百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END🍁——</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