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一. 工尺谱在中国传统乐谱中的地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b><span style="font-size:15px;">(这部分如没兴趣,可以跳过不看)</span></p><p class="ql-block"> 笔者提个问题:今人是用什么谱子来唱曲?</p><p class="ql-block"> 答曰:当然是简谱啰。不就是 1 2 3 4 5 6 7 (do re mi fa so la si) 嘛。</p><p class="ql-block"> 又问:那么一百多年前用什么谱子唱曲呢?</p><p class="ql-block"> 因为简谱是上世纪初(最早记载1903年)才由日本传入中国,当时中国兴起“新式学堂”,音乐课程直接效法日本的音乐教育,也沿袭使用了简谱的做法,便渐渐流行开来的。</p><p class="ql-block"> 从那时一直上溯到清、明、元、宋乃至唐,上千年来都只能是工尺谱啊,国人唱曲时,嘴上哼着的一定是“上、尺、工、凡、六、五、乙”了。这有点不可思议吧?</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乐谱有几十种,而工尺谱是跨越时间最长、流传范围最广的主流乐谱,它是破译古代音乐密码的“钥匙”和传承阶梯,也是戏曲和乐器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有史料表明,最早出现工尺谱记载的是元代 熊朋来的《瑟谱》(1277),它和律吕谱的对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清工尺谱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西安鼓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安鼓乐源于唐代燕乐,之后又融入了宫廷音乐,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西安鼓乐至今仍然保持着相当完整的曲目、谱式、结构、乐器及演奏形式,可以说至少已有600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安鼓乐现存的1100余首曲目中包含了部分与唐代大曲、唐宋燕乐曲、教坊大曲等唐宋音乐同名的曲目。值得注意的是,它一直在使用着宋代流行的工尺谱———与姜夔基本相同的俗字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3年,杨荫浏深入西安城隍庙、东仓、何家营、南集贤等重要乐社,对乐社、乐谱、乐器、民间艺人进行了详细地考察,录制了成套的鼓乐演奏音像资料,并于此年,将其采访的资料编为《陕西鼓乐社与铜器社》,为后人研究、了解西安鼓乐提供了最根本的依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可以说是它的鼎盛时期,西安城乡内外鼓乐社不计其数,每年农历六月初一终南山南五台举行鼓乐盛会,各路鼓乐队云集一处,笙管齐鸣,连续三天,昼夜不停,盛况空前。此后,各鼓乐社的发展又逐渐走向衰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常用的代表曲目有《鼓段子》《打扎子》《引令》《套雅套淋驼词》《南词》《曲破》《杂曲》等。</p><p class="ql-block"> 2009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安鼓乐的俗字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安鼓乐的老与新 - 传承采访 19.3.8视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福建南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福建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 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音用的是“工乂谱”(“乂”读作“差”音),即以“乂工六思一”五个汉字记谱,对应"宫商角徵羽",旁边附上琵琶指法和撩拍符号,和工尺谱属于同一体系,似乎更古老些,和今天的工尺谱不太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现存的曲目尚有二千多首(套)。2009年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音的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音曲谱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泉州南音《因送哥嫂》-庄丽芬视频(片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智化寺京音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市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唐宋的宫廷礼仪音乐,自1446年由明代宫廷传入智化寺,迄今已有570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智化寺京音乐一直按照口传心授方法代代相传,保守严格的传承训练方式,艺僧们一般要先学乐谱,后学乐器,七年后方可出师,至今已传承27代从未断线,是中国现有古乐中唯一按代传袭至今保存完好的乐种。其特点是以吹管乐器为主奏乐器,辅以云锣、鼓、磬等打击乐器,曲调古朴典雅、悠扬深沉,并采用中国传统记谱法工尺谱来记谱。</p><p class="ql-block"> 智化寺音乐曲牌名称古朴雅致,有的与唐代教坊曲、法曲相同,有的与宋词词牌相同。寺庙中至今保存有明确纪年的工尺谱本,最早的一本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由第15代艺僧永乾抄录完成。寺中所存各类曲目两百余首,传统曲目有《喜秋风》《拿天鹅》《清江引》《梅花引》《小华严》《醉翁子》等。</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50年代,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杨荫浏、査阜西等老一辈音乐学家们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发现了隐匿于北京禄米仓胡同的智化寺京音乐。他们对这一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音乐进行了全面采录。包括《采访记录》(油印本)、智化寺《音乐腔谱》(康熙三十三年智化寺抄本)和20世纪中叶的《智化寺京音乐录音》。充分发掘和揭示了智化寺京音乐的历史意义与学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智化寺山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智化寺京音乐演出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工尺谱对戏曲吹奏乐器而言,乐谱和指法是合一的,使用非常方便,故应用广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曲笛、唢呐等式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昆曲里的吟唱叫“拍”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牡丹亭游园之曲牌<皂罗袍>视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牡丹亭游园之曲牌<皂罗袍>(工尺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万年欢曲牌变奏曲,好听醉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崇机教授昆曲曲牌〈万年欢>工尺谱教学视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崇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吴老师是戏曲学校59届“音二班”的毕业生,1967年文革期间在《海港》剧组民族乐队担任曲笛演奏员,剧组解散后回到戏校当教师。2002年戏校归并于上海戏剧学院,成为附属中专,校址从华山路迁入莲花路211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望着“咿咿呀呀”学唱的孩子,不由满心欢喜,中华传统音乐后继有人啊。本人忍不住也哼上一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二. 再聆听几首白石道人歌曲(歌曲背景见曲谱底部说明)</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杏花天影音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霓裳中序第一音频(何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亭怨慢音频(扬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暗香古琴弹唱(葛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惜红衣音频(单秀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越九歌·帝舜 音频(单秀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越九歌·越相 音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琴歌·《古怨》 视频(查阜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三. 关于白石道人歌曲的思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一)为什么宋代歌曲好用“偏音”(4、7,还多有升降半音),旋律和风格与今天的音乐不太一样?</p><p class="ql-block"> 答曰:因为它来源于唐朝。</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隋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开放交流的鼎盛时期,各种外域文化艺术聚集长安,比如龟兹、疏勒、天竺、康居、安息等中西亚、南亚国人带着各自特色的音乐艺术纷至沓来,致使音乐舞蹈空前繁荣。</p><p class="ql-block"> 另外,当时最高统治者唐玄宗对音乐非常爱好并大力提倡,引起社会各阶对音乐的广泛重视,学习和专研。所谓“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p><p class="ql-block"> 大唐的音乐自然广泛吸收,杂糅进了许多异域元素。</p><p class="ql-block"> 因此唐音深受西域影响,自然宋曲好用“偏音”(4、7)也就不奇怪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二)人们一定还会有疑问:“宋曲怎么还有点像日本音乐的风格?”</p><p class="ql-block"> 答曰:也不奇怪。</p><p class="ql-block"> 因为宋音和日音同源,出自一个师门嘛。</p><p class="ql-block"> 古都长安在当时是公认的世界音乐文化交流的集中地,在兼蓄外域各国的音乐文化和国内少数民族的民间音乐的同时,当然也向域外传输盛唐优秀的音乐文化,尤其对东亚的日本、高丽,东南亚的琉球、南越,台湾有较大影响。</p><p class="ql-block"> 日本古代十分崇尚华夏文化,七世纪至九世纪,先后向唐朝十几次派“遣唐使团”取经,以及后来日本高僧、学者访问,大量的中国音乐文化带入日本,使得日本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研究较早地进入状态,孕育了一批优秀的学者如田边尚雄、林谦三等,从而对日本的宗教、文化、音乐产生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中国最早的古琴谱《碣石调·幽兰》就是这一时期传入日本的。</p><p class="ql-block"> 与唐朝同代的日本奈良、平安朝贵族能演奏一手出色的中国的琴、筝。</p><p class="ql-block"> (顺便一提:与燕乐半字谱有些类似,俗字谱的谱字看起来和日文片假名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在这里可以大胆地推测一下:日文片假名正是从俗字谱改造过去的。)</p><p class="ql-block"> 令人遗憾的是,作为千年古谱的唐代音乐的重要研究对象——敦煌琵琶谱却不在中国:盛唐时期的《五弦琵琶谱》(773年)现藏于日本京都阳明文库,《天平琵琶谱》(747年)也藏于日本正仓院。</p><p class="ql-block"> 除上述琵琶谱外,筝谱、笙谱、横笛谱、筚篥谱等绝大部分都能在日本见到,在其发源地中国却已难觅其踪影。</p><p class="ql-block"> 1908年《敦煌曲谱》被法国人伯希和从敦煌藏经洞劫走(现收藏在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当我们为敦煌琵琶谱争论不休之时,1938年林谦三率先发表了《琵琶古谱的研究》,1955年又用英文发表了《中国敦煌古代琵琶谱的解读研究》解译了25首敦煌曲谱。</p><p class="ql-block"> 不得不承认,唐音在东瀛之地得到了较好地保留和传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平琵琶谱「番假崇」日本伶乐舍复原演奏视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敦煌曲谱》:</p><p class="ql-block"> 也被称为唐人大曲谱、敦煌卷子谱、敦煌琵琶谱等。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的5月26日,敦煌的一位道士在清理一个洞窟的流沙时,偶然间发现了一个被封闭的石室,里面堆满了古代文物,共有四万多卷佛经、诗词、信件等珍贵资料,其中就有后来被称为《敦煌曲谱》和《琵琶二十谱字表》的珍贵音乐文物各一件。这一石室就是著名的"敦煌藏经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由于清朝的腐败和没落,对这批珍贵的历史文物根本没有引起重视,却被外国人乘虚而入,先后有万余件文物被偷运到英国、法国等地。那卷《敦煌曲谱》在1908年被卖到了法国,收藏在巴黎国家图书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敦煌曲谱》中抄写了琵琶曲25首。抄写这些乐谱的纸张的另一面是公元933年农历9月9日抄写的《仁王护国经变文》,可见这些琵琶曲谱也是在公元933年前后(五代后唐时期)抄写的。25首乐曲的标题分别是《品弄》、《急胡相问》、《倾杯乐》、《又慢曲子》、《急曲子》、《西江月》等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敦煌曲谱·急胡相问》-图片来源:法国国家图书馆 ,编号为P.3808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敦煌曲谱·倾杯乐》-图片来源:法国国家图书馆 ,编号为P.3808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敦煌曲谱》为世人所知以来,中外音乐史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破译研究,但至今还没有达成共识。对于大众而言,更是无异于天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三) 唐音宋曲为什么后来成了“绝响”?以致今人苦思冥想、劳心费力也很难恢复原貌。</p><p class="ql-block"> 我以为原因有二:</p><p class="ql-block"> 一是中间有了元朝和清朝非汉化的断层,这好理解。</p><p class="ql-block"> 二是中日不可同比。</p><p class="ql-block"> 日本是地窄物匮的岛国,四周环绕是海,少有外来入侵,历史发展呈“单线条”,也就是说宗教、民族、语言、风俗相对单一,因此音乐文化传延也是相对封闭单一的,一般不会出现混杂和冲突,以致失灭。</p><p class="ql-block">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和族群存在着各自特色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由此产生的音乐当然迥异而呈多样性。</p><p class="ql-block"> 中国的北、西、南三面与外域接壤,历史上一直受西侵北犯的影响,也曾出现两次长期南北割据分治而又归于统一,历史文化和音乐艺术必然产生交汇和变迁。</p><p class="ql-block"> 因此,我们说到某种音乐样式,都只是中华艺术长河中的一支,可以是支流,也可以是主流,但绝非全部,它们是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这好比渭水之于黄河、湘江之于长江,无论是滔滔大河还是涓涓细流,终归纳入浩荡奔腾的长江黄河之中,然后入海的。</p><p class="ql-block"> 于是,唐音宋曲最后汇合融入于整个浩如烟海的华夏音乐之中了。这一过程不管是憾还是幸,是进步还是倒退,当然可以任由评说,但已是历史既成,无法更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四) 以上所听到的白石道人歌曲,是历史上的宋曲吗?或者说多大程度上还原了800年前的真正宋音?</p><p class="ql-block"> 答曰:是的,又不是的。</p><p class="ql-block"> 歌曲的音调旋律已基本无异了,但唱词唱腔不是原来那样的,因为要考虑到语言变迁的因素。</p><p class="ql-block"> 中国各个地方的语言和风俗都是非常不同的,素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客观存在,就拿苏、浙、沪有多少个不同的方言啊,再往南下去,温州话不好懂,至于闽南话,粤语就更难听懂了。</p><p class="ql-block"> 姜夔生平活动在南方,《白石道人的歌曲》唱的肯定不是今日的普通话(也不是现在的北方话),一般认为是中古汉语的宋代官话,但是现代人实在无法卒听。</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你听听这首:用中古汉语宋代官话拟音吟唱《鬲溪梅令》的视频,反而不美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还有泉州南音的歌曲亦如是,照着曲谱听唱词都不知所以然。</p><p class="ql-block"> 所以应该这样看待此种现象:每个历史时期,为了有利于传播和继承,人们总是用当下大众可接受的流行形式来诠释既往的艺术内容,历史不会简单重复,总是在发展的,这样做法是普遍现象。</p><p class="ql-block"> 从历史长河的视角看,后面的修改,应视作是前面的延续和翻新(二度创作)。相信八百年以后再来看《白石道人歌曲》,一定又会有新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而“原汁原味”的古董,那是放在博物馆里,仅供瞻仰和专业研究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历史上,宋代的文化艺术曾经达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宋代音乐既弘扬了历代音乐中调式的精华,也继承了唐代燕乐二十八调、八音、九歌等多音调式的音响风格。</p><p class="ql-block"> 今人看到白石道人的“自度曲”,一方面为其中调式中的变化音高(偏音)的巧妙用法而称道,同时也为此后音乐历史发展轨迹的改变而感叹。</p><p class="ql-block"> 当然,界内人士在肯定杨荫浏译谱贡献的同时,也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对于姜白石歌曲恢复原貌的乐谱和音响,至今还有一些细节上的争议,或许这正是它吸引人们孜孜不倦的进行探究的原因所在,也因此,我们期待这方面工作继续深入下去,使其更接近历史原本的真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和音像资料来源于网上,错误难免,欢迎指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完)</b></p><p class="ql-block">2023.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