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心光明,知行合一致良知——鹃城读书会第35次(度阴山著《知行合一王阳明》)读书分享活动

春雨潇潇

<p class="ql-block">  王阳明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有很多像曾国藩这样的骨灰级粉丝,在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鹃城读书会会员在2022年参加了区文化馆举行的《明朝一哥王阳明》(吕峥著)读书分享活动以后意犹未尽,又投票表决共读《知行合一王阳明》,再次走近王阳明。8月26日晚上7点,鹃城读书会第35次读书分享活动在郫都区图书馆举行,16位鹃城读书会会员及社会人士参加了《知行合一王阳明》(度阴山著)读书分享活动,再次感受“阳明心学”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 王阳明传奇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其人、其事、其言确实值得反复研读,他是一个传奇,天赋异禀、大起大落,受过常人没有受过的苦,做过常人没有做过的事,纵使身处险境,依然坚持为常人谋福祉,在经历百转千回成就了彪炳史册的事功,创立了影响深远的心学。他的一生是实践心学的一生,他的故事是实践心学的故事。(陈传云)</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这位明朝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立德、立功、立言”的圣人。王阳明的天赋和他的勤学探知精神,是他成功的主要因素。他的“龙场顿悟”不是灵光一现和一蹴而就的,而是他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和不断学习探索的积累。(龙云根)</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通过不断学习和“事上练”不断积累而建立心学。比如小时候“格”竹子,青年时期骑马吓退蒙古人,为了研究道教,新婚之夜去道观请教高人整夜未归;流放中的苦难经历等,才能在一个机缘合适的时间、地点出现有名的“龙场悟道”。(童国莉)</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的传奇一生及其倾心传授的心学对后世的影响,可以从许多人身上看到,如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梁启超等等。据说青年毛泽东通读《王阳明全集》并进行了逐句批注。王阳明“心学”成就了太多的人,也惠及了太多的人,认真研读并正确使用好这一解决生存和现实问题的“制胜法宝”,必将裨益终身。(张泽平)</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先后潜心学习文学(建立诗社)、辞章(做学问)、军事(文人掌兵)、儒学(研学朱、陆思想)、道家(拜访无为道长)、佛家(九华山无名和尚),最后否定之否定,建立了自己的心学理论体系。尽信书不如无书,在他那里得到最好的体现。 (王朝贤)</p> <p class="ql-block"> 阳明心学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的心学有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我觉得这里的关键词就是良知。这里的良知与我们通常理解的良心、善心有所不同。它指的是人人生来就天然具备的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即吾性自足,无需他求。既然人人天生就具备良知,那世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坏人呢?王阳明认为,这些人的良知是被各种情欲蒙蔽了,浸染了,所以要人们去致良知。致就是达到,就是要祛除私欲的障蔽、彰显光明的德性,达到天生的至善的良知。方法是静心,心不妄动,明确才会目标,然后就是“事上磨”,也就是到现实中去实践。(张兴梅)</p><p class="ql-block">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精髓,知即良知,它生来存在于人们的内心,行即行为,指人们的为人处事。知行合一就是凭内心的良知去做事。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徐建敏)</p><p class="ql-block"> 读完此书,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人人皆可成为圣贤。也就是“众生皆俱如来智慧德性,因妄想执着不可证得“。”此心光明,夫复何言。”我们首先得知道自己内心就住着一个圣人,每个人都是“本性具足”;其次在日常生活中“知行合一”,知道做到,在”事上磨”,一个圣人最大的特点是让周围的人都变好,都愿意亲近他。致良知,心中的主人公何在?随时保持正念。“知行合一”,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但愿愚钝如我,在生活中遇到困厄痛苦之时,能从守仁先生那里寻得点点突围的智慧与力量!(徐萍)</p> <p class="ql-block"> 阳明心学有啥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的学术思想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一门实用的哲学。我们都可以学以致用,修身养性。致良知、存天理去人欲、应视功名利禄如浮云,要勇敢地去做事,不必计较亊成之后的荣耀等,虽然不一定能达到圣人的境界,但也能尽量去做到保持内心的定力,虽与自己周旋也能与自已和解的境界。(陈兆玉)</p><p class="ql-block"> 通过学习心学,便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正其心,端其行。时时保持一颗自然而然,不焦虑的心。若能做到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也算一种修为。他认为人生的第一等事是读书,做圣贤。试问生活在现实社会的我们,人生的第一等事又是什么?我想应当是虽不能达到圣贤神坛,却可以修清净光明之心,做好的自己。《大学问》是心学的入门票,我准备买一张送给自己,而后用心度日。(余华)</p><p class="ql-block"> 孔子说,有些人是“生而知之”,有些人是“学而知之”,有些人“困而知之”……我是那个“困”而寻之的人,生命的威胁,生活的胁迫,我不得不学习。读王阳明传记,读《传习录》后,我一直把“心学”当作修习自己内心的功法:心即是理,理即是心,我本具足,何须外求。知即是行,行即是知,须臾不可分。如何修心,须在“事上磨”。所以要自己做主自己的一切,遇事不可抱怨,返回到心上求。例如:生活中是否处理好自己与亲朋好友的关系?如果有所阻碍,自己做了什么?是单纯的情感,还是我有所求导致的?如何修正?或者暂时不能修正?什么时候可以修正,或者无须修正……工作中,不断检审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是基于“良知”?还是基于我的个人私欲所求?做得怎么样?为什么做成这样?还可以做成什么样?外在评价只是一个反馈,不能作为评判自己的唯一标准,观时顺势,跟着内心的节奏,做最自信勇敢有担当的自己。虽然迄今为止,还做得不好,但一直在路上,还活着……(张丽萍)</p><p class="ql-block"> 作为老师的我们也要时刻致良知,保持初心,热爱我们的教育事业,用心用情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保持兴趣,坚持热爱,不改初心,对事物充满好奇之心,为生命增加活力。要知行合一,努力去践行。不要只是停留在想的层面,既要想,更重要的还要去做。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考虑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犹豫一次,不如去实践一次。要想把班级管理好,想了很多方法,还要去运用和践行这些方法,光想不做是假把式,做才是硬道理。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的想法和理念才会落地生根,才会不断修正和完善我们的方案。同样对于学生来说,你给他说一百遍,不如让他去体验去做一遍。只有经历过,做过了,才会有收获。(屈玲)</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普通人,在这个变化多端和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时常感到焦虑和不安,往往只关注结果和利益,而忽略了过程和付出。王阳明“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就是一剂良药,专治焦虑和不安。王阳明理论指导我们要从内心出发,注重内心的感悟和体验,欣赏生活的美好和品味人生的过程中需要回归内心,提升人的道德水准和自己的认知能力,知之即行之,让妄念干扰远离自己,守住本心,心平气和,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改进,让自己从人生低谷走向高光时刻。 (龙云根)</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是实战军事家,几次成功剿匪的胜利,展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把几次剿匪和平判宁王描述得生动形象,仿佛千军万马的战场就在眼前展开一样……他的谋略,战术,指挥才能,超前的布局等等,都是结合他的心学思想形成强大的力量,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童国莉)</p> <p class="ql-block"> 阳明心学不是灵丹妙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阳明心学是强大内心的武器,但是要做到去“心中贼”之私情私欲,这个难度比较大。一个人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去实践阳明心学,是一个不淡定的事情。就像现在流行的“断舍离“生活方式一样,没有经历,没有感知,没有曾经的拥有,定力何在?人一生下来就对这个世界好奇,只有经历了,才知道哪些可行,哪些不可为。阳明心学告诉读者遇事多向内求,少找外部因素,但在当今以金钱论人生成败的时代下,又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拷问自己的灵魂。读书会共读阳明心学是一件非常值得称赞的行为,希望通过读书会的阅读影响,让更多的读者细读该书,愿每一个阅读者都能做到内心安宁,用阳明心学指导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一个内心强大之人。(吴文萍)</p><p class="ql-block"> 王阳明说,人人都是圣人,人人皆可为尧舜。每个人心中都有是非善恶的智慧和道德,只要肯“致”,知行合一,那么“人人皆可为尧舜”。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现世太多尘埃,烟尘滚滚,多数人的良知被愚昧或者邪恶裹得严严实实,许多人“致”的不是良知,而是唯利是图,唯权是图。从这个角度来讲,“致良知”太难,人非圣人。(唐明霞) </p><p class="ql-block"> 面对百年未遇的社会大变局,我们国家在艰难中崛起,我们老百姓在磨难中奋进。如今再读这本书,能不能从王阳明的心学中找到破局的良策呢?我不知道,但是有如何面对目前这两年艰难日子的心理准备!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我们读书最好的境界!(张大春)</p> <p class="ql-block">经过读书会全体会员推荐、投票环节,决定下期我们共读作家春桃的《国医》,希望能给书友们不一样的感悟!</p><p class="ql-block">大家一起读书,大家一起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