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斯瓦尔巴群岛——中国公民免签证进出的群岛

甘露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摄影:甘露,团友,手机摄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文字:甘露,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制作:甘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3年7月27日晚上19时出发,从深圳乘车来到广州白云机场,参加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的北极五岛旅游团。广东的3位团友乘坐卡塔尔航空从广州起飞经卡塔尔多哈转机,转机时汇合北京的团友一行6人合共9名团友,28日飞达北欧芬兰的首都赫尔辛基机场,在机场的希尔顿酒店短暂休息一晚,于7月29日早上再从芬兰飞到北极斯瓦尔巴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城。开启了北极五岛30天行程。我在北极游结束后将独自飞往英国,地图中画圈的地方就是我这次出国2个多月要走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7号晚上9点,车子准时到达广州白云机场T2航站楼国际出发厅。办好两程的值机行李直挂和登机牌,我们就过安检、海关指尖健康码、边境出境后,先到休息室休息。提前半小时来到白云机场T2航站楼的65号登机口登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次广东也是我们今年去中亚五国游的几个位团友一起报名的北极五岛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为了保证自己的体力,能有好的精神状态出游极地,长途旅行还是选择好舱位合适一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立小空间,非常舒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快到卡塔尔多哈,天空开始泛白,飞机经过迪拜上空,我从窗户看到迪拜的灯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飞行8个多小时后,飞机平稳降落在中东地区的卡塔尔多哈机场的C区。</span></p> <p class="ql-block">多哈机场C区,简直就是一座有盖的森林公园。在第二程登口还没有出来以前,我们在这里逛森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座机场很漂亮,每一个区都有不同的特色,在中庭遇见金玫瑰。当知道多哈飞芬兰赫尔辛基的航班AY1982的登机口在B区,我们才往AB区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要乘坐一段无人驾驶的透明小火车才来到AB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很快,我们寻找到第二程飞往芬兰赫尔辛基的航班登机口是B4口。第二程的飞行时间是7个多小时,因为上一程没睡好,这第二程飞行让我美美地睡了一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从实时飞行路径看,飞行路线绕开战火飞行。到达芬兰赫尔辛基机场到达厅入境后,接着从机场推着行李来到机场边上的希尔顿酒店入住,好好休息了一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7月29日中午,乘坐船方包机从赫尔辛基直飞北极斯瓦尔巴群岛首府朗伊尔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斯瓦尔巴群岛,意为冷岸海岸,是位于北冰洋上、属于挪威托管的极地自然群岛。斯瓦尔巴群岛由西斯匹次卑尔根岛、东北地岛、埃季岛、巴伦支岛等组成,位于北极圈以内,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之间,首府朗伊尔城位于该岛西岸。岛上多山地,多峡湾,气候寒冷,洁白动人的极地景色和多样的极地生物是游客到此的原因。斯瓦尔巴65%的地区都被作为自然公园保护,以维护其独特的动植物资源。斯瓦尔巴群岛是最接近北极的可居住地区之一,总面积约6.2万平方公里,居民约3000多人。斯瓦尔巴群岛在17-18世纪,此地被当作捕鲸站使用,但其后遭废弃。20世纪初,开始有人开采冷岸群岛上的煤矿,形成了数个永久聚居地。1920年签订的《斯瓦尔巴条约》确认了挪威对此地的主权,而1925年通过的《斯瓦尔巴法令》则确立了此地作为挪威王国一部分,且为自由贸易园区及非军事区的身份。现时,该地只有一家挪威国营公司及一家俄罗斯国营公司在此采煤。另外,因斯瓦尔巴大学中心及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皆坐落于此,研究和旅游业成为了当地的重要辅助业。群岛上所有聚居地并无道路连接,交通主要以雪地摩托车、船只及航空器为主。斯瓦尔巴朗伊尔机场为冷岸群岛唯一一个机场,也是当地主要对外门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斯瓦尔巴群岛在12世纪由挪威人最早发现,直到1596年,才被荷兰航海家威廉·巴伦支命名为“斯瓦尔巴”,意为“寒冷的海岸”。1920年2月9日,英国、美国、丹麦、挪威、瑞典、法国、意大利、荷兰及日本等18个国家.在巴黎签订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行政状态条约,即“斯瓦尔巴条约”。1925年,时任中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段祺瑞派遣特使于法国巴黎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由海牙国际法院主持的“斯瓦尔巴条约”。当年苏联、德国、芬兰、西班牙等33个国家也参加了该条约,成为斯瓦尔巴条约的协约国。该条约使斯瓦尔巴群岛成为北极地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非军事区。条约承认挪威“具有充分和完全的主权”,该地区“永远不得为战争的目的所利用”。但各缔约国的公民可以自主进入,在遵守挪威法律的范围内从事正当的生产和商业活动。因此,中国科学院依照上述条约在2004年7月在该群岛的新奥勒松建立黄河站(如图所示),开展北极科学考察工作,成为在北极有科考站的第八个国家。我们也无需向任何国家或地区政府申请进入的许可文件。只是目前中国没有直飞斯瓦尔巴群岛唯一有机场的首府朗伊尔城的航班,必须转机过去,这就必须要有转机国的签证才能前往。图中红线是我们本次海洋探险号航行的线路,可以说相当完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飞机上航拍朗伊尔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到达朗伊尔城机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到达斯瓦尔巴群岛的朗伊尔城机场之后,船方安排大巴把我们送到小镇中心,让我们一个小时后回来集合统一上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斯瓦尔巴大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朗伊尔城民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朗伊尔城的免税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简单逛一下小镇,同时租了一辆车去观赏全球种子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朗伊尔城路边见到了悠游自在的北极驯鹿在吃草,这是我遇见的第一只北极动物,立即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是最后一个上船,所以可以抓住时间与探险队长夸克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3年7月29日下午5时,我们正式登上了海洋探险号抗冰船,开启斯瓦尔巴群岛、扬马延岛、格陵兰岛和冰岛的船上航行。我用手机视频记录着启航的时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找到自己的船舱,行李已经放在房间,船舱的床上已经放有一件统一的保暖冲锋衣,这衣服的确是保暖加防水,非常好用,我称它为战袍。码数不合适的还可以更换。柜子也有一双预先报码数的登陆靴,凡是登陆或巡游都必须穿靴子,回船时要清理消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开船后立即要开会,除了讲解探险的线路安排、天气情况,一些上落冲锋舟的常识,还讲解北极的各种规定和纪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会后第一件事是学习穿救生衣,并演练学习救生逃生,学会听逃生信号,使用救生衣和认住自己的救生艇号码以及集合路线和地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晚先熟悉船上的各种设施等等,也打卡留念一下,这是船上最高的6楼甲板。探险船与国际邮轮完全不同,国际邮轮旅客是几千人数。而我们探险船满员才128个,体积小很多,但该船饮食还不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探险船的楼梯。我们的海洋探险号从斯瓦尔巴群岛的朗伊尔城开出。朗伊尔城是一座禁止死亡的城市。这里的孕妇在临产前一个月也必须离开,这里的医院只有8张床位,是仅用于急救的。朗伊尔城还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判定死亡违法的城市。如果一旦有人在这个城市死亡,那么他将会受到巨额的罚款,并且家属也会遭受到问责。所有病人和一些年老的人都必须离开朗伊尔城,去往别的城市治疗和养老。据说是因为这里温度十分的低,地表之下基本上都是冻土层,尸体是不会自然腐烂的,一旦将去世的人都埋葬这里或者生育,都会给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带来可怕的威胁。所以当地的政府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就只能出此下策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船上三层楼的甲板,也是我经常拍照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船上有一个小型图书室,经常没有人,有电脑在提供自助上传照片服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终于找到几本中文科普书籍。有空就来这里享受美好的独处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船上有一台电视机,随时可以看到我们船所处的位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极地的云海总是千变万化,第一天晚上我就在甲板上拍拍云海与冰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斯瓦尔巴群岛受到北大西洋暖流支配影响,夏季平均气温介于4°C(39°F)到6°C(43°F)之间,冬季一月气温则介于−16°C(3°F)到−12°C(10°F)之间,暖流在冬季影响更加明显,本区明显比同纬度的俄国与加拿大地区高了将近20°C(36°F)。其中山地比沿海平原夏季约温暖2°C,冬季则寒冷3°C。由于群岛南北横跨北纬72度至81度的范围,因此南北冬季平均温差约5°C左右,夏季则为3°C。总体来说,东南部暖于西北部,群岛东部比西部多降水,故有极地海洋性气候的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很多鸟儿盘旋在船的上空或周边,它们飞行速度非常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斯瓦尔巴群岛的地质大部分地层属于古代早期(可能是前寒武纪),直至近代(全新世)。地层褶皱和断层使群岛地形多山,近60%的地表为冰河及雪原覆盖。斯匹茨卑尔根岛和东北地岛的西部和北部海岸线上有深入陆地的海湾。东北地岛东海岸由陆冰前沿形成。许多冰河延伸到海,但斯匹茨卑尔根岛上有些大块的无冰谷地。别处还有当年海面较高时生成的广大海岸平原。斯匹茨卑尔根岛上最高点牛顿峰,海拔1717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3年7月30日上午,听到广播准备登陆格偌海岬,大家都很兴奋,早早穿好装备,其实这一身装备很重,穿着它走几步路就累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第一次在北极漫步,心情也是激动的。感觉到了另一个星球,除了本船的人,见不到其他人了。感觉我们在另一个星球里寻找人类来过的痕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一百年前女猎人住过的小木屋,我相信后期有过保护性维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进入木屋时我拍摄了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位女探险队员背着枪,在为我们站岗放哨,我与她合影一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发现不少游客安静地站在一个位置,我走过去一看,哇!5~6米远的地方有一只北极狐在吃小鸟,我立即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只北极狐很可爱,它不太怕人,还咬着我们的路线标示绳子玩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只北极狐饱餐一顿后玩我们的行走路线标示的绳子。后来我总结出规律,只要遇见鸟群的地方,都会遇见北极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地上长出一些苔藓和贴地植物,我们不能踩,要留给各种野生动物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山崖有很多北极鸟在此筑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天空盘旋着不少鸟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的登陆或巡游基本都是靠冲锋舟,我们要学会如何上下冲锋舟,如何移动,如何平衡,还有一些纪律要求,比如拍摄时前排要跪下或蹲下,不能遮挡后排等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7月30日下午,我们冲锋舟巡游了汉斯冰川。第一次遇见如此密密的浮冰块,我们冲锋舟直接冲在冰块上面过去,我心里还担心会否扎破冲锋舟?后来经历多了才不担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虽然天气不好,但不少蓝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7月30日晚上22时左右在甲板上观赏了座头鲸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天半夜遇见几只座头鲸鱼在玩游戏,发现每次遇到鲸鱼群大多是晚餐或晚餐以后,这次是半夜。极昼的日子半夜的阳光就是低纬度的晚霞,这晚霞会持续几个小时,没有落日天黑的情况。所以,夏季来北极旅游是不能看到极光的。夏季的好处是看见很多动植物而没有极光,冬季没有白天,容易看到极光却没有那么多动植物观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北极有比较多的三趾鸥鸟,这天我们乘冲锋舟登陆后直接去观赏它的老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鸟的地方,一定会有北极狐出现,看着一只北极狐赶过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远处又见三只北极狐在抢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每次听到广播告诉在前方几点钟的位置有北极熊,不管是中午还是半夜,我们都会立即奔向甲板,有的拿望远镜观看,有的用大件头的长镜头相机拍摄,我用手机都可以拍摄到,的确很是幸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拍摄时以为遇见一对北极熊在水里打架,后来科学家讲座介绍他们是在水里玩耍不是打架,北极熊不是群居动物,能如此水里玩耍的画面很珍贵。我看到了却没有拍好。一切美好尽收眼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每当发现北极熊后,船或人都必须离退开到2公里外,所以,在寻找北极熊的日子,我都做好随时冲去甲板的准备,有几次都只能拍一个个小点,拍不出熊样子。但两天来遇见了14只北极熊,已经破了船方记录,非常幸运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7月31日,我拍到了北极熊漫步海边的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7月31日,我拍到了北极熊爬上山的视频,其步态还是很轻盈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乘坐冲锋舟巡游拍摄了一个又一个海象群游向大群海象,他们是群居动物。单独在外很容易被北极熊吃掉。庞然大物的海象在水里是灵活的,在陆地上就是躺着。偶而也有看到它被北极熊吃剩的尸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北极圈旅游,遇到过风高浪急的海浪,也见到奇妙梦幻如镜、如丝绸般丝滑的平静海面,连鸟儿的倒影都是如此清晰,这样的海上画面实在是梦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丝滑的水面不停地有鸟儿飞翔或者潜入水中,北极的鸟儿可以潜几米深的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8月1日,巡游极地风光地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8月1日,乘坐冲锋舟巡游来到北极斯瓦尔群岛著名的海鸦岩,看着上面覆盖的冰层融化成为瀑布,感受气候变化的触目惊心,北极的冰的确融化得很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著名的海鸦岩密布着很多北极厚嘴牙海鸦,每年都有几十万只海鸦来此产卵孵化,冬天小鸟儿又跟随大鸟迁徙。看着满天都是鸟儿,我眼睛都花了,拍摄时都感觉头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每次登陆或巡游都从这个扶梯上下冲锋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8月1日遇见4只北极熊,两只在水里,两只在雪地里,可惜离得太远了,无法拍清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拍到两只在水边,两只在雪地里。可是很小,已经无法再放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两头北极熊在水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另两头在雪地里,一只在雪地边,一只在高处睡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等北极熊离开了,我们冲锋舟才出动,虽然见不到北极熊,但北极熊吃剩的海象尸体还在那里,成为小鸟的美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探险队员教我们,图片左边深颜色的是老冰,右边雪白的是一年新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8月1日晚上21时,航行到超越北纬80度的时候,每个人都很兴奋,船方在甲板开香槟庆祝酒会。还差10度也就是1000公里左右就到达北纬90度的地理北极点。但我们的行程不能再往北走,往北走必须靠核动力破冰船才能去。我们的探险船只是抗冰船不能再往北了。只能往南去79度的新奥勒松小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船上平时也吃得好,这批菲律宾的厨师和餐厅服务以及房间卫生服务都很好,有照顾到中西方式的饮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尤其每顿的甜品都做成艺术品一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刚好我们全团人坐在一起,合影一张。红衣服的是一对夫妻,他们穿着是去南极发放的冲锋衣。红衣大哥已经80周岁了,红衣李大姐更是步态轻盈参加中快组登陆,真心的敬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再一次与探险队长相遇,乘坐他开的冲锋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前面一声轰隆,我们又一次看到冰川崩裂倒塌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登陆斯密伦山冰川,近距离观赏海豹,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游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北极游的时候,在风和日丽的峡湾冰川前,我们偶尔在探险船的甲板午餐或晚餐,还有下午酒会等等,一解登陆后的疲劳。非常浪漫和惬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看到北极熊留下的脚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只能站在海象前200米的地方拍摄海象,因为海象的听觉很灵敏,所以,只能清步伐静悄悄靠到这绳子处,关闭所有拍摄照片的响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先拍成一行队慢慢地静悄悄地走过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离开时回头看还有不少人在拍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巡游古利湾冰川,风和日丽,蓝天白云,能拍出些少倒影的照片。这个弯曾经是一个捕鲸湾,现在是美丽的峡湾,还有一艘科考船在此科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8月3日上午巡游著名的7月14冰川和拍摄附近的北极海鹦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北极游一定少不了观赏各大冰川。摩纳哥冰川就位于斯瓦尔巴岛的北部,接近北纬80度的地方,因为摩纳哥王子曾来过这里探险而得名。他用法国国庆日7月14日来命名该冰川。7月14日冰川是位于斯匹次卑尔根岛西北部的一条16公里长的冰川。它的海拔超过30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不是每一艘探险船都能停靠北极斯瓦尔巴群岛新奥勒松国际科考小镇的码头,要通过特别申请同意后,探险船方和游客都要在进入小镇前半径2公里处关闭所有无线电信号,包括卫星信号,用户手机只能放调至飞行模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新奥勒松位于北纬79度,是斯瓦尔巴群岛距离北极点最近的一个小镇。新奥勒松有留下象征性的小火车,让人们回忆起以前运输煤炭的情景。一百多年前的一场矿场灾难,使得这里终止了采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煤矿留下的痕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码头上就看到探险家阿蒙森桅杆。我们由探险队员带队先前往,最后到阿蒙森雕塑解散自由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26年6月,挪威人阿蒙森和美国人埃尔斯沃斯合作,乘飞艇从这里的桅杆顶起飞,经过极点,三天后到达阿拉斯加的巴罗角,首创了斯瓦尔巴德群岛-北极点-美洲的世界飞艇飞行记录。震惊世界的阿蒙森之死,也同样和自新奥勒松起飞的飞艇有关。1928年5月28日,意大利人诺彼勒架着飞艇从新奥勒松起飞赴北极点。返程时飞艇漏气失事。曾首创人类第一个达到南极点的阿蒙森得知此事,乘飞机前去救助,哪知他从此就失踪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新奥勒松小镇上遇到一只驯鹿漫步吃草,它根本不管周边的人用镜头对着它。因为没有伤害就没有惊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斯瓦尔巴条约”条约签订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国家有一段处在战争阶段。解放后,中国不承认过去各阶段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也基本没有人知道有这个条约。所以,斯瓦尔巴条约在这段时间里并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作用。1991年,我国著名探险家高登义前往挪威开展北极科考活动,在这次出访当中,高登义先生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礼物,一份写着《斯瓦尔巴条约》的英文协定,在该份协议上清清楚楚的标注着协议国家:China ,高登义欣喜若狂,很快他就将中国是斯瓦尔巴条约签署国的消息带回了国内,但是在当时条件下,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从而也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扩大传播,所幸,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国家对于北极科考的逐渐重视,这份被遗忘数十年之久的斯瓦尔巴条约重新被拿回桌面。正是由于该条约,我国在北极开展的一切科考活动都有了依据性和合法性,并对斯瓦尔巴群岛的矿产也享有共同开发权。可以说,正是有这样一份协议的存在,我们国家在北极的深入研究得以推进,2001年,我们受到挪威驻华大使的邀请,终于在官方层面得到回应,不再止于民间团体或个人的行为,其邀请内容包括,我国科考队参观斯瓦尔巴群岛,在2004年,我们国家终于在斯瓦尔巴群岛上建立了北极黄河科考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中国南极长城站建立于1985年,南极中山站建于1989年,南极昆仑站建于2009年,在北极我国建立的考察站是“黄河站”,于2004年建立。北极、南极地区,对地球上的温度起着加速器的作用,同时,南极、北极地区也是全球的预警器,它们的微小变化都是对全球变化的一个预告。进行科学考察,可以加深我们对南北极地区的了解,判断出极地地区对全球环境变化的贡献及其对人类的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因为我们探险船上的同声翻译探险员与现任黄河站的站长熟悉,所以,有他的引领,我们如愿地见到了黄河站的现任何站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黄河站站长是两个月一换轮岗,可见他们每一项研究的工作时间都是繁忙紧张的,见到他并合影,的确是很幸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民国时期的总理段祺瑞自己估计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无心之举,促成了一份福泽百年的条约签订,在今天的我们能在北极收获众多的科研成果,我们的人民能在不用签证的情况下随意进出斯瓦尔巴群岛实在是太过有缘了。我们国家与斯瓦尔巴群岛结缘很早,相遇却比较晚,从这样一段奇妙的故事,我们看到了无论在何时何地,无论国家民族处于怎样的国际环境当中,保持国家政权的独立性是多么重要,一份几十年前的条约,却能为几十年后的子孙们谋荫福,感谢先辈们的无心插柳,也庆幸今天祖国的强大,才让我们能自由的出入斯瓦尔巴群岛,才能见到属于它的独特美丽。几十年前我们没法前往斯瓦尔巴群岛,但却在斯瓦尔巴条约上签上了我们国家的名字,而今天斯瓦尔巴群岛上已经有了中国人的足迹,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见证的是一段奇缘,也见证了,我们国家与远在北冰洋的斯瓦尔巴群岛的解不开的渊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在黄河站周边观赏,从不同角度拍摄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最瞩目的还是“中国北极黄河站”,门口一对石狮子让我们很好辨认,这次有幸遇见从里面走出来的黄河站何站长并合影,大家聊了一会儿,知道他们是两月轮换一次,所以每一项研究的时间非常紧张。还有一些与自己曾经的职业相关的地方也是一定要参观和打卡留念的。这里的唯一一家商店和一家酒吧都是要脱鞋进入,大家都会进入购买一些纪念品。还有一座小博物馆24小时开放,重点简述百年前煤矿的情况。因为我们探险船在国际科考小镇码头停留了一夜,所以我们有两次造访黄河站的机会,实在是太幸运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黄河站旁边有一座废弃的电报房,可以随意进入参观,这是以前新奥勒松与北极点联系的电报房,里面还有摩尔斯电报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目前,已经有二十多个国家在这个小镇建立了科考站。这里还有唯一一家商店和一家酒吧,必须脱鞋才能进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小镇博物馆,随时拉门就可以进入参观。应该是人类居往最北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有关新奥勒松开采煤矿的历史和矿工有关图片和实物的展品。朗伊尔城关闭了很多煤矿,但未全面禁止开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还有一艘小型探险船不能在新奥勒松码头过夜,他们晚饭前就离开了。我们吃晚饭前得到通知可以过夜,晚饭后还可以再次下船,午夜12时前必须回船上。于是饭后我们再次下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的人去酒吧,去参与狂欢,而我们又一次来到黄河站。看着有中国特色的石狮子,久久不愿离去,向在里面工作的中国科学家致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敬仰探险家罗阿尔德·阿蒙森。他是挪威极地探险家。他在探险史上获得了两个“第一”:1.第一个到达南极点。2.第一个航行于西北航道;1903年6月,阿蒙森的探险队开始远航寻找西北航道。整队人马在深入北极圈的威廉王岛上安营扎寨,度过了两个冬季,并在马更些岛上又度过了一个冬季。他们于1906年9月完成了到达太平洋的航行。而这次北极旅游,船上介绍的更多的是他对北极探险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北极唯一的一家挪威无人值守的邮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唯一的商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唯一的酒吧,还有一家科学家的餐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北极国际科考新奥勒松小镇的北极黑白雁比在此工作的人多,这里的野生动物才是主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回船前遇到一位科考人员骑车到峡湾边,下水游泳,太厉害了,身体棒棒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新奥勒松国际科考小镇小镇的午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3年8月4日,游览利力胡克冰川,这个冰川是相当的漂亮,可以说是我们这一程N多冰川中最漂亮的一个冰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我在探险船上的拍摄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部分游客参加了冰川下的皮伐艇活动,还有极地跳水,一共有41跳。我室友同伴也参与极地跳水,我了解自己的情况,没有参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接着,我们冲锋舟巡游冰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斯瓦尔巴群岛的最后一个最漂亮的冰川,团里再来一张大合照。8月5日离开斯瓦尔巴群岛,向着扬马延岛驶去。</span></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v885it4"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幸运成功登陆北极圈的杨马延岛</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vg2nm01"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18px;">格陵兰岛东部斯科斯比松峡湾巡游与检阅冰山</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vdb8m3v"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北大西洋的美丽秘境——法罗群岛游</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vk924cb"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冰与火之国——冰岛环岛游</a></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某一次的开放船头追熊的日子,我在窗户偷拍了船长工作室。探险队长与船长合作无间是我们完成整个行程的保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是船上的航行地图,每天都对当天做出标示。我们这船的探险队员里有一个中国人,这是夸克探险队长的英明,他很棒,请了一个北大学同声翻译而又在国外深造过的中国人加入夸克探险队。南北极游一定需要选择船里有同声翻译的,否则很多科学家的科普课以及注意事项和纪律等等都听不懂。据我所知,目前有50多位中国人在南北极游中担当翻译的,最好是能同声翻译。我很幸运,遇到北大本科学同声翻译,中国人程刚,他要为各国带有口音的科学家讲课开会广播做同声翻译,一程下来嗓子都哑了。是他专业的同声翻译让我大涨知识。非常感谢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谢谢观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