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与军工六校

z m y s 99

<b>目录</b><br><b>哈军工</b><div> 哈军工概况</div><div> 哈军工院系领导</div><div> 哈军工苏联顾问</div><div> 哈军工著名教授</div><div> 哈军工建筑</div><div> 哈军工拆分<br><b>国防科技大学</b></div><div><b> </b>重大科技成果</div><div> 著名教授<br><b>哈尔滨工程大学</b></div><div><b> </b>重大科技成果<br> 著名教授<b><br>南京理工大学</b></div><div><b> </b>重大科技成果<br> 著名教授<b><br>陆军工程大学</b></div><div><b> </b>重大科技成果<br> 著名教授<b><br>装甲兵工程学院</b></div><div><b> </b>重大科技成果<br> 著名教授<b><br>防化学院</b><br></div><div><b> </b>重大科技成果</div> 著名教授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哈军工</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哈军工概况</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1953年创建,按军兵种设立了:空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海军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工程兵系五个系,后又增设:防化兵工程系、原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外国留学生系,共11个系100余个专业,9600余名教员,160余名苏联专家、顾问。</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哈军工占地面积254万平方米(约3500亩),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总平面规划、技术负责:哈军工营房建筑委员会技术室副主任殷之书副教授</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设计:</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11、21号楼,哈尔滨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李光耀等</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31、41、51号楼号楼,东北建筑设计院</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办公大楼、大礼堂和体育馆,建工部建筑设计院</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施工:松江省建筑公司总经理边敬等5000建设大</span></div></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哈军工院系领导</b></h3><div> 院长:陈赓大将 刘居英少将<br> 政委:陈赓大将(兼) 谢有法中将<br> 副院长:刘居英少将 李懋之少将 <br> 副政委:刘有光少将 李开湘少将 张子明少将<br> 教育长:徐立行少将 张文峰大校<br> 政治部主任:张衍少将<br> 空军工程系主任:唐铎少将<br> 炮兵工程系主任:赵唯刚少将 <br> 教育副主任 :任新民教授 <br> 海军工程系主任:黄景文大校</div><div> 政委:邓易非大校</div><div> 副主任:慈云贵教授<br> 装甲兵工程系主任:徐介藩少将<br> 工程兵工程系主任:唐凯少将<b><br></b></div><div> 副主任:殷之书教授</div><div> 防化兵工程系主任:刘俊杰<br> 政委:赵阳 张星灿</div><div> 副主任:李民</div><div> 导弹工程系主任:戴其萼</div> 政委:王 坚 <div> 原子工程系主任:祝玉璋<br> 政委:贺 达</div><div> 电子工程系主任:杜鸣珂<br> 政委:赵 阳<br> 副主任:张 杰 慈云桂<br></div><div> 计算机工程系主任:慈云贵教授<br></div> <b>陈赓</b><div><b> </b>哈军工创始人 大将</div><div> 哈军工首任院长兼政委 院党委书记</div><div><b> </b>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div><div> 国防部副部长</div><div> 第一、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div><div> 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届中央委员</div><div> 荣获1级八一勋章、1级独立自由勋章、1级解放勋章<br></div><div></div> <b>谢有法</b><div> 哈军工政委 中将</div><div> 中共中央基本建设委员会政治部主任<br></div><div> 沈阳军区副政委<br></div><div>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政治委员<br></div><div> 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div> <b>刘居英</b><div> 哈军工院长 少将</div><div> 哈尔滨工程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br></div><div> 海军政治部主任<br></div><div> 铁道兵副司令员</div><div> 引滦入津工程总指挥</div> <b>李懋之</b><div> 哈军工副院长 少将</div><div> 哈军工营房建筑委员会主任</div><div> 二炮司令员</div><div> 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div> <b>刘有光</b><div> 哈军工副政委 少将</div><div>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政治委员、</div><div> 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div><div> 国防科委副政委兼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div><div> 国防科委政委</div><div> 国防科工委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br></div><div> 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div><div> 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br></div> <b>李开湘</b><div> 哈军工副政委 少将</div><div> 国防科委三十一训练基地司令员、政治委员</div><div> 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朝鲜二级国旗勋章</div> <b>张子明</b><div> 哈军工副政委 少将</div><div> 昆明军区副政治委员</div><div> 铁道兵副政治委员</div> <b>徐立行</b><div> 哈军工营房建筑委员会委员 </div><div> 哈军工筹委会副主任<br> 哈军工首任教育长 少将<b><br></b></div><div> 国防部第六研究院副院长</div><div> 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院副院长</div><div> 中国航空研究院副院长<br></div> <b>唐铎</b><div> 首任空军工程系主任唐铎少将,入学苏联茹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 <br> 1957年、1958年、1959年,朱德、邓小平、周恩来接连视察11号楼电机实验室、发电机实验室、“东风——113”射击指挥系统的研制。<br></div> <b>赵唯刚</b><div><div> 首任炮兵工程系系主任赵唯刚、大校,入学苏联伯力炮兵学校、莫斯科机械化兵学校学习。<br> 1959年12月23日,周恩来到21号楼视察了集中火炮的研制。<br> 1955年11月25日,陈赓与钱学森“世纪问答”就发生在炮兵工程系21号楼。<br></div></div> <div><b>任新民</b></div><div> 炮兵工程系教育副主任 </div><div> 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br></div><div> 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div><div> 1952年8月,历任院教务处副处长、炮兵工程系教授、火箭武器教授会(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等职。<br></div><div> 著名导弹和火箭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div><div> 是南理工的校友,又是学校的名誉教授。<br></div><div> </div> <b>黄景文</b><div> 首任海军工程系系主任、大校,毕业于黄埔海军学校舰长指挥系,一口流利英语。<br> 1958年9月16日,邓小平、杨尚昆到31号楼参观舰载电子计算机样机。<br> 31号楼258室诞生了中国第一艘水翼艇。<br> 31号楼220室诞生了中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br></div> <b>邓易非</b><div> 海军工程系第一任政委、大校</div><div> 院政治部副主任 </div><div> 总装备部第21基地(马兰基地)副政委(代政委),参与指挥了我国第一次核试验<br></div><div> 海军第23基地政委,组织指挥了巨浪型导弹发射</div> <b>慈云贵</b><div> 海军工程系副主任、雷达教研室主任</div><div> 2023年8月29日,国防科大为先贤大师慈云贵立汉白玉雕像</div> <div><b>徐介藩</b></div><div> 首任装甲兵工程系系主任徐介藩、少将</div><div> 毕业于黄埔军校第3期步科,后转入广州航空学校学习,赴苏联入列宁格勒红军航空学校学习。<b><br></b></div> <b>唐凯</b><div> 首任工程兵工程系系主任唐凯、少将</div><div> 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br><div><br></div></div> <b>殷之书</b><div> 工程兵工程系副主任</div><div> 殷之书是清华大学当时最年轻的副教授,被陈赓委以哈军工建筑委员会技术室副主任,承担起全院建设规划和整体布局的重担。</div> <div><b>刘俊杰</b></div> 防化兵工程系主任<div><b>李民</b></div><div> 防化兵工程系副主任<br><div><b>赵阳</b></div><div> 防化兵工程系政委<br></div></div><div><b>张星灿</b></div><div> 防化兵工程系政委</div> <b>戴其萼</b><br><div> 导弹工程系主任</div><div><br></div><div><b>王 坚</b><br> 导弹工程系政委<br></div> <b>祝玉璋</b><div> 原子工程系主任</div><div> 哈军工院党委委员<br></div><div>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校务部党委书记</div><div><b>贺 达</b><br> 原子工程系政委<br></div><div><b>杜鸣珂</b><br> 电子工程系主任<br><b>赵 阳</b><br> 电子工程系政委<br> 哈军工政治部副主任<br><b>张 杰</b><br> 电子工程系副主任<br><b>慈云桂</b><br> 海军工程系副主任、电子工程系副主任、计算机工程系主任<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哈军工苏联顾问</b></h3> 哈军工总顾问:奥列霍夫中将<br> 哈军工最后一年专家组组长:格卢沙科夫海军少将 <b>奥列霍夫</b><div> 哈军工总顾问,中将<b><br></b></div> <b>格卢沙科夫</b><div> 最后一任苏联专家组组长,少将</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哈军工著名教授</b></h3> 张述祖 高步昆 卢庆骏 曹鹤荪 任新民 曾石虞 梁守槃 谭自烈 周明㶉 李宓 陈百屏 刘恩兰 沈正功 马明德 罗时钧 孙本旺 赵国华 高伯龙 杨仲枢 钟以文 庄蓬甘 岳劼毅 朱起鹤 张稼益 潘景安 沈毅 <b>张述祖</b><div> 哈军工教授、著名弹道学专家</div><div> 哈军工营房建筑委员会委员</div><div> 哈军工第一任教科部长</div><div> 哈军工炮兵工程系弹道教授会主任</div><div> 哈军工教务部数理力学科主任</div><div> 2023年8月29日,国防科大为先贤大师张述祖立汉白玉雕像</div> <b>高步昆</b><div> 哈军工教授<br><div> 哈军工营房建筑委员会技术室主任、教授,与李懋之副院长一起成为陈赓院长最初筹建哈军工的左膀右臂。</div><div> 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后赴美留学,获土木工程博士学位</div><div> 历任北京大学土木系教授,军军事工程学院科研部部长,工程兵学院训练部副部长</div></div><div> 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div><div> 政协陕西省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div> <b>卢庆骏</b><div> 哈军工教授<b><br></b><div> 1936年8月,毕业浙江大学数学系,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学生。</div><div> 1946年9月被选送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研究院深造,获博士学位。<br><div> 1953—1964年,哈军工教授、数学教研室主任、院科学研究部副部长、院教务部副部长;兼任黑龙江大学数学系主任。<br></div><div> 1964—1995年 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历任一分院副院长兼研究所所长、一院副院长兼研究所所长、部总工程师、一院科技委副主任、一院技术顾问、部(公司)科技委顾问等职。<br></div><div> 卢庆骏教授提出的“严谨、严密、严格”的三严作风,成为哈军工的教风。</div><div><br></div></div></div> 贺龙元帅视察哈军工时,与卢庆骏教授亲切握手。 <div><b>曹鹤荪</b><br></div><div> 哈军工教授、国防教育与空气动力学专家</div> 1934年夏,获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学士学位<div> 1936年,获意大利都灵大学航空工程研究生博士学位<br></div><div> 1948年,任上海交通大学教务长和校教授会主席<br></div><div> 1952年起,历任哈军工空军工程系教授、教务处处长、院教务部副部长、部长等职<br></div><div> 1978年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br></div><div> 1979年,当选为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任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div><div>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div> <div><b>任新民</b></div> 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br> 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先后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br> 1952年8月,入哈军工,历任院教务处副处长、炮兵工程系教授、火箭武器教授会(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等职。<div> 1956年8月调赴北京,参加筹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历任总体技术研究室主任、一分院液体发动机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液体发动机设计部主任。</div>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br> 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 。<br> 1999年,任新民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br> 2006年10月8日,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纪念日之际,任新民与钱学森等五位专家获得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颁发的“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 <b>曾石虞</b><div> 哈军工教授</div><div> 就读柏林大学和莱比锡大学,是德国最有名气的火药专家普门德的弟子,获博士学位后回国,能说6国语言</div><div> 1949年,任同济大学化学系主任<br></div><div> 在哈军工任教时,得到了陈赓院长的亲切关怀</div><div> 1971年,调国防科大工作</div> <div><b>梁守槃</b><br></div><div> 哈军工教授</div> 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div> 1938年,赴麻省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硕士<br></div><div> 1940年,先后任西南联大航空系副教授,浙江大学航空系教授<br></div><div> 1952年,任哈军工空军工程系教研室主任<br></div><div> 1956年,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历任发动机研究室主任、一分院总体设计部主任、发动机研究所所长、三分院副院长,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三研究院副院长,航天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高级技术顾问,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div><div>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IAA)院士, 总体和发动机技术专家,中国航天技术的重要开拓者之一。</div><div> 国家“二弹一星”元勋之一 。 </div><div> “中国航天四老”之一。</div> <b>周明㶉</b><br> 哈军工教授<br> 留美博士<br> 哈军工材料力学教授会主任<br> 国防科大副校长<br> 著名力学专家<br> 周明㶉奖学基金是周明㶉教授于1987年建军60周年和建校(国防科大)30周年之际,为发展学校研究生教育而捐献的,金额为10万元。奖学金每年颁发一次,主要奖励学有成就的在校博士生和硕士生。 <b>刘恩兰</b><div><b> </b>哈军工教授<br><div> 1929年赴美留学,在美国克拉克大学攻读地理学硕士,后在芝加哥大学进修,又在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div><div> 1954年,调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任海军系二、三室主任。执教哈军工八年。</div><div> 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洋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海学会常务理事,1978年被国务院任命为国家海洋局顾问。<br><div><br></div></div></div> <b>刘恩兰</b><div> 刘居英院长为刘恩兰颁发奖品<br></div> 赵国华<br> 哈军工教授<br> 1933年,毕业于南京兵工专门学校<br> 1938年,考取庚子赔款公费留学,先后在英国曼彻斯特研究院和美国密西根大学研究院攻读力学,获数学和工程力学硕士学位<br> 1943年起,先后在西北工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等校任教授<br> 1952年,调哈军工,任院机械原理教研室主任、三系六科教研室主任等职<br> 出版的讲义和教材有《机械设计》、《应用力学讲义》和《材料力学讲义》、《高等材料力学》、《高等机械设计)等<br> <b>马明德</b><div> 哈军工教授<br><div>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航空门</div><div> 1938年赴美留学,获密歇根大学航空工程硕士学位<br></div><div> 1945-1949年 任上海交通大学航空系教授<br></div><div> 1952-1966年 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授,空军工程系空气动力教授会副主任和空气动力实验室主任、工程科主任、空气动力专科主任、系副主任,院空气动力研究室主任<br></div></div><div> 1957年 兼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特邀委员。<br> 1964年 兼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空气动力专业组成员及试验技术分组组长。<br> 1966-1969年 任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教授、系副主任。<br></div> <b>罗时钧</b> <div> 哈军工教授 中国空气动力学学科奠基人之一</div><div> 1945年,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47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航空工程系留学,1948年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后师从钱学森教授</div><div> 1950年9月,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哲学博士学位,导师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div><div> 著名空气动力学家、航空教育家,西北工业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跨声速空气动力学与大迎角空气动力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较早将计算流体力学应用于我国的超声速飞机设计,在大迎角气动力计算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div> <b>庄逢甘</b><div> 哈军工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我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与试验基地建设的主要技术领导人之一</div><div> 1946年,毕业于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div><div> 1947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航空工程,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div><div> 1953年,陈赓院长点名将庄逢甘调到哈军工,讲授空气动力学并筹建实验室<br></div> 1956-1958年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研究室任副主任<div> 1964年,国防科委成立了以钱学森为组长、庄逢甘等任副组长的空气动力学专业组,对全国气动力学试验基地的设备建设做了全面规划<br><div> 1993年 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国家航天局)科技委常务副主任。</div></div> <div><b>岳劼毅</b><br></div><div> 哈军工教授<b><br></b></div> 1936年清华大学机械系毕业<br> 1936年10月至1937年6月,在伦敦帝国学院航空系学习 <div> 1938年9月至1939年8月,在德国阿亨工业大学航空系学习<div><div> 1952年8月至1970年6月,在哈军工任教<br></div></div></div><div> 1970年7月至1986年12月,在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任教<br></div> <b>朱起鹤</b><div> 哈军工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br><div> 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div><div> 195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博士学位</div><div> 1952年,调入哈军工</div><div> 1978年调到高能物理研究所</div><div> 1981年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教授</div></div> <b>沈毅</b><div><b> </b>哈军工教授 <b><br></b><div> 1924年,赴法留学,获数理化硕士学位,弹道导弹专家<b><br></b></div><div> 1953年,陈赓院长亲自保释。</div><div> 到哈军工工作后,翻译了一大批国外资料,把自己的所学毫无保留地教授出去,为我国的弹道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br></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哈军工建筑</b></h3> <b>空军工程系</b> <b>炮兵工程系</b><div><br></div> <b>海军工程系</b> <b>装甲兵工程系</b> <b>工程兵工程系</b> <b>院机关楼</b> <b>致知楼</b> <b>炮兵工程系实验楼</b> <b>42号楼</b> <b>图书馆</b> <b>体育馆</b><div>面对军工操场,许多重要典礼、阅兵仪式等都在这里进行。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陈毅体育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这里与军工全院师生见面、讲话。<b><br></b></div> <b>军人俱乐部</b><div>全院师生大型会议主要场所。1964年7月31日,朱德和董必武视察学院时,与学院领导刘居英、谢友法、李懋之、张衍、李开湘、卓明等在军人俱乐部门前合影。<b><br></b></div> <b>八一楼</b> <b>综合服务楼(内有军人服务社)</b> <b>哈军工正门</b>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哈军工拆分</b></div><div><div> 哈军工经历了两次大的拆分,一次是1959年,一次是1970年。<br><br> 作为分管国防科技的国防科委副主任陈赓院长,以哈军工为更好适应国防现代化 “两弹一艇” 建设的需要,于1959年11月向中央军委提出了“常规分散、尖端集中”,更高标准建设我军国防现代化办学的意见,得到中央军委的高度认可,于是中央军委决定学院从1960年开始分建与扩建:将炮兵、装甲兵、工兵的常规专业和刚刚新建的防化兵工程系调出,交给有关兵种,扩建为单独的兵种工程技术学院,形成今天的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工程兵工程学院和防化兵指挥工程学院;将空军工程系中的机场建筑、航空气象等专业和海军工程系中的舰炮、舰炮指挥仪、鱼雷、水雷、舰船消磁等专业与空军、海军的学校合并,成为更完整更高级的工程技术院校(形成后来的空军工程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的一部分);保留空军、海军工程系中的尖端专业和1959年2月新建的导弹工程系;将附属于导弹工程系的原子科扩大为原子工程系;将空军、海军、炮兵的雷达、无线电专业集中,扩建为电子工程系。</div><div> 1959年2月15日,中央军委批准学院以空军工程系第七科为基础,并入炮兵工程系的火箭专业,成立导弹工程系。<br></div><div> </div><div> 1965年9月18日,国防科委(65)科办字第785号文件转发 军委办公厅通知:“关于军事工程学院……的改制问题,第251次军委办公会议决定如下:军事工程学院……的改制问题,林副主席已同意。请科委即抓紧 做好思想动员、准备工作,于1966年1月执行。”<br> 10月21日,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军委《关于军事工程学院等三所院校改变管理体制的报告》,从1966年1月1日起3所院校 改为地方制,仍归国防科委领导。军事工程学院改名哈尔滨工程学院……。由于学院组建领导班子、调整交流干部、移交武器装备、接转供给关系需要一定时间,12月19日,中央军委 通知,经周恩来同意,学院改制可推迟到1966年4月1日起执行, 全体军人集体转业。<br> </div><div> 1966年哈军工转业改制,改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改建和新建了火箭工程系、计算机系。<br><br></div><div> 1970年1月29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改变国防高等院校领导关系的通知》。3月1日,国防科委派出以王松龄为 组长的调研组进驻学院,抓落实政策,主持分建和内迁工作。“哈军工”正式解体。<br></div><div> </div><div> 1969年根据林彪关于战备的“一号命令”,学院内迁,1970年正式分迁。其中导弹工程系(1966年改建为火箭工程系)、电子工程系、1966年前新建的计算机系以及基础课部和院机关划归第七机械工业部迁往长沙,成立长沙工学院。1978年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重回军队序列。把空军工程系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迁往西安并入西北工业大学。原子工程系、导弹系、空军系、电子系、计算机系、基础部部分留在了哈尔滨与海军工程系组成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94年更名哈尔滨工程大学。风洞实验室改为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的一个研究所,现为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br><br> 哈尔滨工程大学继承了“哈军工”17个专业,包括一个大系——海军系10个专业,还有5个系7个专业:原子系3个、导弹系1个、空军系1个、电子系1个、计算机系1个,继承的教师大约1500余人。<br><br> 国防科技大学继承了“哈军工”3个系12个专业,分别是电子系4个、计算机系4个、导弹系4个,共计教师1400余人。<br><br> 南京理工大学是在“哈军工”分拆出来的炮兵系7个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div><div> </div><div> 装甲兵工程学院是在“哈军工”装甲兵工程系5个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br></div><div><br></div><div> 工程兵工程学院是在“哈军工”工程兵系4个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br></div><div><br></div><div>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是在“哈军工”防化系4个专业迁址长春,成立防化学兵工程学院。1969年在北京成立了防化技术学校,1986年改名为防化指挥工程学院。<br><br></div></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国防科技大学</b></h1><div> 1975年7月,邓小平同志恢复职务主持中央工作后,曾指示国防科委以长沙工学院为基础组建国防科技大学。时任长沙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学院领导小组负责人的张文峰和训练部负责人高勇接到上级通知后,准备落实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但由于“四人帮”疯狂破坏,使这项工作遭到批判并被搁置下来。<b><br></b></div><div> 1977年7月16日至21日召开的党的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决定》。此时,张文峰和高勇同志正在北京出差。听到这个喜讯后,他们格外激动,立即向邓小平同志的妹妹邓先群同志反映了想当面向邓小平同志汇报工作的愿望。<br></div><div> 7月23日9时40分,邓小平同志派车接张文峰他们到家中,和他们亲切地握手、交谈。<br></div><div> 当张文峰汇报1975年的筹办工作情况时,邓小平同志说:那时教育战线的整顿搞不动,我就想让军队带头,搞一所国防科技大学,从高中直接招生,现在看来还不够,还应发展。<br> 谈话期间,邓小平同志还打电话叫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一起听汇报。邓小平同志的接见和指示,给予他们极大鼓舞。返校后,他们很快上报了《关于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的意见》,邓小平同志和其他领导同志在接到报告后的第二天,就先后批示“同意”,并明确由张爱萍负责落实。<br> 1978年6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关于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的通知》。《通知》指出: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长沙工学院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列入军队序列。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防科技大学从此诞生了。<br></div> <b>国防科技大学</b>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重大科技成果</b><br></div>天河超级计算机,北斗卫星,磁悬浮车,无人车,无人机等<br><div>4项成果获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著名教授</b><br></div> 曹鹤荪、孙本旺、汪浩、慈云贵、胡振渭、柳克俊、陆寅初、高伯龙、邹逢兴等,都是从哈军工过去的<div> 邹逢兴毕业于哈军工</div> <b>张衍</b><div> 哈军工政治部主任、少将</div><div> 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政委</div><div> 国防科委副主任兼国防科大校长</div><div> 国家计委副主任</div> <b>张文峰</b><div> 1952年9月,任哈军工科学教育部副部长、大校</div><div> 1962年,任学院副教育长</div><div> 1966年,任哈尔滨工程学院副院长。<br></div><div> 1979年,任国防科大副校长、校党委常委。</div><div> 1986年3月离休,为副兵团级。 <br></div> <b>汪浩</b><div><b> </b>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数学系 </div><div> 1952年调入卢庆骏任主任的哈军工数学教研室任教 </div><div> 与戴遗山教授开创哈军工“学时多、内容难、要求高”等显著特点的“数学霸王课”,培养学员“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 </div><div><div><div> 国防科大系统工程与数学系教授、副主任、主任</div></div><div> 系统工程专家,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系统工程本科专业,提出了区域规划系统工程理论,是我国研究模糊数学的先行者。<br></div><div> 撰写了《数学分析引论》、《一元函数微分学与积分学》和《概率论》等一些高质量的教科书。<br></div></div><div>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政委<br></div><div>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div> <b>曹鹤荪</b><div> 1934年进入意大利都灵大学航空工程研究生院学习,1936年被授予工学博士学位</div><div> 1948年底,任上海交通大学教务长和交大教授会主席</div><div> 1952年11月奉命调哈军工任院科学教育部教务处处长、教务部副部长、部长等职。<div> 1978年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div><div> 1979年当选为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任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常务理事。</div><div> 1985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br></div></div> <b>孙本旺</b><div> 193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b><br></b><div> 1947年,获纽约大学柯郎研究院哲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哲学博士学位。<b><br></b></div></div><div> 哈军工教授、数学教研室和基础课部主任</div><div> 编著有《伽罗毕理论》,译有《数学分析》等</div><div> 国防科大系统工程系主任、数学系主任</div><div> 国防科大副校长<br></div><div> 中国数学学会第三届理事</div> 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div><b>周明鸂</b><br></div>赴美国留学、先后获得两个硕士和一个博士学位,著名力学专家。<div>1943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中国同学合影,其中有周明鸂、钱学森。<br><div>1952年3月,一封经周总理亲自审阅过的电报拍发到武汉大学周明鸂手里,邀请他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工作。<br></div><div>1953年,学院成立了教育工作者协会,陈赓院长任命周明鸂为主任。<br></div></div><div>哈军工材料力学教授会主任。</div><div>1983年-1994年,周明鸂共培养了9名博士生、10名硕士生,其中就包括全军第一位工学博士。<br></div><div>多年积蓄的10万元人民币捐给学校作为研究生奖学基金,这也是我军第一个研究生奖学金,建立“周明鸂奖学金”。<br></div><div>国防科大副校长<br></div><div>2023年8月29日,国防科大为先贤大师周明鸂立汉白玉雕像<br></div> <b>胡振渭</b><div> 1940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矿业工程系。</div><div> 1945年在匹兹堡卡内基大学冶金研究院进修,1948年获该院冶金工程硕士学位。同年回国,曾任北洋大学教授。<b><br></b></div><div> 1952年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军工金工金相教研室主任、基础课部副主任、教授。</div><div> 1953年春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历任金工金相教研室主任、院务委员,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基础课部副主任,哈工大金相及热处理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历届考试委员会主席及黑龙江省金属学会副会长。</div><div> 出版了《锋钢热处理》、《金相学及热处理》、《沉淀硬化》、《定向凝固共晶合金复合材料》、《断裂概论》、《复合材料的特征及对发展复合材料的建设》、《碳化硅纤维增强铝复合材料实验研究》等二十三部(篇)教材及专著。<br></div><div> 先后发表了《关于LD—10铝合金焊缝“存放裂纹”的初步探讨》、《断裂力学、断裂韧性及断裂控制》、《我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发展概况和前景》、《碳化硅纤维增强铝复合材料实验研究》等论文。<br></div><div> 主持全国第一届、第二届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开辟了中日、中美、中德在碳化硅纤维技术领域的协作。他所完成的许多科研成果用于航天、航空领域增强了我国防力量。</div><div> 是中国第一批复合材料科学研究专家。</div><div> 国防科大系副主任。</div> <b>柳克俊</b><div> 195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div><div> 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b><br></b></div><div> 1956年底设计出了我国军用电子数字计算机图纸,并设想将此设计方案(简称"901")用于海军鱼雷射击指挥。在研制过程中得到了陈赓院长和刘居英副院长的肯定和鼓励。</div><div> 主持组织研制成中国第一台电子数字式鱼雷指挥仪系统。<br></div><div> 1958年国庆节前夕研制成了我国第一台军用计算机。之后,机器从哈尔滨运往北京,向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首长汇报,得到了中央首长的肯定。随后,在哈军工海军系成立了计算机专业。</div><div> 1961年研制成我国首台完全国产化的半导体军用电子计算机,率先开创电子计算机在海军中的应用和推广。<br></div><div> 1978-1979年 任国防科大计算机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主任、副教授。</div> 1982-1984年 任国防科大系统工程系副主任、教授。<br><div> 1986年倡导和筹建了信息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任主任委员,从事系统工程研究,创导信息系统工程研究,为我国军队指挥自动化建设、信息系统工程研究作出了贡献。</div><div>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系统工程与系统科学》主编。 著有《系统工程》、《信息系统》等科技图书,发表论文约百篇。</div> <b>陆寅初</b><div>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毕业分配至哈军工任教<br></div><div> 1978年,国防科大自动控制系二室任教<br></div><div> 1987年,荣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br></div><div> 在国内率先提出了表面断裂的非线性弹簧模型,与美国著名的力学家D•M•Parks差不多同时发表了相似的结论。这一模型成功地应用于宇航压力容器等工程结构的安全评定中。<br></div><div> 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或者在重要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近百篇,其中有四十多篇论文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交流<br></div><div> 一九八八年六月应邀参加了在法国的Grenoble France举行的第十七届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大会,一下子入选交流了《蠕变损伤条件下的裂纹端部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微裂纹损伤理论》两篇论文,令国外同行权威刮目相看。<br></div><div> 国防科大航天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div><div><b> 中国著名的固体力学专家</b><br></div> <b>高伯龙</b><div> 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br></div><div> 1954,调哈军工物理教研室工作,先后担任主任教员、高校讲师、副教授<br></div><div> 1970年,在长沙工学院物理教研室、激光教研室工作</div><div> 1978年调任到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激光研究室、环形激光器研究室工作</div><div> 1981年担任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环形激光器研究室主任</div><div> 1982年担任军用光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div><div> 激光陀螺专家,中国激光陀螺奠基人 </div><div> <b> 中国工程院院士</b><br></div><div><b> </b>2023年8月29日,国防科大为先贤大师高伯龙立汉白玉雕像</div> <b>邹逢兴</b><div> 1969年毕业于哈军工导弹控制专业<b><br></b></div><div> 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军优秀教师,首届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获得者,首届军队优质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div><div> 编著出版全国、全军本科统编教材、国家规划重点教材等36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材奖3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打造建设了2门国家精品课程,带出了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哈尔滨工程大学</b></h1><div> 197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哈尔滨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原军工其他各机关系部的部分干部教师调整归第六机械工业部(后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领导,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b><br></b></div><div> 组建哈船院的领导成员有:林毅,原北京空军副司令员,少将军衔,后任国防工科委第三研究院院长,由北京调来负责筹建学院工作,任领导小组组长。卓明,原“哈军工”领导成员,任筹建组副组长。此外,还有原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党委书记王松如、系主任冯捷、系党委副书记齐琪等。1970年底,海军派来一个工作组,协助学院领导进行筹建工作。海军副司令员周希汉中将还到学院检查了学院筹建情况,并对处级以上干部做了动员讲话。</div><div> 这一年10月,林毅同志来哈负责学院工作,针对当时情况,他果断提出:立足原地办学,着眼明年招生。要求做到“四定”:即定人头、定任务、定计划、定教材,作好招生准备工作。为加速筹建工作,学院再度向六机部汇报学院院址等问题并强调:如果不能批准,请考虑学院办与不办的问题,现在的状态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很快六机部下发了关于学院规模、专业设置的文件:船舶工程学院在专业设置和规模上应重点培养海军武备、核动力潜艇,兼顾培养船、机、电、水声等方面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技术人员,设置21个专业和2个研究室。<br></div><div> 哈船院领导克服各种困难,充实加强学院各项工作力量。一是从原“哈军工”的教职工队伍中选调教师、干部充实到哈船院的教职工队伍中来,从筹建开始到1972年共调入1769人,原“哈军工”教师占了全部教师的80%;二是从被下放到农村或建设兵团去参加农业劳动的原“哈军工”毕业生中选调了几百人,大大充实了教学力量。事实证明,这是一项非常正确的决定,为学院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br></div><div> 1972年7月1日,学院首届开学典礼隆重举行。<br></div><div> 1983年,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聂荣臻为学院题写院名“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br></div><div> 1994年4月,经国家教委批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br></div><div> 1996年,学校成为国家“211工程”的首批建设学校之一。</div><div> 2008年,学校划归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div><div> 2010年,学校跻身国家“优势学科平台”建设高校。<br></div><div> 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学校坚持“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办学方略,为我国船舶工业、核工业、国防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我国船海核领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并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国际评估获评“世界上该领域最有实力的学科之一”。<br></div><div> <br></div><div><br></div> <div></div> <b>哈工程图书馆</b> <b>哈工程研究生院</b> <b>哈军工纪念馆</b> <b>哈工程主楼</b> <b>哈工程军工操场</b> <b>哈工程21A教学楼</b> <b>哈工程21B教学楼</b><div><b>奥列霍夫雕像</b></div> <b>哈工程正门</b>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重大科技成果</b><br></div> 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摘取过世界第一的桂冠。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减振降噪、船舶减摇、船舶动力、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水下探测、核动力仿真、大型船舶仿真验证评估、高性能舰船设计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现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重要依托力量。<div> 学校研制的“悟空号”深潜器成功自主下潜至10896m,是目前我国自主下潜最深的无人无缆深潜器。学校研制深水高精度水下综合定位系统,保障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多次深潜任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项目62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60余项。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中国-俄罗斯极地技术与装备联合实验室成为首批14家国家认定的实验室。牵头成立“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核安全与仿真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舰船动力”“先进海洋材料”协同创新中心获黑龙江省认定。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人均科研经费位居全国高校前列。<br><div> “核动力装置模拟器”项目,2005年荣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6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br></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著名教授</b></h3><div> 邓三瑞 顾懋祥 戴遗山 杨士莪 王兆祥 边信黔 徐玉如 杨德森<b><br></b></div><div> 边信黔、徐玉如、杨德森毕业于哈军工<br></div> <b>林毅</b><div>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筹建领导小组组长、少将</div><div> 关于哈船院校址,果断提出:“立足原地办学“,使得哈军工原址得以保留。<br><div> 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院长</div><div> 第六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兼第七研究院院长<br></div></div> <b>邓三瑞</b><div> 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造船系<br></div><div> 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造船科教研室主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b><br></b></div><div> 2005年被授予哈尔滨工程大学“终身荣誉教授”<br></div><div> 被誉为<b>“中国潜艇之父”</b><br></div><div> 1959年,领导主持我国潜艇首次自行设计的技术设计工作,其后担任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设计总体顾问,是我国潜艇事业的先行者<br></div><div> 20世纪90年代初,开辟了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研究方向,领导主持了我国第一台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的研制工作,是我国军用智能水下机器人的开创者</div><div> 著有《系统工程与控制导论》等著作</div><div> 与人合著的《海军军备竞赛》一书1985年由联合国出版<br><br></div> <b>顾懋祥</b><div> 1945年2月,毕业于上海雷士德工学院</div><div> 1949年6月,硕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div><div> 1950年10月至1952年12月,任上海交通大学造船系讲师</div><div> 1952年12月至1972年5月,先后任海军工程系科主任、副教授、教授。</div><div> 1972年2月至1979年5月,任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副教务长、教授</div><div> 1979年5月至1996年5月,先后任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七〇二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div><div> 主持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教学兼科研用的船模拖曳水池</div><div> 主持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艘气垫船及中国第一艘单水翼艇</div><div> 最早用实验保证了国际上无舱盖集装箱船的诞生,倡导并组织了我国海洋浮式系统、海上平台管节点的研究,最早把“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船舶运动技术,为我国船舶工程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div><div> <b>中国工程院院士<br></b></div> <b>戴遗山</b><div> 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数学系</div><div> 1952年至1953年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读研究生</div><div> 1953年10月分配到哈军工任教,历任哈军工副教授,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教授、数学教研室主任、基础课部副主任</div><div> 和顾懋祥院士等一起最早开展船舶适航性理论研究和数值预报工作,完成的船舶适航性计算方法获全国科学大会奖。<br></div><div> 曾任中国数学学会理事;中船总船舶力学专业组副组长;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耐波性学组副组长</div><div> <b> 哈尔滨工程大学终身荣誉教授</b><br></div> <b>杨士莪</b><div> 1950年,提前从清华大学毕业,到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b><br></b></div><div> 1952年,调至哈军工任教</div><div> 1957年,杨士莪到苏联科学院声学所进修<br></div><div> 1959年,杨士莪回到当时的哈军工,开始着力筹建国内第一个声纳专业<br></div><div> 水声研究所所长,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div><div> 编著《水下噪声学》《声学原理》《水声传播原理》等一批中国最早的水声理论著作,其中《水下噪声学》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专著</div><div> 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奖多项</div><div> <b>中国工程院院士</b><br></div> <b>王兆祥</b><div> 哈军工核动力装置教研室主任、教授</div><div> 哈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资深教授</div><div> 著有《核动力装置原理设计》,获二等奖</div> <b>边信黔</b><div> 1965年毕业于哈军工核动力装置专业</div><div> 北飒所所长<br></div><div> 哈工程硕士生导师(核能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导师(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已培养硕士生49名,博士38名,博士后4名。</div><div>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20余篇。针对海洋环境和船舶特性,应用先进控制理论、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在深潜救生和打捞、动力定位、气垫船驾控以及水下潜器等国家急需的装备研制方面,主持完成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的国家项目,增补了国内空白,已装备海军,并推广于民用。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16项,其中国家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国防科技一等奖2项,中船总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div><div> 国家973计划某项目技术首席专家,自动化学会机器人专业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报英文版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共获过国家和省部委科技奖17项,作为第一完成人,曾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发明1项。</div><div> <b>哈尔滨工程大学终身荣誉教授</b><br><div><b><br></b></div></div> <b>徐玉如</b><div> 1966年毕业于哈军工海军工程系</div><div> 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教授</div><div> 致力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科学技术研究,从1972年开始从事中国第一艘深潜救生艇的研究工作;1987年开始作为水下机器人专家组成员,是"探索者"号水下机器人主要研究成员 。</div><div> 主持完成了多项具有开拓性的工程研究项目。在潜器操纵性与动力定位技术方面,领导课题组成功研制了潜器四自由度动力定位样机系统,奠定了中国动力定位的技术基础 。</div><div> 在潜水器总体、船舶操纵与动力定位、水下智能机器人、微小型水下无人航行器等技术领域的系统集成、水动力分析、总体设计和动态仿真等关键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多项填补空白的科研成果 。</div><div>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1项。</div><div> 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多篇</div><div> 在发展中国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机器人系统建模与仿真、载体设计优化、智能控制体系结构、试验系统集成等方面做出了关键性技术贡献 。(中国工程院评)</div><div> 治学治教严谨、学术造诣精深、学术成就卓著,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为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深受业界同志、学校教师和学生爱戴 。(哈尔滨工程大学评)</div><div> <b>中国工程院院士</b></div><div><br></div> <b>杨德森</b><div> 1982年1月,毕业于哈工程水声系</div><div> 1998年,获哈工程水声工程学科博士学位</div><div>我国水声工程领域知名专家、水下矢量声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先行者。<b><br></b></div><div> 长期从事水声工程领域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在矢量声呐技术、潜艇声隐身技术,尤其是潜艇辐射噪声测量、噪声源识别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声呐技术和水中兵器声隐身工程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div><div>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36项,发表学术论文152篇,撰写专著两部。<br></div><div> <b>中国工程院院士</b><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南京理工大学</b></h1><div> 南京理工大学是在“哈军工”分拆出来的炮兵工程系7个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1966年退出部队序列改成华东工程学院,1984年又改成华东工学院,1993年改名为南京理工大学。</div><div> 著名导弹和火箭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任新民院士是南理工的校友,又是学校的名誉教授。<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重大科技成果</b></h3><div> 学校坚持创新引领,科技优势突出。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在先进发射、高效毁伤、光电信息、远程压制、智能无人平台等国防科技领域代表着国家水平。<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著名教授</b></h3><div>李鸿志 王泽山 芮筱亭 陈光 付梦印 刘怡昕 杨秀敏<b><br></b></div> <b>李鸿志</b><div> 1988-2000年担任南京理工大学校长、教授。<b><br></b><div>长期从事国防科研、教学工作。创建“中间弹道学”学科,论证、建设并主持运行了弹道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开拓“超高速电热发射技术”新领域,主持完成“工业爆炸灾害力学”、“流体边界层减阻与控制”以及“瞬态流场测试技术”等重点研究任务。<b><br></b></div><div> 撰写论文、著作100余篇(部),培养博、硕士及博士后50余名。<br><b> 中国工程院院士</b><br></div></div> <b>王泽山</b><div><b> </b>1960年毕业于哈军工。</div><div> 从事含能材料方面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发展了发射药及其装药理论;发明了低温感技术,提高了发射效率,使发射威力超过国外同类装备的水平;创制了我国独有的“远程等模块装药”,成果已在多种武器型号中装备。研究和解决了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有关理论和综合性处理技术,实现了资源化再利用,改善了安全,降低了公害,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div><div> 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 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1);1994年获光华科技基金特等奖;1997年获何梁何利奖;2001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99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1); 201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1);</div><div>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div><div><div> 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2017年度<b>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b>,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自为王泽山院士颁奖。</div><div> 王泽山让中国火炸药技术重回世界之巅。</div><div> <b> 中国工程院院士</b>。</div></div> <b>芮筱亭</b><div> 1982年毕业于苏州大学,1986年和1994年在南京理工大学分别获硕士和博士学位。<b><br></b></div><div> 长期从事发射动力学和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建立了多体系统发射动力学理论与技术体系。提出了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在国际上被称为“芮方法”,成为国际上计算速度最快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法之一;提出了弹箭高密集度设计、等起始扰动非满管密集度试验、发射安全性评估的发射动力学新原理与手段,提升了我国9项国家高新工程等13型重大装备密集度设计和试验水平与安全性水平。</div><div>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技工业杰出人才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div><div> 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科协主席、发射动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央军委科技委委员(兼职)。</div><div> <b>中国科学院院士。</b></div> <b>陈光</b><div>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科协副主席。国家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div><div> 主要从事金属材料与加工科学技术研究,在轻质耐热金属间化合物、高温合金定向凝固、非晶复合、钢铁及加工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做出重要创新性贡献。提出全过程控制定向凝固学术思想,发现定向凝固存在特殊现象,提出定向固态相变晶体取向调控原理,发明了液-固与固-固相变协同控制的晶体生长方法,突破了传统定向凝固技术只控制液-固相变的局限性,有效控制了凝固后具有复杂固态相变材料的最终晶体取向,实现了强度、塑性和高温持久性能的优异结合与跨越提升。</div><div>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科技一等奖4项,授权发明专利84件(含国际专利4件)。</div><div>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div> <b>付梦印</b><div><b> </b>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授。</div><div> 主要从事组合导航与智能导航技术研究,在组合导航系统、高动态陀螺技术、陆用自主导航与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重点项目、基础加强项目、国家重大需求领域项目等多个项目,承担研制国家重大需求领域系列产品,已出口十多个国家,为国家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政治影响力。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近20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国家技术发明授权6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近10部。</div> <b>中国工程院院士</b><br> <b>刘怡昕</b><div> 1964年毕业于哈军工<b><br></b></div><div> 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专家、教授<br></div><div> 在精确制导武器运用、模拟训练系统和检测器材研制、提高武器作战效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成果。特别是在武器运用与研制相结合方面做了开拓性工作。</div><div> 先后获24项成果获国家级和军队级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及教学成果奖、21次获全军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出版著作20部、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授权专利10项,主编教材10部。<br></div><div> <b> 中国工程院院士</b><br></div> <b>杨秀敏</b><div> 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b><br></b></div><div> 主要从事武器爆炸效应的数值模拟和防护工程的理论分析、系统论证等工作。率先完成了爆炸成坑及地运动规律的二维数值模拟计算。在触地爆炸效应的研究过程中,最先完成了爆炸成坑和地冲击波传播的数值模拟。提出了若干提高指挥工程战时生存能力的重要建议。建立了预测城市灾害的分析模型。致力于常规制导弹头击中目标后的爆炸冲击近区破坏效应研究。带领博士生编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爆炸冲击数值计算机软件包,建立了武器破坏效应三维数值仿真平台,完成了多弹重复打击安全防护层厚度等系列关键课题研究,为编制新版工程设计规范提供了科学依据。</div><div> 先后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等。<br><b>中国工程院院士</b><br> <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陆军工程大学</b></h1><div> 1961年,“哈军工”工程兵工程系4个专业迁至西安,成立工程兵工程学院。1969年迁至南京改名为工程兵技术学校,1997年,与原通信工程学院、空军气象学院、总参第六十三研究所合并,组建解放军理工大学。现在是解放军理工大学的一个分院。<b><br></b></div> <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重大科技成果</b></h3><div> 坚持面向战场、服务部队,承担大批国家、军队重大科研和战略工程建设任务,获国家、军队(省、部)级科技奖2600余项,其中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42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b><br></b></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著名教授</b></div><div> 钱七虎 王景泉 王明洋</div><div> 钱七虎、王景泉毕业于哈军工<br></div> <div><b>钱七虎</b><br></div><div> 1960年,毕业于哈军工</div><div> 1961年,赴苏联古比雪夫军事工程学院攻读防护工程专业研究生,获副博士</div><div> 1983年9月至1996年10月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div><div> 陆军工程大学教授</div><div> 1994年当选为<b>中国工程院</b>首批<b>院士</b></div><div> 1996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科技委副主任,常委</div><div><div> 著名防护工程专家、军事工程专家、教育家,2018年度<b>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b>,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div></div><div> 2022年7月27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签署命令,授予科技强军、为国铸盾的防护工程专家钱七虎<b>“八一勋章”</b>。</div><div> 长期从事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解决了孔口防护等多项难点的计算与设计问题,率先将运筹学和系统工程方法运用于防护工程领域。<br></div><div> 中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的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的引领者。</div><div> <b> </b>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是中共十二大代表。</div> <b>王景泉</b><div> 1961年,毕业于哈军工</div><div> 1999年,任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教研室教授</div><div> 1996年、2001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br></div><div> 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div><div> 2002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荣立一等功</div><div> 渡河(海)工程专家</div><div> <b>中国工程院院士 </b></div> <b>王明洋</b><div> 1988年,获解放军工程兵工程学院防护工程学士学位</div><div> 1991年,获同济大学结构理论研究所地震工程与防护工程硕士学位</div><div> 1994年,获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防护工程专博士学位</div><div> 1997年,在同济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div><div> 2000年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br></div><div> 主要从事地下防护工程的研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和EI收录60篇。<br></div><div>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理事长、《爆炸与冲击》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编委。<br></div><div> <b> 中国工程院院士</b><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装甲兵工程学院</b></h1><div> 1961年,“哈军工”装甲兵工程系5个专业迁至西安,成立装甲兵工程学院。1969年,学校迁至北京,改称为坦克技术学校,1978年改名为装甲兵技术学院。<b><br></b></div> <div></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重大科技成果</b></div><div> “需求牵引、技术推动、学科统揽、重点突破”,这是装甲兵工程学院确立的科研工作指导方针。近5年来,学院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00多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学术论文12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78部。装备表面工程学科,在徐滨士院士的指导和带动下,始终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过8项国家级奖励,22项军队级奖励,13项获国家专利。该学科目前正向再制造工程领域发展。<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著名教授</b><br></div> 徐滨士 藏克茂 王精业<div><div> </div><div><b> 徐滨士 </b></div><div> 1954年,毕业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与焊接专业毕业</div><div> 1954年至1961年,哈军工装甲兵工程系任教<br></div><div>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div></div><div> 1987年,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表面工程研究所与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全力研究和解决表面工程中的许多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问题,并创办了《表面工程》杂志。带领课题组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成功开发出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制备出了不同体系的20余种纳米电刷镀液。<br></div><div>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少将 </div><div><b> 中国工程院院士</b><br></div> <b>藏克茂</b><div> 195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分配到哈军工海军工程系任教</div><div> 1995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PWM炮台装置获得成功。该装置的正式列装,使我军主战坦克火炮瞄准时间大大缩短,设计命中率大幅提高。这项成果同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br></div><div> 中国著名坦克电气自动化专家、陆军装甲兵学院教授</div><div><b> 中国工程院院士</b></div> <b>王精业</b><div> 我军装备学科带头人、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作战仿真实验室教授、著名仿真工程专家</div><div> 长期从事仿真理论研究和教学,创建了我军第一个军用仿真工程本科专业,研制开发出了我军第一台坦克高级驾驶模拟器,为装甲兵训练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br></div><div> 荣获第四届“军队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防化学院</b></h1><div> 1961年,“哈军工”防化系4个专业迁址长春,成立防化学兵工程学院。1969年在北京成立了防化技术学校,1986年改名为防化指挥工程学院。<b><br></b></div> <div></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重大科技成果</b></h3><div>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奖72项,取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军队教学成果奖21项,多门课程立项、获评国家重点本科课程、全军和陆军精品课程。涌现出一等功臣钟玉征、化武专家陈海平“和平卫士”郁建兴、黄顺祥等一大批国际知名的英模人物。<b><br></b></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著名教授</b></h3><div> 陈海平 钟玉征 郁建兴 黄顺祥<b><br></b></div><div><br></div><div><b>陈海平</b></div><div> 1960年,毕业于哈军工</div><div> 1978年在北京防化学院、防化指挥工程学院任教,历任教研室副主任,训练部副部长等职。</div><div> 全国风工程及工业空气动力学委员会委员,全国火炸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div><div> 创建了"化学估算"课程,设计定型"化学估算盘"。<br></div><div> 发表论著:《化学武器》、《化学估算》、《中国消防大全--化学杀伤评估》、《化学武器效应及销毁》、《烟幕技术基础》等教材和专著。</div> <b>钟玉征</b><div> 195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br></div><div> 1960年至1962年,调到哈军工担任助理教师<br></div><div> 1978年起,先后担任总参谋部防化指挥工程学院讲师、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br></div><div> 1990年、1991年两次领导专家组代表中国参加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化学武器特设委员会组织的第二、三轮“国际化学裁军核查对比实验”。</div><div> 她领导的实验小组于1991年、1993年在国际联试中两获第一。<br></div><div> 与人合编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本防化学有关专业分析的教材《毒剂分析教材》和《科学文献检索》、《毒剂侦检分析化学》等。</div><div> 1993年7月,被授予少将军衔,是当时我军的12名女将军之一,成为全军唯一的专业技术女将军。</div> <b>郁建兴</b><div> 1984年,毕业于解放军防化指挥工程学院,毕业后直接入该院工程系攻读硕士学位。</div><div> 1989年,考入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br></div><div> 防化指挥工程学院三系主任、教授<br></div><div> 申报了多项科研课题,完成两项国家标准课题,参与编写和翻译多部防化书籍近百万字,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br></div><div> 中国化学武器检查专家,联合国对伊武器检查员,有“和平卫士”之称<br></div> <b>黄顺祥</b><div> 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学院研究员(资格),教授、理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对象。</div><div> 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发明授权专利17项,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是全军最年轻的国家技术发明奖首要完成人,</div><div>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br></div> <div> 军工六校是历史的产物,但哈军工精神永远统率军工六校。<div> 哈军工精神是陈赓院长是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在成长过程中长期锤炼而成的,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理想追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作风、气质、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等。哈军工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临危建校的强军报国精神、精心育人的勤奋拼搏精神、科技领先的自主创新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勇于牺牲奉献精神。<br></div><div> 哈军工精神是军工六校共同的精神财富,学习、继承、弘扬哈军工精神是军工六校共同使命。哈军工精神是六校发展的精神源泉和不竭动力。</div><div> 军工六校一定会高举哈军工大旗,让哈军工精神永远传承,哈军工事业永远传承,哈军工人永远传承。</div><div> 军工人永远拼搏向前!</div><div><br></div><div><h1 style="text-align: left;"> <b>九月一日是全体军工六校人的盛大节日,让我们振臂高呼:热烈庆祝母校建校七十周年!</b></h1><br></div></div> 作者说明:《哈军工与军工六校》资料取自网络,如有不当,请阅者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