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会的色彩

刘波

<p class="ql-block">  题图:宝鸡文理学院高新校区正门</p> <p class="ql-block">  远山静幽,求佛诵经者云。有行脚游僧至,观香火缭绕云盖壑野,闻蕴蕴之声涧溪有声,欲安步从众修行,尝无院堂可聚留者,日暮,众皆消遁。然遥询佛祖:“苟言修香火谒仙成名、修庙堂积善者与,孰为大德之修?”佛祖答曰:“先行而筑院堂静修积善者功德至伟。”僧从之,苦行恭修筑院堂于峰端,后祥云香火久之益甚。 </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宝鸡师范学院1975级中文班(首届)毕业合影(原照题头应为中文系78届)</p> <p class="ql-block">  1958宝鸡大学农机系学生正在金工实习</p> <p class="ql-block">  宝文理文传院首届毕业生2023年8月19日毕业45周年回访母校聚会合影</p> <p class="ql-block">  聚会有颜色么?应该怎样辨识一场聚会的七彩祥光?借用美术学、音乐学和语言学“原色”、“音色”和“情彩”的概念豁然明朗。这么多年的忙碌奔波,花花绿绿的票子把人烧得变了形状不知道自己是谁,光怪陆离的现实让人失却了本性看不清周围,谈却情感的色彩,似乎是很暗淡和奢侈的遥梦之想,但有一件事却能寻到情彩的本真,那就是聚会。</p> <p class="ql-block">  1975年10月陕西师大宝鸡分校成立时的新校门</p> <p class="ql-block">  图为1958年宝鸡大学农机系同学在校门口</p> <p class="ql-block">  图为75级同学迎接76级新同学来校报到场景</p> <p class="ql-block">  聚会的色彩是赤色的,它深深打着历史与时代的真实烙印赤诚无假,《汉书·五行志下之上》说,“其夏,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阡陌,设张博具,歌舞祠西王母。”可见这是多么声势浩大的精神文化活动呀!顾名思义,聚会是指同类情感成员的聚集和会合,泛指多人有明确主题的集体活动。聚会最大的特征是目标一致情感共享利益分担,动态的“聚”是聚会的特高光和最亮点,聚合聚积聚集聚谈聚拢聚餐直到最终“物以类聚”的凝聚精神;“会”是多数人集合或组成的团队或团体,会合会拢会谈会面会餐会议凸显出“人以群和”的和合状态。聚会因参众对象和目的主题的不同而门类繁多形式多样,诸如家庭聚会、家族聚会、同学聚会、战友聚会、同事聚会等等不一而足。但要说起聚会的情感色彩,那就是以真挚无暇的亲情、友情和恋情三原色为底色基调的调和变化了,并由此而生成情感和物质世界的绚丽多彩和万紫千红来。就是三原色中的恋情也不仅仅是指爱情,对山水之恋、对土地之恋、对祖国之恋、对故乡之恋、对军营之恋,亦或对母校之恋的不可割舍都在这“恋情”的情理中。要说起最能表现聚会本色真实蕴含的体验,莫过于一帮子宝文理1975级中文班让岁月磨砺得白发苍苍的老头儿老太太,他们45年后全班整建返校汇报,把一生奋斗演绎出的精彩故事告知敬爱的母校老师和校友们。</p> <p class="ql-block">  75级(78届)中文班第一学习小组毕业留念</p> <p class="ql-block">  1978年8月21日全校(非原宝大工科专业)教职工欢送首届师范专业毕业生在原北院操场合影</p> <p class="ql-block">  聚会的色彩是橙色的,金黄贵重的鲜艳由拼搏和艰辛而陶冶染成。2023年8月19日这一天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里程碑性日子。1866年8月19日清末大臣左宗棠设立福州船政局,成为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军舰生产基地,船政成为当时远东最大的造船厂,被誉为中华民族交通装备业的“开山之祖”;也是在1975年8月19日,国家和省党政领导们做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重大决策,从部属的陕西师范大学当年招生指标中调配出500个名额(汉中、宝鸡各250名,其中宝鸡教学基地政教、中文、数学各50名,物理100名),从渭南、西安、咸阳宝鸡、汉中、安康地区分别招收政治素质过硬、身体健康和文化基础扎实的学员,由师大教学基地、师大分校逐步过渡到独立大学,用陕西师大的孵化带动功能恢复再建1958年组建1963年下马的宝鸡大学和汉中大学,在省会以外的宝鸡、延安和汉中三地构建以陕师大为核心的宝大、延大、汉大三足鼎立中心辐射型高等师范教育格局,解决因特殊时期中学教育师资青黄不接的发展难题。西府宝鸡由抗战老干部、陈伯达、汪东兴介绍入党的陕西师范大学首任教务长、时任宝鸡专署教育局长的洛文挂帅,点将招贤组建队伍,采用边组接边过渡边招生培养的建校模式,一月内完成选点定校组队招生正常运转。由于宝鸡大学下马后原校址改为渭河电器厂,陕西师大宝鸡教学点只得寄居在宝鸡西关外地区直属的长寿中学。据洛文校长生前讲,当时分工由陕西师大负责选拔招生、选派带队领导和骨干教师按照专业培养计划组织教学,宝鸡地区提供教学生活场地、物资供应、管理服务和后期过渡性师资选调、管理人员配备工作。时值各县推荐招生的关键时期,省市教育部门从培养陕西中学师资需求出发,利用主管优势预先选拔了大批政治过硬基础扎实以高72毕业生为主的青年骨干优先进入宝鸡基地学习,新生中中共正式党员接近50%。当年9月12日首批陕西师大招收的250名学生入学报到,时设政教、中文、数学、物理四个系的宝鸡教学基地开始运转。10月26日宣布基地升格为陕西师大宝鸡分校,洛文兼任党委书记和革委会主任,贠凤吉(铁道部宝鸡机车大修厂党委委员组织部长)任副书记;韩海智(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系党总支书记)、孙胤(原宝鸡地区长寿中学革委会主任)、毛振珊(原宝鸡地区长寿中学革委会副主任)分任党委委员和副主任;1978年春季全面完成过渡,经中共中央批准洛文任书记兼院长,国务院批准学校级别校名和本科办学规格,一所以师为主的公办全日制大学——宝鸡师范学院正式宣告成立,除75(由陕西师大下达毕业分配指标)、76两届学生就地毕业分配外,陕西师大领导教师全部撤回省城本部。而在时隔40年后的2018年国家把每年8月19日确定为全民健康长寿的医师节,也就在离校45年后的2023年8月19日,陕西师大宝鸡教学基地——陕西师大宝鸡分校——宝鸡师范学院中文系首届21名学子风尘仆仆满头白霜地回访,再一次报到母校看望老师,其中最长者高寿七八,最小者六五带月,他们颤颤巍巍却依然牵手不放,土气飞扬地玩出一把少男少女的手机线上直播追潮花样,由当年的校广播站播音员用苍桑的声音把聚会的每个环节现场转播给无法到场的同学。难道这份风雨兼程栉风沐雨漂得金黄的纯洁情感色彩还不够浓烈纯正么?</p> <p class="ql-block">  1978年春中文斑毕业实习小组带队老师和学员合影,第二张为实习小组长,副班长秀君的迎照靓影</p> <p class="ql-block">  中文班副书记副班长秀君近照(退休前为西安某铁中校长)</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当年在工厂学工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聚会的色彩是黄色的,犹如中华大地包容万物黄河长江奔流不息弥足珍贵。这些老头老太没有了当年的风华正茂青春盎然,他(她)们一个个让无情的岁月磨得面容清癯身躯佝偻白发苍苍;失却了当年的俏姿婀娜风流倜傥,他(她)们有人甚至在偌大的美丽校园里辨不清方向;可就是这些毫不起眼的老头老太却在那个百废待举万民思兴激情燃烧的时代转换中以自己的青春年华做代价,创造了这座城市里失而复得的高教奇迹。当他们手捧陕西师大的入学通知书,跟着一台油漆斑驳的南泥湾牌手扶拖拉机“嘭嘭嘭”地冒着黑烟来到没有校园的长寿中学时(当时与延大、汉大不同,延大建制还在,汉大校址设施尚存,宝大已消逝的一无所有,校区建成国营二八〇信箱),不知你会作何感想。听听那首激动了一个时代令人热血沸腾的嘹亮战歌吧:“满怀理想,/我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迈进校园,/我们为了人民的重托希望。/知识海洋伴灯光,/学工学农进营房,/磨炼意志炼成钢,/为了人民,为了理想,/不负青春好时光,/不负青春好时光。//实现理想,我们奔赴祖国建设的战场,/报效祖国,/我们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工作岗位显身手,/竭忠尽智铸辉煌。/奉献四个现代化,/民族复兴谱新章。/实现理想,报效祖国,/人生无愧慨而慷,/人生无悔慨而慷!”其中一员波君1978年创作于宝鸡西关外的《沁园春·求学》正是真实的写照:“长寿山阙,/玉涧长流,/健儿独秀。/乐霜天露宿,/素餐圪蹴;/图书仪器,/梦寐难求;/豪情云天,/枫林锦绣,/独以双手筑高楼。/创大业,/聚烂漫青年,/从无到有。// 看我师大分校,/立秦山渭水展风流。/工厂铁凝,/忠国为民。/学农崇业,/耕唯广勤。/陇营军训,/钢铁长城,/书声琅琅卷西风。/开新宇,/建高等学府,/无悔奋斗!”在他们班级的“朝花夕拾”同学群中,当年学友、知名律师全君写到:“当年为了建造教工和学生宿舍楼,我把初恋送我上大学的千层底圪垯鞋硬是给穿出了几个大窟窿。”在聚会座谈会上,校友处、文传院党政领导激情满怀地说:“你们是宝文理文传院当之无愧的嫡传长子长女,没有你们当年的创业奋斗,没有58宝大艰苦奋斗、75师大分校创业建设、宝鸡师院和80宝大发展壮大三大优秀基因的传承,就没有宝鸡文理学院今天的辉煌!”这是何等崇高的情感定位和值得骄傲自豪的色彩品味呀!</p> <p class="ql-block">  1975级中文班在陇县84852部队参加军训的部分同学和官兵合影</p> <p class="ql-block">  陕西师大宝鸡分校75级中文班部分班干部和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  聚会的色彩是绿色的,仿佛农夫躬身深耕创造大地翠绿生命盎然。学校有史以来第一个毕业45年成建制的班级回来,政教系76级学友王教授看到当年的首届学兄学姐回校消息后在新浪博客上如是写到:“母校相聚情谊深,/凤鸣湖畔诗意浓。/长寿山下美少年,/归来两鬓白发拢。//三尺讲台抖风采,/天下桃李眉梢盈。/谈笑风生世纪秋,/把盏畅饮乐融融。”我忽然想起新疆和田大漠中那些淘玉的人们来,茫茫戈壁风沙翻卷,他们艰难地匍匐在地,用铲用手悉心地刨开尘封了亿万年的压积崖河床,一粒沙土一块石头地挖掘分离鉴别,几天才找到一块指头蛋的玉粒来,于是欣喜若狂以为自己得到了奇妙珍贵的人间至宝。难道不是吗?在1978年7月初那个烈日炎炎的上午,一纸分配方案就决定了他们南来北往的职业命运。当最豪华的凤翔师范及其分校十几名准教师乘坐着一辆破旧的两吨半嘎斯卡车扬着灰尘向东疾驰的时候,刚刚宣布成立的宝鸡师范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含泪告别了自己亲手建设的母校。没有隆重庄严的毕业典礼,没有冠带飘舞的学位授予,没有激情四射的鲜花掌声,没有儿女情长的依依别离,250名优秀学子在他们用汗水浇灌建筑的教工楼和学生宿舍楼前默默合十叩首,奔赴向属于首届大学生奉献祖国人民的领地,走出了16万莘莘学子的长征第一步。45年呵,45载三尺讲台的风雨浣洗,他们没有在金钱社会的香风毒雾中倒下,始终坚持了一个冰清玉洁的自己,学友青君从踏进凤师的第一天在讲台默默耕耘到退休的最后一天,硬是一字一画一声一韵地从教师到校长、创出了宝文理“来得了留得住干得好”的“三得”品牌!45载呵,45载的冰霜雪雹漂白了他们的头发,他们却依然保持着母校和老师们的清白。就拿这次返校的75级中文班来说吧,地道的陕西师大档案招牌,妥妥的重点大学文凭学历,在那样一个大学生供不应求吃香喝辣的时代,学友慧君碧君等人才华横溢,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进权力核心的重拾笔耕,做了新闻记者的杏园拾趣,为母校在古都咸阳打出了一片天下。除却6位英年早逝者外,中文75级炼成高校教授6位、厅县处级7位、剧作家、文学评论家两位、其余全部忠于职守奋战在中学高级教师、校长书记岗位上直到光荣退休,模范履岗律100%,腐败犯罪率0%。45年后白发皓首回返母校谢师感恩,他们用一生的践履书写了“昔日我以母校为自豪,今日母校以我为骄傲”的鲜艳标语,“山深筑高楼,书香伴童心。问君何所有,英才在国中”,难道这不是回报母校老师最好的见面礼么?</p> <p class="ql-block">  图为1978年陕西师大宝鸡分校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独立设为本科规格的宝鸡师范学院,此为学校大门</p> <p class="ql-block">  图为1975年陕西师大宝鸡教学基地迎接新生的唯一交通工具——南泥湾牌手扶拖拉机</p> <p class="ql-block">  聚会的色彩是青色的,宛若煤炭炉膛燃烧淬火百炼成钢岁月静好。“宁舍良田三千亩,不弃秘笈书一册。”75级中文班学生党支部书记、高寿七六的文学教授龙君在母校博文楼上激情赋诗《欢会·惜别·再约》:“离别卌五年,/今日回校园。/秦岭挥手笑,/渭水乐开颜。//校园美如画,/旧忆不复现。博文楼巍峨,/校园湖光璨。//同学情谊厚,/手足紧相连。/别情叙不够,只嫌相聚短。//一日来去匆,/惜别嘱再三。/再约五载后,共庆五十年。”千阳中学是培养出共和国中将国防大学校长的所在,首届中文校友应君打从1978年宝师院毕业就在那里任教终生未挪窝,他说“千阳中学培养出了共和国一流国防科学家,我只不过一辈子就是个千阳中学的普通教师么”。书把你教瓜了吗?在这个以克作吨包装粉饰的浮躁时风里,人人恨不得往士脸上贴金哩,你倒好,硬往金脸上糊泥哩!我们的校友却这样谦薄自己的价值和贡献!游子在外栉风沐雨,垂暮之年夕阳晚照就想寻求早已丢失的当年自己。毕业45年风雨兼程他们相约返校,就想看一眼当年睡过的那个全班大通铺,可是早换成了一栋栋设施齐全的现代公寓;毕业48年古稀之秋翘首返归,就想圪蹴在饭堂门口的大绒仙花树下吸溜一碗高梁米糊糊,可是早换成了一排排整洁漂亮的饭桌椅。人过境非星转斗移,唯一不变的是那份儿女回家学子返校的浓情厚意。学校在暑假中用最优厚的礼遇接待了自己的嫡传长子女:校门楼门走廊过道到处打满了LEJ红色欢迎大字幕、校警保安远道肃立敬礼问候引路、在校研究生热情接待全程服务、校园大巴楼下恭候市内接送、校友处、学院党政领导莅临会场介绍问候,学校慰问赠礼校友祝福、甚至于校医院的医护人员也跟随现场监护……学校为他们做足了功课,他们为学校敬上了最好的献礼!没有礼花,但却是不是佳节的盛情赞礼;没有绶带,但却是不作嘉奖的超高奖励;没有锦旗,但却是不尚虚言的感恩泪水!75级校友回来了,长寿山翩翩起舞湿润细雨;76级代表回来了,石鼓山树笑花开凉风习习;宝文理文传院的首届学子回来了,8月19这个健康长寿日暖阳细雨的祝福彩带飘拂在整个宝鸡高新区!</p> <p class="ql-block">  1975级中文班世君、炳君和永君三位同学在师大分校大门口合影</p> <p class="ql-block">  图为同学们当年临毕业前载歌载舞庆祝宝鸡师范学院成立</p> <p class="ql-block">  聚会的色彩是蓝色的,深埋地下沉淀经年蓝色宝石幽然光灿。走进酒店,端起酒杯正襟肃立默哀,含泪向仙逝的列位尊师、6位辞世学友款款奠酒颂仙祈安。恭迎老班主任、高德恩师西先生主位安坐,一轮轮地敬酒握手深情叙话,一遍遍地念说老师无量功德,通过线上直播传送告慰因病因事缺席的其他学友异地端杯共举,酒品茶水饮料稀汤随意,书记班长高喊:“1975级的、宝鸡文理的、不论在哪里,请举杯!”于是16万只杯子一起举起,大地震得“哗啦”一下,一切化作醇酒飘香,一切化作美味佳肴,一切化作你来我往,一切化作万事顺意!75级这次唯一返校聚会的碧女士成了大家心目中公认最成熟的七旬白雪公主,先生们争相敬酒寒暄令她应接不暇,让女权运动和妇女解放的权利达到了最上限。来自关中最东端的华县下庙中学前党支部书记、校长世君即兴蘸酒写下了一首《缘谊聚陈仓》的律诗上网疯传:“兔秋卌五聚陈仓,/弹指韶华两鬓霜。/忆想当年同窗乐,/叙聊别情师恩长。//杯杯美酒醉心房,句句金言悦耳旁。/缘谊永恒多保重,/知足福寿绽夕阳。”这就是校友聚会的色彩,这就是校友聚会的情意!情在校园中流淌,情在酒杯中荡漾!感恩母校,育我之恩万年长;感恩老师,育我之情千岁芳;念我学友,知我之意在心上!没有了年龄大小,忘记了地位贫富,不在乎男女性别,别在意远近亲疏,只要记住那块宝鸡大学、师大分校、宝鸡师院、文理学院的金字招牌,宝文理、新宝大的学子、校友融融深情就是一切!这不是校友联谊聚会的崇高价值么?这不是聚会万紫千红的壮美色彩么?</p> <p class="ql-block">  学校校友处刘处长与回校首届中文班校友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  图为1982年重建的宝鸡大学与宝鸡师范学院在1992年3月合并后两校领导与合校负责人在宝大校门前合影(左一为两校合校办主任、75级中文班毕业生刘波)</p> <p class="ql-block">  聚会的色彩是紫色的,由多种色素天工无缝的自然合成如虹静美。年过七旬、曾因创作校园名曲《校园的早晨》而名噪一时的陇县中学高级教师炳君学友在聚会中深情改写了一首题为《喜聚会》的歌词,他用沙哑而苍桑的陇音诵唱道:“亲爱的同学们,/四十五载相聚会。/举起酒杯儿,/祝福叙情谊。//你一杯,/我一杯,/杯杯有情意,/感谢母校的好栽培。//啊!/亲爱的同学们,/古稀童心来聚会。/说起心里话,/句句入心扉。/你一句,/我一句,/平安康宁人人都欢喜。//啊!/亲爱的同学们,/盼望耄耋再聚会,/拉起手儿来,/幸福紧相随。/你干杯,/我干杯,/祝福语不断,/笑声校园飞。//啊!/亲爱的同学们,/相约皓首再聚会。/五载春秋荷开时,/共庆毕业五十岁。/啊!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健身再强体,/美好未来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咱们日新月异的宝文理!”</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老班主任和75级中文班返校聚会最年长的校友(78岁)儒君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  1992年两校合并后宝鸡文理学院石鼓校区新校挂牌</p> <p class="ql-block">  时过十日有余,学友远去虽久,七彩聚会情涌,愈加激情澎湃恋恋不舍。于是忍眼眯眺窗外高铁緑甲穿山越岭,暮眸遥揣秦岭渭河逶迤景色婀娜多姿,心往忆念日月光华淬炼淘磨铮铮闪亮的众多师长学友,迟绪追怀驾鹤恩师圣德和砚席同窗的仙容深情,不由感慨万千心念成文。历史不会因某人的利益取舍而随意矫饰妆扮,时代必将客观再现真实严峻的苍貌容颜,设计未来状景的也许是高上的精英,但创造践行未来遥程的却是平凡普通的人们。仅以此文痛悼纪念那些为创造学院美好今天而奉献牺牲的前行古人,告慰勉励为发展大学美好明天而不懈奋斗的后见来者。随泣沥泪目颤抖双手移动鼠标,写下了这篇《聚会的色彩》,以为念!</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30日草于文理静思斋</p> <p class="ql-block">  75级中文系同学毕业45年返校回访时宝鸡文理学院高新校区晴空万里盛情非凡</p> <p class="ql-block">  1975级中文班同学相继回校参加座读聚会的线上直播视频</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刘波,笔名海浪。高校退休高职教育工作者,先后毕业于陕西师大宝鸡分校及宝鸡师范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多家媒体及网络美文撰稿人。公开发表论文、作品百余篇;诗作曾收入《中国校园经典朗诵诗精选》,创作节目曾由解放军某部排演参加联合国南苏丹维和部队国际演出。《宝鸡文理学院校史》一、二版编委会成员,获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p> <p class="ql-block">  图为高寿78岁的宝文理75级中文班校友儒君创作的《渔客图》</p> <p class="ql-block">  本文作者近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