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由于黄山已来过两回,所以这次的计划是山上一天,登顶莲花峰后,经飞来石,再游西海大峡谷,次日一早转去西递看徽州古村落。</p><p class="ql-block"> 昨天下午游九龙瀑,不曾消耗太多体力,而且天气尚好。但夜里就下起雨来,翌日一早雨停了,但天还阴得厉害。又查了一遍天气预报,依然是中雨!临时改变行程先去西递又觉不妥,最后把心一横:前有李健吾先生雨中登泰山,我们来个雨中登黄山又有何妨!而且山中天气多变,也许不到中午这雨就停了呢?</p><p class="ql-block"> 酒店老板很是周到,说早餐后会开车直接送我们去换乘中心。于是背上雨衣、干粮和水杯,从酒店拿了免费使用的登山杖后欣然起行。从下车处到换乘点需步行约百米,此时,果然又飘起小雨来,雨衣只好提前派上了用场。</p><p class="ql-block"> 因为上次是从后山云谷索道上,步行经半山寺、慈光阁下山,所以这一次我们选择了从前山乘玉屏索道上山。景区大巴一路蜿蜒爬升,约二十分钟后到达玉屏索道下站。途中每遇回旋拐弯处,车内便惊叫声一片,想必这些游客是第一次在山路上体验180度的大转弯吧。</p><p class="ql-block"> 索道上站在玉屏景区,离此不远就是迎客松。但迎客松我已见过两次,妻子也是去过的,于是我们简单沟通后直奔莲花峰。</p><p class="ql-block"> 雨还在下,而且有越下越大的趋势,看来雨衣是脱不下来了!此处海拔已在1700米左右,眼前分不清是雾是云,如烟如涛,茫茫一片,看得清的只有脚下石阶上溅起的雨花和两侧五十米以内的陡崖或树木,再远只好全凭想象了。这样倒给黄山平添了几分朦胧和神秘!磴道湿滑需小心翼翼,循着景区指示牌一路迂回上下,约一个小时后终于到达莲花峰脚下。</p><p class="ql-block"> 谁知遗憾再一次上演,登山入口加了锁,一侧牌子上赫然写道:雨天危险,莲花峰临时关闭,敬请游客谅解!六年前那次是小雨下下停停的,因为怕有雷电天都峰临时关闭了,今天的雨又一直下得这么大。尽管一路之上已隐隐有些预感,但此刻心内还是一沉。在我们身后连呼“太坑”的还有一群年轻人,想必此行也是专为莲花峰而来,毕竟从明年起此峰就要进入休整期,再次开放要等到五年以后了! </p><p class="ql-block"> 立于峰下仰望,但见石磴依山崖凿建,左为峭壁,右临深渊,曲折向上,直入云端,加之雨大雾浓,上不见顶!猛然间连打两个寒颤,也许是雨中站得太久山风突袭之故吧。没办法,我们只好从这里沿左侧下山,准备经光明顶前往飞来石。</p><p class="ql-block"> 飞来石就是八七版电视剧《红楼梦》片头所见的那一块。但据考小说中女娲娘娘为补天炼之而未用,弃于“无稽崖青埂峰”下最终化为“通灵宝玉”的五色石的原型,并非黄山上这一块,而是浙江普陀山上的磐陀石,理由是曹雪芹叔祖曹宜曾奉旨督运佛像前往普陀山。曹雪芹时年十一二岁,是否乘船同往无史可考,但从曹宜口中得知岛上有此巨石也是极有可能的。这一说法不管别人信与不信,五年前在“海天佛国”亲见了磐陀石后,我是信了。</p><p class="ql-block"> 雨没有要停的意思,而且雾好像更浓了。心想只要看得见景区指示牌总归是迷不了路的,有时山道上游客多一点,我们索性尾随其后信步而行。</p><p class="ql-block"> 上行约半个小时后,前方略显开阔,头顶雾中隐隐可闻人声,于是游客纷纷躬腰向上攀登。巨石湿滑,一侧仅有几处浅浅的脚窝,有的地方需小心试探着,手脚并用方可通行。</p><p class="ql-block"> 攀至山顶,强劲的山风挟着水雾扑面吹来,需手扶栏杆方能站稳,但是眼前栏杆之外除了雾还是雾。凭栏伫立少顷,我像是安慰妻子也安慰自己道:其实旅游也好,人生也罢,沿途看到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经历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其实也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陪你一起经历的那个人是谁!妻子一边笑我又发骚,一边招呼我准备下山。我也一笑,心想她其实未必知道我说这话是认真的。正沉吟间,忽闻一声惊呼:快看,莲花峰!是莲花峰!循声望去,果见浓雾之中山顶一角立有一石,上书:莲花峰,海拔1864.8米。误打误撞中我们当真登上了心心念念的莲花峰吗?我们真会如此幸运吗?激动万分的游客纷纷上前拍照。帮一对年轻人拍过之后,我和妻子也忍不住拍了两张,但离开时我还如在梦中,还在怀疑此刻我们脚下的究竟是不是真正的莲花峰!</p><p class="ql-block"> 到达光明顶后,雨更大了,还好301气象站下有一处石廊,往里挤一挤总算得了个歇脚之地。眼前地势相对平坦开阔,游人也较多,红的黄的蓝的雨衣或聚或散或行或立,间杂各色小伞数把往来穿梭,倒也是这雨中黄山的独特一景!看了看身边的几张脸,无论老幼,无论男女,尽管有人膝盖以下尽已湿透,竟全无一丝懊丧之态。身后一位小伙略带激动地说:来黄山四次了,晴阴雪雨,刚好什么天气都经历过了,那年冬天来看雪凇,天那个冷啊!听闻此言,我不由地自愧弗如又心生羡慕,我们是三游黄山,人家都来四次了!啊,不知雪天的黄山又会是一幅幅怎样的画卷呢?</p><p class="ql-block"> 廊下游客出出进进,还在不断有人挤进来。停留久了,寒意便渐渐袭来,看看雨小了些,我们便往飞来石方向继续前行。</p><p class="ql-block"> 记不清经过多少次上坡下坡,眼前只有白雾蒙蒙,以为前路尚远,正想停下喘息,不料一抬头飞来石却突然出现在眼前!脚下向右是一条下山小道,飞来石正依稀立于左前方往上十余米一高台之上,竟然险些错过了!但攀至石下贴近仰视,我竟有些失望,一是巨石孑立不见其顶,且雨中石身湿遍,触之冰冷;二是脚下雾浓,眼前唯有混沌一片,如果不是身边还有游客三两个,仿佛茫茫世间只有此石相伴,更加让人心内生寒!想起了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的句子,虽然我们无法体会柳宗元身遭贬谪所致的孤独凄凉之情,但这“清”字却是相通的。伫立片刻之后下山而去时,见石身另一侧刻有两个大字,辨认之后是:画境。倘若此时是晴天白日,立于此处极目四顾,必是如画之境无疑!</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沿途的团结松、黑虎松、大王松、连理松、梦笔生花之类都是前两次看过的,而且雨中多是朦胧不清的样子,于是不多作停留。只是此次所见的连理松自顶端至根部有一道裂痕贯穿,松叶也已近枯落,想必是雷击所致,着实让人痛惜!虑及雨中磴道湿滑,计划中的重游西海大峡谷也放弃了。至于始信峰一带,石笋矼和十八罗汉朝南海之类的远景又尽锁于浓雾之中,一路上虽然尽量悠然而行,但至白鹅岭索道站后一看时间,才不到下午两点。</p><p class="ql-block"> 此时下山委实尚早,而且雨势渐停,于是在站前平台歇息片刻。让人惊喜的是,约十分钟后前方远处云层渐乎稀薄起来,其下山峰也次第现出真身!云自谷底袅袅而起,自下而上,由远及近,忽聚忽散,如纱似练。缥缈掩映间,远山如黛,群峰嵯峨,或成孤岛,或似航船,远处栈道上游人攒动之景此时也清晰可见!惊叹不已的游客纷纷涌至栏杆前拍照,方才淋雨登山所致的疲惫与困顿仿佛顷刻之间一扫而空。如此宛若仙境的绝世美景,我想大概是黄山给予冒雨而来的倾慕者最好的眷顾与回馈吧!</p><p class="ql-block"> 实在不忍心离去,我说不必着急下山就在附近再逛逛吧,妻子欣然同意。于是我们沿索道入口右侧台阶向上,边走边拍,果然每换一个角度就是一幅不同的精美画卷!意醉神迷中,忽见雾气渐浓,远处诸峰须臾间又隐去了身形,雨又大起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