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胡芳芳</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历史不能忘记,军人的英勇牺牲行为,永远值得尊重和纪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题记</b></p> <p class="ql-block"> 越战老兵本是一群身芳华之年的普通人,他们来自天南海北,有的从田间地头走来,有的从喧闹的大都市走来,有的刚走出校园,他们一个个稚气未退,却有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中国军人的气势。</p><p class="ql-block"> 他们怀着舍身报国的远大志向走向军营,他们生于平凡,那身橄榄绿却令他们超越了平凡。上世纪七十年代,中越边境的枪炮声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自卫还击作战的硝烟把这些平凡的人淬炼成最优秀的人。</p> <p class="ql-block"> 记得那天霸州市作协领导班子开会,王英院长布置完近期的工作,情不自禁地给大家讲起了他年轻时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王院长声情并茂地叙述着,我们静静地倾听着,感受着战争的残酷。尘封的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丛林作战的残酷,坚守湿热的猫耳洞的艰难,被炮弹炸得支离破碎的战友,那些惨不忍睹的战争画面,那么清晰,那么真实,那么血淋淋。曾经在影视和文学作品中看过许多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故事,虽然看得多,看得久,但感动更多只是一时。走出影院,关闭电视,合上书页,又融入现代的快节奏都市生活。那些刺心的血腥场面,那些鲜活的生命在战火里逝去,那些揪心的痛啊,却被岁月的风吹淡吹轻吹远,最终灰飞烟灭。</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些生于和平年代的人对于战争的认识很肤浅,第一次听越战老兵讲述往事,尤其是战士直面生死时不可言述的情形,很是令人震撼。战士们上战场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每个战士的背包里要把装备全部带齐,除去干粮、水壶、枪弹、家书,还有一个必备的东西,那是一块墨绿色的形似单人床单的高档塑料布,柔韧、厚实又耐用,尤其拉伸力超强,那是从捷克斯洛伐克进口的装备——裹尸布。据说这是一种特殊的塑料布,国产塑料布到冬天一冻就变得又脆又硬一碰就粉碎,至今国内都没有生产这种高质的塑料布。</p><p class="ql-block"> 发放装备时,战士们并不知道这块绿塑料布有何用途,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些小战士学着老班长样子恭恭敬敬把这块塑料布叠得方方正正,和衣服一起放在背包里。从老战士那恭敬的神色里他们懂得这块绿塑料布很重要,似乎已知道了它的用途,却没有人去询问。</p> <p class="ql-block"> 明天就要上战场,今夜的营房却出奇平静。这些战士大多二十出头,本是爱打爱闹的年纪,似乎在这一瞬间变得成熟。战士们脸色凝重地在台灯下沉默着,工工整整地写好遗书。有的战士一次又一次整理装备;有的战士一遍又一遍地擦着钢枪数着子弹;有的战士在给远方的父母写信……</p><p class="ql-block"> 有的小战士看到战友在给未婚妻写诀别信,忍不住问老战士:“哥,我还没牵过姑娘的手,你吻过嫂子吗?能告诉我恋爱是啥滋味?”</p><p class="ql-block"> “兄弟,你一定要活着回来,等战争结束了,回老家找个喜欢的姑娘好好过日子。”</p><p class="ql-block"> “兄弟,如果我留在战场上,我爹娘就交给你啦!”</p><p class="ql-block"> “哥,离开家乡的时候,我娘给我订下邻村的姑娘,等我复员就结婚。”</p><p class="ql-block"> “兄弟,前段时间我爹来信,已把老家的房子翻盖,等我立功回家探亲时就可以相亲啦!”</p><p class="ql-block"> “哥,我的手和腿一直在颤抖,万一明天我不能活着回来呢?”</p><p class="ql-block"> “兄弟,别怕,我在前面护着你,有哥在,你不会有事!”</p><p class="ql-block"> “哥,听王英卫生员讲咱们发的绿塑料布是裹尸布,万一我在战场上倒下了,请帮我……”</p><p class="ql-block"> “兄弟,保重,希望你永远用不到这块绿塑料布!”</p><p class="ql-block"> “兄弟,无论我们谁倒下了,活着的人要记得给逝者送寒衣啊!”</p> <p class="ql-block"> 那夜,南疆的月亮又圆又亮,就像母亲盼儿的泪眼。战士们在如水的月光里静默着,思绪已飞到了遥远的家乡。对生的渴望,对亲人的思念,更激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坚定了杀敌的信心。有的战士在深情地端详着离家前拍的全家福,有的战士在轻轻抚摸着恋人送的信物,有的战士把好几件新衬衣都穿在身上,他们就没打算活着回来。战士们把绿塑料布背在贴近后心的地方,那块冰冷的塑料布似乎随着战士的心跳有了呼吸,他们冲杀到哪里,就背到哪里。</p><p class="ql-block"> 王院长沉浸在往事里几度哽咽,战友情是超越一切的感情,仅次于爱情,可以为彼此付出生命。普通人在和平年代,为名动粗,为利相争,军人在战场上,却把名利看得很淡。直面牺牲,他们更多是感觉遗憾,愧对父母亲人,未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陪伴妻儿。他们想得很简单,为了使命,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甘愿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越战老兵与绿塑料布的故事,让大家的心针扎般疼痛,也令我几度泪眼婆娑。这块绿塑料布由战士自己叠好,那时战士的手会不会抖,心会不会哆嗦,眼里是否含着泪花,眼前是否浮现出妈妈期盼的泪眼。战士们背着它在枪林弹雨里拼杀,他们不恐惧吗?与死神隔着一道门,他们还那么年轻啊,芳华之年 ,正是在象牙塔里汲取知识,正是绘画人生蓝图的年岁啊。</p> <p class="ql-block"> 中国军人自愿当兵,争前恐后上战场,他们是不惧生死的钢铁战士。当战士们直面生死攸关的时刻,其实想法很简单,那就保家卫国拼命杀敌。打炮的时候,漫天战火,地动山摇,人也跟着摇动,天昏地暗,有的战士耳朵震聋,有的战士震晕,有的战士被炮弹击中肢体分离,受伤的战士简单包扎一下依然顽强作战,直到流尽最后一滴鲜血。</p><p class="ql-block"> 这次在四川采访越战老兵,其中有一队参加战地救护的医护人员,说到战争的残酷他们很是动容。这些十七八岁的女战士突然置身血腥的战场很是惊恐,但他们很快就成长起来,变成最勇敢的战士。有一次,战友无意中在刚夺回的阵地密林里发现一个高度腐烂的遗体,从军装和个人信息得知是我们的战友,战地医院的主任二话不说,戴上手套一点一点捧起战友的沾满蛆虫的遗骸,女兵们在主任的带动下也毫不忌讳地投入进来,用墨绿色的塑料布包裹战友的遗体。他们战胜了恐惧,克服了悲伤,不知何时,泪水已打湿他们的前襟。</p> <p class="ql-block"> 虽然南疆的战火已熄灭了四十于年,说起往事大家依然记忆深刻。记得有一次抢救炮兵,那悲痛的画面令他们没齿难忘。离战地医院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我方的高炮点,有一天被越南特工 摸到具体位置,一发炮弹打来,把我方整个高炮端掉了。</p><p class="ql-block"> 转眼功夫,一辆野战汽车风风火火地开进战地医院,车上走下两位浑身成血葫芦的战士,分不清是他们的受伤,还是搬抗战友时沾染的鲜血,只见两位战士面如铁板,没有丝毫的表情,双眼呆滞,失魂落魄地站在医院门口撕心裂肺地喊着:“大夫,快救救他们!”医院的大夫护士一窝蜂地跑出来,翻身爬到车斗边,仿佛雷击般楞在那里。只见车斗里的战士横躺竖卧,堆满残肢断腿,已分不清彼此。</p><p class="ql-block"> 这些初出茅庐的小护士手足无措地看着院长,院长一声喝令:“还楞着干嘛?赶紧抢救,先把伤员搬下来,先摸脉搏,分两堆,有脉搏的放一堆,没气息的放另一边。”</p> <p class="ql-block"> 那天,这些年轻的女战士经历了他们这一生最残酷的一天,先是争分夺秒地抢救伤员,救护完生者,又得妥善安置牺牲的战友,寻找、拼接、缝合、擦洗、包裹,直到把最后一个战友的遗体运走,他们才有了短暂的休息。</p><p class="ql-block"> 他们已记不起通宵达旦地抢救了多久,有个医生整整在手术台边站了三昼夜,他已记不起抢救了多少伤员。他们在与死神拔河,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也要给亲爱的战友抓住。后来,那个与他们一同参战的军医永远留在了南疆,高强度的工作和极度的疲劳终于压垮了他的身体。</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代人真是幸福,我们出生时,抗美援朝早已结束,我的青春时代,中越自卫还击作战已是尾声,那时我还在读书。记得当时影视文学等媒体都在宣传老山英雄,《高山下的花环》《凯旋在子夜》等书,我读了一次又一次,那时真想去从军,也去战场上浴血奋战,只是那时战争已结束,我的英雄梦也只能是梦。</p><p class="ql-block"> 我对战争认识只停留在影视和文字里,那是些被加工了的故事,把战争的血腥冲洗又冲洗,真正战争的残酷,我真得不懂。听了越战老兵的故事,我的心被深深触动。夜里,我失眠了,眼前一再浮现出年轻的战士在热带雨林急行军,与敌拼死搏击,战士倒下了,战友们流着泪用他背包里的绿塑料布把他包裹成襁褓。牺牲的战士终于回到后方如一粒种子栽入地心,期待硝烟散去,这些烈士再一次玉树临风。</p><p class="ql-block"> 那些悲伤的画面犹如盐粒一次次揉搓着我那脆弱的心,泪水一次又一次夺眶而出。</p> <p class="ql-block">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一块墨绿色的塑料布阻挡了战士生的阳光,隔断了他们回家的路,一块带着战士体温的绿塑料布陪着他永远留在生命的彼岸。</p><p class="ql-block"> 当年从河北省霸州奔赴广西中越边境前线的战士一批又一批。有的战士长眠于南疆,有的战士复员,他们把绿塑料布带回家,下雨时,用它苫盖粮食非常实用,一点都不漏雨。多希望在每个下雨天,在每个村子,家家房顶都苫盖着墨绿的塑料布,细雨在塑料布上弹跳着,呢喃着,哭泣着,或许,那是他们和长眠南疆的战友在梦里痛哭啊!</p><p class="ql-block"> 朋友,南疆还长眠着我们的骨肉同胞,我们不要忘记,也不敢忘记啊。“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善良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越战老兵生于平凡,却在战火中战胜了伤痛和死亡,把自己淬炼成英雄。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国度而自豪!</p><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3日</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胡芳芳,笔名叶紫、央金卓玛。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协会员,抗美援朝历史研究会新闻干事。河北省采风学会散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霸州市作协副主席,《星河》副主编,毛泽东文学院第十五期作家班学员。创作有散文、诗歌、文艺评论等文学作品270多万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