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时代如何给年轻人洗脑 用洗脑术控制青少年

山河学苑

<p class="ql-block">文章来源:天涯漫谈&nbsp;</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要让青少年有判断力。只要给他们汽车摩托车明星、刺激的音乐、流行的服饰,以及竞争意识就行了。剥夺青少年的思考力,根植他们服从命令的服从心。让他们对批判国家、社会和领袖抱着一种憎恶。让他们深信那是少数派异端者的罪恶。让他们认为想法和大家不同的就是公敌━━━希特勒</p> <p class="ql-block">《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的作者威廉?夏勒曾援引了这样一段对话:当一位反对者说:我不会站在你的一边时,希特勒平静地回答说:“你们的孩子已经属于我们了,你们的后代已经站在我们新的阵营一边了。他们很快就会除了我们这个新的阵营之外,什么都不知道。”</p><p class="ql-block">希特勒很清楚,控制了一个民族的儿童,就等于控制了一个民族的今天和未来。他早就懂得:“洗脑从娃娃抓起!”</p><p class="ql-block">那么希特勒是如何用洗脑的方式来控制德国青少年的呢?</p> <p class="ql-block">(1)使用“父亲”的形象 在传统的德国家庭,父亲象征着控制,而家庭的其余人员都毫无疑义地始终地服从他。通过将自己作为“父亲”的形象投影到德国儿童的面前,希特勒使一个家庭的权利转化为社会和政治机构的权力。</p><p class="ql-block">希特勒不断地教诲儿童,并使“他的”孩子们相信:希特勒是他们的“父亲”,这也意味着他也关心他们,而且还关心他们的未来。尽管他实际上只关心一个人 ——自己。希特勒用成功的洗脑,使青少年成了他企图征服世界的政治和军事计划中的棋子和人质。</p><p class="ql-block">(2)扑灭异见</p><p class="ql-block">孩子们只允许听到希特勒一个人的观点,即所谓的“正面的观点”。尤其在1933年后,当希特勒成为德国的无可争议的领导者,他无情地扑灭和镇压一切公开反对他的声音,这使得他在掌控最高权利下,能催眠般地掌控整个国家,掌控他们的思想。任何对希特勒抱有异议的人,立刻被认为是“犯罪嫌疑人”,不是被关禁,就是被扫地出门。</p><p class="ql-block">(3)使用一个有组织的计划,确保他对青少年的控制。</p><p class="ql-block">希特勒创立了他著名的“希特勒青年”( Hitler Youth)计划和项目,这一类似 “童子军”的项目,使得青少年心甘情愿地乖乖跟着他走,接受各种包括洗脑在内的训练,并培养他们成为他的未来战士。他了解到,易受影响的孩子“青春的寂寞” youth""s loneliness可以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来影响,然后来增强对他们的控制。希特勒让这些青少年在组织中一直忙忙碌碌,使他们不感“孤独”。</p><p class="ql-block">(4)尽可能让青少年保持“无知”</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一个人越无知,就越不会去质疑自己领袖的权威和思想,这种情况即使在成人中也一直发生,更何况在青少年中会如此。因此,希特勒相信,这些孩子没有学过任何他们“不需要”学习的东西。 这些孩子们也从来不懂“为自己着想”,也没有一个的自我的概念,因为他们被教导说:这些想法会被认为是很“危险的想法”,而且会使自己成为“犯罪嫌疑人”。</p><p class="ql-block">这些孩子们也没有读过什么书,或收听过任何可能“混淆”他们思想的电台节目,当然,除了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的日以继夜的宣传。</p><p class="ql-block">同时,希特勒又肯定,这些孩子总是需要“正确的信息”,而唯一的“正确信息”,就是希特勒的思想。</p> <p class="ql-block">举办大型的青少年集会,将他们聚集在一起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就是“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它使人们在聚会中紧紧地围绕权威人物。长时间的起立和鼓掌,蛊惑人心的音乐,都会营造出符合“希特勒崇拜”的气氛和环境,与此同时,同龄人之间会表现出强劲的同侪压力,在这样气氛和形势下,容不得任何个人与众不同,从而使他们集体地卷入。温斯顿?丘吉尔曾经在途径德国访问时见到过这种充满嘈杂音乐和全体起立的欢呼场景,并感到深度的震惊。</p><p class="ql-block">使用统一的制服</p><p class="ql-block">执行着装要求(dress code):统一的衬衫和领带具有一种特殊的效应,加强认同感,统一的服装会有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意志。</p><p class="ql-block">将犹太人作为讨伐的焦点</p><p class="ql-block">孩子们的头脑往往是简单化的。希特勒将德国的许多社会问题都归咎于犹太人,使犹太人成为共同一致的讨伐对象。</p><p class="ql-block">在 “1984”在这本书中,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时,“老大哥”成功地将指责转移到谴责犹太人身上。</p><p class="ql-block">不能让儿童们有钱</p><p class="ql-block">希特勒认为,钱对于一个儿童来说是一个“麻烦”和隐患,例如,这些钱可能被用于购买外国的书籍或其他物品,这样就会侵蚀希特勒的权力基础和意识形态。如果有钱的话,这钱就应该用来支持他的战争的努力摧毁丘吉尔和一切反对希特勒的人。</p><p class="ql-block">因此,处于这样的理由,他就会强调剥夺儿童,剥夺一切贫困和弱势群体,保持他们对自己的依赖,这样的孩子更温顺,更听话。</p> <p class="ql-block">希特勒的孩子们被教导除了只相信希特勒之外,不信任任何其他人。一旦发现有“犯罪嫌疑”的人,就应当立即通过写信,电话,或其他方式报告给希特勒或他的助手之一,这样就可以迅速有效地“处理” 敌对分子。(这也是“1984”一书的另一个主题)</p><p class="ql-block">这样的结果便是除希特勒以外,没有人能够信任,即使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只要发现他在思想上有问题,涉嫌触犯“思想犯罪”,就会立即告密揭发。于是在青少年时代起,就使他们之间彼此不信任,彼此猜疑,互相监督,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他们的目的。</p><p class="ql-block">通过学校、媒体,大型聚会等一切可能的渠道,在青少年中提倡和煽动对希特勒的个人崇拜,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他的“我的奋斗”一书成了圣经,他个人成为拯救德国的救世主,他摧毁宗教,因为他懂得宗教对于人的精神上的作用,但他却又建立以他为神的新宗教,使用了超越宗教的手段。虽然还有许多其他的方法,但以上的这一切手段,都足以有效地达到了对青少年洗脑和控制的目标。希特勒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控制狂”。</p> <p class="ql-block">在希特勒的最后日子里,我们能看到很多画面,希特勒接见未成年的儿童上战场,这些图片被到处转载,那些乳臭未干的孩子,就是洗脑的牺牲品。</p><p class="ql-block">假如当年德国民众能清醒的意识到纳粹的危害,那么德国也许就避免了战争。假如德国人谁都不加入纳粹,那么德国人就不必生活在恐惧和担心中,也不必为此极权的奢侈和其属下的盖世太保机构负担如此庞大的开支。</p><p class="ql-block">希特勒统治德国期间,整个德国陷入了暴力与谎言。为了维护极权,希特勒采用了两个手段:利用盖世太保,监视民众的一言一行,一旦有“风吹草动”,便将人拉入监狱,甚至很多人被秘密处死。另一个手段,便是动用国家机器,不断的利用媒体宣传“纳粹思想”,不断制造谎言,达到洗脑的目的。</p><p class="ql-block">在这种恶毒的媒体宣传下,大量的德国民众被欺骗,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发生了扭曲,完全陷入了思维怪圈。</p><p class="ql-block">一:混淆了“国家”与“纳粹”的概念:</p><p class="ql-block">被洗脑后的德国民众普遍认为:没有纳粹就没有德国的存在,德国的发展要依赖纳粹的统治。甚至很多民众陷入了一种误区:认为离开了纳粹统治,德国就会发生动乱。事实上是,德国并没有因为纳粹而变得强大,反而因为纳粹被卷入了二战。二战后,没有了纳粹统治的西德迅速进入了真正的稳定状态,经济不断发展,民众生活富足。</p><p class="ql-block">二:分不清是谁在养活谁:虽然希特勒在统治德国期间,搞了不少的经济项目,表面上德国的经济是因为希特勒的改革而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事实上是德国民众的财富被大量的变相掠夺。为了维持自己和情妇的奢侈生活,为了维持庞大的盖世太保机构,只能从民众那里进行掠夺。由于希特勒上台前恰恰是德国经济低迷的时期,于是希特勒紧紧抓住了德国人怕失业的心理,大量的引进军工业,利用廉价的劳动力为自己赚来了大量的财富。可怜的德国人竟然认为是希特勒和纳粹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对希特勒产生了感激之情,完全没意识到这完全是因为自己的辛苦劳动所得。事实上是德国民众用自己辛苦的劳动养肥了希特勒,养活了一大批以监视民众为乐的盖世太保。</p><p class="ql-block">三:认敌为友</p><p class="ql-block">在希特勒的洗脑下,德国民众将墨索里尼视为“德国人最好的朋友”,很多人认为除了意大利外,其他的国家都是“对德国虎视眈眈的敌对势力”,结果是这个“最好的盟友”加速了德国的悲剧。</p><p class="ql-block">四:处处防人</p><p class="ql-block">在盖世太保无孔不入的监视下,德国民众即使对纳粹有意见,也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为了保护自己,德国人觉得谁都可能是盖世太保,甚至亲朋好友之间也充满了戒心。</p><p class="ql-block">五:真正的爱国者反而成了民众的“眼中钉”</p><p class="ql-block">在希特勒统治期间,出现了一批有清醒头脑的爱国人士,反对纳粹极权操作国家机器愚弄民众,却被盖世太保诬陷是“卖国贼”。这些真正的爱国者被不明真相的民众视为“眼中钉”,甚至认为他们是在“危害国家的稳定”,这种错误的认识直到二战结束,德国民众重新审视了历史,才明白爱国不等于爱纳粹,真正的爱国是要维护国家不被纳粹操作,真正维护民众的权益为根本的。假如当年德国民众能清醒的意识到纳粹的危害,那么德国也许就避免了战争。假如德国人谁都不加入纳粹,那么德国人就不必生活在恐惧和担心中,也不必为此极权的奢侈和其属下的盖世太保机构负担如此庞大的开支。遗憾的是,德国人被谎言蒙骗,最终整个德国卷入了灾难。可见,纳粹的存在才是真正危害德国国家稳定和损害德国民众利益的最主要因素。没有了纳粹的德国,获得了新生,民众的收入大大增加,生活越来越好,成为了真正的世界强国。</p><p class="ql-block">希特勒一贯鄙视享乐主义和美国的资本主义尤其痛恨黑人音乐,并一直视这些是使德国民族灵魂堕落的毒药和犹太商人的阴谋,怎么可能鼓励德国青年人去追求享乐呢?</p><p class="ql-block">至今,仍有人在清算德国纳粹的罪行,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通缉在世纳粹战犯。总部设于美国洛杉矶的非政府组织西蒙-维森塔尔中心,悬赏最高2.5万欧元,征求在世纳粹战犯的线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