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总结学校变革实践经验,为新一学年提供可借鉴、可操作的方法与策略,为深入推进学校变革、探索新的育人模式、完善学校管理、提升育人质量指明方向,助推“以学生为中心”的变革战略目标实现。2023年8月26日和28日,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中学顺利召开第二届教育教学年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次年会以“激发学习内驱力”为主题,紧紧围绕“让学习真实地发生”,从课堂教学改革、分层作业设计、个性化辅导、如何做好导师、年级组织管理几个方面展开。从前期的主题收集,到中期的探讨、研究,再到年会展示,都秉承了这一理念。年会的两个板块:学科发布会、圆桌论坛。一共产生10场报告分享,6场圆桌论坛。</p> <p class="ql-block"> 首先,李子臣校长对年会进行了全面深入地解读,并对教师提出新学期希望。</p> <p class="ql-block">杨红粮老师做<<分层教学的实施经验>>。学校改革实践中,分层教学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校分层教学,已经经历两年的时间,初步取得了一些经验。分层教学的经验分享,将从分层课堂实施的观点与经验,分层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等5个问题进行阐述与分享。分层教学方面的分享,在校内外已经进行过多次,所以本次分享不求全面,而是从分层教学课堂与实施以及分层教学的作业设计中的亮点进行分享,主要包括老师们对分层教学的观点和经典语录等。</p> <p class="ql-block"> 陈明月老师分享《壮美山川地图说》单元作业设计的前世今生。《壮美山川地图说》单元作业系统地设计了符合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不同类型的作业,以“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为原则,设计了紧紧围绕课堂学习内容的课前、课堂和课后作业,为课堂学习提供素材、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检测课堂学习获得,从而达到减负提质的效果。整个单元作业的设计,一方面突出学科工具的使用,从如何画、如何读、如何用,提升学生读图析图能力。另一方面,作业类型多样,以实践类作业为主,还包括基础类和拓展类作业。基于学情和作业难易程度,在完成方式上,设计了自主完成、小组合作完成,以及分层选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步发展高阶思维,不断提升地理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吕英芹老师做《抓辅导、重落实、促提提升》分享。本经验分享从团队建设、常规工作、专家引领、骨干示范以及学科教室与积分卡的使用这四个亮点环节进行分享。</p> <p class="ql-block"> 徐云云老师做了关于课程改革的经验介绍《课堂重构实施中的亮点》。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我们教师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大胆研究和实践,减少低效的教学行为,减少过度重复的作业,认真落实核心素养对学生的要求,为推动双减工作作出贡献,那么,三图六构五环节课堂重构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就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课堂实践探索。本经验分享从课前的课前导学图、课中的小组讨论、核心问题条的运用、课后凝练小结这四个亮点环节进行分享,旨在提升课堂学习效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传统课堂“主讲”到“放手”,更体现教师在课堂中的“导演”作用。通过学生活动,教师给学生留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同时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体现教学评一体化,落实了新课标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郑海丰老师做《关注过程,挖掘潜力》的经验和做法。学校搭建信息化评价平台,让过程性评价实现从数据管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呈现到数据反馈的循环运作流程。利用评价平台的后台数据管理功能对学生的评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教师每天都在采集每个学生的数据,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从而更好的把握学习方式方法,理解和掌握评价的方法,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学生评价的作用不仅在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应该学会的知识,更在于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深度思维的能力。这是我们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章芳云老师分享了自己如何激励学生的妙招,分享了《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本次分享从情感激励-以导师工作为出发点、兴趣激励-以活动为转折点、目标激励-以成就感为落脚点三个方面讲述了教师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为了保持学生持续的学习力,教师利用了情感价值、同伴效应和成就感体验等教育心理学理论,最终实现了师生和谐关系和学生的自主个性化发展。</p> <p class="ql-block"> 曹雪冰老师做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艺术潜能》的教育分享。艺术教育是要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和理解, 培养对艺术的表现力和创造力。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专业的艺术工作者。在我校教育教学全面改革的历程中,艺术教育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初步取得了一些经验。本次经验分享介绍了艺术课开设情况,以及一些专业化的做法。1.理论知识融入实践活动在更多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之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学习时间明显压缩,所以艺术理论知识如何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依然是我们本学年的教学重点。(2)利用网络拓展知识。3)利用学科教室的定期布置,进行课外延伸。让艺术知识无处不在。</p> <p class="ql-block"> 聂雅男老师分享了自己在三帆中学跟岗学习的收获,并做了题为《力行不辍,永葆朝气》的经验分享。从三帆标志,阳光下的三帆到年级组管理,如何分层教学。此外,嘉年华、欣赏型德育等等。并为大家分享了三个思路:第一,借台唱戏,台子是科技节。借助科技节,唱教育教学的戏。比如设计科技节徽章,口号,开幕式主题词、手卡。其次,学生的参与热情高,小组比赛,班内比赛。同时,学科也会利用科技节,如公众号、写作文、评价。班主任会利用科技节召开班会,各显其能。</p> <p class="ql-block"> 张春英老师做了《导师制下学生的全面成长》的精彩分享。教育使学生拥有的肯定不只是学习成绩的提高,它更包括形成积极的情绪,完善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心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引导他们完善自己的人生,获得自信与快乐,这将是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宝藏与灯塔。导师制,改变了过去的班主任工作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时间空间得到拓展和延伸;一对五远远大于一对三十;更贴近学生内心,更有效实施引领;引领方向改变;变被动教育为主动需求。</p> <p class="ql-block">王洪艳老师作为初三年级主任,分享了这一年来初三年级组管理的经验。做了《把学生放在心上》的分享。把学生放在心上,把心放在学生上,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方便学生、 发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的使命: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创造可能,提供有幸福港的教育生活接纳并欣赏差异,为多元发展创造可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