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从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整整花了近乎一个白天的时间,车外的葡萄牙是一片连绵群山和田野。
葡萄牙原野
葡萄牙原野最多见的就是橄榄树。只有近9万平方公里的葡萄牙像是一条长形豆腐干。从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正好是穿越这块长形豆腐干宽的部分。 葡萄牙这块豆腐干的一条长边和宽边组成“L”型的海岸线,长达832公里。因此,可以说葡萄牙是一个环海国家,它的一切不是和陆地有关,而是和大海有关,所有的历史文明,所有的人文情感,都和大海息息相关。 航海纪念碑:昔日葡萄牙的辉煌的丰碑
里斯本航海纪念碑
在葡萄牙的首都里斯本与大西洋交汇的河边的广场上,耸立着一块航海纪念碑,据说航海纪念碑已成为葡萄牙的象征。纪念碑建于1960年,是为纪念航海王子亨利逝世500周年而建,它外形如同一艘展开巨帆的船只,碑上刻有亨利及其它80位水手的雕像,船头站立者即为亨利,其后为其助手加玛,两旁是一些随同出发的航海家,以及葡国历史上有名的将军、传教士和科学家,颇具气势,以纪念葡萄牙300年来开拓海洋的光辉历史。
仔细回顾欧洲史,葡萄牙最辉煌的也就是它的航海了。
公元14—15世纪时的西欧,发展迅速,对外贸易交流也发展起来。由于《马克·波罗游记》对中国和印度的精彩描述,使西方人认为东方遍地是黄金、财宝。然而原有的东西方贸易商路却被阿拉伯人控制着。为了满足自己对黄金的贪欲,欧洲的封建主、商人、航海家开始冒着生命危险远航大西洋去开辟到东方的新航路。
15世纪下半叶,野心勃勃的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妄图称霸于世界,曾几次派遣船队考察和探索一条通向印度的航道,1486年,他派遣以著名航海家巴托洛梅乌,迪亚士为首的探险队沿着非洲西海岸航行,决心找寻出一条通往东方的航路。当船队航行到今好望角附近的海域时,强劲的风暴使这支船队险些葬身于鱼腹之中。迪亚士被迫折回葡萄牙。
1492年哥伦布率领的西班牙船队发现美洲新大陆的消息传遍了欧洲。面对西班牙将称霸于海上的挑战,葡萄牙王室决心加快抓紧探索通往印度的海上活动。于继父业,葡萄牙王室将这一重大政治使命交给了年富力强,富有冒险精神的贵族子弟达·伽马。
1497年7月8日,瓦斯科,达·伽马奉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之命,率领四艘船共计140多水手,由首都里斯本启航,踏上了去探索通往印度的航程。开始他循着10年前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航路,迂回曲折地驶向东方。水手们历尽千辛万苦,在足足航行了将近4个月时间和4500多海里之后,来到了与好望角毗邻的圣赫勒章湾,看到了一片陆地。向前将遇到可怕的暴风袭击,水手们无意继续航行,纷纷要求返回里斯本,而此时达·伽马则执意向前,宣称不找到印度他是决不会罢休的。圣诞节前夕,达·伽达率领的船队终于闯出了惊涛骇浪的海域,统过了好望角驶进了西印度洋的非洲海岸。1497年圣诞节时,达·伽马来到南纬3l°附近一条高耸的海岸线面前,他想起这一天是圣诞节,于是将这一带命名为纳塔尔,现今南非共和国的纳塔尔省名即由此而来,纳塔尔在普通英语就是“圣诞节”的意思。
继后,船队逆着强大的莫桑比克海流北上,巡回于非洲中部赞比西河河口。4月1日当船队抵达今肯尼亚港口蒙巴萨,当地酋长自认为这批西方人是他们海上贸易的对手态度极为冷淡。然而,当达·伽马船队于4月14日来到马林迪港口抛锚停泊时,却受到马林迪酋长的热情接待。他想与葡萄牙人结成同盟以对付宿敌蒙巴萨酋长,并为达·伽马率领的船队提供了一名理想的导航者,即著名的阿拉伯航海家艾哈迈镕·伊本·马吉德。他是当时著名的航海专家,由他编著的有关西印度洋方面的航海指南至今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达·伽马率领的船队依靠经验丰富的领航员马吉德的导航。于4月24日从马林迪启航,乘着印度洋的季风,沿着他所熟知的航线,一帆风顺地横渡了浩瀚的印度洋,于5月20日到达印度南部大商港卡利卡特。同年8月29日,达·伽马带着香料、肉桂和五六个印度人率领船队返航,于1499年9月带着剩下一半的船员胜利地回到了里斯本。 因此,纪念碑的主雕塑,给人我的感觉是四个字:向往海洋,或奔向海洋。可以说,领土资源并不辽阔和富饶的西班牙,假如没有当年航海,绝对不会有昔日的辉煌。今天,我从航海纪念碑的指向,似乎看到了诸多航海家前仆后继的大胆探险——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达·伽马打开欧洲与印度的通商之门,麦哲伦则以实践证实了“地球是圆的”真理。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航海的先驱者以生命和顽强的意志来探索人类之秘。
纪念碑地上的一幅世界地图
在航海纪念碑的广场上,还刻制了一幅世界地图,正确的说是一幅欧洲航海史地图,它表示每一次航海发现的时间和地点。你看这位葡萄牙老人领着小女孩仔细的指点着,是在讲述历史还是在激励未来?
航海对葡萄牙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重大作用。这是举世公认的。可是,你是否还知道,航海还造就了葡萄牙值得骄傲的文化。
这就不能不提到卡蒙斯,这个名字对于中国读者也许会很陌生。但是,他在欧洲却享有同莎士比亚、荷马、但丁这些世界著名作家一样的盛名。 对于一个人物而言,卡蒙斯在葡萄牙可谓是享尽了身后荣誉:葡萄牙的电子护照第一页就是他的画像,里斯本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广场和他的纪念碑。1982年澳门大西洋银行发行的50圆澳门币钞票正面为其肖像(上图),澳门市民俗称“单眼佬”。在澳门亦有以其命名的马路(在路环)、前地(广场,在氹仔)及大厦。
卡蒙斯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从1550—1570年花了20年的时间,写了《有路济塔尼亚人之歌》。它被看作是现代的一部重要史诗,它气势雄伟,包罗万象。从形式上它受到了荷马和维基尔的史诗的影响。卡蒙斯在写这部史诗的时候就想要写出一部可以与上述两位古代作家相比美的民族史诗。从航海家亨利(Henry the Navigator)的成就开始到1580年葡萄牙被西班牙占领的这段时期(也是史诗中所描写的时期)在葡萄牙历史上是一个关键性的时期,它标志着中世纪的结束和现代时期的开始。卡蒙斯的这部作品从1550年开始起稿,到1570年成稿,其中大部分是从1555年到1558年完成的。1571年10月他首次发表了这部史诗,1572年又发表了修改后的稿子。对卡蒙斯来说这篇史诗是一篇对葡萄牙人民的颂歌。15世纪里葡萄牙达到了其黄金时代,而这部史诗所描写的也是这个顶点,其内容尤其集中在达·伽马的海上探险,在史诗中达·伽马代表了葡萄牙民族。
史诗以对塔古斯河水中仙女的祈求和对国王塞巴斯蒂安的献词开始,描写达·伽马率领的船队航行在从未有人航行过的大海之上。天上诸神在奥林波斯山会晤,维纳斯和马尔斯表示愿意帮助卢济塔尼亚人,尼普顿表现为十分妒忌,而巴克科斯则表示反对,要加以阻挠。结果船队在莫桑比克遭到蒙巴萨人的袭击。后脱险来梅德林,受到国王的盛情款待。达·伽马向国王讲述了卢济塔尼亚人的由来和葡萄牙建国的历史,以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离开梅德林后,尼普顿在巴克科斯的挑动下,掀起一场风暴,企图使达·伽马的船队覆没。卢济塔尼亚人在惊涛骇浪中英勇奋斗,终于在维纳斯帮助下航行到达加莱克特,并在回国途中一路受到维纳斯的保护。维纳斯在海中创作了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小岛,让船队休息。岛上的仙女向葡萄牙人讲述了宇宙的构造,预言了葡萄牙的未来,最后,一直伴送他们回到里斯本。
为了写好这一作品,卡蒙斯沿着56年之前瓦科斯·达·伽马所开辟的东印度航线,到了葡萄牙在海外的殖民地,历时10余年。因此,这部作品是有现实基础的。但是,他又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葡萄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品。
对于到过葡萄牙旅游的人来说,卡蒙斯也许是很陌生的,但是我只要提到一个到葡萄牙里斯本必去的地方,你就会记起来,那就是: 罗卡角:葡萄牙版的天涯海角
曾被网民评为“全球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的Cabo da Roca(罗卡角,翻译为大石角),是葡萄牙境内一个毗邻大西洋的海岬,它处于该国的最西端,也是整个欧亚大陆的最西点。面向大洋的十字架碑用葡萄牙语写有著名的一句话:“陆止于此、海始于斯”故被欧洲人尤其是西班牙人称之为天涯海角。“陆止于此、海始于斯”就是卡蒙斯的两句诗句。
罗卡角陡峭的悬崖如同孤独的臂膀伸向海洋,你会有一种走到天边的感觉。当地球还没有被认识为是圆的时候,当海洋还是代表世界的尽头的时候,这里,就是欧洲人心目中的天涯海角。
放眼望去:风大浪高、乱云飞渡,苍苍茫茫,海天无际之中…… 从这里眺望海洋,会让人想到“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的诗句。中国诗人喜欢惊天动地,葡萄牙诗人则喜欢感性和温情,“海草满头,海鸥在肩”是他们对罗卡角深情的描绘。卡蒙斯虽然以史诗而著名,但是他的情诗(十四行诗)却更为青年男女们所喜欢。“天上、地下、风飒飒 海浪淘沙…… 水中鱼儿入梦乡……夜静天涯…… 渔人奥钮在水边躺下, 风吹水面掀起层层浪花; 他哭唤着恋人的名字, 却再也听不到她的回答。 --海浪呀,我遭受着爱情的折磨, 请把我的爱人还我,你这么早 夺去了她的生命而把我丢下。”读着这首卡蒙斯的诗,看看眼前情景,不知道你会作何联想?
走遍天涯海角是不是海誓山盟的主题,我没有研究,但是,用天涯海角来见证爱情,这不但在中国文化有,在欧洲文化习惯中也非常认可。几个世纪以来,欧洲的多少恋人、情人、夫妇、老人都喜欢到罗卡角见证爱情。体验初恋时的热情、品尝蜜月时的温柔、回忆家庭生活的浪漫、见证一生婚姻的美满。“想你,在天涯海角”。“爱你,不论你走到天涯海角”。“追你,直到天涯海角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