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白石唱宋曲(上)

芮永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诗词是汉字的独特形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诗词是可以拿来唱的,所谓诗合乐的叫“歌”,通称诗歌。诗经不是读出来的,是唱出来的。至于词,都有固定曲调的词牌,根据曲调填词。诗词中的词牌名很多,如沁园春、满江红、蝶恋花、清平乐、卜算子、菩萨蛮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惜千百年来,由于技术条件限制,古人留给我们几万首诗词,大多是文字体的诗词,后人无法知道他们当时唱的是什么曲调,所以无法欣赏真正的唐乐宋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幸先辈们尚有零星的曲谱遗世,虽然记谱符号犹如天书,生涩难懂,但总算可以成为复原古调音律的唯一路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 这里介绍一点古谱的发展历史</b>:(本人尽可能讲得简单点,如果还觉得枯燥乏味就跳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鼓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琴谱(文字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减字谱(古琴指法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半字谱</p><p class="ql-block"> (流行于唐代)</p><p class="ql-block"> 唐朝是我国文化艺术大交流大发展时期,民间娱乐音乐空前繁盛,就开始出现了乐师,乐师伶人使用了更加简便的半字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俗字谱 </p><p class="ql-block"> 俗字谱即“俗乐字谱”,流行于宋代。它通过运行十个基本谱字来记谱,代表不同的音高,另外还有一些记录节奏的符号和其他常用的符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俗字谱主要是从事音乐实践的乐工用于手写草体或半字形式的记录,这些符号与乐器上的音位指法一一对应,大大地方便了使用。但由于太过简单,在印刷传播技术还不发达的时期,非乐工之人要把这些符号的复杂情况用文字记载下来,加以准确说明,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到了元代就消失了,所以到了现代,我们对于俗字谱已很难辨识和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工尺谱</p><p class="ql-block"> 工尺谱起源于唐,盛行与明清,用“上 尺 工 凡 六 五 乙”表示简谱的 1 2 3 4 5 6 7,用“板眼”来表示节奏。后传至日本、越南、朝鲜半岛、琉球等汉字文化圈地区,在中国古代至近代的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应用广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的工尺谱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存的民间音乐,如西安鼓乐、智化寺京音乐、福建南音,早期的昆曲京剧以及古筝、琵琶、管子、竹笛等乐器是工尺谱的重要载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另外,春秋战国起,人们就开始使用五音十二律来标示音阶和音律</p><p class="ql-block"> 五音:宫 商 角 徵 羽</p><p class="ql-block"> 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二. 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姜夔(kui)(1154年—1221年),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著名南宋词人、音乐家。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晚居杭州西湖,卒葬西马塍。</p><p class="ql-block"> 姜白石以词著称,自1176年到1206年的三十年间,他走过江西、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游历过许多名胜,他经历过山河破碎、辽金入侵的社会生活,使他的诗词大多表现感喟人生、怀旧回望、眷顾情感、咏山颂水的文人情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姜白石精通音律,能自度曲,他留世的《白石道人歌曲》收词八十多首,其中二十八首带有乐谱,包括用俗字谱创作的词曲十七首,用律吕字记写的南宋绍兴一带水祭之歌《越九歌》十曲,以及古琴减字谱记写的中国现存最早的琴歌《古怨》。这些有谱的词调是他一生中文艺创作的精髓,为后人留下了可资研考演唱的丰厚遗产,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地位显赫,弥足珍贵。根据这些材料,我们可以听到800年前的宋曲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俗字谱词曲(十七首曲目):</p><p class="ql-block">《鬲溪梅令》《杏花天影》《醉吟商小品》《玉梅令》《霓裳中序第一》《扬州慢》《长亭怨慢》</p><p class="ql-block">《淡黄柳》《石湖仙》《暗香》《疏影》《惜红衣》《角招》《徵招》《秋宵吟》《凄凉犯》《翠楼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霓裳中序第一》《醉吟商小品》是依古曲填词,其中《霓裳中序第一》可能出自唐代著名大曲《霓裳羽衣》中的一段,《玉梅令》则是依好友范成大创作的曲调填词,其余皆为自度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越九歌》(十首曲目)</p><p class="ql-block">《帝舜》《王禹》《越王》《越相》《项王》《涛之神》《庞将军》《旌忠》《曹娥》《蔡孝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越九歌》是姜白石于绍熙四年(1193)从钱塘江经西兴渡入越,在曹娥江水域流传之祭祀乐曲的基础上,改编创作并配歌词的古曲。与屈原《九歌》不同,《越九歌》所歌神明多是被神格化的越国相关真实历史人物,十曲依次对应舜、大禹、勾践、文种、项羽、伍子胥、庞玉、唐琦、曹娥、蔡定,由于皆注律吕,曲子的音高和音程关系都已标明无多异义,所以可以吟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古怨》(一首,古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该曲是收在《白石道人歌曲》中唯一的一首琴歌,也是现存三百多首琴歌中最早的一首。已用减字谱标注,可弹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三. 杨荫浏破译俗字谱</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姜白石虽然有自度曲传世,但是是用俗字谱记录的,由于失传,后人难解其义,研究者对此看法不一,使现代人不得其真面目,所以仍然无法吟唱。</p><p class="ql-block"> 著名音乐史学家、民族音乐理论家杨荫浏先生从1947年起研究白石道人歌曲,他认为“姜白石词曲十七首,是谨有的未因长期歌唱而走样的现在宋人词调的实例”,1953年7月,杨荫浏参加陕西民间考察采访中,发现当地的西安鼓乐社保存的曲谱与姜白石歌曲所用曲谱有相近之处,这为他日后开展的实质性译谱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直到1955年,他的《白石道人歌曲研究》出版,姜白石的十七首俗字谱词曲全部被翻译成五线谱词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6年杨荫浏在燕京大学工作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扬州慢》俗字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俗字谱与工尺谱关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石道人歌曲研究》杨陰浏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杨荫浏,1899年11月10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县城,自幼聪慧好学,酷爱音乐,七八岁时便向三清殿年轻道士颖泉学习箫、笛、 笙。后来又跟雷尊殿道士阿炳(华彦钧)学习琵琶、三弦。12岁时入“天韵社”师从吴畹卿。</p><p class="ql-block"> 1921年曾从美国传教士郝露易女士学习英文、钢琴以及和声、对位、复调等西洋作曲法。</p><p class="ql-block"> 1923年毕业,同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积极参加反帝爱国运动,他将《金陵怀古》曲调填以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词,用以鼓舞人心,这首歌曲影响深远,迄今还在全国广泛流传。</p><p class="ql-block"> 1925年在光华大学举办的第一届英语论文竞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竞赛金牌,获奖论文题目是《中国音乐史概要》。</p><p class="ql-block"> 1936—1937年间,在燕京大学教授“中国音乐史”课。</p><p class="ql-block"> 1937年春天,杨荫浏回无锡度假,忘不了启蒙老师。该时的阿炳虽看不见他身影,但记得他的声音,异常激动地握着他手。而谈话自然三句不忘本行,又谈起民族音乐,两人还一起切磋了琵琶曲《将军令》的指法。</p><p class="ql-block"> 1941年底,受聘为青木关国立音乐院教授,兼任国乐研究室主任。1943年底,杨荫浏的第一部中国古代音乐史专著《中国音乐史纲》成稿。</p><p class="ql-block"> 期间,杨荫浏运用几何原理,以实验的方式对乐器在音律上的关系反复展开探索和检验,绘制成图,解决了琵琶品相和笛管开孔的科学准确定位。</p><p class="ql-block"> 1950年,杨荫浏带着国内罕见的钢丝录音机,携好友北大教授阴法鲁、表妹曹安和一行专程回到无锡,找到阿炳(华彦钧),抢救录制阿炳的6首名曲,并整理编成《阿炳曲集》出版。</p><p class="ql-block"> 从1960年起,时任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所长的杨荫浏着手撰写,至1973年终于完成了中国音乐历史研究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p><p class="ql-block"> 1984年2月25曰,八十四岁高龄的杨荫浏先生因病逝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杨荫浏先生的关门弟子,田青先生这样评价:杨先生的遗产,第一,当然是他13卷本的学术著作,包罗万象,几乎涉及到了音乐学领域的全部内容,而且其中有很多具有开创性,或者绝大部分是开创性的。它不但是杨先生自己学术奠基的一块最大的基石,同时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界至今无人能够企及的高峰,以后的音乐史家恐怕也难以达到这个高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锡三子 (刘天华出生地江阴乃无锡属地,特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曹安和(1905—2004),现代音乐学第一位从事琵琶演奏、音乐教育女性学者。1924年考入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师从刘天华先生学习琵琶五年,毕业后留校任教,与天华先生同事三年,1932年天华先生病殁,其所从弟子,继由安和先生任教五年。琵琶立身,终生不嫁,协助表兄杨荫浏先生共同收集、整理、研究大批传统音乐曲目,终成为崇明派琵琶的一代杰出传人。她教授指导了包括当代琵琶演奏家刘德海、何树凤等人,还亲自教授昆曲,为音乐教学燃灯半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5月31日,国立音乐院国乐组第二届毕业生留影,杨荫浏(后排左四)、曹安和(前排左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板十二曲》 曹安和杨荫浏合编(“敬将本书奉献於吴师畹卿及刘师天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四. 聆听几首白石道人歌曲</b></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八十年代,翻唱姜白石歌曲,聆听真正的宋人音律成为一股社会热流。</p><p class="ql-block"> 中国唱片公司北京分公司还曾录制了杨荫浏译谱的《姜白石歌曲十七首》的录音带,由中央民族乐团男高音歌唱家姜嘉锵、中国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单秀荣演唱,由北大教授阴法鲁撰写文字说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姜白石歌曲十七首录音带(1986)</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兹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三支曲子请欣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鬲溪梅令》</p><p class="ql-block"> 作者在歌谱作有小序,记丙辰(1196)冬,从无锡归来后作此曲。</p><p class="ql-block"> 该曲旋律舒畅优美,高下有致、首尾相合;歌词通过“惜花”和“寻花”的比喻,寄托作者怀才不遇的情状,反映词人对可望而不可及的爱情与生活的哀叹。</p><p class="ql-block"> 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首宋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醉吟商小品》</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最短的一首了,故称小品。是姜夔记录乐工琵琶演奏的乐谱填词而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者一定会有宋曲好用“偏音”(4、7),和今天的音乐不太一样之感?是的。别急,我到后面(下集)来回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扬州慢》</p><p class="ql-block"> 该篇是姜夔成熟时期的代表作。白石的音乐作品少有辛弃疾、陆游豪放昂扬的激情,较多的是感时、咏物、写景、恋情、惜别、怀旧等题材,主要是发抒个人幽沉悲伤的感情。而此曲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和生活场景,描绘出清幽悲凉的意境,表达了对国家人民的关怀,是一首宏远大气之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序)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p><p class="ql-block">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p><p class="ql-block">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扬州自古是淮南东路的名城,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作停留。当年那春风十里繁华街道,如今却是荞麦青青孤单可怜。自从金兵侵犯长江流域以后,连荒废的池苑和古老的大树,都厌恶再提起那场可恶的战争。天气渐渐进入黄昏,凄凉的号角吹起了冷寒,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杜牧有卓越的鉴赏,料想今天,重来此地一定吃惊。纵使有豆蔻芳华的精工词采,纵有歌咏青楼一梦绝妙才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仍然还在,却桥下江中的波浪浩荡,凄冷的月色,处处寂静无声。想那桥边红芍年年花叶繁荣,不知年年有谁欣赏为谁而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千岩老人:南宋诗人萧德藻,字东夫,自号千岩老人。姜夔曾跟他学诗,又是他的侄女婿。</p><p class="ql-block">黍离:《诗经·王风》篇名。据说周平王东迁后,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彷徨不忍离去,就做了此诗。后以“黍离”表示故国之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未完待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