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红三馆”是指位于贵州西北部毕节市七星关区的三个红色革命场馆,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26日,特意前往毕节“红三馆”参观学习。 七星关区是因历史名关七星关而得名,是毕节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蕴含着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是全国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素有“乌蒙腹地,三省红都”之称。</p> <p class="ql-block"> 首先,参观“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旧址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百花路19号。1936年红二、六军团长征经过黔西、大方、毕节等地,于2月17日将原2月7日在大方创建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迁至毕节。</p> <p class="ql-block"> 从大门进去为四合院,左侧是一座两层楼房,展出第一部分“红军在黔西北”内容。介绍了红军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p> <p class="ql-block"> 大门正对面是“礼拜堂”,门前有一组红军群雕像。礼拜堂内为第二部分,介绍红二、红六军团创建川滇黔革命根据地的情况。分为四个专题:挥师西进,挺进黔大毕;立足黔大毕,创建根据地;组织反围剿,巩固根据地;千里回旋,乌蒙突围。</p> <p class="ql-block"> 1935年11月,红二、红六军团完成策应中央红军长征的任务后,从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经湘西向贵州石矸、镇远、黄平实行战略转移。根据中革军委指示,以佯攻贵阳之势,进占石矸县城。1936年1月19日,军团负责人在石矸天主教堂召开会议,史称“石矸会议”。会议作出西进乌江以西广大地区,相机在黔(西)大(方)毕(节)地区建立根据地。</p> <p class="ql-block"> 1936年2月5日,红二、红六军团总指挥部在黔西驻地召开紧急会议,史称“黔西会议”,会议决定,结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的任务,撤销中共湘鄂川黔省委,成立以黔大毕为中心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和中共川滇黔省委员会,领导根据地建设和各项工作。</p> <p class="ql-block"> 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引起了蒋介石的恐慌和不安,亲自布置“围剿”。1936年2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中央军、川军、滇军,企图围剿在黔大毕开辟新根据地的红二、红六军团。面对国民党军5个纵队约120个团的四面合围,只有1万多人的红二、红六军团开展反“围剿”战斗,经过大小40余次战斗,粉粹了敌人多次的猖狂进攻。</p> <p class="ql-block"> 1936年2月27日,红二、红六军团撤离毕节,进入黔滇交界的乌蒙山区,至3月下旬,红军在此辗转回旋1个月时间,穿插转战1000余里,回旋突围,最终胜利进入盘县,粉粹了国民党“围歼”计划。</p> <p class="ql-block"> 1936年4月起,红二、红六军团强渡普渡河,过金沙江,翻玉龙雪山,7月到达甘孜及附近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之后和红32军组成红二方面军,于10月22日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隆德将台堡会师,胜利完成长征。</p> <p class="ql-block"> 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中山路34号,系清代中式砖木结构建筑。1936年2月,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到达毕节七星关,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夏曦和政治委员王震等领导同志在此办公。2006年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主要展示当年中共地下党在毕节地区的革命活动。</p> <p class="ql-block"> 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和平路74号,系周素园先生旧宅。正门上悬挂着萧克将军题写的旧址匾额。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1936年2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二、红六军团长征到达毕节,在党的领导下,发动民众,掀起了抗日救国热潮,建立了贵州抗日救国军,由知名民主人士周素园先生任司令员。</p><p class="ql-block"> 周素园(1879~1958),贵州毕节人,1907年在贵州创办第一份日报《黔报》,宣传民主思想和爱国主义。参与领导贵州辛亥革命。1936年随红二、红六军团参加长征。解放后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省副省长等职。</p> <p class="ql-block"> 参观“红三馆”,我们将永远铭记这段峥嵘岁月,践行伟大长征精神。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为指导,在红色文化浸润中再次接受精神洗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