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古镇,植物园随拍

灿然

<p class="ql-block"> 青龙古镇</p><p class="ql-block">文化源远,青龙古镇原名菁蒿嘴,(一种中药材---蒿子,因四季常青,而得名)。清嘉庆年间,村中王氏族人王绳中(出生于乾隆八年),为大清捐银百万两,皇家偿赐 “百万绳中”匾额一块和绣有“青龙”图案的大旗一面,示意满汉一家,从此菁蒿嘴便更名为青龙镇。王家成为当地官宦云集(三——五品官员多达130多位)商铺遍布全国各地的官商富贾, 发迹后的王家便在家乡依其南北5华里上下起伏、左右弯曲的地形,仿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东文西武构筑手法,东建文昌祠、西设龙王庙,北筑凤头寨,形成东文西武、南龙北凤、龙凤呈祥的总体布局。形成一条活灵活现的巨龙,成为历史上北方的闻名重镇。</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的青龙有受皇赐横匾的“百万绳中”王绳中,有孙中山同盟会会员王世昌,有监运通、特授文林郎,户部员外郎、兵部员外郎、翰林院编修、按察司知事、国子监典籍、布政司理问、巡检、教谕、学正等,官途遍及直隶、河南、山东、广东等地。一时地灵人杰,商贾繁荣之胜景。明永乐年间(1430),山西太原通往内蒙的交通要道上,有一村落名“菁蒿嘴”。在距菁蒿嘴二公里处的北面(今韩寨),有一王家庄,王家庄的先人在当时已由土地为生转向经商。大约在公元1415年左右,王家的一位先人,在生意上特别能干,还会外国话,随官家船队多次下海做买卖,而且还是一位官员,(官职几品不详)这可能和郑和下西洋有关。到代宗景帝执政期间,因以前每次下海要耗费国的大量银两,对庞大船队下海做生意不再主张。但对王家来说,借助下海经商做买卖的机会,学得了一身做生意的真本事,至使王家的商号店铺,在当时已有了一定规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