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活着的古城

wLj

<p class="ql-block">在彩云之南有一座古韵悠长,极富中原色彩的边陲城镇,这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一建水。在唐朝南诏国筑惠历城,汉语译为“建水”。元时设建水州,明代称临安府。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尽管建水县历史悠久又有众多的古建筑、古文物、古遗风等却一直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直到近几年人们才意识到在滇南这片苍茫的红土高原上镶嵌着一颗美仑美奂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建水素有“古建筑博物馆”、"古民居博物馆"和"古井博物馆"之称。从元朝初始,受汉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制,历经700多个春秋,留下了众多的庙宇、宫观、塔、楼、桥、井及一批大型传统民居建筑。这些类型不同的古建筑遗存,不仅是建水经济社会的反映和营造技术的典范,也是这座千年古城极富文化内涵和悠久历史的最好见证。建水县地方不大却有八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在建水玩了十天。分四个部分记录。①古建筑之旅;②小火车之旅;③古井之旅;④艺术之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古建筑之旅 </p><p class="ql-block">建水东门楼(朝阳楼)是云南建水古城的一张文化名片,是西南地区的小天安门,有600多年历史。东门楼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比北京天安门还早28年。</p> <p class="ql-block">每星期五、六、天晚上在东门城墙上有光影秀。介绍建水县历史文化。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 临安府署</p><p class="ql-block">临安府署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明清时期,临安府署一直是临安府治所在。明朝管辖6州5县9长官司,清朝管辖3州5县6长官司。其辖地境域广阔,为滇省巨郡,有"边缴重地"之谓。</p> <p class="ql-block">自明洪武年间修建以来经历六次较大规模维修,现在建筑是2016至2019年在原址基础上保护恢复而成。其中府署大门与大堂卷棚为清代遗存。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公生明,就是说只要公正就能明察事理,这个牌坊立在一进门的位置起到每天提醒上班官员的作用吧。</p> <p class="ql-block">老爷公开审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重要案件复审之地。</p> <p class="ql-block"> 云南提督学政考棚</p><p class="ql-block"> 云南堤督学政考棚,是云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长官提督学政定期到此,集中滇南片区的临安、元江、开化(今文山)、普洱四府学子举行院试的场所。学政考棚整个建筑以甬道为中轴线,形成六进院落百余间房舍。现存建筑保留完好,画栋丹楹,华而不奢,层层递进,是硏究中国西南古代科举制度的绝好实物遗存。2019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景区。</p> <p class="ql-block">云南提督学政考棚的院试,为科举前预备考试。凡被院试录取者,便可获得优厚待遇,从此步入国家科举选仕的途程,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不少滇南学子就从这里走出深山,走向全省、全国,成为地方有名之士,成为名儒、名臣,青史留芳,名垂千古。</p> <p class="ql-block">滇南四府学子蜂涌而来参加院试。</p> <p class="ql-block"> 文庙</p><p class="ql-block">元朝建立后,为更好地统治汉族人,皇帝下诏要普及儒学。公元1285年也就是元至元二十二年,当时临安广西道宣抚使张立道开始主持修建文庙。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其间经过五十多次的扩大维修,占地面积达114亩。是中国除北京孔庙(皇家文庙)和曲阜孔庙(民间文庙第一)之外的最大的(民间文庙第二)。2001年6月被列为国家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进入文庙大门,高大的孔子圣像映入眼帘。圣像背后是泮池(也称学海),两边是朝拜路右文官左武官。</p> <p class="ql-block">泮池,古时曾把学校称为泮宫,校内的水池叫泮池。不过泮池这个称谓太高雅,也不顺口,人们还是习惯称它为学海,既表示是学校里的海,又寓意学无止境的海。建水县文庙泮池有他独特的风格:全国各地的泮池都为半圆形,只有建水文庙中的泮池为椭圆形,且占地面积45亩,其规模之大,造型之特别可谓全国之冠。</p> <p class="ql-block">洙泗渊源坊,位于半月形唇台的中心。背面镌刻“万世宗师”。洙泗指的是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孔子便出生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洙泗渊源"的含义是说儒家学说源远流长。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p> <p class="ql-block">杏坛中有一块明代天顺年间的“孔圣弦颂图”画像碑。此碑图文并茂,图的内容是孔子席地而坐,抚琴授课,四个弟子肃立恭听;碑文为宋高宗御题《孔子像赞》,共四十八字,前四十个字是宋高宗对孔子的歌功颂德,后八字是要求臣民尊重孔子。此碑原是宋高宗赠予浙江衢州孔庙,元灭南宋后,此碑隨原国都“临安”之名移至建水县而转入建水文庙。</p> <p class="ql-block">先师庙。又称为“大成殿”,是祭孔的正殿。步入大殿迎面便是供奉孔子圣像的圣龛。东西两侧的龛座里供奉的是“四配”、“十二哲”,他们有的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有的是对儒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作出贡献的学者。大殿内外悬掛着清代皇帝御题的八块匾额:康熙“万世师表”、雍正“生民未有”、乾隆“与天地参”、嘉庆“圣集大成”、道光帝君“圣协时中”、咸丰“德齐帱载”、同治“圣神天纵”、光绪“斯文在兹”。</p> <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开创了滇南庙学的先河,赢得了"文献名邦”、“滇南邹鲁”积"诗书郡”、“礼乐邦”的美誉。其教化功能最终铸就了建水古代文化的輝煌,影响滇南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建筑等方面的发展和繁荣达七个世纪之久,成为建水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泛的人文基础、厚重的历史沉淀、深厚的文化内涵共同构成的精神文化遗产。图为每天上午11点半都在《洙泗渊源》牌坊下表演的演员。</p> <p class="ql-block"> 指林寺</p><p class="ql-block">指林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创建于宋末,据称原有一殿一坊一阁二庑二塔,现在仅存指栋寺大殿和指林寺牌坊。被誉为“临安首寺”。民间素有“先有指林寺,后有临安城”的说法。现碑刻称:"寺始于宋,成于元,而兴于今"。</p> <p class="ql-block">指林寺修复期间闭门谢客。心有不甘,便顶着大太阳绕着寺庙围墙走了许久来到寺庙后门。询问周围的老乡均说后门锁了进不去。还是不甘心,王莉自高奋勇前去查看,大喜:后门锁虚挂并没有锁死。三人得以进入。胜利往往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p> <p class="ql-block">指林寺大殿(元代大型木结构建筑)。建于1295年。</p> <p class="ql-block">指林寺牌坊(元)。</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还保存有两幅明代佛教工笔白描壁画。画成于明永乐年间,一幅为孔雀明王法会图;一幅为供养礼佛图。真迹现保存在于建水县博物馆。孔雀明王法会图中中央孔雀明王结珈趺坐,左右两侧各一个菩萨。画上方左右两侧祥云萦绕五神仙,左右下角20余人,天、人、神、鬼均有。下方孔雀亦神态生动。</p> <p class="ql-block">供养礼佛图,墨线素描。共绘有人物30余人。画面线条遒劲流畅,人物形象生动自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玉皇阁 祟文塔</p><p class="ql-block">玉皇阁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距今巳有400多年的历史。1647年张献忠起义军攻陷建水城,玉皇阁被大火烧毁。明永历年间(1655年)重建。2019年10月1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玉皇阁大殿很高,将近二十米用木头塔建。抬头望去总觉得不太牢固。</p> <p class="ql-block">崇文塔原名“白塔”,是白马寺的镇寺佛塔。始建于元代,明代重修后更名为“崇文塔”。取文风兴盛之意。清嘉庆四年(1799年)受暴雨侵袭倒塌。现存建筑是清道光六年(1826年)重建,距今近2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祟文塔从四层塔基到上面十五层塔身外有很多佛盫,里面供奉着百数尊菩萨。大约五六年前,一夜之间所有的菩萨被盗一空,直至今日没有破案。菩萨被盗数年后崇文塔与玉皇阁在2019年一起被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白雀寺建于清代,民国时期重修。在没有白雀寺前,玉皇阁前面有城墙,后面有观音寺,右边有东岳庙,唯独左边没有拱卫。清朝时期建水官员就倡议在玉皇阁左边建一座寺来守护,于是就有了白雀寺。</p> <p class="ql-block"> 土主庙</p><p class="ql-block">土主庙是建水古城中最早建成的庙宇。建造时间应为南诏国筑惠历城时期。也就是唐朝元和年间(公元806一820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后遭损坏。重建于明朝正统七年(1437年)。尽管土主庙外观特征不起眼,庙内大殿却藏有精华。图中罗汉松为明末栽种,巳有500多年的树龄。是建水古城中树龄最长的罗汉松。</p> <p class="ql-block">土主庙供奉的是南诏国内最为重要的本境地方保护神土主,是彝族先民信仰文化中的重要历史遗存。是硏究南诏国筑惠历城的历史见证。由于自明代以来土主庙保护的比较好,未进行过较大规模的维修工程,所以基本保持和沿袭了明代的结构风采和彩绘装饰艺术的原状特征,这在建水的古建筑中是不多见的。其饱含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与信息,在建水、在云南、在全国都显得弥足珍贵,因而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于2019年十月被评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土主庙到现在没有对外开放。游人想参观可以在管理单位上班时间进去。</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p><p class="ql-block">朱家花院是云南省建水县的一处古建筑群落,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前后历经三十年于宣统年间终告落成。是云南省首屈一指的私家园林。整个建筑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横四纵三”布局。是中国南方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时期民居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朱家大院总共分为四个部分,整个建筑由四个庭院组成共有218间房子。朱家花园的装饰艺术非常精美,以木雕、石雕和画作而著名。</p> <p class="ql-block">朱家家训极严,入门处四个大字:循规蹈矩。告械子孙家人不论做什么都要按规矩来,不可胡作非为。</p> <p class="ql-block">出门处亦有四个字:谨言慎行。要求子孙家人在外要谦虚谨慎不可目中无人狂妄自大。</p> <p class="ql-block">参观朱家花园最感慨的是朱家三起三落的波折。朱家这个延续上百年历史的家族,十代人走过整个清朝。朱家人善于经商,终因开矿成为云南首屈一指的大富豪。朱家掌权人朱朝瑛受革命思想影响,早有反清大志。1903年个旧锡矿矿工周云祥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反清仇洋”矿工起义。因朱朝瑛从经济上赞助周云祥购枪。被清廷抄家没收家财。亊情过去几年,由朱朝瑛好友当朝一品大员弥勒人王炽(钱王)主持将家产原数发还朱家。此为一起一落。</p> <p class="ql-block">清宣统元年(1909)朱朝瑛任建水县自治局议长,受托为粤軍招募民团而成为民軍统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朱极积响应,起义占领临安府署。云南省軍政府委任朱朝瑛为临元镇总兵,国民政府授其少将衔,后升中将。民国4年(1915年)12月袁世凯在京称帝。蔡锷、唐继尧在云南首先发起护国运动。这时的朱朝瑛却随拥袁的軍阀龙济光去攻打护国軍,战败后家产被抄。直到1922年唐继尧念其辛亥革命之功发回其家产。这是二起二落。</p> <p class="ql-block">1927年唐继尧的死后(朱家的靠山),龙云执掌云南軍政大权。他所招抚的绿林武装李绍宗部进入个旧。而此时朱朝瑛任个旧、蒙自守备司令官。为利益之争双方打了七天七夜,烧毁店铺上千间,死数百人。事后省政府指令囚禁朱朝瑛叔侄,并没收巨额家产充公。此乃三起三落。</p> <p class="ql-block">朱家三起三落最终做乌兽散。究期原因:一 时代原因軍阀混战利益重新分配。二 自我立场不坚定从反清义士到忘却本心拥护帝制。三不能审时度势能屈能伸,小不忍终乱大谋。朱氏家族终于在一个新旧世界交替的乱世灰飞烟灭了。所幸的是解放后朱家花园被解放军接管。140医院使用朱家花园一直到85年才将朱家花园交还给地方政府。朱家花园2013年3月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团山村</p><p class="ql-block">团山古村,是地方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历史遗存众多,整体格局风貌完整、真实的传统风貌型历史文化名村;是“完整保存19世纪风貌特色的原生态村落”和“云南最精美的古民居群”;也是云南建水的一个安静而未有太多人打扰的地方。2006年入选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3月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团山村原来是彝族人的居住地。现在是汉族一座相当典型的同姓家族聚居的村落80%村民都姓张。团山张氏先祖张福于明朝洪武年间(1376年),从原藉江西上绕搞贸易到了新开发的云南建水。后到团山做贸易时与一彝族姑娘一见钟情便定居团山,在此建百世之业,房屋栉比,子孙繁衍,竟然成为巨族。至今已有600余年。彝族人世居之地也逐渐变为汉族村庄。不同民族逐渐同化。</p> <p class="ql-block">团山古村的建筑布局是典型的中原汉式传统设计,同时巧妙地吸收了彝族土掌房的建筑样式,每座房屋都以天井为核心。图为清代建筑将軍第。</p> <p class="ql-block">现在团山村仍保留着清代建筑20余座。而且这些精美的建筑没有因历史久远而衰败,世代有人居住,许多老房子的木头虽经百余年仍然不朽。团山也因此被冠以"云南楼兰古城"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团山村中张家花园为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一家。其华美古朴程度可与建水朱家花园媲美。张家花园建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张家被评为大地主。张家花园被一分为二,一部分房屋分给了十七户贫下中农居住;另一部分作为学校使用。现在分给十七户的房产已无法收回。仍由十七户人家居住。作为学校使用部分整修后供游人参观。</p> <p class="ql-block">每座建筑装饰的木雕、石雕、砖雕及彩绘书画制作精美、简繁得体,屏门丶格扇、梁柱、走廊、屋檐等无一不是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p> <p class="ql-block">张氏宗祠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不算特别,是族人议事祭祖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宗祠内有一祭祖歌碑“维我始祖 发籍江西 贸易到滇南 迁居于建水卜宅团山 造成了巨族之乡 世世代代 维美书香 百忍家风 耀彩千秋 俎豆馨香”。将团山村历史和内涵做了清晰表白。</p> <p class="ql-block">莫言人短 莫道己长 施恩勿讲 受恩不忘</p> <p class="ql-block">团山村有寨门四座,以锁翠楼最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二、 小火车之旅 </p><p class="ql-block">小火車之旅是此行重头戏。1883-1885年中法战争"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而告终。清廷与法国在天津签订《中法会订越南条约》,至此我国西南门户被打开。1903年滿清政府与法国政府签订了修建滇越铁路的条约。1910年滇越铁路建成通車,在极大地促进了滇南地区矿业及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开阔了云南各界人士的视野。这时个旧的锡矿开采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法国在建成滇越铁路后又欲建筑滇越铁路支线,云南开明绅士在深感主权丧失之痛,开矿运矿也急需一条铁路。为抵制法国殖民者 路权扩张并以拓展滇越铁路支线名义掠夺个旧锡矿资源。1910年,滇南48名工商业者联合上书,请求修建一条属于中国人的铁路以适应当时的发展。经过反复斗争,1913年在时任云南总督蔡锷的支持下,个碧临石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最终获得个碧临石铁路路权。1915年铁路开始修建,修了21年,直到1936年才建成通車。这条铁路也创造了很多个国内第一,历史上轨道最小的铁路(0.6米寸轨),运行速度最慢的铁路以致于成为云南十八怪中一怪火車没有马車快,修筑时间最长的铁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民营铁路,唯一发行货币的铁路等等。这条铁路线从集资到建成,经历了滿清到民国的改朝换代,在运行期间经历了抗日战争的洗礼。而这些纪录,也是云南铁路史上一段段值得回忆的传奇历史。图中实线是法国人建的滇越铁路;虚线是中国人建的个碧临屏铁路。</p> <p class="ql-block">乘坐小火車游览是建水、石屏的热门旅游项目。在建水根本买不到小火车票。要提前三至五天购票。且一列车载有近三四百人,体验效果不好。而石屏因为不是旅游热门县,人少,小火車可买到当天的票。一列车不到一百人,观光体验的感受要好很多。建水到石屏只有50Km,乘坐客运大巴19元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如果自驾就更方便了。8号我们乘大巴赶到石屏购买了10点半发車到坝心的往返湖景软座票。踏上了小火車之旅。</p> <p class="ql-block">石屏火车站建于1936年。是个碧临石铁路的终点站。当时铁路线上每一座車站都是请法国设计师设计的法属印度支那式建筑:金色的屋顶、标志性的黄油色外墙、绿色的立柱和窗框再配上彩色玻璃,站台上还种植着笔直高挺的棕榈树,如画一般地诠释着法式美学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湖景软座100元/人,60岁以上老人半价只需50元/人。</p> <p class="ql-block">乘坐小火車的每个人发一瓶水和两包石屏特产豆腐干。</p> <p class="ql-block">观湖景软座票对窗而坐。</p> <p class="ql-block">异龙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之一,湖面壮美辽阔,烟波浩渺,景色非常美。观光小火车环湖开行,游览既轻松省力,视野也更开阔。异龙湖边还修建了绿道,亦是非常著名的一条国际马拉松赛道。</p> <p class="ql-block">小火車第一个停靠地:仁寿村站(没有站房)。这是一个彝族村寨。因为村中长寿老人多的缘故取名仁寿村。村中心花园建设的很好。</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龙井站(为开展旅游新修的歌德式乡村风格站房)。这里是异龙湖湿地公园。小火車在这里停靠40分钟,让游客在湿地公园参观游览。</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三楼的咖啡厅。</p> <p class="ql-block">走过玻璃天桥进入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湿地公园很大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异龙湖湿地公园人少空气好。如果是自驾,可以在这里呆上半天。</p> <p class="ql-block">终点站:坝心站(为旅游而建的新站)。小火車在这里停留一个半小时,让游客吃饭休息。下午1点30分返回石屏。</p> <p class="ql-block">返回石屏。</p> <p class="ql-block">建水县的小火車因为人多就没有乘坐。而是采取与小火車错时,一个站一个站的参观游玩。团山站是石屏县进入建水县的第一个站。这里原来没有站房,是一个乘降所。只提供旅客上下列車。这是因为在建设个碧临屏铁路时,团山村的张氏族人担负了较多的修路费用,为此铁路修通后特地在团山村脚设立了乘降所,以方便团山人往返。现在的团山車站是开展旅游后仿法式风格新建的站房。</p> <p class="ql-block">团山站是建水县旅游小火車的终点站。</p> <p class="ql-block">小火車到团山站后,車上的游客都去团山村参观了,这时的小火車上空无一人。上車参观拍照很合适。建水的橙黄色小火车,車厢内全是木质结构的座椅,每个窗户都可以打开,两旁挂着白色的窗帘,没有空调而装着老式的电风扇,整列火车像一列民国时期的时光列车。</p> <p class="ql-block">与新修的团山站不同,乡会桥站在当年的个碧临屏铁路线上是一座很重要的車站。1932年聘请法国工程师设计建造。建成时有办公楼、侯車楼、站台、货场。因为車站附近有一座乡会桥,所以車站就叫乡会桥車站。这座充滿法式风情的車站是个碧临屏铁路线上小站的缩影。黄色的墙体被岁月侵蚀,留下一道道痕迹,阳光从硕大的梧桐叶片中穿过洒向墙体,让本就斑驳的墙面更有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从远处看乡会桥站:西式的门窗和装饰配上中式木构架和传统的大坡顶。中西结合、洋为中用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如果想要好好欣赏乡会桥車站是绝对不能在旺季乘小火车来,一列车近300多人下車,只停30分钟。光在外面拍照片都是人头,更别说在車站内了。最好的办法还是错峰参观。</p> <p class="ql-block">进入車站内别有天地,一派浓郁的怀旧风情。地板全是用青石板铺就,悬挂着水晶灯,墙上别致的画框,柜台上摆放着老旧物件,老式留声机的大嗽叭仿佛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因为乡会桥站附近有几个要看的点,便提前订下了車站边上法国田园风光的楸野酒店。</p> <p class="ql-block">走进揪野一步一景,佈置的清新雅致很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乡会桥車站后面是新房镇,在新农村建设中新房镇也成了一个田园风光景区。连天荷叶碧样绿。</p> <p class="ql-block">建水夏季的气温相当于江南的秋季,桂花盛开,藕塘丰收。</p> <p class="ql-block">村中古老的民居《司马第》。</p> <p class="ql-block">从乡会桥小火车站向双龙桥方向走500米左右就可以看见乡会桥。它犹如一条游船横跨在泸江之上。这座建水唯一的风雨廊桥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桥身由万余块青石砌筑而成。桥面中央端坐着“文星阁”,“文星阁”两侧各有一座稍矮一些的次楼阁。三座楼阁完全覆盖了桥身。</p> <p class="ql-block">乡会桥两层设计:一层为桥面通道,供人車通行兼具避风挡雨、防晒休息;二层供人观景和居住。听说乡会桥过去还是西庄人赶集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现在左侧上阁楼的门被锁了。无法登上阁楼参观。</p> <p class="ql-block">桥面辅的大青石被百年来无数的行人車辆磨的油光锃亮。几乎能照出人影。</p> <p class="ql-block">乡会桥左侧的独立建筑是原乡会镇公所。1949年中共建水县委领导的起义人员里应外合攻占了镇公所。获取大量的武器弹药,成立了第五团。后来五团配合十三軍解放了建水城。</p> <p class="ql-block">乡会镇公所大门。没有开放不能参观。</p> <p class="ql-block">五孔古桥。</p> <p class="ql-block">三孔古桥。</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火车站没有站房。为方便游客参观在双龙桥边上设了个停靠站。小火车在此停畄30分钟。</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是建水县所有的古桥中名气最大、跨度最长、颜值最高的一座桥。始建于明嘉庆年间,清乾隆年间重建此桥在泸江上修了个三孔廊桥,方便村民往返。后因泸江、塌冲河水泛滥汇合在一起,河床逐渐加宽,三孔小桥独居河中,不能横贯两岸,当地官民又于清道光十九(1839)年续建十四孔,与原建三孔首尾相连,雁齿蝉联合为一体,故又称“十七孔桥”。</p> <p class="ql-block">此桥既称十七孔桥,又何谓双龙桥呢?因为以塌冲、泸江两条河汇合在一起,有一桥镇锁"双龙",因而得名。远看此桥犹如一艘楼船,近看似长虹卧波。</p> <p class="ql-block">双龙桥桥廊上的部件,直套斜穿、勾心斗角,巧妙组合,紧密联系是一座具有造型艺术和建筑技术结合较好的古代桥梁。2006年5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清咸丰六年(1856年),双龙桥遭战火破坏,桥上的阁楼化为灰烬,所幸桥梁未被损毁。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修桥工程动工,二年后完工。建桥碑记中记载:“桥上建有飞阁三座,中间一阁层累为二,高接云霄。更加左右两阁,相互輝映,巍巍乎西望大观也”。遗憾的是在1916年的护国运动中,拥袁势力在滇南发动叛乱,纠集土匪武装攻打建水城,叛贼溃逃时,肆意焚毁了北端桥亭。</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曾在巜仪态万千的我国古代桥梁》专著中把建水双龙桥列入全国最著名的10余座古桥代表作之中,之后又在巜中国古桥技术史》巨著中,设专目介绍了建水双龙桥和北享颐和园的十七孔桥。</p> <p class="ql-block">建水城東门外的临安小火车站。这是按原民国时期法国风情新建的站房。</p> <p class="ql-block">站房内部。</p> <p class="ql-block">穿过站房到达站台。站台边是小火车博物馆供游人参观。</p> <p class="ql-block"> 三、古井探索之旅</p><p class="ql-block"> 从唐代元和年间,南诏政权在这里修建了惠历城,到现在已有1200年的历史。建水除了有许多古建筑及文物古迹外还有“古井博物馆"之称。根据记载建水大规模挖井运动兴起于明代洪武年间,历经明清两朝古城最多时有水井500多口,目前大部分被毁坏或重修。不复当年胜景。现仅存古井128口。"龙井红井诸葛井,醴泉渊泉溥愽泉”这一副对联描述的就是建水最著名的六大古井。</p> <p class="ql-block"> 龙井</p><p class="ql-block"> 龙井建于明洪武年间,位于古城的东北角。相传此井为浙江藉移民所建,因其水质、味道与杭州龙井寺中的龙井水相似,而赋"龙井"之名。龙井作为四眼井有两个特别之处:一是井圈两大两小髙低参差。二是四个眼井圈下的水其实是互不相通的,这在建水非常少见。一般的井通常无论有几个井圈,井下其实同为一潭井水,多设几个井圈,方便多人同时打水,互不干扰;也防止孩童落水。</p> <p class="ql-block"> 红井</p><p class="ql-block"> 原红井位于古城南部,相传由此井汲出的水虽然清澈,但在阳光的照射下却会微微发红,故名"红井"。可惜的是,红井在大跃进时期被填埋,现已无存,是古城六大古井中唯一未能保留到今天的。但因为古时红井所在这条街因井称为红井街直至保留到现今。1913年朱德任蔡锷麾下的少校营长,驻軍建水三年。红井已毁,红井街空有其名,只留朱德旧居院内的这口小井。虽无红井的风姿,也算是与红井同根同源。</p> <p class="ql-block"> 诸葛井</p><p class="ql-block">诸葛井位于古城北部,北正街一北头西口,因坐落于古诸葛庙而得名。可惜诸葛庙在清顺治四年兵变被毁。诸葛井在清嘉庆年间重建。此井为两眼甜水井。由于水位较低,井旁配有搅車方便取水。井栏壁上留下的一道道的石痕深槽是井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醴泉又称東井</p><p class="ql-block">位于古称正东方向,其名典出《礼记•礼运》“天降甘露,地出醴泉”。是建水城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古井。井边有一石碑记载:“旧有醴泉,素称一東井,考其由来,自元迄今,载在志书”。据乾隆年间《重修东井碑》记载:"东井创于建城之初,载于《郡志》曰醴泉,俗名水井殿。出水旺盛,味甘冽"。井旁有龙王庙,今已无人供奉。井栏由两块巨石凿合为圆形,周遭墙壁内嵌有历朝历代重修的碑文。虽经明清时期几次重修,至今水源仍丰沛如初。只是近几年水质不再甘甜,光顾的人少了。</p> <p class="ql-block"> 渊泉即小板井</p><p class="ql-block">因坐落于西城门外,今天的西正街的路口小节处,故俗称小节井。《云南通志》中记载,小板井“井水甘冽,水味与大板井(溥愽泉)相似,但水温却比溥博泉低,因而有"小板井前喝井水,一点一滴凉心头”之说,为建水的凉水井之首。</p> <p class="ql-block">和城中其它供人饮用的甜水井一样,小板井中放养着金魚。这其中的妙用,值得一道:由于金鱼对水质非常的敏感,因此当水质变坏的时候,鱼儿会首先死去,以此警告人们井水巳不再适合饮用。其次,因为井水流动性小,容易滋长细菌,而金鱼可以吞食水中的微生物,起到了进化水质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溥慱泉,亦是大板井</p><p class="ql-block"> 据《云南通志》记载:“溥愽泉在城西半里,俗呼大板井,水洁味甘,供全城之饮”。被誉为"滇南第一井"。</p> <p class="ql-block">大板井的"大"真是名不虚传,井栏由六块石板镶嵌而成,井口直径三米有馀。</p> <p class="ql-block">百年来建水人都是沿着城中的青石板路去大板井汲水。形成了用水的乡规民俗:大板井水一经打出绝对不允许再倒回井内。严禁在井边洗浣、严禁往井里投物放生、严禁用水泵抽水。大板井纪录着建水城的历史,讲述着一代又一代的建水人琐碎又恬淡的市井生活。</p> <p class="ql-block">大板井水清见底,井壁上绿苔发亮。大板井是建水古井文化和豆腐文化当之无愧的核心。也是游客到建水的必访之处。</p> <p class="ql-block">建水人由来已久的以西门水即大板井水泡茶的饮茶习惯,从而延伸出了卖西门水,烧西门开水的营生。百年来延续至今。萛得上是建水城中最古老的行当之一了。图中是清晨卖大板井水的汽车。</p> <p class="ql-block">大板井水味甘无卤,用来做豆腐鲜香味美。几年前中央电视台在此拍摄《舌尖上的中国》之后,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让板井豆腐坊的人气爆棚。一口古井孕育了数百年豆腐品牌:建水板井豆腐,让这手工制作的豆腐美味久久地萦绕在舌尖之上。这家从清朝光绪年间便开始制作豆腐的工坊至今已传六代,建水县内传统手工包制豆腐正是来源于此处。</p> <p class="ql-block">一枚枚方形的豆腐,犹如“拓印”出来一般,模样一般大小,一寸见方,乘巧得惹人喜爰,是建水人引以为傲的知名小吃。</p> <p class="ql-block"> 建水古城内最小的一眼井</p><p class="ql-block">在指林寺围墙東面的只容得一人通过的小小巷子里躲藏着建水古城内内径最小的一眼井。</p> <p class="ql-block">井的围栏和井台铺的石头像玉一样润滑。并且是整块石头凿刻而成。向井内望去只见现在的井栏下还有一层井栏,下面井栏上也是深深的勒痕。估计这口井是富贵人家使用的且历史不短了。</p> <p class="ql-block">玉洁井(又名灵应寺井),明代工商业发展,造纸业兴起。因玉洁井水质味甘色洁,用以造纸光泽可爰经久耐用。所以很多造纸作坊都聚在玉洁井所在的巷子里。久而久之这条街巷便被称为纸房巷。</p> <p class="ql-block">玉洁井造型亦与众不同是口方井。且水质非常好,清彻见底。</p> <p class="ql-block">井中还养有小金鱼。</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院内的独眼井</p><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内的这口独眼井的水位竞是高出地面的,而且水量丰沛,不曾枯竭。朱家人把这口井视为“财源”。每当水位涨至一定位置就会顺着井栏上的小孔流出。朱家称为"财源滚滚"。</p> <p class="ql-block"> 绞車井</p><p class="ql-block">在古城中心翰林街有一口长方型的两眼井。因古时候水位极低,需要绞車助力,故以此命名。据当地老人讲上世纪七十年代曲江大地震后,此井水位突然上涨,因而将绞車弃之不用了。</p> <p class="ql-block">在绞車井边遇一当地大妈,她说我们都叫此井为小車井。因为绞字太凹口了。</p> <p class="ql-block"> 苏家大院井 </p><p class="ql-block"> 苏家大院井在文庙旁边的武庙街上。武庙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武庙街苏家大院内有一方井亦已存在几百年。是仍在使用的绞車井。</p> <p class="ql-block">太史巷中的双胞井就在大街旁。停靠的汽车把井团团围住。</p> <p class="ql-block"> 竹叶井</p><p class="ql-block"> 位于书院街。从井眼往下看,井壁一边的石头像似一片竹叶,因此得名"竹叶井"。</p> <p class="ql-block"> 廉井</p><p class="ql-block">位于翰林街也是明代修造。廉井与其它的三眼井最大的的不同是:其它三眼井的井栏都为一块石头凿的等边三角形,而廉井是在二小井栏的基础上另加了一大井栏成为等腰三角形。我猜是用水人多,原先的两眼不够用而加成三眼。</p> <p class="ql-block">由于水质略逊,附近居民只用来洗菜洗衣服。但廉井却是建水城内除大板井外最热闹的井。四周几家歺馆用的盆、桶、簸箕随意丢在井台上,让廉井像公共后厨,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指林寺井</p><p class="ql-block">位于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古刹指林寺内唯一单眼井。有传说建造指林寺的木材就取自此井。据建水的老人讲,他们从记事起就听闻这个传说,而且井中还横有一节木头。</p> <p class="ql-block">由于指林寺重修还没有对外开放。此井也被封闭。</p> <p class="ql-block">古城南门附近的新井是四眼相通的代表,掘井之初水质甘甜还曾叫作“延龄井”,因为附近的老年人大多长寿。近几年来水质变涩不能饮用,只能洗菜洗衣服。</p> <p class="ql-block">新井的井台很宽敞,还设有石凳供人休息。</p> <p class="ql-block">井台内建有龙王庙,祈求井水长年清澈不涸。</p> <p class="ql-block"> 西林寺街单眼井(茶杯井)</p><p class="ql-block">西林寺东边的小巷里,也可从小节井一直往西,在西林寺街中段有一口单眼井,水质清澈,水味虽不及不远处的大小板井,但也是一口甜水井。这井最奇特的地方莫过于井圈上的小把手,远远看去整个井就像是一个杯子。为了便于记忆我就叫他杯子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杯子井还有一个特点:井水特别高,几乎与地面平齐。那个井边小把子我想是方便浸泡东西而栓绳子的吧。</p> <p class="ql-block">井旁供奉龙王,不知何时修建。从石头磨损程度判断百年以上松松的。</p> <p class="ql-block"> 西林井</p><p class="ql-block">位于建水城西的西林寺街上(大小扳井的西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据井旁石碑记载,一富户因老母病重,希望多行善举以替母亲消灾解难而修建。于乾隆十七年完工题记。</p> <p class="ql-block"> 无名井</p><p class="ql-block">在迎暉路上一座道庵旁看到一口单眼井,与其它井不同的是:供奉的不是龙王,而是何仙姑。回来查阅了县博物馆调查的古井记录中没有这口井。估计这井不是古井,历史不长。虽然历史不长,却是环境最美的一口井。</p> <p class="ql-block"> 十二眼井</p><p class="ql-block"> 十二眼井又名扇井,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十二眼井具有深刻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扇形代表风与井水共同暗喻中国风水阴阳理论。</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将星象划分属十二星次,一纪划分十二年;一年十二个月;一天十二个时辰;从这里可以看出十二眼井与中国古代历法纪年的关系。</p> <p class="ql-block"> 四、现代艺术之旅</p><p class="ql-block">贝山陶庄是云南省劳动模范、紫陶名家向炳成为宏扬紫陶文化耗时11年打造的一座异域风情的紫陶城堡。他在80亩的荒山上用废弃的紫陶和来自各地的石头,进行艺术的排列组合,打造成了全新的艺术场景。如今这里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同时也成了年轻人来建水游玩必打卡之地。</p> <p class="ql-block">整座陶庄随处可见石头房、石头院墙、石头路。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各种紫陶罐随意堆积,游客可根据自已的喜好、审美进行再次创造。</p> <p class="ql-block"> 蚁工坊</p><p class="ql-block">蚁工坊是云南藉艺术家罗旭带领他的团队,继昆明的土著巢、弥勒的東风韵之后的又一倾心力作。他在一废旧的砖窑垃圾场,用五眼空心砖凭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作出风格独特,色彩艳丽属于他自己的艺术王国一“蚁工坊”。</p> <p class="ql-block">走进蚁工坊,吸引你的可能是造型:它们或为雄伟的城堡,或为高耸的尖塔,或为弧形的长廊。也可能是颜色:白色、粉色、兰色绿色等,绚丽的地中海配色,充滿了前卫的艺术感和西方浪漫主义色彩。</p> <p class="ql-block">在蚁工坊,在不同时间阳光的照射下,不同的机位、角度、不同的处理能拍出万花筒般的不同照片,梦幻中带着童趣。</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它是童话里的乐园。</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它是云南的摩洛哥风情。</p> <p class="ql-block">有人说它是马卡龙色彩王国。</p> <p class="ql-block">还有人说它是能治癒心情的糖果。</p> <p class="ql-block">来云南建水不能错过的蚁工坊。一个融合色彩、线条和光影的艺术空间。</p> <p class="ql-block">罗旭在他创作的地方总忘不了女人腿。蚁工坊中的腿庄园。奇怪的嗜好,不敢恭维。</p> <p class="ql-block">东门外小桂湖,是开放式城市公园。公园不大,半个多小时可绕湖一周。景色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五龙湖城市公园是建水最大的公园。公园内的佛映莲花岛因有不少过去烧紫陶的土山比较荒凉,被年轻人称为小加州。</p> <p class="ql-block">走在建水老城,不经意间会看到很多古民居。这些古民居现在仍有市民居住。</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内最主要的街道一临安路。考棚、府署、文庙、都在这条街上。</p> <p class="ql-block">翰林街也是建水古城最重要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朱德在云南昆明讲武堂毕业后,在蔡锷麾下任营长。1914年奉命到建水驻扎剿匪保边。在三年的剿匪斗争中总结出了游击战的战术思想16字方针。</p> <p class="ql-block">1962年朱德重新回到云南建水县,他看到建水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日子。非常欣慰写下了诗一首。</p> <p class="ql-block">建水县为纪念朱德在建水生活的日子。在红井街61号开办朱德旧居展览馆。供大家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朱德在建水剿匪三年里,就借住在讲武堂认识的建水藉同学曾师仲家。(红井街二十一号东厢房里)。</p> <p class="ql-block">建水特有美食:①汽锅鸡 ②草芽</p><p class="ql-block">③烤豆腐 ④酸甜石榴。</p> <p class="ql-block">大板井旁边的的崔记板井豆腐坊。一人五元豆腐脑豆浆随便吃,管饱。爆烤豆腐五元一份,其他配菜如饵块、油条等也都是五元一份。</p> <p class="ql-block">草芽,建水独有,类似江浙蒲菜,长在浅滩,是一种高大水草的嫩芽。每年盛夏清晨见光疯长的草芽,几个小时内能窜十几厘米,午后芽农要踩着烂泥水一步一沉在高大的水草间,割下根根牙白嫩茎。鲜草芽只要冷藏冷冻,那口水嫩脆弱转瞬即逝,百公里都走不出。而在建水它就是垂手可得的寻常家味。凉拌、炭烤、氽烫、清炒,四季总相伴。</p> <p class="ql-block"> 建水是个让人着迷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古建筑里的建水庄严大气;</p><p class="ql-block"> 舌尖上的建水大快朵颐;</p><p class="ql-block"> 古井中的建水温润深邃;</p><p class="ql-block"> 米轨上的建水岁月不居;</p><p class="ql-block"> 艺术中的建水特立独行。</p><p class="ql-block"> 建水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