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成都平原之东,是一条贯穿南北的龙泉山脉,山脉延绵起伏,沟壑纵横,云蒸雾蔚,风光绮丽。因曾有古驿道、驿站,所以人们又把这里称作龙泉驿。</p> <p class="ql-block">龙泉驿有个龙泉镇,龙泉镇有个大佛村,村里有块巨大的岩石,不知远古何时,轰轰然从天而落,人称“天落石”,石头上铭刻着《北周文王碑》,堪称深山国宝。</p> <p class="ql-block">1800年前,中国是南北朝时期。川蜀归属北方的西魏。公元556年,西魏大丞相宇文泰在巡视途中因劳顿过度,染疾去世。557年,他的儿子宇文觉建立北周,取代西魏,由于宇文泰是北周的实际奠基者,因此被追谥为北周文王。</p> <p class="ql-block">宇文泰虽然死去,但他的部将们却非常怀念他。驻防在龙泉山一带的车骑大将军强独乐,决心为宇文泰刻碑立传,于是找到了这块“天落石”,命人在它的石壁上,刻了这块“北周文王之碑”。在这位大将的眼里,天落巨石,等待的就是这庄严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崎岖的山中小道,踏进这几近荒凉的院门。</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殿,首先看到的,是一尊石刻大佛。大佛造于唐代,风格和乐山大佛如出一辙。大佛上方有清人题写“天中天”三字,寓意北周文王碑也是一方天地。</p> <p class="ql-block">从大佛的右侧登阶而上,立刻就看到这块北周文王碑了,这块1500年前的碑,高两米多,宽一米多,据说是长江流域迄今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南北朝碑刻。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p> <p class="ql-block">碑文上部文字,像是背景叙述:“今既天归周恒,应袭其故,遂依尊号文王,斑告天下……,</p> <p class="ql-block">这是已制作成拓片,成为许多书法爱好者喜爱的北周文王碑帖。</p> <p class="ql-block">碑文正文部分因年代久远,字迹已难辨,但根据清楚部分,知道是对宇文泰的称颂:“乐等今从柱国大将军、大都督、甘州诸军事、化政郡开国公宇文贵边戍岷蜀,因防武康,不胜悲切。故于分?东之岭,显益之岩,天落石傍,为王敬造佛二尊宝堂。药王在其左,普贤在其右,文殊,文殊师利挟侍,两厢飞天化生,在上驰翔……“虽说是歌功颂德之词,但客观上能为了解北周时期政治、军事制度提供文字佐证,所以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天落石“上,除了北周文王碑,还有一些唐代及以后的摩崖造像和碑刻。也是一千多年了,现在看它们,仍然是十分传神,生动。</p> <p class="ql-block">虽然遭到岁月侵蚀和人为破坏,这些造像大都面身遭毁,但人物造型、线条依然能看出优美和流畅,透过这些神态各异的造型和服饰色彩,似乎依旧能够向前近溯,走入到那个与今天不一样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唐人眼里的狮子,扬臂奋起。</p> <p class="ql-block">唐人所认识的神鸟,神龙,西方三圣。</p> <p class="ql-block">望着它们,不禁使我产生迷幻般的遐想,想象着那段历史的另一种世界。由此也想到,敦煌莫高窟不也是从北魏开始,唐代掀起高潮,一代代的人在那里造像绘画不止,才使它名闻天下的么?</p> <p class="ql-block">贴着“天落石“的身躯观摩四周,发现这真是一块神奇的天落之石。它远及洪荒,遗留至今,身上已携带着千年文化和历史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天落石的顶部有座耸翠亭,已是景点标志。因位置荒远,游客寥寥,亭里并无人影,显得清净。</p> <p class="ql-block">这位老人是景区的守护人,他叫肖太发。他告诉我,1968年8月23日那天,镇武装部长把他喊到武装部,紧急命令他:“把文王碑守好,白天要守,晚上也要守。”从那天起,他守护这块北周文王碑,一守就是55年。他住在碑旁,不能翻盖新屋,怕影响古迹观瞻,不能用柴草做饭,怕烟熏了古迹。他说,“我会一直守下去,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p> <p class="ql-block">终究要告别了,在下山的路上,我一步三回头,望着林中老人的农舍。</p><p class="ql-block">再见,龙泉山里的这方珍宝!</p><p class="ql-block">再见,可爱可敬的北魏文王碑守护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