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物 见人 见心—浅谈篆书的传承与创新—作者 马小杰(选自中国书画报)

枕石轩书画学习与鉴赏

<p class="ql-block">见物 见人 见心——浅谈篆书的传承与创新</p> <p class="ql-block">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学习需要认真思考,学艺亦然。艺术既重传统,又贵创新。艺术离开传统则若无根之木,缺少根基则难逃被毁坏和死亡的命运;同样,依葫芦画瓢,墨守成规,即使艺术家才华横溢,艺术之花也会枯萎和夭折。吴昌硕有句至理名言曰:“与古为徒。”即强调重视传统学习的重要性。古代碑帖是书法“物”的遗存,是开启和触发书家灵感的钥匙。书家重视以“物”为据,抓住本质,掌握特点,举一反三,可触类旁通。同时,书法艺术是“人”的创造,作为个体的“人”有学识、人品、精神、气质等差异,书法面目当因人而异,不求苟同,以彰显审美性格的差异。书家需要虚心对古代经典法书进行长期深入的学习,不仅要求“眼到”“手到”“笔到”,更要“心到”,做到极虑专精、锲而不舍。学书亦可起到“补心”“益脑”的作用,激发与唤醒书家的创新思维。篆书是汉字之“祖”、书体之“源”,经历了物态象征、理性古典和浪漫艺术追求多个时期的演进。我在长期的篆书实践中体会到它的厚重独到与博大精深,认为篆书的传承与创新,尤其需要“见物”“见人”“见心”。</p> <p class="ql-block">见物</p><p class="ql-block">篆书构建了早期汉字的书写圭臬,并通过线条将其规范和标准化,形成不同篆书“物”之遗存并加以革新,使其趋于完美。解读早期汉字,探寻篆字的形成发展历程,宛如在研究篆书之成长演变史。离开篆字,篆书无从谈起。一方面,篆字是古代遗存的重要历史文献,从仓颉造字的传说到大小篆的依次演进,再到篆字字形日趋完美统一,其中记录了千百年的时空流转,记录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大秦帝国的刀光剑影与政权更迭。另一方面,从篆书的结构形态和书写技艺中,可以认识汉字系统的博大精深。篆字包含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小篆等,保存了因物象形之特征。甲骨片、青铜器、简牍、帛书、权量、刻石、印章和各类碑帖等,较之隶、真、行、草等书体,其“物”态显得丰富多姿,尤为古朴典雅。书写、浇铸、刊刻等篆书传统技法表现,产生了甲骨文卜辞、青铜器铭文等贵重之“物”,制作程序复杂、工艺精湛,使篆书展现出无与伦比的金石韵味和厚重感。相对而言,篆刻不但在材质、布局、文字和刊刻上继承了古代金印、玉印、铜印等制作传统,而且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探索和革新,创造并发明了水晶印、陶印、果核印等,是篆书传承和创新之成功典范。</p> <p class="ql-block">篆书的传承与创新需要“见物”,这就要求书家既要探寻中国文化源流,又要对篆字的本体进行深入探究。篆字作为“物”的存在,经过几千年积淀而形成,饱含着古代先民的智慧,若宝库,似富矿。书家将篆字“物”的形态加以继承发扬,与时俱进,并加以有效运用,则显得弥足珍贵。随着文物考古发现的增多,篆书的材料也越来越丰富,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考古新发现,不断充实、完善和扩大篆书传统审美,既是书家的优势,也是书家的责任。</p><p class="ql-block">见人</p><p class="ql-block">书法蕴含着中国文化“天人合一”和“儒释道互补”之精神,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第一要务。一方面,书法的产生,其背后是创作者,他们存在性格、气质、人品、趣味、功力、学养、天分等差异,刘熙载说:“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作品因“人”而致书法面目的多样,此所谓“书如其人”。另一方面,学习汉字就是学习中国文化,可以认识世界、提升道德、完善人格。中国文化归根结底是中国“人”的文化,程大利就说:“形式超越和生命象征是书法艺术的美学本质。”“书法既象征着生命之美,也表达着生命之美。感情寄托与人格精神均体现在书法创作的这个过程中,书法作品的本身就表感情寄托与人格精神均体现在书法创作的这个过程中,书法作品的本身就表达出书家的状态,体现出书法作品的神采。从形而下的角度看,书体、笔法、章法及点画特征形成了书法作品的自然美。从形而上的角度看,书法的风格、品位以及情感表述又体现了书法的文化之美。”篆书历史悠久,不但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标志,更是先民在生活实践中仰观于天、俯察于地后逐渐获得的生活真知与积淀。篆书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的生活需要,因为无论占卜甲骨文、钟鼎铭文还是简牍碑版等,皆具有实用的功能。时空流转,时代变迁,古人在实用之外追求美,便形成了篆书形态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从而构成了字体形态和结构的丰富多彩与变化多姿</p> <p class="ql-block">篆书的传承与创新需要“见人”。书家需要明确古人是如何塑造中国早期传统文化世界观的。谈书法离不开“中国人”这个主体,谈篆书绕不开古人的创造,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篆书在先秦时期形态各异,浪漫多姿,这与当时人口相对分散、列国纷争是分不开的。不同地域人群的文化认知差异,最终形成了各地迥异的篆书风格。秦朝实行“书同文”,小篆遂应运而生。篆书的线条结构形态被人为地加以严格规范,体现出秦朝法律的严谨和社会行为规范的不可逾越。随着秦朝的灭亡,小篆为隶书所取代,虽然其实用性被削弱,却生发和彰显出难能可贵的艺术性。在汉代,篆书的线条朝方阔的方向演进;在唐代,篆书趋于宽博而多了些装饰性。随着清代碑学与朴学的兴起,邓石如、徐三庚、吴熙载、吴大澂、赵之谦等诸多篆书大家,凸显人的学识、气质、秉性,作品书写性和结构变化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呈现出丰富的个人面貌,这使得篆书在清代异彩纷呈,蓬勃发展。时至今日,书家的作品中依然彰显着个性化的追求,这让古老的篆书在崭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文化活力。</p> <p class="ql-block">见心</p><p class="ql-block">书法不仅是作者抒发性情的“出口”,同时也是欣赏者了解时代风气的“入口”。人的气质风神都藏在一点一画之中,只要欣赏者具有同情共理的感知能力,就必定会理解和感受到潜藏在字里行间的生命律动。张怀瓘在《文字论》中有言:“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书法不仅能够表达文字内容,还能够体现作者内在的性情和气质。“篆尚婉而通”,其具有铸造、铭刻和书写等形式,由于资料的缺失,古代遗存的篆书少有或者没有署名,这就造成人们无法探寻书写者当时的书写背景与心境,但它们的感染力却显而易见。其线条或含蓄饱满,或遒美有力,或盘曲,或方折,其大小粗细、长短欹侧、疏密参差、矛盾对立、虚实并存、变化无穷,构成了后人感悟篆书发展变化的浪漫基因。篆书的圆转结体和长引笔画使其可塑性极强,九叠篆、倒薤篆、铁线篆、鸟虫书等,尤其能让人体会到书家的用心良苦与天真烂漫。</p> <p class="ql-block">篆书的传承与创新需要“见心”,它是篆书艺术具备感染力的核心要素。篆书的排叠之美带有建筑的空间结构感和音乐般的节奏韵律,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书家不但需要具备信心、决心,而且还需要有恒心,需要执着与坚守、吃苦与奉献,心浮气躁、三心二意,很难入篆书奥堂。篆书创作离不开识篆,古文字的学习积累是书家的必修课,其过程充满着寂寞与艰辛。书家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用“心”精神,如此始知其并非苦差。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永在篆书中,才能让篆书创作得以传承和发展。</p><p class="ql-block">总之,篆书的传承与创新关乎文化强国建设,关乎文化脉象的赓续。承篆书之遗意,扬篆书之精神,变篆书之体貌,只有“见物”“见人”“见心”,才能深入挖掘篆书中的各种能量,激发书写者投身篆书创作的干劲与热情。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繁荣、人们审美能力的增强和欣赏水平的提高,古老的篆书艺术会逐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我相信,书家只要善于从传统的物态遗留中吸取营养,萃取精华,从自我的审美心性出发,独具慧眼,用心感悟,自然随性,饱蘸浓墨,尽情挥洒,必定会走出一条无愧于时代的篆书探索之路。(附图为马小杰作品)</p> <p class="ql-block">若有侵权,告知即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