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晋陕之旅最后一站,来到山西博物院。这是了解山西历史文化必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也称“晋博”,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汾河西岸,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山西博物院的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馆。现代化新馆于2005年9月正式建成开放。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之一。</p><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荟萃了全省文物精华,国宝众多,许多都是享誉世界的珍品,非常值得欣赏。</p><p class="ql-block">下图为博物院建筑外观</p> <p class="ql-block">博物院采用外方内圆的结构,主馆外部设计采用传统的院落组合手法,造型“如斗似鼎”,非常大气、美观。中央大厅内部呈八角型,仿造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木质建筑应县木榙的外部轮廓而设计。</p> <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展览面积1.3万平方米,汇聚了各民族文化中的精品文物约50余万件,其中珍贵文物4万多件,国家一级文物2千多件。通过无数文物珍品,展现出山西五千年的精彩进程。藏品主要来源于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考古出土和百年的征集积累,尤以青铜、瓷器、石刻、佛教造型、壁画、书画等颇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馆内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p> <p class="ql-block">镇院之宝“晋候鸟尊”,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于2000年出土于第一代晋侯燮父墓中,陪伴燮父长眠地下三千年。鸟尊的整体造型为伫立回首的凤鸟形,凤尾下弯成一象首,与双腿形成三点支撑。鸟尊的器盖和腹底铸有铭文。整个造型精致豪华,是中国青铜器的艺术品中罕见的珍品。被誉为“晋国之瑞”。它是山西博物院的院徽,也可以说它是山西博物院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候马盟书”,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1965年出土。上面的文字书写于玉石片上,文字属于春秋晋国官方文字。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毛笔字。被誉为: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十项重大考古成果之一。也是《国家宝藏》第二季推荐的国宝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兽形觥”,商代。2006年出土。商代盛酒器。因整体造型就像一只蹲坐的怪兽,所以叫做兽形觥。兽形觥除了造型奇特,还颇具艺术性和很强的实用性。它是商代晚期青铜器精品。↓</p> <p class="ql-block">“龙形觥”,商(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1959年出土,是一件商代用来罚酒的器具,因通体呈龙形,所以被叫做“龙形觥”。这件觥中孤品,是山西青铜器的代表之作。最为可贵的是在它的装饰花纹中惊人的出现了鳄鱼的形象。在国内的青铜器中是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鸮卣,商晚期,上世纪五十年代出土。为商代晚期青铜盛酒器。鸮卣因造型颇像游戏“愤怒的小鸟”中的角色,也被民众成为“最萌文物”。它是不可多得的一件商代青铜器珍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彩陶罐”,仰韶文化中期(距今约5800—5300年)。1989年出土。体型硕大,器形完整无缺。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典型遗物。↓</p> <p class="ql-block">彩绘陶壶,龙山文化时期(距今约4300—3800年)</p> <p class="ql-block">粉彩九桃纹天球瓶,清.光绪(1875—1908年)↓</p> <p class="ql-block">胡人吃饼骑驼俑,隋.开皇十五年(595年),1980年出土。这尊陶俑反映了当时“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雁鱼铜灯”,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1986年出土。这是古人夜晚照明用的。它的外型象一只体态优美的鸿雁衔起一条大肥鱼的瞬间。灯由雁首、雁身、两片灯罩及带把手的灯盘四部分组成,可左右转动,雁腹内可盛清水,灯火点燃时,可起到防止污染,净化室内空气的功效。有人称其为最早的无烟环保灯具。为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胡傅酒樽”,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1962年出土。通体鎏金加彩绘,技法十分罕见。器身彩绘虎、象、鹿、马等动物图案,形象生动。↓</p> <p class="ql-block">“北魏漆画屏风板”,北魏司马金龙墓木板漆画。1965年出土。画中人物神情俊朗,衣带飘逸,在工艺、绘画和书法上都有极高的价值。它的发现是美术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不可多见的北魏书法真迹。↓</p> <p class="ql-block">《西厢记》,明(1368—1644年)↓</p> <p class="ql-block">北魏,杂技俑,由9人组成,均为深目高鼻胡人。一件俑仰首伫立,额有圆孔,头顶长杆,上有两个儿童正在做惊险表演,另有6个神情各异的人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表演。↓</p> <p class="ql-block">北魏,伎乐俑和舞俑。↓</p> <p class="ql-block">骑兵仪仗队。↓</p> <p class="ql-block">北魏,鸡冠帽武士俑。↓</p> <p class="ql-block">金代戏曲砖雕,杂剧与乐队同台演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戏台及杂剧俑,金.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整座戏台为仿木的歇山顶建筑,中间平台有五个装扮各异的戏俑微</span>缩至墓壁之上,这就是戏曲中扮演不同角色的人物俑,从左到右为装孤、副末、末泥、装旦和副净,正中的末泥为戏曲的主演。↓</p> <p class="ql-block">“虞弘墓石椁”,虞弘(公元533—592年),是一座仿木构汉白玉石椁,该石椁雕造精美。虞弘是外国人,执掌入华外国人事务。虞弘的这件石椁是反映北朝和隋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物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研究价值。这件重达5吨的文物在1999年出土后,曾在国外展出多年。↓</p> <p class="ql-block">永乐宫重阳殿琉璃鸱吻,为元代(1271—1368年)真品。↓</p> <p class="ql-block">晋侯壶,西周,1992年出土。该壶造型别致,纹饰华美,可以说是西周青铜器礼器中,迄今为止见到的最为华丽的铜壶之一。</p> <p class="ql-block">“六璜联珠串佩饰”,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1年)。1992年晋献侯夫人墓地出土。纹饰多用双勾技法,工艺精湛,代表了当时晋国的最高治玉水平。↓</p> <p class="ql-block">白玉八仙人物。↓</p> <p class="ql-block">寝孳牙鼎,商(公元前16世纪—前</p><p class="ql-block">11世纪)↓</p> <p class="ql-block">铜牺立人擎盘,战国青铜器。1965年出土。目前是国内仅存的牺立人擎盘。兽背上立有一人,双手前握圆柱,柱上有可以转动的镂空圆盘。↓</p> <p class="ql-block">商代后期的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兽面纹龙首提梁卣,商(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1959年出土,盛酒器。↓</p> <p class="ql-block">山西博物院藏品太丰富了,目之所及皆为浓厚的历史文化与典藏瑰宝。有时间的话,值得慢慢逛细细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