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因《马拉之死》引起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 前天在微信朋友圈上看到一段视频,介绍上海展览馆的历史变故,介绍那座有着独特的尖顶的建筑原名为中苏友好大厦,后来因毛泽东和斯大林翻脸,中苏关系恶化,遂更名为上海展览馆的变故。看后引发出我的一些回忆,写出来和大家分享。</p> <p class="ql-block"> 记得是1985年夏季,我工作单位组织我们全体工作人员去上海展览馆参观法国油画展。那是我第一次看到西方油画的真迹手稿,也是我第一次走进上海展览馆。那次参观我看到了许多法国油画真迹,看到了蒙娜丽莎和维纳斯画像,但是最让我记忆深刻,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看到了雅克-路易.大卫的油画《马拉之死》。当时我双眼直愣愣地盯着看,感觉看到的不是一幅油画,而是一个鲜活的人!我感觉画中的马拉还没有咽气,胸口上的血迹是热的,还在往下一滴滴地滴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马拉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关键人物,他的死当时震动了整个法国。</p><p class="ql-block"> 1793年7月13日,厌恶马拉制造暴力革命,滥杀无辜的法国姑娘雅黛买了一把尖刀藏在披风底下混进了马拉的家。当时马拉因患有严重的皮肤病,全身溃疡而泡在浸了药草的浴缸里工作。</p><p class="ql-block"> 雅黛用获得了马拉政敌要政变的情报谎言,骗得了信任,走进马拉身边。突然将尖刀突然刺进马拉颈动脉,马拉当即身亡。雅黛也在四天后被马拉的支持者砍下了头颅。</p><p class="ql-block"> 马拉的死让画家大卫震惊。因为大卫是马拉的挚友,也是马拉政治理念的追随者。于是他倾注了无比悲痛的情绪画出了这幅惊世骇俗的世界名画《马拉之死》。大卫用画笔还原了刺杀现场的逼真,让马拉似乎得到永生。</p><p class="ql-block"> 秋风阵阵,日月轮回。马拉之死的历史早已过去,可是历史学家们还在为马拉和雅黛谁是天使,谁是魔鬼争论不休。但是幸存至今的著名油画《马拉之死》却让马拉不死,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今天,《马拉之死》的油画存放在何处?马拉胸口上是否还在滴血?这一切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应该继续保持当年参观法国油画展时的年轻心态,幸福快乐地过好每一天。</p><p class="ql-block"> 沈力</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3年8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