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安省北部马斯科卡4日游 -- 亨茨维尔

多伦多老马

<h5>亨茨维尔是马斯科卡的一个小镇。它位于多伦多以北 215 公里处,北湾(North Bay)以南 130 公里处。在马斯科卡三大城镇中,无论是它的人口(2021 年人口普查为 21,147 人),还是土地面积(710.64 平方公里)都是马斯科卡地区是最大的。<br>亨茨维尔位于加拿大地盾的丘陵地带,分布着许多湖泊。由于其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亨茨维尔是吸引世界各地许多人的旅游目的地。 《多伦多星报》将该镇评为 2011 年夏季旅行的第一名。<br>亨茨维尔是经安大略省 60 号高速公路通往阿冈昆省立公园的西部门户,也是 2010 年 6 月在迪尔赫斯特度假村举办的第 36 届 G8 峰会的主办地。</h5><div><br></div> <b>亨茨维尔(Huntsville)传承中心</b> <div><h5>我们一行在格雷文赫斯特(Gravenhurst)游览之后的第二天,便去了该地区这个最大的小镇,亨茨维尔(Huntsville)。而第一站就是小镇中心主街北边的遗产地(Heritage Place). 这理有博物馆,传统农业村落,和世界上最小运营里程的商业小火车。<br></h5></div> <h5>停车场边上就有这样风景如画的丘陵和湖泊。岸边的野草丛中,不知名的粉色小花在夏季的阳光里随意地四处绽放着。湖水平静如镜,周遭碧绿似翡翠,空中几只加拿大鹅(不知是不是与国内的大雁是同一种禽类)无声无息地在宝石蓝的天幕上滑过。静寂中的灵动,让眼前的山水显得更加静谧。</h5> <h5>这片湖景是仙女湖的一部分。旅游部门在这里专门放了这个特制的大木椅,以吸引游客。两位女士忍不住在这里留下了具有纪念意义的照片。而我夫人随手放在画中左边扶手上的Ipad, 也在拍摄了这张照片后就忘记性地遗留在了那里,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惶恐和着急。<br></h5> <h5>她是在我们登上狮子岭被山顶上所看到的绝美景色迷倒,不断地啧啧赞叹,然后带着无限的惊喜和震撼满意地下得山来后才发现Ipad不知丢在哪里了。于是乎我们跑遍了这几个已经访问过的地方,却是踪迹杳杳。</h5> <h5>凭着以往类似的经验和因此建立起来的对此地公民道德品质的信赖,我们又一次造访了这个博物馆,刚一踏进们,俺那口子就一眼看到了售票处台子上她的那台Ipad! 三步并作两步,她上前去认领那台Ipad。 满以为工作人员会要她拿出什么可以证明这IPad是属于她的证据之类的,当然不会是“我是我”,或“你爸是你爸”之类的那么复杂啦。但好歹让她当面键入保密字以解锁屏幕应该是很合理的吧。结果人家根本就不问任何问题,直接就把Ipad递到她手上了。这一切都是本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本着对加拿大一般人的人性和素养的了解。在这里很少有人会去冒领别人丢失的物件的,因为那是犯罪的行为。<br></h5> <h5>这座气势宏伟的建筑居然是小镇的社区中心。该中心是在第36届7国首脑会议于2010年6月25日至26日在亨茨维尔举行前建筑的并作为加拿大峰会中心(Canada Summit Centre)。</h5> <h5>一个人口不过2万左右,而真正住在小镇行政中心附近的人一定会更少,却拥有如此规模的社区中心,小区的居民真是很有福气。想一想在社区中心的健身房里健身,在游泳池里戏水,人还不多,多舒心啊!我们观察了一下,陆陆续续地还是不断有人驾车来此,常常是一家人,满面笑容,其乐融融地来此参与健身或其它活动。</h5> <b>狮子山观景台(Lions Lookout )</b> <h5>车子沿着浓密的缘荫遮掩的山路曲曲弯弯而上直达山顶。一跨出车门,我们便被凉风习习中眼前的景色惊艳到痴迷了。真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的那种惊喜感。</h5> <h5>当我们来到观景台悬崖边上举目远眺,山下是一个湖湾,湖水清澈,平滑如丝绸,微风中水波荡漾,如同一匹蓝色绸缎上微微折起的縠皱波纹。湖湾边绿树掩映中,人家的房屋隐约可见,游船散落在湖边码头上。远处好像就是仙女湖,水天一色,开阔浩荡。真是如同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h5> <h5>用了长焦,细细打量湖畔绿树丛中的度假屋,半遮半掩,是否有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味道? 还可以隐约看到一条简易的车道在房舍旁通过。遐想一下如果我住在这样的度假屋里,此时此刻,冲上一杯咖啡,嗅着浓浓的咖啡香味,透过窗子看着屋外的湖景,耳边或许能够听到风声,涛声,鸟鸣声。心静的如同这湖湾里的止水,无嗔无喜,无忧无虑。那一刻,整个身心都与这天地相融,仿佛天人和一。<br></h5> <h5>有时候我更喜欢朦胧的意境,并不在乎远处的景色究竟是什么样的,不求照片中远处景物的清晰度。反而是各种色彩的融合更让我感兴趣。如果那种朦胧中的忽隐忽现能够让我心灵产生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动,就更会让我感到喜悦。</h5> <h5>比如这张照片的色彩,多层次由近及远,由清晰到模糊,各种颜色搭配,近景的清晰和墨绿,远处的色彩艳丽和明亮,给人以一种很想到那远处的朦胧里去探索一番的冲动。可是如果景深太大,一目了然,神秘感就消失了。</h5> <h5>今年的第一支红叶,不知不觉间已经悄悄地出现在树梢上了,北地秋来早。平静的由深蓝变浅最后平滑过渡成青色的湖面上,烟波浩渺。近处微起涟漪,远出一平如镜。阵阵清风入怀,心旷神怡之处,很容易让人陷入深深的回忆和沉思之中。</h5> <h5>大约30年前吧,我们刚刚习惯了加拿大的求学生活,周末,尤其是夏季的周末,最受大家喜爱的活动,就是几家人搭伴一起找一处有水有绿荫有草地的地方去放飞自我,休闲潇洒在蓝天白云之下的苍翠碧绿中。</h5> <h5>我们几乎跑遍了渥太华周边几十公里范围内所有的湖边小镇,运河上过游艇的船闸边上的公园,桥边的绿地。。。在那里,在那时,孩子们在草地上尽情地奔跑撒野;女人们在上百年的大树底下铺开毯子,在野炊的桌子上摆上烤炉,食品,水果,饮料。忙碌着准备烧烤(barbecue)。而男人们则跑到水边选一个避阴的地方,坐下来开始垂钓。</h5> <h5>那时候我最喜欢看着红色的浮标在闪闪的波光中起伏沉浮。阳光下水面上那无数片粼粼晃眼的金光,闪花了我的眼睛,却打开了我的思绪。像无缰的天马,随云舒云卷,在那无垠的深蓝里任意地驰骋。渐渐地不知所终。一时间,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万物皆空,只剩下脑海中的一片空明和心底里淡淡的喜悦。</h5> <div><h5>能打破这一片禅意境界的是伙伴们突然喜悦的惊呼声,“上钩啦!”,于是大家呼啦一下都围了过去,看着幸运儿收杆摘鱼。于是可以听到他的孩子骄傲地向大家宣布“我爸钓上的!",他的女人也矜持地笑着掩不住眼底的得意,呃,还有其他女人略带失落的表情。于是其他男人赶紧回到垂钓处,换饵,甩杆,又开始了长长的等待。。。</h5></div> <h5>又是夏天,又是在湖边,又是与当年的老友在一起。只是孩子们都已远远地离开了我们,像种子一样,分散到北美的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今,是她们带着孩子和伴侣,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与她们的好友一起,在那一方没有我们参与的水边,以更高的规格和方式,尽情地享受着她们的高光时刻!一代一代,如螺旋一般,往复循环,只是每一次循环都会出现在同一点的更高处。这就是人类社会演化的大潮流中的一朵小浪花吧。作为老一辈的我们,无怨无悔,无索无求,惟愿一代更比一代强,更希望一代一代能够如此岁月静好下去。</h5> <h5>在狮子山顶上,虽然谈不上”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但是用发现者马斯克卡的话来说:”当你俯视下面的小镇时,你会感觉到自己站在了世界之巅“。在200英尺高的悬崖上登山远眺,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珀斯沿海平原的广阔景色,完整地俯瞰亨茨维尔小镇,360度的开阔视野环绕着城镇、湖泊和河流,因其绝佳的地理位置,这里也被大家公认为赏枫的绝佳去处,同时,它也是著名的欣赏日落的最佳地点。</h5> <h5>据游客的描述,从这里可以观赏到四季迷人的风景:</h5><h5>春天,山花烂漫、绿意盎然,美丽的湖泊和绵延的森林尽收眼底;</h5><div><h5>夏天,碧绿的色彩把整个世界都染透了,度假者们的游艇打破了湖水的宁静,在平静的水面上划出一道道的涟漪,当湖风拂面时,隐隐传来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叫声;</h5></div><h5>秋天,彤红如血的枫树倒映在湛蓝的湖面上,形成枫树的海洋,呈现缤纷的秋日色彩,真个是漫江碧透,层林尽染。夜晚,还可以仰望广阔无垠的天空欣赏璀璨的星河。很想在那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季节里再临此处。陶醉,冥想,神游于山林湖水间,逍遥在五彩斑斓里;</h5><div><h5>冬天,一望无际的茫茫白雪遮盖住了整个世界,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但湖面上却有不少本国,和美国来的冬钓者。他们在湖上砸出一个一个的洞,将钓钩伸进洞口,时不时地,会有欢笑声从钓到鱼的渔人那里传来,旋即又被狂啸的北风夹着风雪吹到远处。</h5></div> <b>古老的小火车(Steam Train)</b> <h5>马斯科卡遗迹展览中心(Muskoka Heritage Place)有一个非常吸引游客的项目,坐上老式的蒸汽小火车,哐当哐当地行驶在狮子山观景台附近的一段风景如画的景区里。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运营里程中最短的一段铁路了。</h5> <h5>这就是亨茨维尔小镇坐落在狮子山脚下海湾湖畔的火车站了。一个多世纪以前,"All Aboard" the train (全体上车)是火车上乘务员在临发车前大声地喊叫提醒旅客火车马上就要出发的信号。一百多年来,这句口号成了这趟火车的一个象征。人们甚至称该火车为“All Aboard the train”。</h5> <h5>政府部门认为,虽然保持这样一条历史悠久的陈旧铁路的运行需要大量熟练的人力和正确的经营策略,花费会不少。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想象一下让游客们在短短的30分钟的时间里, 在前往南波蒂奇和海湾湖的短暂难忘的旅程中,体验一下回到 1904 年代的那种感觉,应该是很新奇和美妙的。</h5> <h5>坐在老旧的火车站台上斑驳的木凳子上的,是同样已经很有年代感的耄耋老人了。母庸置疑这是个退休老工人。胸前依然别着“亨茨维尔 海湾湖铁路“的胸牌,上面还有他的名字,”麦克,布拉夫蒂“。这是他曾经作为这段铁路工人的荣耀。闲着的时候,他就会坐在这里,看游客们上车下车,看小火车开去开回。回味着自己年轻时在这里工作过的每一天。。。</h5> <h5>这是当班的乘务员,陶德.高登,他为每一名乘客检票,当每一排座椅坐满乘客后(4人),就会用铁链拉在车门两边以保安全。当我们所有的人都坐稳后,他就会亮开嗓门大声喊起这辆火车启动前象征性的口号。而车上许多乘客都会响应,跟着大声喊起来, "All Aboard the train!" 顿时车厢里的气氛就热闹起来了。大人笑,小孩叫,伴随着汽笛的鸣叫声和车轮的哐当哐当声,充满了欢乐。</h5> <h5>坐在前排的这个小女孩有些像我的小外孙女,一样的调皮好动,一样的聪明慧黠。是那种给她一把梯子,她还真能上屋顶去掀了你家的瓦的那种皮孩子。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前不久我的两个小外孙女来我这里过暑假的欢乐的日子。。。</h5> <h5>我的第二个外孙女,是一个很让人怀疑她有多动症的女孩。从早到晚就不断地听到她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啥时突然没声音了,那准是她头一歪睡着了。上面这组照片是我们带她两去我家附近一个湖滨公园里游玩时拍的照片。当时她和另外一个女孩在沙滩上发现了一只蓝色的龙虾。后来在大人的劝说下,她们把小龙虾放回湖中。接着她又在浅水区域掏摸着,我问她掏摸啥呀?她从湖泥中取出一小块啤酒瓶的碎玻璃。糯糯地跟我说,人们不应该乱扔碎玻璃,那样会扎着其他人的脚的。然后要求我把碎玻璃扔进垃圾桶里。好有教养啊!</h5> <h5>但是换完衣服后,一错眼的功夫,她竟然就上了树。在树上像个猴儿似地手舞足蹈,招惹了附近的几位游客纷纷拿出手机给她照像。她也丝毫不怯场,神气活现地在树上作出各种姿势摆拍。真怀念两个小外孙女和我们一起度过的每一天。想起来,心里就甜甜,暖暖的,很欢乐。</h5> <h5>还是回到我们小火车的旅程吧,铁轨就是这样蜿蜒曲直在一片苍翠碧绿里不断地延伸向远方,消失在那茂密的丛林中浓浓的树荫深处。</h5> <h5>沿途可以看见海湾湖的美景,游艇在碧波上乘风破浪,水花飞溅,烟雾弥漫,将驾驭者和游艇本身都笼罩在激起的水雾中,朦朦胧胧的,似隐似现。</h5> <h5>近处的绿植,葳蕤蓊郁,水波粼粼,如縠纹縐紗。远处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湖上的岛屿在迷蒙雾霭中影姿绰约,郁郁葱葱。</h5> <h5>水边人家,自然爱水。小时候在南方,也曾见花衣船娘轻摇橹,欸乃声中姿若舞,妩媚柔雅。但眼前这景象与梦中无数次的画面相差实在太远了。看这一身清凉的女子,划着一叶扁舟,船头是狗,船尾无撸,狂野辣眼,完全是另一幅异国他乡的图画了。</h5> <h5>小火车在梦境般的景色里穿行了不一会儿,感觉只有十分钟左右吧,车就到终点站了。全体乘客下车,火车头从原来的车头部位脱离车体,换到原来的车尾部,接下来的另一半行程就是回到出发点了。</h5> <h5>站在湖边等着上车的时候,我凝视着碧波荡漾的湖水,陷入了冥思之中。独立湖边思渺然,天光映水水如天。那眼前微起涟漪的绿水,在我脑海中却形成了滚滚的波涛。恍惚之间,时空错乱,我仿佛又回到了“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江南水乡。不知到有多少次在梦中,我置身于一叶扁舟之上,漂浮在茫茫烟雨的湖面上,所谓桂楫兰桡浮碧水,那种“桥如虹,水如空,一叶飘然烟雨中”的感觉,让人一时间百愁不生,万念俱消。</h5> <h5>记得曾经在一个梦中的夜晚,泛舟于平静的湖面上。当漫天的星空如穹庐般笼罩着四周,星光倒映在波澜不惊的水面上,一时间上下左右八荒六合都是星光璀璨,深邃广阔。眼前的一切似幻似真、缥缈迷离。我的扁舟就像是漂浮在无垠的星空里,小小的乌篷船,载着我少年时代无数的梦,压在这茫茫星河的航道上,碾碎了多少船底下闪烁的星星。惟那小舟载着梦,继续在星河里漂荡,飘向那神秘星空中的未知处。后来我读到了元代唐珙的《题龙阳县青草湖》中的佳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顿时体会到那美妙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了,虽然他是酒醉之后,我只是在深夜梦中,异曲同工。</h5> <h5>身在异乡为异客,虽不逢佳节,但有时依然不免触景生情。看着眼前的北国湖泽,总是忍不住联想起曾经生活了很多年的江南水乡。一个是老来后的归宿,一个是年轻时的故乡。置身于时间长河中的我,站在此岸,遥望来处,只见烟波浩淼,难觅踪迹。蹉跎一生,坎坷一世,人生如梦,此情此景,唯有“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了。</h5> <h5>不过在加拿大生活久了,也越来越喜欢上这里了。人际关系相对简单,人们大多相诚以待。平平淡淡,安居乐业。除了联邦大选,省选时,每个公民会去为自己支持的政党或候选人投下一票。平时相比较那些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人们则更关注于自己的生活。颇有那种“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古朴之风。 一代又一代的,专注于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在享受漫漫的岁月静好中,逐渐地老去。</h5> <b>多塞特观景台(Dorset scenic lookout tower)</b><br> <h5>我们原来是打算去林伯洛斯森林及野生动物保护区的。 亨茨维尔市镇(Huntsville) 附近的这块巨大的荒野,几乎无人涉足,拥有大约20个不同的湖泊,是一块全年免费向公众开放的私人领地。其中回音岩是浩瀚森林中最令人惊叹的观景点之一。从接龙小径(Solitaire Trail) 可以到达回音岩的顶部。而巴克湖西侧的悬崖则是整个保护区内视野最佳的观景处。所有进去的游客都必须填写一份安全弃权书。说白了就是进入保护区后,生死伤残都与保护区的主人无关。这反而让我兴趣顿生了,毕竟小小的冒险,对于一个老人来说,还是较具挑战性的。没想到我们看错了地址,向汽车导航系统输入了多塞特观景台的地址。就这样我们阴差阳错地来到了多塞特观景台。</h5> <h5>这个观景台位于美丽的贝斯湖地区的多塞特郡/县上方 465 英尺处。该观景台的铁塔建于 1922 年,高 25 米(82 英尺),一直用作火灾了望塔,直到 1961 年。现在的塔建于 1967 年,高 30 米(100 英尺),供游客欣赏周遭360度的美景。这里每年都有超过 10,000 辆车辆(60,000 名游客)通过大门。最高峰的季节是秋季,每年枫叶红时。</h5> <h5>这张照片是我在计划此行的路线时在To Do Canada 的网上看到的。我后来试过了,很难找到这个拍摄点。更何况我们来此地是夏季。所以只能用这张宣传照片来展示金凤送爽的秋季在多塞特观景台上所能看到的壮美景色。</h5> <h5>哪怕是寻常夏季周三的普通的下午,可来此攀登铁塔的人依然络绎不绝。很多是父亲或母亲带着6,7岁的孩子,男的或女的,鼓励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向上攀爬。</h5> <h5>铁塔旁边就是一个礼品商店。同行的伙伴在这里为他的小孙女买到了毛绒绒的猫头鹰玩具。他家的这个小孙女,与我很投缘的。一见到我就会雀跃地跑来找我,与我这个“有共同语言”的老爷爷聊她最喜欢的话题,猫头鹰!现在的小孩子啥都能得到,一般的东西已经吸引不住她们了,就会去寻觅一些稀奇古怪的生物来做宠物。比如我的小外孙女,她曾经特别喜欢。。。蜥蜴!自己到树丛里捕捉到小蜥蜴,再带回家中饲养。直到有一次养的蜥蜴归天,然后大哭一场,把它细心地埋了,才算结束了这个爱好。而我这个朋友的小孙女,最喜欢的居然就是猫头鹰!我真的不知道差了三代人,审美观会是那样的南辕北辙。</h5> <h5>同行的女伴有恐高症,不能爬铁塔。她老伴儿与她鹣鲽情深,绝对属于贤伉俪的那种。所以也放弃了这次几百公里赶来登高远望的机会,双双坐在塔下的休闲木椅上,在阵阵湖风中,躲在浓浓的绿荫里,难得浮生半日闲。</h5> <h5>俺老伴兴趣勃勃,克服了脚上的不便,一直坚持着往上攀爬。</h5> <h5>这是在爬行途中拍摄的。当我们爬到塔顶时,一个六岁左右的小男孩见到我们就兴奋地对我们大喊:“I did it,I did! ", 激动地满脸通红。我们自然也是毫不吝啬地赞扬了他的勇敢。 <br>令人丧气的是管理部门有些乱作为,顶层居然用铁丝网全遮挡了起来!知否知否,这里一到秋天车子排队会有几里路长,人家耐着性子排了好长的队,然后又辛辛苦苦地登顶了,才发现居然一头钻进了个铁笼子里。怎么拍照啊?希望决策部门至少能将铁丝网的网眼做的大一点,至少能让照相机镜头伸出去,还能左右上下转动一下。</h5> <h5>这是我将手机的镜头对着铁丝网的洞口,对着正面的湖光山色咔嚓了一下拍下来的。对比上面那张To Do Canada的秋季风景宣传照片,景点的位置还真的很match的。<br></h5> <h5>山岚雾气中海湾湖的一角。郁郁葱葱,朦朦胧胧。</h5> <h5>远处可以看到公路蜿蜒在绿色的树林中和蓝色的河水上。很安静,车辆稀少。</h5> <h5>绰约之中,是这张颜色明媚艳丽的照片。有时候,还真是色不醉人人自醉。至少是在这种类似独处微醺的状态下,更加放大了心中的喜悦和欢乐。</h5> <h5>回程的路上所遇似乎比在多塞特观景台更有意思。首先,我们碰到了不遵守交通规则,任意乱穿高速公路的孔雀母子一家。慢悠悠晃荡晃荡地穿过马路。当母亲的还能警惕地四处打量,几个孩子却不管不顾地。。。随意。不过当时我在开车,没法拍照。照片是后来找了类似情景的。</h5> <h5>当尾随着一辆车眼看快进入Huntsville小镇时,前车突然紧急刹车了,我赶紧一脚踏死刹车。车轮尖叫着滑停了下来,几乎就要撞到了前车。正待义粪填那啥,抬头一看,原来有3只小鹿潇洒地横在路上,见我们几部车子驶过来,斜眼瞟了一下,然后继续不紧不慢地走向丛林。剩下我楞在那里纠集,是该心疼我那刹车片呢还是应该惊喜眼前的这几只萌萌的小可爱呢?…直到后面的汽车终于失去了耐心,礼貌地给了我一嗽叭,我才猛然回过神来,决定不惊不喜,努力做到心如古井,继续安全赶路。啊,照片也是事后找的。只是无法表现出那三只teenage小鹿捣蛋调皮的场景,尤其是那只小的,穿过马路后停在绿草丛中,还不忘回头挑衅地望着我们。可能是错觉,总觉得它似乎在为它门的恶作剧得意洋洋呢。</h5> <b>亨茨维尔(Huntsville)小镇</b><br> <h5>由来:欧洲人于1860年开始在亨茨维尔一带定居,而英国军人乔治·亨特(George Hunt) 是第一个于 1869 年在该地区定居的欧洲人,他建立了一个小型农业中心。 1870 年,邮局建成,该地区以第一任邮政局长亨特的名字命名为亨茨维尔。 1877 年开通的一条从悉尼港向北至亨茨维尔的通航水路工程刺激了亨茨维尔的经济发展。1885 年,北部和太平洋枢纽铁路修建了一条从格雷文赫斯特出发的铁路线,这鼓励了发展,并使亨茨维尔终于在1886年成为了一个正式的城市。</h5><div><br></div><div><br></div> <h5>不知怎么搞得,我手机里拍的小镇日落前后的照片居然都在整理时不慎被清除了。我只能凭着印象找到几张类似的。特此说一下。</h5><div><h5>主街繁荣地带也就一,二百米左右,都是旅游商品店。说实话,我个人对商店之类的一直兴趣缺缺。更喜欢自然风光之类的。这是主街上进入小镇公园,河磨坊公园(River Mill Park)的大门。</h5></div> <h5>这张照片拍得真好,这是在公园河岸边向对岸左侧望过去的风景。应该是秋天拍的,岸上的景色清晰完整地倒映在水里,美的如同一副油画一般。能够生活在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划划船,钓钓鱼。春天在院子里伺弄百花,夏天倚在湖畔享受凉风,秋天在枫林中的落叶小径上漫步,冬天。。。还是跑到弗罗里达州去躲避加拿大的凛冽寒冬吧。</h5> <h5>河边有一条不长的木栈道连通着一座座小小的浮动码头,方便船只停靠和上下游客。我们去的时候,许多儿童在这里的甲板上登上了脚踏碰碰船,兴高采烈地踩着踏板,让小船离开码头,驶向河心。不同肤色的孩子,高矮胖瘦各不同,但却发出了同样兴奋快乐的笑声,叫声,打破了水面上的平静,惊飞了栈道上的湖鸥。</h5> <h5>这家与公园相连,一面向河,一面靠着主街的酒吧餐厅,名叫“码头上”(ON THE DOCK)是小镇诸多餐厅中生意最好的一家。毕竟人气旺,公园的湖边乐园和水上游戏项目能够吸引本镇和外来度假的孩子们。玩得尽兴之后,肚子饿了,孩子们自然不愿远走,就近吃上一顿饭,便利的很。</h5> <h5>这座桥,就是著名的平转桥(Swing Bridge)了。 亨茨维尔第一座横跨马斯科卡河的平转桥是一座木制结构,建于 1871 年。 1889 年,它被一座木制平转桥取代,以允许湖轮船和其他交通通过亨茨维尔前往玛丽湖、仙女湖和半岛湖。 1902 年,一座钢制平转桥建成。三年后,即 1905 年,半岛湖和海湾湖之间的波蒂奇飞行铁路竣工。随后,人员和货物可以乘坐轮船和火车前往海湾湖。</h5> <h5>现在的平转桥建于 1938 年,主要是由于汽车的日益普及。 1958年汽船停产。后来桥的转桥机构被拆除;然而,其最突出的建筑特色——桥长的小屋——仍然存在。这座桥是社区的焦点,于 2000 年亨茨维尔镇成立一百周年时进行了修复。</h5> <h5>傍晚时分,我们在小桥东南角的泰国餐厅共进晚餐。和老友一桌边吃边聊。很容易就让我们的思绪又回到了当年在渥太华做穷学生时在学校餐厅里打工的日子。每次上流水线洗碗之前,我们也是这样地坐在一起用餐。那时候我们有一句口号叫“吃穷资本主义”。拼命地海吃海喝,以至于饭后总得歇上一会儿才能让贫血的大脑重新分辩出“北”在哪里。哈哈,资本主义没有吃穷,我们却吃得撑坏了肚子。那时候多少豪情壮志,凌云宏图神马的,皆在饭桌上倾诉着,盆碗里碰撞着…<br><br>人就是这样,年轻时不断地憧憬着未来的辉煌,可一旦真到了未来,却又总爱掉转头来不断地沉缅于往昔岁月。正如《往日时光》里的唱得那样:“人生中最美的珍藏,正是那些往日时光。虽然穷得只剩下快乐,身上穿着旧衣裳。” 老友啊!我们这一代的人,到了如今这把年纪,是深深地体会到“穷的只剩下快乐”的那个年代其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徦如能够回到往日时光,哪怕只有一个晚上”。 祝大伙都快快活活地,惟愿花好月圆人长久…</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