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阅读能够让教师从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和修养,使教师成为“有思想的影响者”。为了营造读书氛围,学校组织了暑期读书论坛分享活动,搭建教师交流的平台,让老师们分享自己的教育智慧,相互学习并促进,从而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学校制定了教师暑期读书方案,并推荐了阅读书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读书共成长</p><p class="ql-block"> 8月27日下午,我们科学和德法学科组的老师们举行暑期读书分享会。 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和亲身体会,他们将名师的经验与自己的工作实际相结合,围绕育人、教学、课堂等话题,展示了他们特有的书香气质和优秀风采。</p> <p class="ql-block"> 纪凡贞分享《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这本书的题目就深深吸引了纪老师,内容更是干货满满。纪老师将她最深的几点阅读感触进行了总结:一,喜欢是相互的;二,行无言之教;三,做一个甘草那样的人。做甘草就是做一个温和的人,做一个包容的人,做一个有智慧的人,要带着思考教书。陈老师也将她的思考融入到了美术教学中,指导学生做出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令人惊叹。</p> <p class="ql-block"> 周洪老师分享:假期里读苗旭峰老师的《优秀班主任悄悄在做的班级管理创意》一书,班级管理九大创意之第一部分:“开学课程,让开学季‘温柔时光’”,读后感悟颇深,思绪漫卷,且书写下来,以记之。</p><p class="ql-block"> 苗老师说,她愿意让教育生活变成“生动的重复”。</p><p class="ql-block"> “生动”是一个多么具有生命力的词汇呀!小到一个语句的生动,大到生活、生命的生动,这样活泼的追求之下,展现出来的物质形态与生命气象,也定然是生气蓬勃的吧!</p><p class="ql-block"> 在这种意义上来说,我非常认同苗老师的这个观点:让教育生活变成“生动的重复”,而非单调的循规蹈矩。</p> <p class="ql-block"> 王芳老师分享:通过学习,我知道理解的关键是建立大概念。</p><p class="ql-block"> 理解要形成包含具体与抽象互动的复杂认知结构,关键在于抽象大概念的建立。大概念就是我们所说的高通路迁移中高位的"抽象",它其实是奥苏贝尔( Ausubel )所说的上位观念的一种重要形式,"新近产生的知识急剧膨胀,要求我们精心选择'最核心的观念'( big ideas )"奥苏贝尔。大概念能成为认知结构中重要的关联点,不断吸纳、组织信息。因此,大概念是专家思维的典型特征,专家的知识是通过大概念来组织的,反映专家对学科的理解深度。"专家拥有的不仅仅一个罗列了相关领域的知识和公式的清单,相反他们会围绕核心概念和大概念来组织相关领域的知识,正是这些核心概念和大概念引导他们深入思考。</p> <p class="ql-block"> 黄春奇老师分享:《要相信孩子》是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编著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60年。</p><p class="ql-block"> 在该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对其教育主张进行了论述,他认为教育的不幸在于不相信孩子,看不到孩子的优点而专门盯着孩子的缺点。人们应该立足于“扬长”和“长善”,要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儿童身上的一切好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教师的读书成果,达到了交流共享、互相促进的目的,同时也让教师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启迪了智慧。</p> <p class="ql-block">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与书籍携手,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就最美的芳华,在前行的路上遇见更美好的自己,在砥砺前行的教育路上绽放出最绚烂的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