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感悟/紫箫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紫箫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论语》156句分享</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句话是孔子讲敬德修业的秩序和方法,它的秩序是道、德、仁、艺,它的方法是志、据、依、游。志就是心之所向。古时有一种写文章的手法叫托物言志,就是假托某一个物体来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情操,比如《爱莲说》借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表达自己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品质,比如《陋室铭》,周敦颐借陋室来比喻自己虽然身居陋室,但是具有像颜回一样,不以物质条件的简陋为陋的君子品德。在我们俗人看来,志就是志向、理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它也有大志和小志之分。在庄子的《逍遥游》中就有两个鲜明的对比,他说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鲲鹏的志向就是扶摇九万里。它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要拍打着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然后借助波涛形成旋风,环绕式飞上九万里的高空,然后等六月的风来,乘着六月的风离开北海向南海飞去,鹏在九万里的高空飞翔,背负着青天,俯身向下,整个世界都在它的视野之内。大家想想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就十分喜欢庄子,他曾经写过一首词【《念奴娇·鸟儿问答》毛泽东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span>而榆树上的蝉和小斑鸠嘲笑鲲鹏说:“我们奋力起飞,只能飞到榆树和檀树上就停止了,有时候都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可以了,何必那么费劲飞到九万里去南海呢?这就是大志和小志的区别。再比如古今很多的读书人,他们读书的目的就是封妻荫子光宗耀祖,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却在儿时就定下志向”为中华崛起之读书“,王阳明小的时候的志向是要成为圣人。六祖慧能见五祖的时候,也是坚定的一句话惟求作佛。这样高下力见,圣人就是以道为志向,为自己的终极目标。当然从鲲鹏到伟人及到圣人,是要比小斑鸠之类的俗人要付出更多的磨难考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说胸怀大志,志存高远,那么孔子的志在哪里呢?在于道,孔子的道是成为圣人,最高的圣贤之道。也就是明代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志的不同,这也就体现出格局不同,境界不同。圣人之道就是明心见性,而普通人的道就是自己的福天小果。志于道,在《道德经》中说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说的,说出来就不是道了,也就说明道是一种无极状态,是浩渺空远,无边无际,只有圣人的思想才可能与其玄之又玄的妙相匹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于德”就是依据德,德也通“得”,也是道的体用,就是说你立志于大道,你首先要在德上去修行,只有把自己的妄念都排空,让自己处于虚的状态,静的状态,那么才能心无旁骛的去修。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也许你失去了世俗的一些东西。但是你让自己在静虚中变得纯净干净充满法喜,这也叫“一举两德(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依于仁”即依靠的是仁。“仁”拆分字,甲骨文是二个人的意思,两个人的沟通交流,是人与人交往的最基本元素。孔子的《论语》有2万多字,“仁”在他的《论语》中就提到了109次。我们说大道是唯一的,儒释道殊途同归“道”只有一个,那么“仁”在《论语》中,这个“仁”是一种个体思想情感,是一种有个体特征的东西。所以它就表现的形式有非常多种,孔子的弟子曾经13次的问到“仁”,但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的性格和他们的学习情况,孔子因人而异回答了所有学生们提出的有关“仁”的问题,每个答案都不一样。孔子最欣赏的学生是颜回。颜回问他什么是“仁”的时候,孔子说“克己复礼”。因为颜回的境界非常高了,所以孔子说你要克服就是保持住自己这种状态,摒弃十恶八邪,遵守礼的最高境界。司马牛问他“仁”,孔子针对他急躁的性格说说话慢些就是仁。孔子回答弟子樊迟的时候最为简洁,说“爱人”。在回答子贡问“仁“的时候,他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因为子贡比较富有,所以孔子说他能力可及的情况下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也就是共同致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子的最高理想就是“仁”。“仁”包含了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孟子曾经说人性本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就是孟子所说“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这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作为千古圣师的因材施教的重要方法。佛教中世间人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相应有八万四千法门,孔子3000弟子,因材施教,也算是普度众生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于艺” 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当你志于大道,据于德,依于仁。以道为志向,发愿去普渡众生那么到了一定的境界,明心见性的时候,你就是一种舒悦的状态,像鱼儿在水中游泳一样,依于水而似无水,这就是游刃有余的一种境界。就像掌握了这六门贵族从政的技能,不仅仅是学会这些,而是掌握了一种技能,并把这种技能再返回来运用于你追求到的大道中,即“反者道之动”,同时也可运用于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因为有大道的方向指引,所以你不会偏离方向也不会玩物丧志。只能使我们的人格趋于完美。涵养了精神且“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这句话是很有意思的,“道、德、仁、艺“是一个从本体到妙用的过程,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竹笋,从粗的那头是道,最细的那头是艺。这样看来呢,我们倒着推也非常有道理——“艺、仁、德、道”,从末节的“艺”学习,勤奋精进学习各种技能,当达到游刃游刃有余,运用自如的时候,其实也就是个积累智慧的过程,就会发现我们本性的善。并把它运用,我们就达到了“仁”,这个“仁”刚才说的,也就是孔子的最高理想也就是我们的本心、自性。就是《六祖坛经》中说的何期自性,自性就是我们本来的那个自性的光芒。这样修行的过程中厚德载物,然后才能走向终极目标明心见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OK, 这句话研究起来非常有意思,那么孔子为什么把第四句话“志于道”放在前面呢?因为他是圣人,他直接就把最终的最宏大的目标,最迫切的任务给我们摆在面前,他直接就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去“弘道”,这是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活着的最崇高的理想。所以这四句正着也可解读,倒着也有道理,正读提纲携领。开门见山告诉人们,君子就要志在明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引用网上一句话:“道、德、仁、艺像一次人生的长途旅行,目的地是‘道',交通工具是‘德’,交通规则是‘仁',驾驶技术是‘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