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读《朝花夕拾》有感

<p class="ql-block">  晨曦刚至,植花于园。暮色降临,拾起散落的花瓣,聆听着花语,回忆着童年……那本书依旧静静地卧在书桌上,我已牢牢记住了那充满诗意的书名——朝花夕拾。著书者是鲁迅先生。他一生只有一部散文集,便是《朝花夕拾》……</p> <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是一个幸运儿,但同时也是不幸儿,在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他可以在百草园中无忧无虑的玩耍,他可以静静地听油蛉低唱;他可以在白雪飘飘的冬天捉鸟……</p><p class="ql-block"> 但同时他却承担着超越年龄的负担,小小年纪的他就要学着放弃,抑制自己的欲望去背那些所谓的经典《鉴略》、《千字文》、《百家姓》,小小年纪的他就要承受着失去至亲的痛苦,小小年纪的他就要学着承担一个家的重任……</p><p class="ql-block"> 或许,这就是那个破碎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来说一说书中的《狗·猫·鼠》一文。略读其大概,认为仅是在描述人与动物间的爱与恨,而后精读见其内涵。发现对于文中的猫,作者认为它:要将食物把弄一番才肯吃掉;与虎,狮子等为同族却长一副媚态;交配时的嗥叫;杀害隐鼠后证实是被长妈妈踏死等诛多因素,令“我仇猫,更仇像猫一般的人,更怜惜像鼠一般手无缚鸡之力的下层人,任凭他人欺辱。”或许这便是当时社会最真实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鲁迅先生用简单又富有内涵的语言尖锐而又形象讽刺社会的黑暗,让我们见识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残酷,让我对当时社会的穷苦人民和儿童充满了同情与怜惜,也表现出了鲁迅先生强烈的失望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  我曾惊叹过鲁迅先生是“民族魂”,是以笔代戈的战士,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民公仆。他的思想光辉也闪现在他的文字当中,有着对旧社会的种种抨击。伪善的衍太太,医德败坏的庸医,都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孤独终老的长妈妈,绝望投湖的范爱农,也是黑暗腐朽的旧社会造成了他们的不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