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雁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华第一关”,地势险要,传说连大雁都飞不过去。</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雁门关是兵家必争之地呢,这要从它的战略位置说起。山西素有“表里山河”之称,西有吕梁山,东有太行山,两山之间由北至南,依次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和太原盆地等。而大同盆地与忻定盆地之间则被恒山山脉阻隔,恒山山脉东接太行山,西连吕梁山,山岭高峻,只有雁门关附近可以通行,因此这里设关,自然是把控南北。于是,忻定盆地便成为太原大门,一旦忻定有失,则太原必定不保,因此古人称雁门关“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在古代,北方游牧民族要从大同进入中原必然要经过雁门关。</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日本鬼子也是遵循这一逻辑由大同经雁门关入侵太原,八路军第120师在此设伏,狠狠打击了日军运输队,截断了日军补给线,这就是著名的雁门关伏击战。</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不仅留下了不同历史时期诸多将军们征战的脚步,如战国的李牧,秦朝的蒙恬,汉朝的卫青霍去病李广等等,另一方面也流传下不少故事和传说。最妇孺皆知的莫过于杨家将。刚进入景区,迎面而来的就是杨门将帅骑着高头大马冲着游客飞奔而来,气势非凡。</p> <p class="ql-block">游览雁门关,第一站来到的瓮城门,城门与主道呈直角转弯状态,路面铺着高低不平的石块,坡度也挺大。可以想象万一敌军攻城,骑兵在如此位置是难以施展弓箭的,稍有不慎就会被瓮中捉鳖。</p> <p class="ql-block">通过瓮城,就来到了宁边楼和地利门。有幸在春秋楼偶遇杨家将们表演节目,虽然没搞懂唱的是哪一曲,但是演员们毫不介意粉丝合影,还配合我摆了个pose,开心!</p> <p class="ql-block">登上城楼,东西南北四角都有一面大鼓。登楼击战鼓,很有一股穆桂英的代入感。</p> <p class="ql-block">游览雁门关,重头戏当然是爬长城。活动活动筋骨后匀速前进,重复歇吃爬这个流程,如此重复七八上十遍后,就会来到边贸城,继续吃和买。</p> <p class="ql-block">边贸城里好多木雕,有桃木,有崖柏,也有榆木疙瘩。英姿买了按摩梳,我和亚媚不约而同买了一头猪。</p> <p class="ql-block">PS:前往雁门关的路上,我还认识了三个生字。第一个就是雁门关所处地忻州( xīn)的忻,然后就是圐圙,框框里写着四方八面,很明显的象形字。</p> <p class="ql-block">据历史文献上说,“圐圙”一词源于蒙古语,读作kū lüè。其字形由“口”框住的“四方八面”,很形象地表示其意为“城圈”,即“围起来的草场”,通俗地说是指“网围栏”。在内蒙古方言中指围住的土地,特指牧民为了保护牧场,不被他人或牲畜破坏,而用铁丝网等围起来的一片草原,称为“草圐圙”。因为山西方言是借用的蒙语,而山西古时候的村庄或城墙,又都是用土垒起来的,所以“圐圙”指的就是土围墙,而多用作地名,大概是想表示自己的村子或者城墙,比较整齐正规宽阔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