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碑林博物馆寻找《唐公房碑》</p><p class="ql-block"> 在老县城都督门方向,有条河流水域面积寛广,水质干净清澈。这是我在秦岭山里见过最大的河流,来到这里,隐藏了城市的燥热,给身心送来清凉。青山,绿水,老鸦,炊烟,远处静卧在田里的老黄牛,几只忘记人间烟火、悠闲的小狗,外号乌嘴[呲牙],跟着我后面,似乎找到归宿感。</p><p class="ql-block"> 清晨,在安静的村庄,随你走向房前屋后,走向绿油油的田野,乌嘴尽情撒欢奔跑,当有障碍物挡住前方去路时,乌嘴极不情愿折返,过来啃住你的鞋子,示意向前继续玩耍。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切都是那么安静,无拘无束。</p><p class="ql-block"> 都督门附近有个杨泗将军泉,汤过河水,有三个大泉眼,可惜,穿着鞋子钻到水里,觉得凉快无比,在河床里走来走去玩水,没有上到河岸对面去找泉眼,遗憾[愉快],留下念想秋天再去。那条寛寛的河流是不是叫做婿水,现在不敢定论。有婿水是肯定的,因为山里有“引婿剂黑工程”这几个大字。当时觉得好奇,为何叫做婿水,回来看《老县城》原来有典故在此。</p><p class="ql-block"> 叶广芩老县城写了一段关于婿水的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出处,原来与婿水有关。出于好奇想看个究竟,昨天去了碑林博物馆,去看看那块东汉末年的碑文《唐公房碑》。正逢暑期,没想到第一、第二展室,人从众,基本是挤不进去,加上天气给力下了小雨,算是凉爽。否则满身大汗。度娘介绍说这块石碑在第二展室,出了汗也没看到这块石碑[捂脸]。有点低落走进第三展室,依然人山人海。导游在门厅中央讲解身边碑文的故事,恰好给我空出能挤过去的小空地,让身体落在不挤的第三展室出口处右侧。结果一眼看到了这块石碑。似乎心有灵犀一点通,碑石就在我的面前。</p><p class="ql-block"> 老县城说:仙人唐公房碑,可碑文展示台上前面没有“仙人”二字。碑文字迹很难辨认,空缺很多。但碑文底端字迹还算清楚能认。当然考古学家已经给出答案。这块石碑出自东汉时期,25—220年,记述了陕西城固人唐公房得道成仙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唐公房在做郡吏时,一年夏天,天气炎热,大家在瓜田吃西瓜,当时旁边有位真人,众人都没在乎,唯独唐公房送西瓜给真人吃,且礼敬之。真人约唐公房在婿谷口山上会面。相见之后,真人送唐公房神药,说“服药以后,当移意万里,知鸟兽语”。当地有不怀好意的人知道后也来索要这个药方,唐公房遭到欺负。于是唐公房全家吃了神药以后,房屋,六畜悠然与之俱去。这就是:一个得到鸡犬升天的故事。唐公房女婿赶到后,岳父全家已升天成仙了,女婿后悔万分,没能成仙,懊恼投河自尽。从此河水改名为,婿水。河水名字就这么来的。哈😊有点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