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四)亚鲁王的传说:来处和归处</p><p class="ql-block"> 今去猴场镇打哈村,拜访《亚鲁王》英雄史诗的唱诵传人,苗族 “东郎” 即歌师陈兴华。沿210省道走,弯多,溪水潺潺。巴掌大的田地见缝插针地落在山坡谷底溪水旁,种的大多是玉米。水从黄家湾水库引来。东朗在打望村民组,仅9户人家,大多关门落锁,外出打工去了。老东郎今年78岁了,长髯飘逸,骨骼轻奇,神态安详,气度雍容。老东朗原为粮管所副所长,在那个年代,在丧事人家唱诵,属于伤风败俗、封建迷信。幸得高人出手,勉强得以全身而退并在深夜或躲进山洞里偷偷练唱古歌。我们聆听了六七个歌师轮番唱诵,或低沉,或高亢,或悠长,或急促,调式上变化不多,都是清唱。这是为死者唱起开路歌,让亡灵东归,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行走,回到王和祖先的故地。见祖辈是族群生与死都必须铭记的主题。东朗的使命就是保证和祖先对话,让族群中的每个人通过自己的指引到达祖先身边。去是因为还会来,一切是那么的自然和宁静。我小心翼翼地翻阅英雄史诗《亚鲁王》第八稿,只来得及浏览一下长长的目录,就已为其宏大壮阔的叙事而惊叹。亚鲁王史诗包罗万象,既有开天辟地、征战迁徙、部落礼制、丧葬祭祀和节庆记述,也有族约族规、风俗伦理、生活智慧和哲学思辨。“最强烈的思绪是对东方故地的追忆和眷念。”英雄史诗本是东朗们一代一代的口头传颂,国家级非遗传人陈兴华试以汉语、拼音等多种方式记录,可谓鸿篇巨制,五言一句,据说有三万多行。弟子外出打工,东朗以网络视频传授。黄昏时分,我们在山坡上拍摄打望东郎古歌,背后是疏落的寨子和高高的山峦,仿佛望见苗族的英雄正向我们走来,中间隔着一条生与死的大河。</p><p class="ql-block"> 天黑了,黑得很深沉。陪了我们整整一天的阮付镇长,捧来好多新鲜采摘的小湾脆桃,还在水月饭庄留饭,笑称这是大排档水平。菜好香啊,吹来了一阵江南的风。</p> <p class="ql-block">(五)龙场地戏:征东征西</p><p class="ql-block"> 猫营镇龙场村,是紫云县少见的汉族聚居地。一副对联透露了地戏的奥秘:“仁贵丁山征东西薛刚反唐亘古铭;无台地戏千秋业是非功过人抒评”。横批:“非遗生辉”。一块老的戏牌上写着:今日演出:罗通大战王甫超。面具较傩具略小,也较为精细,月白,枣红,褚黑,有长须,也有面白无须,两耳旁有高高的护耳,模拟古时打仗的头盔。龙场地戏传承四百年,如今穿乡走村,很受欢迎。一年两场连轴大戏,一是正月至十五,二是中元节。地戏开箱仪式,由德高望重的“戏头”点烛焚香,供奉手抄戏本,献祭大红公鸡,一一请出薛平贵、薛丁山,樊梨花等一干大唐元帅,仪式简洁庄重,红烛高烧,爆竹飞天,演员男女参半,戏装齐整,虔诚祭拜,一一恭敬按序领取面具。长长的戏装队伍逶迤穿入小巷,隐入田埂,踏上石桥,于村中空坝处列阵,一时锣鼓震天,武戏开台。远观打斗动作大开大合,粗犷朴拙,颇有乡土本色和军旅遗风。</p><p class="ql-block"> 我再返二关村,如约拍摄苗绣。</p> <p class="ql-block">(六)想我就到紫云来</p><p class="ql-block"> 天高爽,好一个清凉紫云!出县城,车行望睦高速,去往火花特大桥。山坳里水汽氤氲,景物迷离,别有一番韵致。车停火花镇龙头村,一个布依族寨子,两山夹一条长坝子。布依善种稻米,也间植若干玉米。田头大牌子写着:“农村土地丢荒,将停发耕地补贴”.火花大桥依山盘绕,号称高架桥墩最为密集的地方,还有一个高速上几乎可以原地掉头的大弯,。车行不多,云雾散了,大桥也卸了妆,一言不发地伸向远方。</p><p class="ql-block"> 紫云县有三大名产:春茶、蓝莓和红心番薯。我们着意寻访漫山遍野的蓝莓,可惜已过采摘期。红心番薯还得等上一段时间,这是今秋的美好期待。明年还有好茶。猫营黄鹤营村有温泉,板当翠荷有月牙湾,都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我们明天就要离开紫云了,第一次下了一场大雨。晚上有一场小小的聚会。一位年轻的县领导,以歌代酒,深情演绎一曲:《想我就到紫云来》,“想我就到紫云来,别让心染上尘埃。跟着酒歌的节拍,请把梦也打开。”歌声让你打开心曲。好多年没有经历过家宴了,哪怕兄弟姐妹之间。在紫云,我去了三次。一对朋友夫妇,邀至新宅。两位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我们惊诧于家中布局格调色泽极其简洁素雅惬意,和沪上雅舍并无二致。男主掌勺,自带一脸的帅气洒脱;女主涮涤,天然一身的知性优雅。主宾欢洽,如同家人。一直陪伴我们的年轻女诗人,邀我们去她自己的工作室小酌。茶是她自采自制的,酒是多年积攒的。肖老师是亚鲁王研究中心的主任,天天和我们一起顶着星星回来。没时间打理,就从外面叫了一桌菜。那天酒没少喝,诗人的脚步已经踩到云朵上去了。她的诗《爱如同土地一样简单》,深深打动了我。还有一次就是老东朗家的簸箕餐,大芭蕉叶铺在竹匾上,摊着糯米、鸡、炸鱼、花生等各种食物,大家挤挤挨挨地围坐在矮凳上,咀嚼着满满的苗家风情。还是那首歌,“想我就到紫云来,山水也为你等待。不要思念成空白,我的爱为你盛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