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五台圣境赏诗词楹联(菩萨顶)

呼格吉勒图

菩萨顶坐落在五台山中心区的灵鹫峰上,海拔1797米,因其山形酷似印度灵鹫山而得名。寺宇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471—499),时称真容院。历代不废修葺。宋真宗于景德四年(1007年),敕五台山真容院,重建阁,两层十三间,内安真容菩萨,赐额“奉真阁”。明永乐初,敕建大文殊寺。明宪宗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勒赐,梵文藏经、朱画横列、御制序赞,并塑造文殊镀金像,高5.2米,供奉于五台山文殊寺。万历九年(1581年)皇帝勒太监李友重修。菩萨顶原为青庙。清康熙年间,改住喇嘛,遂成黄庙。至嘉庆时,五台山已有黄庙26所,黄衣僧千余人,菩萨顶成为黄庙的首府,统管其他黄庙事务。康熙年间,扎萨克大喇嘛老藏丹巴又奉敇重修菩萨顶,按皇家宫室形制营造。 灵鹫峰:中台东南支山,今称菩萨顶,宛似西天灵鹫山,故借为名。<div>正秀诗: “大士栖灵地, 何缘得共登。光中披梵夹,象外见真灯。举杖风堪御,腾身虚可凭。人天相接处,知是最高层。”</div><div> 镇澄诗:“青山存白社,寂寞隔尘寰,钟磬丹霄外,楼台翠霭间。鹤依双树老,僧共野云闲。却识曼殊面, 还应过别山。”</div> 菩萨顶坐北向前,深 131 米,宽 70 米,原占地45亩,现占地30亩,占地9160平方米。有殿堂房屋121间(原430多间),石碑8通。平面布局分前、中、后三大部分。前面部分呈上升状态,寺庙门前主要建筑有影壁、108台阶、牌楼、石狮、幡杆等。中间一大部分处于峰巅,为主体建筑,横列三院:中院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文殊殿为主体建筑,钟鼓楼、配殿、廊房为四翼。东院是大喇嘛方丈院,西院为行宫院。后一部分呈下降状态,由许多庭院组成,主要院落是大锅院。现存建筑及其它文物多为清代遗物。 菩萨顶前有108级台阶层层向上,气势宏伟,仿佛一架“天梯”,垂直高度为19.5米,宽5.1米,坡度为50度,用花岗岩条石砌成,规格严整,敦实坚固。两旁是一米多高的砖砌花格栏墙,墙顶部呈波浪状。踏完108级石阶,到达“人天相接处”的最高层,耸立着一座雄伟多姿、殉丽多彩的木牌楼。牌楼面宽15米,进深6米,柱高5米,四柱三间,七个楼头,中间高大凸起,四柱石条周匣,前后安设斜戗,立架稳固。雕有团龙、飞凤、吉祥花卉等图案,雄伟而绚丽。檐下斗拱密设,檐上覆以黄绿两色琉璃瓦。前后镶嵌着清康熙皇帝御制牌匾,上书“灵峰胜境”。“峰”字故意少写一横。牌匾阳文凸起,蓝底金字,光彩夺目。牌匾正中上方有御印“康熙之宝”,落款为“康熙甲戌仲夏书”,即书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其字骨力强劲,神韵脱俗,为书法艺术珍品。菩萨顶木牌楼堪称五台山木牌楼之最。<div>屋脊上是西藏庙宇的标志“双鹿听经”。<br></div><div>台阶左右各有一白色喇嘛塔,牌楼与天王殿之间平台上左右竖石雕旗杆,置两座铜铸佛塔。<br></div> <p class="ql-block">山门:三开间,面宽13.6米,进深5米,五檩四椽。单檐歇山顶,覆以黄色琉璃瓦,正脊中间置铜制宝瓶一个,宝羊一对。上书“敇建真容院”五字,蓝底金字,引人注目。拱形山门位于高台之上,前面围以汉白玉栏杆,栏杆柱头雕寿桃绞龙中间留有供人上下的踏兰。踏兰三阶并到,两旁砌15级台阶,外加石栏杆,中间为斜坡兰,旧称“陛”,亦称御道,铺以汉白玉,上雕九龙戏水,龙体三弯九曲,比例适中,浪花玉溅,雕工精细,脉络清晰,富有动感。菩萨顶的山门,既有石栏杆,又有陛,表示菩萨顶的等级,高于其他寺庙。</p><p class="ql-block">山门两边厢房的红墙上,分别开着圆形窗户。有人说这种布局恰似飞龙:灵鹫峰为龙头,牌楼的正门是龙口,旗杆是龙角,厢房壁上的圆窗是龙眼,而那长长的一百零八级石阶,则是龙吐出的舌头,中间殿宇为龙身,后门则是龙尾,形象地概括了菩萨顶的布局特点。</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典型的前弥勒后韦驮两边四大天王的布局。三开间,面宽10米,进深6米,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盖顶。正脊中间置铜制的莲花宝瓶,两端置鸱吻,殿内两侧的平台上,彩塑着四大天王,高2.7米。</p><p class="ql-block">天王殿前楹联:鹫峰云锁,百八台阶浸银汉;山寺露浮,三千觉树托金莲。</p><p class="ql-block">殿后楹联:摧邪扶正显神功莫测,护法安僧彰密行难思。</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菩萨顶的主要殿堂,也是庙内喇嘛进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p><p class="ql-block">该院有古松两株浓荫敝日。还有三通绞龙石碑,一通是康熙十六年(1677年)御制菩萨顶牌,高4.6米;一通是乾隆十四年(1749年)御制菩萨顶牌,高5米,一通是嘉庆十六年(1811年)嘉庆皇帝到五台山时所立清凉山碑记,高4.7米。</p><p class="ql-block">大殿为三开间,面宽13米,进深12.3米。殿基为石砌束腰须弥座,单檐歇山顶,四出廊,前置重檐抱厦,黄琉璃瓦盖顶。</p><p class="ql-block">殿门口有一副对联,曰“灵鹫鹫灵灵鹫灵,真容容真真容真”。</p><p class="ql-block">殿内设置和塑像有着浓厚的藏传佛教风格。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横三世佛,佛像都有桃形背光,背光中塑造龙、羊、狮、象、花卉、云彩等图案,背光顶上造大鹏金翅鸟,显得异常华丽。梁架上悬挂着乾隆御匾一块,上书“心印毗昙”。</p><p class="ql-block">前塑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像和他弟子贾曹杰、克主杰。佛台之下,两侧立着威严的韦驮将军和密迹金刚。</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东配殿为“带箭文殊殿”。楹联:圣凡交参宁知澡浴池边一箭,龙虵混杂曾闻金刚窟礼三三。</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西配殿为“怖畏金刚殿”。楹联:护法撑持宽天地 ,修心包罗纳古今。</p><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所有的檐头都挂着“唵”,藏传佛教认为安置“唵”字真言有威慑作用,可以使一切诸天龙神听从指挥。</p> 文殊殿:是一座典型的宫殿建筑。院内有汉白玉雕的石碑坊,两柱中间架额坊,上刻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四个大字,落款为“康熙之宝”印。坊顶雕“二龙戏珠”,柱头饶龙。殿建面宽三间,九檩八椽,单檐四阿顶,四出廊。殿顶覆盖黄色琉璃瓦,正脊中间置铜宝瓶,两端置鸱吻。四条戗脊,前有龙凤、狮子等饰物。这种规格,只有皇宫专用。菩萨顶文殊殿较皇宫略降一等,只用单数。檐下斗拱密设,檐角高翘。正面隔扇12块,一律雕刻着团龙图案。基座为石砌束腰须弥座,并围以1米高的汉白玉栏杆,前面留有供人上下的踏步,中间斜坡亦属御路,铺着汉白玉,雕着团龙,两旁为玉阶拾级。<div>文殊殿内的文殊像,与一般佛教寺庙(青庙)内的文殊菩萨像不同,它是按藏传佛教的经典规定制作的:头取旁观势,腰取扭动势,发取散披式,同时身挂璎珞,显得特别活泼、生动。在两侧的墙壁上,还挂着唐卡——绘在布上的藏画。<br><div>殿前面挂一副对联,上联为“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暮鼓,晚磬清澈,香烟缭绕,胜幡蹁跹”;下联为“五百里道场风风雨雨依然日出东台,月挂西峰,花发南山,雪霁北巅”。写出了五台山佛教的悠久历史和五座台顶的旖旎风光。</div></div> 大文殊殿最引人注目的是享誉全国的滴水檐。每年的春夏秋之季,不仅雨水如流,就是晴天、旱天也滴嗒不断,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四射,宛如大殿四周挂起了一道璀璨的珠帘,呈现出一派“檐飞花雨阶前落,地涌莲花石上生”的胜景,久而久之竟然水滴石穿,把大殿四周的石阶和石板穿出了一大圈蜂窝状的小坑,最深的地方有5厘米多。然而,在1984年,五台山对大殿进行了一次全面维修,在付出了永远失去这一奇景的惨痛代价后,为我们揭开了滴水大殿的滴水之谜。<br>形成滴水的原因一是结构,二是气候。滴水殿的屋顶由四个坡组成,四个坡面中位线以下所有的琉璃扁瓦上都留着一些可以渗水的沙眼。下雨的时候雨水就顺着这些沙眼渗到了瓦下,瓦的下面是30厘米厚的泥土层,泥土层的下面是三层各有2厘米厚的石灰层和铁皮。铁皮可以隔水,这样,泥土层中渗漏下来的雨水受到石灰层和铁皮的阻隔,就顺着石灰层坡面缓慢下流,在殿檐外的瓦下渗出,形成了滴水的奇景。 文殊殿内正面塑像三尊,均为喇嘛教的造像艺术风格。供奉以文殊菩萨骑狻猊彩色泥塑像为主尊的正中文殊菩萨,左观音,右普贤,合称“三大士”。均戴五佛冠,金色脸,高鼻棱角,头略左倾,含睇若美,肩膀插花,宽肩细腰,躯干稍长,呈S形,裸露胸腹,饰以璎珞,双手拢于胸前,持重安详。这三尊像,是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清圣祖敕掌仪司员外钟德送来。殿中还悬挂着乾隆皇帝的御匾一块,上书“人天尊胜”四个字。<div><br></div> 文殊殿后为札萨克大堪布名咒塔,殿5间。殿内正中置玻璃龛,内放20位扎萨克大喇嘛银质舍利塔,高约60厘米,七宝装饰,精巧玲珑,是1992年大喇嘛章样摩兰请青海塔尔寺制作的。佛龛正中是清凉老人和老藏丹巴塑像。 大铜锅:从文殊殿西边的小门穿出去,夹道下行,即可到大铜锅院。院内南房内保存着大铜锅三口,铁锅一口,其一号铜锅,口沿直径2.04米,高1.15米,锅上铸有“大明万历辛丑孟冬吉日造,五台山旧路岭龙泉寺,永远流传,佛全宫造”。此锅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所铸,原是旧路岭上龙泉寺的庙产,后为菩萨顶寺所有。二号铜锅,直径1.68米,高1.1米。三号铜锅,直径1.7米,高1.04米。四号为铁锅,直径1.2米,高0.9米。这四口大锅过去主要用于六月法会期间。届时全山黄教僧人举行重大法事活动。齐集菩萨顶,所需饭菜、汤水全用此锅制作。全年共使用26天,计:正月3天,四月5天,六月10天,十月3天,腊月5天。另外,每年腊月初八,为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日,施舍八宝粥一天,也用此锅。<div><div>腊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通经活动,并效仿牧女在佛成道前献一种“乳糜”的作法,煮粥敬佛,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最早的腊八粥只是用红小豆来煮。后来变得丰富多彩了,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br></div><div>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之食物也。<br></div></div> 大喇嘛方丈院,在大雄宝殿院东。分前后两小院,中间由过厅相接。过去是历代大喇嘛所在的方丈院,第一道门上曾经有这样一副对联:“总持至圣宣慈力,都领名山报佛恩。”第二道门上有匾曰:“当朝一品”。 在通往后小院的过厅里,立着一通汉白玉四棱蛟龙碑。通高4.81米,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通身雕刻着二龙戏珠的图案,四面分别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雕刻着乾隆皇帝八十一岁高龄即乾隆五十七(1792年)三月第六次在五台山文殊寺拈香瞻礼后书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即《灵鹫峰文殊寺瞻礼偶效禅语》。其诗曰:<br>六度重兹到五台,默符天地数中该。<br>不期再至却常住,既曰言归底幻来。<br>大士如如据莲座,金容永永镇华垓。<br>梵经儒理本无二,七字因缘讵辩才。<br>乾隆壬子季春月之下浣御笔<br>全诗的大意为:我这已经是第六次来五台山了,《汉书》中说;五六是天地之数的中间,我来五台山不多不少正好六次,是符合天意民心的。我已经快过80大寿了,有生之年怕是没有机会再来朝台了,但就算我的肉身离开了世界,我的灵魂也要回归这里。因为,五台山是那样的殊胜庄严,文殊菩萨端坐在莲花台上,千秋万代保佑着我大清帝国。虽然有人说佛家思想和儒家的理论在治理国家方面不同,其实它们是相辅相成,没有什么分别的。这岂要用“三世觉母妙吉祥”那巧言善辩的才能来辩通吗。<br>往后走,我们来到小院,这里也立着一通碑,其形状、大小与前面一通完全相同。碑上阴刻着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即乾隆皇帝七十四岁第五次朝拜五台山时题写的七言律诗《至灵鹫文殊寺既事成句》。其诗曰:<br>开塔曾闻演法华,梵经宣教率章嘉。<br>台称以五崇标顶,乘列维三普度车。<br>萦缪抒诚陟云栈,霏微示喜舞天花。<br>曼殊师利寿无量,宝号贞符我国家。<br>乾隆丙午暮春月上浣御笔<br>全诗的意义是:相当于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开创道场的时候,天花飘飘,经声朗朗,那祥瑞盛大的场面让人想起了佛祖释迦牟尼在灵鹫山开讲《妙法莲花经》时的精彩。三月初二这天,我怀着虔诚的心灵,第五次朝拜这庄严殊胜的清凉佛国,瞻仰大智文殊菩萨的圣容。我幼时的好友---第三世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亲自率领全山喇嘛,高诵佛经,齐奏佛乐,迎接我的到来。我在想五台山这个地方真是不一般,五座高大的台顶就象五方如来演教说法的圣法莲台。文殊菩萨端坐其上,根据众生根器的不同演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三种教法,就此根据众生各自不同的喜好和特点分别用羊车、鹿车、牛车三种大车带领我们脱离那无比的苦海。我怀着高山仰止的心情登上这高入云天的108级台阶。文殊菩萨大概也被我的虔诚感动了吧!在这佛国天宫般的灵鹫峰上,祥光笼罩着大地,纷纷扬扬的瑞雪从天而降,这是菩萨让仙女抛洒漫天的花雨为我接风洗尘吧!南无妙吉祥菩萨!您的法号和我们大清国的国号相同。这是天降祥瑞,佑我大清江山永固、万世昌盛,保护我大清子孙幸福安康,香火永续。 五台山文殊菩萨禅诗欣赏 <br><br>面上无嗔供养具,<br>口里无嗔吐妙香,<br>心里无嗔是珍宝,<br>无垢无染是真常! “佛”字照壁,呈长方形,长9.5米,高6.5米,厚1.2米。基座为石砌束腰须弥座;束腰部分雕有石狮、莲花、云纹、花草等图案;壁身四角镶嵌砖雕,上有云纹、蝙蝠等图案;影壁上部有砖枋、垂帘柱、斗拱、飞云,黄琉璃瓦覆顶,影壁正中书一大“佛”字。整座影壁敦实坚固,美观大方,不仅在空间上起到了隔离与屏障的作用,而且起到一种标识作用。 真容院<br>菩萨顶有另一个名字叫“真容院”,这个称谓还有一段神话故事:相传寺建成时,有一名叫安生的塑工不招而来,请求建寺的高僧讲述文殊菩萨的真容,高僧说:“佛法无边,大圣德像我又怎么说得清呢?”于是他们共同祈求菩萨显身,七天后,忽于云际显现金像,逐图模塑成佛像,因此而称真容院。 没有舌头的石狮<br>在五台山,有难以数计的石雕狮子。它们或雄踞于山门前两旁,或蹲坐在寺院内,雌雄成对,遥相呼应。鬆鬣巨口,庄严浑厚,凶悍而又妩媚,威武而又敏捷。许多旅游者喜欢偎依狮身,摄影留念,饶有趣味。在古代,石狮子是势力强大的象征,将它放在寺前起镇魔避邪的作用。另外由于佛教称佛陀说法为狮子吼,其座为狮子座,所以石狮又被尊为护法的灵兽。瞧,它目光远射,仰天震吼,神态凶猛,表现出寺院守卫者的雄姿。唐代以后,石狮更广泛地被安置于寺庙之中,成为建筑艺术的组成部分,是宝贵的历史文物遗产,它反映出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和石雕艺术,值得我们观赏和珍惜。<br>五台山难以数计的石雕狮子,当然都有舌头;唯有在“灵峰胜境”牌楼右侧蹲卧的石狮却没有舌头。原来这里还有一段传说哩!<br>公元1694年,在立这座“灵峰胜境”牌楼时,出现了个怪现象,每天三顿饭,吃饭的人数不变,下锅的米数也不变,唯有早晨这顿饭总不够吃,不是差一点,而是差得很多,逼着做饭的伙夫不得不做第二次。每天早饭都是如此,谁也说不出这是什么原因。有一天,做饭的伙夫发现锅台上有兽蹄的爪印,他这才恍然大悟:“每天早饭不够吃,是你们干的呀!”第二天一早,做饭的伙夫把饭煮好后,自己躲在水缸后偷看。工夫不大,只见两只狮子一前一后走进来,走在前面的那只狮子扒拉开盖,大口大日地吃起来,走在后面的那只狮子向四下塑一眼,也就跟着吃起来,一吃就是半锅。事后,做饭的伙夫将见到的情况告诉了管家。翌日,管家将一把特制的锐利刀片藏在饭锅里,当狮子将头伸进锅里时,就听见“嗷"地一声叫,那狮子转身就跑,另一只也跟着夺路而逃。可是走在前面的那只狮子的舌头已被刀片割了下来。当天下午管家来到“灵峰胜境”牌楼下,右侧蹲卧的石狮的舌头没有了,就笑哈哈地对它说:“原来偷吃饭的狮子就是你呀!"那只狮子羞答答地点点头,承认了偷吃的错误。可是没有多久,这两只狮子还是照样下来偷吃。后来,在一百零八级石阶前面修建了一座影壁,才挡住它们下来偷吃,而那只没有舌头的石狮子,也就一直“饿着肚子”守候到如今。 <p class="ql-block">菩萨顶“跳布扎”</p><p class="ql-block">“跳布扎”是蒙古语,汉语名叫“送崇”,俗名“打鬼”。旧时每年六月十四、十五日在菩萨顶和罗睺寺举行,这是喇嘛教的习俗。这一天,喇嘛们头戴各种鬼怪面具,身穿各种奇异服装,手拿各种各样的道具和法器,扮成神佛魔鬼等,诵经跳舞。据说是为了驱除邪气,为人祈求吉祥,也叫打鬼(或叫斩鬼),或叫跳神(也叫跳鬼)。</p><p class="ql-block">六月十四日先在菩萨顶大雄宝殿内举行。菩萨顶的大喇嘛,在京相当于一品官的地位,在五台山是黄教中最高的掌权人物。因此,去罗睺寺“打鬼”时,大喇嘛和掌印喇嘛坐八抬大轿,鸣锣开道,四五百人前呼后拥,观者云集,热闹非凡。987年农历六月十四日,此寺停了多年的“打鬼”又开始了。不过这次"打鬼"只限于在本寺。同时,在五台山又可听关于“打鬼"的由来,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打“唐时某王”,就是打西藏历史上有名的毁灭佛法的恶王“朗达玛”。他本是吐蕃(藏地古称)著名的“宗教贤王”可黎可足的弟弟。唐开成三年(838),“朗达玛”将其哥哥可黎可足杀死,自立为赞普(藏语意为国王)。他即位后,一反兄长所为,肆意排斥佛教,众僧纷纷外逃,吐蕃佛教顿衰。“朗达玛”虽大力好杀,但有一癖:喜爱舞蹈。当时吐蕃有个僧人,名字叫“拉隆巴勒多尔吉”,立志要杀死恶王“郎达玛”。他将一匹白马用炭涂为黑色,身穿白里黑面舞衣,暗藏袖箭来到拉萨。他头戴假面具,身着黑舞衣,以能歌善舞“舞蹈家”的身份在“郎达玛”面前跳舞。跳到“朗达玛”跟前时,一抬手,用袖箭射死“朗达玛”,然后逃之夭夭。“朗达玛”的武士们闻讯急忙追赶凶手。“拉隆巴勒多尔吉”乘马渡河,马上炭色脱落,恢复原来的白色,同时又把黑舞衣反穿,黑人黑马一时不见,追赶的武士被迷,任其逃去。</p><p class="ql-block">据载“朗达玛”死于会昌二年(842),从此后吐蕃佛教大兴。僧人“拉隆巴勒多尔吉”所跳的舞蹈,被藏地僧侣称曰:“黑衣舞”。据藏文经所记,跳布扎成为喇嘛教(藏传佛教)佛事仪式的来历,是为纪念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降服“邪道”及僧人“拉隆巴勒多尔吉”刺恶王“朗达玛”。西藏、青海、蒙古等地的喇嘛庙,每年都要举行“善愿日”佛事,同时跳黑衣舞庆祝,以保护众生平安。到康熙五十九年(1720)流传到北京。随后雍和宫每年也举行“善愿日"法事,跳布扎活动。第二年,即康熙六十年(1721),流传到五台山的喇嘛寺院,这就是菩萨顶“打鬼”的由来。</p> 带箭文殊<br>带箭文殊菩萨在前院的西配殿。原先骑着狮子的这位文殊菩萨右肩上插一箭,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三世达赖喇嘛朝台时,不忍目睹文殊菩萨右肩所带之箭,而拔置于供桌上的一个特制的木筒内,后来被班禅大师取走了。<br>据这里的民间传说,有一次,康熙皇帝从北台进香回来,经过澡浴池,看见妇女们在池边洗衣裳,同又瞧见一个裸体和尚在池内洗澡,康熙怒不可遏,拔箭射之,箭中其右肩,和尚带箭逃之夭夭,康熙依血迹跟踪来到这里,发现他射出去的箭在文殊菩萨的右肩上,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文殊菩萨讨封啊!”于是封此塑像为带箭文殊。关于这段传说,查遍所有文献和寺志,不见经传,唯《清凉山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唐雁门太守李靖,其在京时,先亦尚释,后见僧犯非法,即怒,志灭其教。及任代,大废佛寺。因猎纵马中台之野,见僧与妇共浴于池,靖大怒,拔弓射之,望之祖一肩东南而去,追之数步不及。追至真容院见文殊带其箭,靖乃悔泣,礼谢而去。“自古风物传闻久,半是存真半是猜”,无疑,这段传说是张冠李戴。<br> 神兽<br>菩萨顶文殊殿顶的垂脊上,塑有几个造型精美的禽兽形象那就是神兽。它们的顺序(由下而上)是:仙人、龙、风、狮子、天马、海马、蛮吻。其中的龙、凤、狮子、天马、海马五个是神兽,其中的龙,是传说中的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凤,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旧时比喻有圣德之人;狮子代表勇猛威严,群兽慑伏;天马、海马在我国古代神话中也是吉祥的化身。把这些神兽依次排列在垂脊上象征言祥安定,消灾灭祸,还含有主持正义,剪除邪恶之意。<br>这排兽除象征吉祥、除恶外,也是古建筑上的一种装饰品。在五个神兽前边的是仙人。传说此仙人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齐湣王,他败北后被追兵紧逼,逃至江岸,为水所阻。正在危急之中,忽见一只凤飞至面前,潛王骑上凤渡江而去,于是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仙人放在这里,除表示鹏程万里外,还有祈求吉祥之意。<br>在五个神兽后边的蛮吻,是龙的九子之一,由于它好高骛远,所以把它放在这里。正脊两端雕塑的兽头,叫鸱吻。传说,龙生九子,即龙与别的九样灵兽交配后繁衍出九个混血儿,而每子都不是龙,它们的名称分别是:赑员、霸下、狻貌、椒图、睚眦、嘲风、鸱吻、螭道、蛮吻。它们不仅外貌不同,性格也不同。据说,龙的九子之一的鸱吻,住于南海,它能喷水成雨。汉武帝时,因宫殿经常发生火灾,依据"术士“们的说法,在宫殿的正脊两端装饰鸱吻即可镇火。由此看来,文殊殿正脊两端雕塑的两个鸱吻,目的是为了防止火灾。<br>人们还会发现鸱吻的背上插一剑,相传这把宝剑是许逊(239一374)的,宋代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或许旌阳。鸱吻背上插许逊的剑有两个目的;一是防鸱吻逃跑,取其永远喷水镇火的意思;另外,传说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许逊这把扇形剑,看见这把剑就会吓得望剑而逃,这里取避邪的用意。<br>“神兽”最多的10个,它们的顺序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貌、押鱼、牙、斗牛(吼)、行什(猴)。由于在佛教里,奇数表示清白,所以在脊上装饰的神兽也可以少于10个,一般是奇数。到了明清两代,更有明确规定,神兽要用单数,一般最多9个。在全国除故宫太和殿(因此殿在全国、在故宫中极为高大突出,象征“天”的崇高伟大,为区别一般)用10个外,其余都是奇数。北京白塔寺和雍和宫的大殿垂脊上装饰的神兽,不是7个就是5个。这在封建社会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但在今天看来,却为这些古建筑增添了几分神奇的色彩。<br> 乾隆皇帝的菩提画<br>乾隆皇帝画的菩提画,过去就悬在文殊殿文殊菩萨的对面。清康熙、乾隆二帝几次朝拜五台山,有时宿行宫,有时住菩萨顶,书匾题词,撰写碑文。菩萨顶这幅菩提画是乾隆皇帝绘画的复制品。此画是乾隆在北京雍和宫(乾隆皇帝的出生地)戒台楼画的,是送给班禅的。<br>戒台楼位于雍和宫法轮殿西侧,建于清乾隆庚子年(1780),是乾隆皇帝迎接西藏六世班禅进京,为自己七十寿辰祝寿和受戒而修建的。班禅祝寿毕,乾隆皇帝为了表示谢意,为了表示对西藏的黄教和班禅本人的尊敬,乾隆皇帝没有穿朝服,也未戴皇冠而是身穿黄色戒衣,头戴椎形僧帽,披着红色哈达,为班禅绘这幅菩提画。画的是银灰色菩提树,叶子卵圆形,前端细长,花托略作球形,花隐藏在花托内,果实扁圆形呈黑紫色,镶在黑底带有黄花纹的缎子上,显得格外鲜艳。画长1.5丈,宽3尺,结构严谨清晰,雅致大方;笔墨技巧精湛,细腻真实;色彩明朗调和,透视准确。乾隆在五台山到处写诗书匾,作文章写碑文,自称是一个风雅的皇帝。可是绘画仅此一例,而且画得又是如此绝妙,因此也有人说这菩提画不是乾隆御笔。根据是:在雍和宫戒台楼内的莲花台上有几行藏文,是乾隆让南书房翰林为他写的赞诗,那么这幅菩提画是否也是让南书房翰林替他绘的呢?<br>怀疑、推理,当然不能代替事实,何况画上的落款是清高宗弘历,只好默认此画是乾隆御笔。清朝皇帝和皇室赐给此寺各式各样的珍宝,过去一直在文殊殿保存。其中最珍贵的有三种,一是用30斤重的黄金铸成的金佛爷,二是蚕豆大的珍珠串成的旱伞,三是镶满金刚钻石的算盘。可是后来都不见了,而且至今下落不明。<br> 菩萨顶雪月 允礽〔清代〕<br>山川皎洁一时匀,始信空王道力真。蓬海三千皆种玉,绛楼十二不飞尘。<br>侵衣夜色浑疑昼,绕座寒光未觉春。总为圣神徵瑞应,万年有道福骈臻。 莲花顶上放金轮,福神禄位庇眉宇。<div>玉佩腰间挂宝珠,喜气洋洋迎春来。<br><br>玉律金徽振群英,菩萨领衔治乱世。<br>珠帘玛瑙珥挂轴,香烟缭绕瑶台上。<br><br>莲花盘中千仞雪,金睛善贾照三界。<br>宝剑天衣跃虚空,义无反顾度迷津。<br><br>幢拱月挂蓝靛,莲座扶摇侍高踞。<br>盘膝坐禅辨真假,慈悲为怀引众渡。<br><br>举世尊前洒慧光,弘扬真道慈藻荣。<br>关山岳顶皆摇曳,菩提花开应有钟。</div><div><br>喜相之中闪金光,法界禅心显大慈。</div><div>福德瑞气满门庭,佛光普照度万方。<br><br>玉环金缕耀天宫,圣者威严护众生。<br>莲花盘中宽度海,菩提路上归真宗。<br><br>玉夹金钩映天香,菩萨开口读真言。<br>睹佛度众人生渴,菩提路上工鬼神。<br><br>长眉卷发化万钧,灵观察世广大慈。<br>生死轮回无有灭,菩提路上清明志。<br><br>杏花迎春冰肌玉骨,莲池叠影细语。<br>普贤之道护世间,观世音心行真苦。<br><br>佛门菩萨离尘嚣,金刚菩提随我步。<br>净土安门百度生,西方极乐心无忧。</div><div><br>缘起缘灭定心流,净土奔向涅槃舆。</div><div>慈眉善目映带拂,菩提路上舒锦贴。</div><div><br>如来泪下恸波涛,菩萨舒缓化荒士。<br>思量领袖世界和,三皈五戒乐融融。<br><br>善缘聚会雨漫漫,无关污染青山间。<br>三宝会香离尘嚣,菩提日月光中见。<br><br>菩萨常在水湄间,丈八金龙掩红烛。<br>莫言菩萨无内心,含笑传福吉祥长。<br><br>慈乌夜想卧莲枕,金刚花间步细跑。<br>慈心悲语护众生,无门无机又称道。</div><div><br>灵山护法翠幕飞,禅房古佛半开扉。</div><div>冰肌玉骨净寂中,珠箔玛瑙雕菩提。</div><div><br>龙眼山前开佛堂,琼楼玉砌伴花香。<br>锦屏挂卷殊异国,玉磬新声晓露凉。<br><br>毗卢宝塔显高洁,莫言佛道生疑虑。<br>善缘氤氲喜临门,无垢圣洲群众乐。<br><br>彌勒金身化水陆,观世音身涂露珠。<br>莲座坐禅千山直,正觉之路朝阳舒。<br><br>金蛇吐信闪电锋,菩萨随行面带功。<br>净水洗净尘蒙愁,清明远离人间忧。<br><br>奇山异石净洗心,清越莲花陪毕生。<br>禅境玲珑极乐国,善修佛道包罗人。</div><div><br>高岳挺枝蹑神仙,紫原琼楼挂瑶帘。</div><div>拱立琉璃可攀临,菩提路上彰大道。<br><br>菩提之路半开花,莫言万法在吾家。<br>吉祥喜气丰收果,灵境圣地如西天。</div><div><br>众生痴迷舍不开,几经波折化神回。<br>莫看菩萨无奇迹,真盼菩提入法海。<br><br>楼台亭阁晒阳光,泉石奇花过眼忙。<br>菩提衣带佛珠挂,平芜禅境抛尘红。<br><br>慈悲观音遍法界,莫言灵韵起飞九。<br>佛法缘起无生事,善缘散发照真心。<br><br>浅唱佛号数钟声,踏步归期步清雷。<br>佛光闪烁遍罗城,无私无念轻身驾。</div><div><br>弘法公显众魔退,频闻锣鼓小鬼狂。</div><div>莫言菩提艰难看,高坐慈航方便王。<br><br>十方万像净寂无,涅槃奔向菩萨庐。<br>佛花露总清明色,莲华香处任你游。<br><br>菩萨威严化乱世,莫言福德感天赐。<br>法力照耀乌鸦色,浮屠骏马引神仙。<br><br>空灵悟趣千手印,莫言自在华严侣。<br>阿弥陀佛化万生,开遍诸教莫论谁。<br><br>佛法无边花开放,莫言义愁晦障霞。<br>心中色经读不尽,香烟缭绕玉佛车。<br><br>南华靖边千盏烛,江山百岳卷金罗。</div><div>莫言神树悬空界,宝典通达往来路。</div><div><br>时空转轮百诞波,西方世界聚灵恩。</div><div>朗荣琼史卷轴藏,藏金玉凿丹极熟。<br><br>抛弃尘俗追真理,荻芥未净斗称师。<br>玉轮金刚一摇动,菩提路上自方知。<br><br>手持法杖慈眉善目,心中无异莫谈谁。<br>佛光普照众生喜,心如茧居清风吹。<br><br>观世音化九回,春华秋实皆世外。<br>莫言大悲顿起舟,十方一境随手摸。<br><br>心灵异境半朦胧,光明袭眼莫定空。<br>慈悲无私如江海,观世音前走数茎。</div><div><br>华山一路遇洛阳,观音大士会几行。</div><div>莫言生死缘路绕,菩提境地早悟玄。<br><br>莲华雕塑眩今古,九霄半坡遇观音。<br>云山挂紫步度门,悲音无弦紫袖飞。<br><br>善根不灭三藏经,莫言云深道本深。<br>菩萨仙霞尽千里,百年延寿万年新。</div> 香烟缭绕五台顶,天风拂面菩萨座。<br>朝拜山门礼佛祖,晚礼金刚赞菩萨。<br>祈愿心诚柔软,道心清白智慧光。<br>天高云淡净洗心,人道真善美修行。<br>荷花香满佛荫下,松柏挺立菩提旁。<br>正念相伴五台顶,金身坐卧菩萨座。<br>慈悲护持十方众,智慧拯救无量生。<br>去秽返本六根清凉,出谷归田万象安宁。<br>佛力慈悲福广厚,心诚人信道正常。<br>万物莲花无染心,五台金刚护道场。<br>诸菩萨法尊贵,三寻五道静心修。<br>尘缘虚妄悲智全,佛性清净眼界通。<br>念阿弥陀皈依正,禅定寂静般若常。<br>万法皆为菩萨教,如海深邃智慧高。<br>殊流转佛愿功德,化难题迷修行果。<br>明慧千灯照破愚,玄真一叶舟过渡。<br>转山净土不是远,护法菩萨最慈悲。<br>地藏救苦展虚空,观音普度济众生。<br>四法王统领群魔,金刚力士降妖邪。<br>大慈大悲如来像,日行一善菩萨身。<br>五百罗汉庄严世,千手千目回光顶。<br>释加牟尼道不空,文殊智慧认真宗。<br>薄荷香四万八千岁,紫檀香不醉菩提心。<br>一念菩提说难言,义利圆通眼若电。<br>入定神奇出品性,接引往生共同根。<br>万缘法界如梦幻,一念菩提真如来。<br>空三往返地沉浮,好了的事扔掉不管。<br>五台山顶云徘徊,万圣菩萨智慧开。<br>法理玄妙祖师教,修行之路比登台。<br>菩提在心不在外,顶礼莲花八宝台。<br>心则清亮如五台,佛陀指路显真谛。<br>万象皆生实虚假,一生求道终成佛。<br>无边佛力广施为,净土业因身得成。<br>四禅八定心明澈,伏魔护法从容度。<br>一念定成成阿罗,昼夜佛法智慧晓。<br>心灵净处神自宁,迈步祝愿天长地久。<br>因果相生佛道成,稻草人迷误一生。<br>道不离根因果循,种下福因收获美。<br>嘿山嘿水嘿佛塔,修道茫茫在其中。<br>龟山有水菩提在,莲花往往深永在。<br>登山顶处披法袍,往生净土聚神宝。<br>金龙飞舞盼彩霞,五台菩萨普法华。<br>往生净土慈悲心,化腐朽为神奇。<br>寺庙苍老山如新,拜佛敬香心不灭。<br>枯木再现绿色显,摩梭颂声满山听。<br>高原草原新绿色,菩萨祥光荡漾开。<br>内慧祥光普照处,光明圆满法相如。<br>一拜五台望万千,祖师遵循在上面。<br>金色大佛摩梭沐,絮语佛法化人心。<br>灵山圣香护菩提,无甚障碍心愿成。 陈毅元帅都曾用“本不游五台,迁道时日紧。至今有余欢,曾踏菩萨顶。”的诗句来描写当年登上菩萨顶后、俯瞰台怀镇时的喜悦心情。 据《水浒全传》描写当时这座寺院的盛况:山门侵翠岭,佛殿接青云。钟楼与月门相连,经阁共峰峦对立。香积厨通一泓泉水,众僧寮纳四面烟霞。老僧方丈斗牛边,禅客经堂云雾里。白面猿时时献果,将怪石敲响木鱼;黄斑鹿日日衔花,向宝殿供养金佛。七层宝塔接丹霄,千古圣僧来大刹。如今的菩萨顶,昔日的景象仿佛还依稀可辨。 琉璃瓦是一种带有颜色的陶器,通常有黄、绿、蓝、白、赤等色,在我国东周时代就已出现。据文字记载,在元代建筑大都(今北京)宫殿的琉璃瓦,就是山西姓赵的琉璃工人制作的。 菩萨顶 康熙<br>四十余年礼世伽,本来面目是天家。<br>清凉无物何所有,叶斗峰横问法华。 无我无人观自在,<br>非空非色见如来。<br><br>百道泉飞,涧流功德水<br>五峰云涌,天雨曼陀花<br><br><br>山色皈真境<br>禽声出慧林<br><br>印菩提心,且听梵唱;<br>开清凉境,如是灵山。<br><br>三界衡量依法眼<br>五行大度悟禅心<br><br>贪嗔痴也,我佛闲观黑白增千念<br>人天地哉,风云俯仰春秋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