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高加索之旅—亚美尼亚篇(1)

小薇

<p class="ql-block">  由于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有领土纠纷至今老死不相往来,所以我们是先进入格鲁吉亚再入境亚美尼亚的。在我的印象中这个弹丸小国就是神之国度,传说中诺亚方舟停靠的地方,世界上第一个把基督教设为国教的国家。从世界地图上不难发现,这个小国家简直就是伊斯兰汪洋中的一叶孤舟。周边的士耳其,伊朗,阿塞拜疆都试图让亚美尼亚臣服在阿拉真主脚下,但是信仰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却始终坚守着他们的宗教信仰,修道院和神庙共同筑起了普通民众的精神壁垒,没有人能真正意义上征服这个国家,除了耶稣。</p><p class="ql-block"> (以下图片来之网络)</p> <p class="ql-block">  即便没看过《圣经》的人也知道那场传说中的大洪水。人类中只有诺亚一家幸存,他们和许多动物一起生活在方舟里,直到洪水退却,“方舟驶抵亚拉腊山脉中一座山上停下来”,从亚美尼亚2/3的国土都能望见这座峰顶常年积雪的亚拉腊山,而亚美尼亚人坚称自己是诺亚的后裔,在这个坚韧不屈的民族心目中,这座山是永远的精神图腾,是亚美尼亚民族的特征,亚美尼亚国徽上的图案就是亚拉拉特山。</p> <p class="ql-block">  在1700多年的宗教传承中,亚美尼亚这片袖珍的清丽山水间留下了4000多座精美绝伦的教堂和修道院(也有说14000多座),诺亚方舟的一块残片和刺穿耶稣身体的圣矛长期被收藏在埃奇米阿津的宗教珍宝馆中,每个亚美尼亚人对这些久远的神话都深信不疑。</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亚美尼亚三天的行程中一共参观了三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世纪修道院、一座大教堂和一座神庙,由于这些修道院的建筑都是拜占庭风格,且年代久远,满目苍凉,石头的外墙古朴而斑驳陆离,外观几乎大同小异,这一路看过来已经视觉疲劳,要想搞清楚每座修道院的特色和内涵,对我这个无宗教信仰的凡人有点困难,我也是回来以后静下心来慢慢整理消化的。</p><p class="ql-block"> ( 以下图片来之网络)</p> <p class="ql-block">  哈格帕特修道院 (Haghpatavank)座落在高加索郁郁葱葱的群山中,修道院的庄严和高加索的壮美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  哈格帕特修道院始建于公元 976年,大致完工于991年。在之后长达3世纪的不断扩建中,修道院内相继建成了 20多个不同风格的教堂、礼拜堂、藏书馆、钟楼、墓地等建筑,这也是我旅途中看到的建筑群最多的修道院。以圆锥形屋顶为中心的工整设计,是10至13世纪亚美尼亚宗教建筑的典范,融汇拜占庭教会和高加索地区本土传统建筑样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1996年哈格帕特修道院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建于1245年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圣尼山主教堂的大游廊建于1257年。</p> <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的修道院和教堂里面都有很多这种雕刻图案非常别致、精美的十字架石,据说在亚美尼亚有五万多十字架石,图案没有一个重复的。十字架石的工艺2010年被收录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p> <p class="ql-block">  修道院的建筑内部是传统的东方式大圆顶,拱顶都有着优美的拱廊装饰,顶部的小圆窗投射出的阳光在地上形成明亮的光圈。</p> <p class="ql-block">  主教堂内牧师正在主持婚礼仪式。</p> <p class="ql-block">  这是教堂的藏书馆,地上的圆形洞窖不是储酒的而是亚美尼亚人战乱时用来储藏和保护知识的。</p> <p class="ql-block">  格加尔德修道院在亚美尼亚语中的意思是岩洞修道院,座落在偏远的群山峡谷中,在下面你发现不了隐匿在山上的建筑,要走一段上坡路看到这个半圆形的大门时才能看到这座岩石中凿刻出来的修道院,由于这座修道院曾经收藏有刺穿耶稣胸膛的矛,因此也叫圣矛修道院,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修道院的中心教堂圆锥形的尖顶正在维修中,但岩石门面上精雕细琢的花纹和动物图案精美绝伦,反映出亚美尼亚石雕艺术的水准。</p> <p class="ql-block">  里面的岩洞教堂非常简陋古朴,光线昏暗,就像一个原始的洞穴,地面坑坑洼洼还有积水,令我非常吃惊,一度怀疑自己闯进了深山岩洞中。</p><p class="ql-block"> 但是岩洞外建造的中心教堂还是中规中矩的,圆形拱顶雕刻的图案非常精致,拍出来比视觉效果更佳。</p><p class="ql-block"> 这座教堂在亚美尼亚地位很高,被视为中世纪亚美尼亚修道院整体建筑和装饰艺术保存最好、最完整的代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Khor Virap修道院即深坑修道院,是亚美尼亚唯一的名片。它有两个看点,一个是深坑,一个是圣山亚拉腊山。原以为这个修道院在一个深坑中,其实在一座小山坡上,顶着烈日,我汗流浃背爬了上去。</p><p class="ql-block"> 修道院所处位置原先是一个深坑监狱,这里发生的故事改变了亚美尼亚历史的走向。公元287年,引导亚美尼亚皈依基督教的启蒙者圣.格里高利在获得合法身份前,被亚美尼亚国王Tiridates三世当作疯子囚禁在偏远山区的一个直径仅5米的遍布毒虫的深坑里,在此之后长达13年的时间里,靠着神迹和附近一名妇女暗中接济才活了下来。后来亚美尼亚信徒就在这个深坑处修建了这座修道院。</p><p class="ql-block"> 亚拉腊山是诺亚方舟停靠地,作为诺亚后裔的亚美尼亚人一直视亚拉腊山为圣山,亚拉腊山区一直是古亚美尼亚王国的领地,信仰和民族感情的双重纽带,使得亚拉腊山成为亚美尼亚人母亲般的存在。但是1923年苏联与土耳其签订的卡尔斯条约,却将阿拉腊特山划给了土耳其。</p><p class="ql-block"> 深坑修道院的背景就是亚拉腊圣山,这里离土耳其边境只有100米,亚美尼亚人喜欢来这里仰望圣山,因为这儿离圣山最近,前面是一片开阔地,视野非常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在修道院的平台上拍到的亚拉腊山,夏天雪融化了,只有山顶还有终年不化的白雪,这一片广阔的田野应该也是属于土耳其的,烧荒的烟雾久久不散。我能体会亚美尼亚人心中的忿懑和不平,明明土耳其不信基督教却偏偏要霸占这座基督教信徒心中的圣山,这个世界的许多事情是没法理论的。</p> <p class="ql-block">  这张图片是我网上下载的,图的右下角就是深坑的入口处,我当时走进这座教堂时看到在这个位置有许多人堵在坑口,下去的速度很慢,里面又窄又暗,深度超过六米,一个垂直破旧的铁梯通到坑底,像我这样的肯定下不去,所以也就收回好奇心放弃了下去看一眼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 深坑修道院的主建筑群也是全部用石头修建的,在亚美尼亚几乎没有木建筑的修道院,可以看出其历经修缮保存得十分完好。</p> <p class="ql-block">  教堂内景</p> <p class="ql-block">  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是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的总堂和亚美尼亚宗主教驻地,位于亚美尼亚西部城市瓦加尔沙帕特,靠近土耳其边境。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于2000年正式入选《世界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这里与我在群山中看到的修道院完全是两个世界,那些隐匿在山野的修道院遗世独立、古老久远、满目沧桑、已成历史古迹。而眼前的埃奇米阿津大教堂就是亚美尼亚的梵蒂冈,大广场、大花园、宽敞的马路、高耸的大门、博物馆、主教宫、办公楼、图书馆、学府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  埃奇米阿津大教堂门口的大型纪念碑,门上雕刻的是国王将权杖授予圣格里高利。</p> <p class="ql-block">  大门的造型奇特而华美,上面的文字讲述的是古老的宗教故事</p> <p class="ql-block">  公元 301年,国王悌里达底三世 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后,为取代原来的希腊神教,国王要修建亚美尼亚第一座教堂,象征亚美尼亚人从异教徒信仰中皈依为基督教。基督教启蒙者格里高利说基督从天而降,用金锤捶打这块士地,以显示大教堂应该在这里,并命名这片土地以及教堂为埃奇米阿津,意为“上帝降临之地”。</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这座主教座堂一直处于修缮中,我们还算幸运的,去的时候脚手架已经完全拆除,但教堂并未开放,可以看到教堂正门的钟楼和大门上的壁画很华丽。</p> <p class="ql-block">  这些十字架石可不是古迹,现代感十足,是华美的石碑雕塑,和园区的氛围很匹配。</p> <p class="ql-block">  旁边的小教堂正在举行宗教仪式。</p> <p class="ql-block">  这座圆筒状的小教堂,顶部窗户都是十字架造型。这儿的教堂建筑风格完全别出心裁,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这座建筑是图书馆,两边各有一十字架石碑。</p> <p class="ql-block">  这个拱门内的建筑是主教宫。</p> <p class="ql-block">  从这里进去是博物馆,进去后里面是一个漂亮的大花园,不准拍照,搞得很神秘,而且穿过花园进入博物馆后是绝对不允许出来的,要从另外一扇门走出去。后来才知道里面是主教住的地方,属于私人领地。</p> <p class="ql-block"> 教堂旁边是爱奇米阿津博物馆,也称珍宝馆,里面珍藏着基督教三大圣物:诺亚方舟碎片、钉耶稣的十字架碎片、刺穿耶稣身体的长矛。即使不是基督徒,巡游其中,肃穆庄严感亦充满身心。</p> <p class="ql-block">  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这个雕塑,基座上是埃奇米阿津主教堂,上面的“太阳”是上帝的标志,“太阳”上有12个头像是耶稣12门徒。</p> <p class="ql-block">  珍宝馆镇馆之宝一, 诺亚方舟的残片,放置在一个镶金的长方形盒子里。残片上面是镶着宝石的金制十字架,盒子的四周装饰花纹。据介绍是亚美尼亚裔的考古学家在亚拉腊山上发掘的。</p> <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二,在十字架正中、宝石下面是钉耶稣的十字架的木屑。</p> <p class="ql-block">  镇馆之宝三,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后刺穿他的胸部的矛。</p> <p class="ql-block">  福音书</p> <p class="ql-block">  加尼神庙为坐落于科泰克省加尼村的一个三角形悬崖上,是亚美尼亚遗留的唯一的希腊罗马式建筑。对这座神庙我并无多大兴趣,倒是后面的峡谷很有意思,一些峭壁疑似火山沉积岩构造,火山条状结构非常特殊。</p> <p class="ql-block">  亚美尼亚不仅有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也有美丽的自然风光。</p><p class="ql-block"> 塞凡湖位于亚美尼亚东部,是一座大型高山湖泊,海拔1903米,面积约1360平方公里,是高加索地区最大的湖泊。有着“高加索的明镜”的美誉,塞凡湖的蓝不需要后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如蓝宝石般熠熠生辉。在我的记忆里,我看到的最惊艳的蓝是约旦的死海,而塞凡湖的蓝是那种活跃的蓝,碧蓝、蔚蓝、深蓝、浅蓝交替,充满了活力。</p> <p class="ql-block">  塞凡修道院位于塞凡湖中的塞凡岛上,始建于9世纪,由三座教堂组成,东侧的复活教堂毁于苏联早期的无神论运动中,现存的是低处的圣使徒教堂和高处的圣母教堂。我们看到的修道院矗立在高高的半岛上,而当初这些建筑是临河而立的,由于苏联时期的水利工程使塞凡湖水位下沉才造成现在我们看到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塞凡修道院又称“黑色寺院”,是用黑色石材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  登上塞凡岛要爬一段阶梯,好在有扶手借力,我总算爬到了最高处:当眼前的湖泊、教堂、古迹、度假胜地这些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一切都令人无比向往。</p> <p class="ql-block">  在岛的东面观赏湖水和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  在岛的另一侧树木繁盛,花草丛生,视野被阻挡,但仍能看到那耀眼的一抹蓝安卧在群山下,神秘而静谧,丝毫不受世间凡尘打扰。</p> <p class="ql-block">  悬崖下的这座建筑有点像酒店,十分安静,没看到一个人影。</p> <p class="ql-block">  船游塞凡湖,观赏不一样的景致,看绝美落日景观。</p> <p class="ql-block">  夜宿塞凡湖边酒店,在酒店平台能看到漂亮的湖景,由于塞凡湖地区气温相对比较凉爽,因此成为夏季旅游避暑胜地,但景区酒店资源还是短缺,我们住的酒店用的是太阳能热水,热水龙头根本放不出水,导致我那晚没法洗澡,成为我这次旅途中刻骨铭心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这个迪利然小镇号称是亚美尼亚的小瑞士,路过时在公路边稍事休息,无意让我们好好游览,所以瑞士元素我一样也没有看到。</p> <p class="ql-block">  篇幅有限,亚美尼亚的首都埃里温下篇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