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杭州西湖总面积为6.38平方公里,扣除湖中岛屿的纯粹水面面积为5.66平方公里,湖岸周长15公里,景区总面积49平方公里。西湖南北方向长约3.3公里,东西方向宽约2.8公里,由白堤、苏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湖面。</p><p class="ql-block">1、白堤。</p><p class="ql-block">也叫白沙堤、沙堤,位于西湖北部,全长一公里。原是一条为了储水灌溉而兴建的堤坝,堤顶铺满白沙便于通行,遂被称作白堤。到了盛唐时期,这里就已经成为湖上的一道靓丽景色了。</p><p class="ql-block">2、苏堤。</p><p class="ql-block">也叫苏公堤,纵跨西湖南北,全长2.8公里。北宋诗人苏轼(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利用疏浚西湖的淤泥构筑而成。</p><p class="ql-block">3、杨公堤。</p><p class="ql-block">也叫杨堤,位于西湖西岸,全长两公里。明朝时期的杭州知州杨孟瑛主持修建。</p><p class="ql-block">4、赵公堤。</p><p class="ql-block">也叫小新堤,与杨公堤相交,长350米。由南宋时期临安知府赵与筹主持修建。</p> <p class="ql-block">杭州西湖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被誉为“人间天堂”。其独特的布局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岛、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p><p class="ql-block">一山:孤山</p><p class="ql-block">孤山四面环水,一山独特,是观赏西湖景色的最佳之地,也是文物荟萃之地,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东北坡有放鹤亭等。</p><p class="ql-block">孤山</p><p class="ql-block">二塔:保俶塔、雷峰塔</p><p class="ql-block">“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雷峰塔与保俶塔隔湖相对,呈现“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p><p class="ql-block">雷峰塔</p><p class="ql-block">保俶塔</p><p class="ql-block">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p><p class="ql-block">三潭印月是西湖最大的岛屿,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园中有园的特色,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p><p class="ql-block">湖心亭:中国四大名亭之一,清代为“钱塘十八景”之一,有种世外桃源之感。</p><p class="ql-block">阮公墩:"阮墩"即阮公墩。为纪念他对浙江文化发展、保留古代文籍,及治理西湖的功绩,命名该岛为"阮公墩"。</p><p class="ql-block">西湖三岛</p><p class="ql-block">三堤:白堤、苏堤、杨公堤</p><p class="ql-block">分别由白居易、苏轼、杨孟瑛在杭州主持所修。《西湖游览志》曾评价西湖开浚之绩,”古今尤著者,白乐天、苏子瞻、杨温甫三公而已。”要没这三人,我们也见不到如此美丽的西湖。如今,西湖名扬天下,三堤虽位置不同,但沿途风景秀丽。</p><p class="ql-block">白堤</p><p class="ql-block">苏堤</p><p class="ql-block">杨公堤</p><p class="ql-block">五湖:外西湖、西里湖(又称“后西湖”或“后湖”)、北里湖(又称“里西湖”)、小南湖(又称“南湖”)及岳湖</p><p class="ql-block">西湖被孤山、白堤、苏堤、杨公堤分隔,形成了五片水面。</p><p class="ql-block">“一湖映双塔、湖中镶三岛、三堤凌碧波”,西湖美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林升《题临安邸》</p><p class="ql-block">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p><p class="ql-block">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p><p class="ql-block">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p><p class="ql-block">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春题湖上》</p><p class="ql-block">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p><p class="ql-block">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杨万里《昭君怨·咏荷上雨》</p><p class="ql-block">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p><p class="ql-block">血染红笺,泪题锦句。西湖岂忆相思苦。——刘将孙《踏莎行·闲游》</p><p class="ql-block">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苏轼《浣溪沙·荷花》</p><p class="ql-block">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姜夔《暗香·旧时月色》</p><p class="ql-block">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p><p class="ql-block">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白居易《春题湖上》</p><p class="ql-block">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p><p class="ql-block">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p><p class="ql-block">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p><p class="ql-block">为爱琉璃三万顷,正卧水亭烟榭。——辛弃疾《贺新郎·和前韵》</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来杭州做官时,西湖里淤泥满塘,水草丛生,既不利于现赏,又容易引起污染。苏东坡决定治理西湖,他到处招募民工,共用了二十万工人,清理淤泥杂草,疏浚湖岛,栽花种柳,整整花了四个月的时间才让西湖焕发新颜,回到往日的美貌。在清理过程中,苏东坡想到了淤泥水草这么多,运致别处去不是太浪费时间了吗?不如把这些淤泥水草堆在湖中心,形成长长的堤,给老百姓们过河。就这样,一条堤建成了,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把这条堤起名为“苏堤”。后人还在“苏堤"旁建了“苏东坡纪念馆”来纪念他。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堤宽平均36米。每当春风吹佛,苏堤上杨柳吐翠,艳桃灼灼,长堤延伸,六桥起伏。晨曦初露时,湖波如镜,桥影照水,鸟语啁啾,柳丝舒卷飘忽,桃花笑脸相迎。这就是“西湖十景”之的“苏堤春晓”。</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新任命为杭州刺史时,他为了察访民情,没穿官服就访问了附近农家。这一年,杭州大旱,稻禾晒得像火烧过一样。老百姓天天到衙门里请求放西湖水灌溉庄稼,可那些官员都自顾寻欢作乐,理也不理。白居易一上任,第二天就放了西湖水。百姓们望着碧绿碧绿的湖水,哗哗地流进自己的农田,都说:“白居易一来,我们农家有救了。”白居易在杭州做了三年刺史,对西湖环境管理得非常严格,他禁止随意占湖造屋、上山砍树。第二年,白居易在钱塘门外,修了一条长堤,造了一座石涵闸,把湖水蓄满。他又恐怕后来的地方官不了解堤坝跟农家的利害关系,还亲自写了篇《钱塘湖闸记》刻在石碑上,详细地记载了堤坝的功用,以及蓄水、放水和保护堤坝的方法。 百姓们看到上面写着放一寸湖水能灌溉多少顷农田的水量时,大家都为白居易对百姓的体恤和对水利工程的精密设计而感动,后世就把这条堤称为“白堤”。</p> <p class="ql-block">杨公堤不是诗人杨万里修的。“杨公“者,杨孟瑛也。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出任杭州知州。</p><p class="ql-block">彼时,西湖淤塞,面积骤减,知州杨孟瑛决定疏浚西湖。他清除了侵占西湖水面形成的田荡近3500亩 ,并将疏浚产生的淤泥、葑草,在西里湖上筑成一条呈南北走向的西湖最长的堤。此堤北起仁寿山、马岭山脚,南至赤山埠、钱粮司岭东麓,连接丁家山、眠牛山等的长堤,堤上建六桥。自此,西湖始复唐宋旧貌,而且,方便了南北交通。</p><p class="ql-block">人们为了纪念杨公,称此堤为“杨公堤”,堤上六桥为“里六桥”。</p><p class="ql-block">杨公堤比苏堤白堤要宽,更要长,一侧是外西湖,另一侧是里西湖。这条堤的美,大部分匆匆而过的游客,是无法领略的。</p><p class="ql-block">近3500亩田荡,被分割成了很多个小湖,大多以湿地面貌存在。这些小湖,以浴鹄湾、乌龟潭和茅家埠最值得赏玩。</p> <p class="ql-block">杭州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被誉为“人间天堂”。西湖周围有着许多美丽的景点,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西湖十景。西湖十景是指在西湖周围的十个著名景点,它们分别是“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南屏晚钟”、“虎跑梦泉”和“宝石流霞”。西湖十景更是西湖之美的代表。</p><p class="ql-block">1、“平湖秋月”指的是秋天晚上的西湖,月亮照在湖面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断桥残雪”指的是寒冬时节的断桥,雪花飘落在桥上,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柳浪闻莺”指的是春天的西湖,柳树枝条垂下来,似乎在听着莺鸟的歌声。</p><p class="ql-block">2. “断桥残雪”: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断桥残雪是指在冬天,桥上的雪花落下,形成一片美丽的景象。这里的桥梁建筑非常独特,给人一种古典的感觉。3. “柳浪闻莺”:柳浪闻莺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这里有着美丽的湖水和茂密的柳树,微风吹来,柳叶随风飘动,形态宛如贵妃醉酒,人们称之为“醉柳”,夏季柳树枝叶繁茂,远远看去如同狮头,故又称“狮柳”,在远处眺望,柳树宛如少女浣纱,故称“浣纱柳”等。有柳洲之名。每到春天,柳树林间还有黄莺飞舞,莺莺燕燕好不热闹,因此得名“柳浪闻莺”</p><p class="ql-block">4. “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月岛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相传为北宋元祐时期苏东坡在杭州修筑疏通西湖时时所创修建的。而有趣的是每个塔都有五个圆孔,三个石塔加起来有15个圆孔,每到月亮出现时,三个石塔就会呈现出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p><p class="ql-block">5. “雷峰夕照”: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位于西湖夕照山上,相传在是五代吴越国王为了庆贺黄妃得子,在雷峰塔偏东的平岗上修建了黄妃塔。每到黄昏时分,夕阳笼罩在黄妃塔上,远远看去就像有佛光普照在塔上一般,夕阳笼罩,塔影横斜,傲立余辉,满湖金波,“雷峰夕照” 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6. “花港观鱼”:花港观鱼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这里有着美丽的花园和湖泊,相传在南宋时期,有个叫卢允升的内侍官,在花港修建了自己的私家园林“卢园”。“卢园”建成后他在园内挖了一个池子,池子中堆叠了一个假山,并养了几十种异种鱼,一时间吸引了许多游人前来观赏。到了宋宁宗时,宫廷画院画师马远等人创造了“西湖十景”名目,卢园名列其中,题为“花港观鱼”。</p> <p class="ql-block">6. “花港观鱼”:花港观鱼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这里有着美丽的花园和湖泊,相传在南宋时期,有个叫卢允升的内侍官,在花港修建了自己的私家园林“卢园”。“卢园”建成后他在园内挖了一个池子,池子中堆叠了一个假山,并养了几十种异种鱼,一时间吸引了许多游人前来观赏。到了宋宁宗时,宫廷画院画师马远等人创造了“西湖十景”名目,卢园名列其中,题为“花港观鱼”。</p><p class="ql-block">7. “曲院风荷”:曲院风荷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曲院风荷”位于西湖西侧,抗金英雄岳飞庙前。早在南宋时期,此地就有一个专门给官家酿酒的作坊,因为酿酒的水源取自金沙涧的溪水,用这样的溪水造出美味的曲酒,很快这种曲酒就闻名于世。加上酒坊附近的池塘里种有荷花,每当夏季来临,满塘荷花争相开放,微风吹过,曲酒的酒香加上荷花香沁人心脾,因此得名“曲院风荷”。</p><p class="ql-block">8. “南屏晚钟”:南屏晚钟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据说当年康熙帝下江南时,想把“南屏晚钟”改成“南屏晓钟”,他认为“晓钟”更贴切,在古代古的杭州城还没有现在这样大,西湖景区在城外,古时人们想要出城游玩,必须通过清波门、钱塘门和涌金门这几道门。</p><p class="ql-block">9. “虎跑梦泉”:虎跑梦泉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这里有着美丽的湖泊和山水,还有着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非常适合游客观光和拍照。“虎跑梦泉”位于西湖之南,大慈山定慧禅寺内。“虎跑梦泉”的由来也很奇幻,相传在唐代时期,有一位高僧性空就住在这里,后来因为大旱,水源短缺,于是他就准备搬走。偶然的一天,他在睡梦中得到神灵的指示:说让他不要搬走,在南岳衡山里有个童子泉,ta会派人移来给他,当他醒来,果然看见两虎跑翠岩上的石壁涌出泉水来,“虎跑梦泉”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10. “宝石流霞”:宝石流霞是西湖十景之一,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宝石流霞”由西湖北岸的葛岭、宝石山组成,景色奇美壮观。这里的山中的岩石大多呈赭红色,并且在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矿物质,当太阳照射在岩石上,满山流霞缤纷,特别是夕阳西下时分,夕阳的余晖照射在岩石上,岩石仿佛披着霞光分外耀目,犹如数不清的宝石在闪闪发光。因而被世人称之为“宝石流霞”。</p> <p class="ql-block">西湖除了湖光山色,亭台楼阁,还有不少名人志士长眠于此。他们的一生与西湖紧密相连,他们的故事在此传诵,而最终也在这里被铭记。“西湖三杰”是其中的代表。他们在国家危难之时,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抛头颅、洒热血,身后皆被安葬在此,与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p> <p class="ql-block">说到西湖的名人,之前我们聊了“梅妻鹤子”的林逋,因为有了他,孤山成为了文人们的精神圣地。林逋终生不仕不娶,喜恬淡,不趋荣利,给西湖带上了“出世”的色彩。但西湖拥有的并不只是淡泊名利的隐士高人,它也拥有岳飞、于谦这样的英雄,这也给西湖添了一份“入世”的阳刚和义勇之气。</p> <p class="ql-block">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他一生赤胆忠心的写照,最终却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以死刑。岳飞被害后,狱卒隗顺因敬佩岳飞忠义,偷偷将尸体从牢房偷出,葬于西湖九曲丛祠旁,默默地为忠魂守墓。岳飞冤死后20年,宋孝宗为其平反,忠骨归葬栖霞岭下。自此后再提到西湖,人们想起的已经不仅仅是婉约秀美的山水风光,更是荡气回肠的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隔了三百多年,于谦也在岳飞精神的鼓舞下,为国家和民族的安危而奋斗。土木惊变,英宗被俘,于谦力排众议,反对南迁,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毅然拥立新君,以抗强敌,临危受命,任兵部尚书,更是亲自主持京师防务,激战九门,击退进犯的蒙古瓦剌部,力挽狂澜于既倒,保卫了北京,保卫了大明江山!在此后的数年时间里,开始针对英宗朝的一些弊病进行改革,使得大明帝国隐隐有了中兴之势。可就在此时,明英宗发动“夺门之变”,重新登基即位。不久,于谦也被明英宗清算杀害。时人感念于谦大义,收敛其遗体归葬故乡杭州,终也落叶归根。于谦成为了埋葬在西湖的又一位忠臣良将。</p><p class="ql-block">“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此后,西湖不再只是“淡妆浓抹总相宜”,更是将忠和勇的厚重气概植入山水之间,日久弥坚。</p> <p class="ql-block">秋瑾深受岳飞精神鼓舞,那首《满江红·小住京华》“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显示了她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爱国热情。在岳飞墓前,她曾对好友说,“我死后如果能够埋葬在此地,那真是我的福分。”因此在1908年2月,秋瑾遇难3个月后,秋瑾的两位挚友吴芝瑛、徐自华将鉴湖女侠葬于杭州西湖。现在的秋瑾墓靠近西泠桥,离岳王庙很近,墓旁还建有巾帼英雄雕像。</p> <p class="ql-block">西湖以其湖光山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的眷顾,因此在文学方面也留下了诸多名篇和典籍。《武林掌故丛编》、《西湖梦寻》、《西湖集览》与新旧《西湖志》、《湖山便览》等记载了大量关于西湖和古代杭州的史迹掌故。</p><p class="ql-block">1.《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p><p class="ql-block">宋 苏轼</p><p class="ql-block">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p><p class="ql-block">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p><p class="ql-block">2.《春题湖上》</p><p class="ql-block">唐 白居易</p><p class="ql-block">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p><p class="ql-block">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p><p class="ql-block">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p><p class="ql-block">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p><p class="ql-block">3.《采桑子》</p><p class="ql-block">宋·欧阳修</p><p class="ql-block">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p><p class="ql-block">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p><p class="ql-block">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p><p class="ql-block">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p><p class="ql-block">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p><p class="ql-block">宋 杨万里</p><p class="ql-block">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p><p class="ql-block">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p><p class="ql-block">5.《题临安邸》</p><p class="ql-block">宋 林升</p><p class="ql-block">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p><p class="ql-block">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p><p class="ql-block">6.《柳梢青(忆西湖)》</p><p class="ql-block">宋 姚勉</p><p class="ql-block">长记西湖,水光山色,浓淡相宜。</p><p class="ql-block">丰乐楼前,涌金门外,买个船儿。</p><p class="ql-block">而今又是春时。清梦只、孤山赋诗。</p><p class="ql-block">绿盖芙蓉,青丝杨柳,好在苏堤。</p><p class="ql-block">7.《念奴娇·西湖和人韵》</p><p class="ql-block">宋 辛弃疾</p><p class="ql-block">晚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璧。</p><p class="ql-block">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p><p class="ql-block">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p><p class="ql-block">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p><p class="ql-block">遥想处士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p><p class="ql-block">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p><p class="ql-block">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p><p class="ql-block">醉中休问,断肠桃叶消息。</p> <p class="ql-block">西湖十景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的自然美景,也展示了中国的人文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