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危”为“安” 点“石”成“金”

秋叶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当年把孩子送进大学后,好多家长觉得一下子轻松许多,再也不用为孩子考试牵肠挂肚了,再也不用为督促学习争争吵吵了,再也不用为上个什么样大学劳心费力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直到有一天,大学家长群听到某优秀的保送生跳楼了,震撼惋惜之余,大家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孩子最让人操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有人说,“不听话的”,有人说“学习差的”,有人说,“性格不好爱打架惹事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但我看来,这些都是在你意想之内的,真正让人操心的反而是你平时羡慕赞美的“优秀生”,是你意想不到爆雷的“放心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没有过多的理论说教,我就用当年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一个真实案例,来解剖麻雀,体悟其中的滋味。</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抓住教育契机,解剖麻雀,强化品格培养。</b></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孩子在外地上大学后,我们每周与孩子约定有一次电话交流,是孩子主动打来的,(除了孩子生日那天,我们给孩子打电话祝福,我们几乎从不主动给孩子打电话,) 在电话中,孩子会与我们分享他这一周的喜怒哀乐,也会谈及下一周的某些想法或计划,除了倾听,赞赏、鼓励,有时,对某一件有警示或教育意义的事情,我们会不失时机的抓住教育契机,和孩子一起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引导孩子如何正确认知和感悟,最大限度的培养正能量,降低消除或转化负能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也许有人说,坏孩子让人操心,优秀的孩子让人省心。如果单纯的把这看成学习写作业,我同意这样的观点,但如果说到处事,那可未必,因为,有的孩子虽然学习不好,经常受批评和打击,但他已经久经风雨,练就很强的抗挫折能力,通俗的讲,脸皮厚,扛得住,一般不会走极端。反而是一路在鲜花和掌声中走来的孩子,优越感太强,自尊心太强,争强好胜,受不得半点委屈,在打击挫折目前仍以表出无助或异常的举动,这恰恰是最危险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记得寒假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儿子说起一件事让他很生气,四天三夜的鏖战,当准备提交论文时,为了慎重,他去问负责老师提交流程,老师当着众多学生的面呵斥他,这都不知道还参赛!气的他恨不得揍那老师一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听到这,我倒吸一口凉气,但仍然止住她妈妈对孩子的批评,让孩子把前因后果说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他说,他不是不知道那个流程,上次国赛准备仓促,只拿了上海市二等奖,为了参加这个比赛,已经很充分了,势在必得,作为小组的负责人,生怕有半点闪失,所以,在提交竞赛论文这个最后环节,问一下老师,实际就是确认一下,心里踏实些,不能出纰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而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让他真的很生气!面子暂不说,很憋屈。孩子委屈的说,我又不是那些混子,用得着您这么劈头盖脸的训斥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好在,孩子忍住了,他之所以没有发脾气,是因为我们给他的几个底线,同时觉得这个老师也不容易,因为是假期,别的老师早就休息了,唯有这个老师,认真负责的守着他们,老师也是人,也有烦躁的时候,不跟他计较。但他做事太差劲了,这么一弄,吃力不讨好,对他的好感大幅降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这是一起典型的负能量控制处置案例,抓住这个机会,在与儿子电话沟通中,我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1、你参加这个比赛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争取获奖,为自己以后留学申请,拿到更多的筹码,这是好事情,但如果,因为被误解,只图一时痛快,与老师发生冲突,这个后果是你我都不愿意看到的。发脾气是本能,而控制情绪才是本事,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的大目标,冲动是魔鬼,绝对不能被一时的冲动因小失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2、你能换位思考这很好,正如你所言,他与你无冤无仇,尽职尽责的守候你们,仅仅是因为态度严厉,你就吃不消,产生情绪,可你想没有,现在关系不铁,都很少有人去批评别人了,批评说明,他不把你当外人,批评你的人是你生命中的贵人!虽然,他的处事方式值得商榷。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3、反思我们自己,可能在表述不够明晰,让老师发生歧义理解,今后要从自身表达中找不足完善一下,提高表述的准确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4、当你身处逆境,感到诸事不顺,爱情、工作、事业、理想受挫,心生绝望之念,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告诉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福祸相依,安知未来不会发生惊喜的改变呢?难题都是给聪明人锻炼智慧的机会,挫折打击就是磨刀石,天欲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练其心智;何不接受这种特殊的挑战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一番交流后我们达成几点认知:</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b><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1、肯定儿子“忍住”的理性,继续执行情绪极端时先忍住缓一缓再决定的策略,退一步 天地宽,做事避免感情用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2、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很难得,特别是在自己被委屈的时候,这样能降低负面情绪,有助于理性分析和思考,做出合理的判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3、这个老师“吃力不讨好”的案例,告诉他,做事,先学会做人,否则做事的效果会打折扣,甚至好心办坏事伤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4、能把这些事情给家长说,也说明孩子对家长的信任,不是报喜不报忧,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分析,他能体悟到更多的做人道理,学到更实用的处事方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5、人生不止一场竞争,只要自己实力在,机会不负有心人。做一个内心强大的自己,积极培养正能量,降低控制转化好负能量,要做一个沉得住气、弯得下腰、抬得起头的男子汉!</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后来,孩子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得一等奖,我非常开心,高兴的不仅仅是获奖,而是从参赛过程的波折中,他体悟学会了换位思考、化解烦恼、转烦恼为智慧的做人的道理,这必将让他受益终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 教育与成长,一直在路上,我们从未停息,父母并不是一定要给孩子付出多少的金钱,能给孩子带来多优越的生活条件才是爱孩子,最重要还是要看您给您的孩子带来的精神财富有多少,促进孩子成长的营养有多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我们习惯于看到孩子光鲜亮丽的一面,喜欢听到赞美和鼓励,潜意识里却在回避孩子“不出色”的一面,比如挫折、低迷、失败……而这些恰恰是成长中的软肋,是急需补强的地方,做家长的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这些容易被忽视的盲区和薄弱点,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顺风顺水,我们要有赢得起的豪气,也要有输得起的底气,经得起风吹雨打,要善于集聚正能量,也要学会理性应对和纾解,掌控好负能量,疏堵结合,给负能量一个出口,遇事不被情绪冲昏头脑,不突破自己的底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b><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孩子的教育不在于你说了多少,做了多少,而看你是否抓住了关键和要点,是否有真实的成效。“要做事,先做人”,这道理好多人懂,也给孩子说过,但真正理解并见之于行动的不多,抓住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与孩子一起剖析,启发引导孩子自己感悟,心悦诚服的、发自内心的明白做人的道理,学会处事的方法。健全孩子的人格。这种教育效果比一大堆的理论说教和心灵鸡汤更有成效!</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