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盛夏八月,我们满怀期望,乘上飞驰的高铁,穿越豪放的北方,抵达曲径回廊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吃一碗精细的阳春面,听几句吴侬软语,我的整个人都要醉了。终于悟得苏州教育之精髓,在于水之通透。几天的培训生活,我不知不觉地被这里的山水之美,园林之秀,文人之雅浸润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能在如此雅致之地学习,再紧张的学习生活也是一种享受。开班仪式上领导的殷切期望,班主任的开班致辞,学员代表的表态发言仿佛还在眼前,专家的培训就已经开始了。课前的热身活动,拔动了我们身体的密码。专家的精彩讲座唤醒了我们精神的倦怠。培训结束的小组汇报,检验了各小组的学习情况以及团队的合作精神。一句句语重心长的叮咛,一个个精辟独到的见解,一次次耐心而又接地气的指导,一个个惊艳的汇报表演,使我们每个学员的脸上绽放出收获的喜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如果说世间万物的巧妙际遇会创造一种奇迹,那吃饸饹面的山西老师遇上吃阳春面的苏州专家,也定然会发生奇妙地变化。几天的培训,我们全身心投入学习,在实践与探索中切实提升自己。从教学评一体化到大单元备课,从名师工作室的组建到信息化在教学中的运用,从日常教学到学科教研,一场场接地气的讲座,深深吸引着渴求知识的学员。理论与实操的结合,专家和学员近距离地交流,学员和学员面对面地切磋,是一种大胆地尝试。从第一天的迷茫到最后一天的自信,每个学员的变化,都使我深深地感受到走出去研学的重要性。</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在各场讲座中,专家都强调了名师成长之路的两个重要途径---输入(读书)和输出(写作)。那就是除了走出去、请进来,学员们接受各种外在培训之外,还需要激发学员的内驱力。也就是说不能培训时满腔热情,回到工作中就打回原形。我们要把读书和写作形成一种常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想获得源源不断的教学资源,和对日异更新的现代教育的敏感度,就需要多读书、读好书。加入泽州种子名师培养团队一年来,我完成了名师工作室要求的必读书目,也自读了一些教育教学书目。通过读这些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我对教育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一是我对教育的态度。教育注定是一项艰难沉重的工作, 既然我们改变不了教育职业的劳力属性,不妨换个角度思考,换个心态工作。以享受的心态和眼光对待教学,就会发现课堂教学充满了“享受”。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创造无限的可能。二是我对教育结果的态度。过去我自认为一个好的教师是拿教学成绩来衡量的,现在我却认为教育不见得是我们教给别人什么,而是我们有机会点亮他人。有了这样的认识,我觉得,是我作为一名教师的质的飞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几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了,但我们的成长始终在路上。培训的每一天,我都要吃一碗阳春面,细细的面,清淡的汤,和着那婉转的评弹,我感受到了身体与精神上的滋润与营养。坐上奔驰的高铁,回家吃我的饸饹面了,饸饹面和阳春面的会面,我们定当全面发展!</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