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花开初秋季,踵事增华向未来。为深入落实新课标精神,努力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理念,提升全区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8月24—25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初中语文教师暑期全员研修在五洲中学成功举行,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研修学习。本次研修分为专题讲座、实操答疑、梳理反思、交流分享等环节,意在达成“以研促教,教研相长,助推专业发展”的目的。 培训伊始,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唐婉仪主任向大家介绍了本次暑期全员培训的活动安排,她希望老师们能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认真学习,抱团成长,进一步提升语文专业素养。 研以潜心,行以致远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为期两天的全员研修中,八位培训师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专题讲座。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Part1 深研“结构化”</span></p><p class="ql-block"> 此版块内容包括“单元结构化设计的流程与策略”“单元核心写作知识结构化设计”和“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三个方面。 </p> 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关涉多个要素,如内容的整合、任务的设计、情境的创设、活动的开展、课时的变革等,但最为关键的是渗透其中的结构化思维,它是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皇冠北校区盛竹婷老师在《大概念统领学习任务的单元结构化样例解读》的讲座中从单元新三维目标的确立、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结构化任务的设计及结构化评价工具的匹配三个方面,对贬谪诗大单元的结构化样例进行了细致地解读,完整地呈现了单元结构化的流程,详细地讲解了提取单元大概念的三种方法,建构概念图的两种支架以及单元内容结构化的具体路径,对我区教师进一步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 <p class="ql-block"> 写作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写作课程内容结构化,需要开发出具有持久迁移、运用价值,指向写作关键能力、写作核心素养形成的核心写作知识。崮山中学张亚丽老师在《浅谈结构化核心写作知识的开发策略》讲座中提到,习作策略单元教学强调结构化导向。有效运用核心写作知识是写作教学的关键要素,开发单元结构化的核心写作知识是当前写作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解决此问题主要有“解读单元写作系统,提炼核心写作知识”“横向勾连文本阅读,补充核心写作知识”“纵向勾连与之相关主题,调整核心写作知识”“同册单元之间勾连,确定核心写作知识”“落实课标要求,检验核心写作知识”五种方法。</p> 语文学习任务可依托多种载体,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教学实践样态的范畴归属、深入理解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并充分考虑课文文本特征和学生实际情况,才能用好这些载体,使任务型语文教学走出载体千变万化而内容虚无缥缈、形式花样百出而效果乏善可陈的困境。那么如何对语文学习任务进行结构化设计?曲阜中学的乔雪老师针对这一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第一方面是对学习任务结构化的初步认识,明确学习任务结构化的内涵及意义。第二方面是以八下第六单元为例,重点讲解学习任务结构化设计具体实施的方法与策略,理论与具体案例相结合,贴近教学实践,易于理解。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Part2 学习使用“工具”</span></p><p class="ql-block"> 此版块内容包括“思维工具的选择与使用策略”“评价量规使用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和“课堂观察工具——量表开发的方法”三个方面。</p> 成尚荣先生曾说过:“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实质是让思想真正发生;让学习看得见的实质是让思维看得见。"可是,思维方法与思考过程往往又是不可见的,这就需要教师利用思维工具,让方法可见,思维可视。皇冠中学王铭铄老师的讲座《思维工具开发与运用例谈》借助实际教学案例介绍了思维可视化工具和思维策略工具,聚焦鱼骨图、概念图、八大思维地图、KWL和画廊漫步工具。在学习中明确工具背后的思维策略,帮助教师有选择性的使用工具,提升语文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潜能,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皇冠中学于喜波老师的讲座《初中语文量规设计与运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针对评价量规的设计在维度、评价要点、描述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地讲解。根据与目标高度匹配的原则及学习流程精准完整地设置维度,聚焦学生的关键表现及掌握核心概念与子概念确定评价要点,用简洁精准、可测量、有逻辑的语言表述描述符,通过教育目标分类学及SOLO评价法进行分等级描述。在运用量规方面,要加强对量规的理解和学习,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类型的量规并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投放,运用量规收集证据进行有效反馈。 近年来,观课量表作为一种主流的课堂观察工具,逐渐走进一线教师的研究实践中。凤林中学李昊老师的讲座《素养导向的语文课堂观察量表的开发 ——以<故乡>为例》从价值与意义、LICC量表开发、使用注意问题三方面入手展开讲解。以鲁迅《故乡》“角色扮演活动的有效性”量表开发为例,对标课标与课堂质量标准,立足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由研究主题到观察指标,细致讲解如何开发一份科学有效的量表。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Part3</span><font color="#167efb"> 细究“评价”执行</font></p><p class="ql-block"> 此版块内容包括“大单元评价设计再认识”和“终结性评价——中考非连续性文本命题策略”两个方面。</p> 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的颁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评价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而大单元评价教学成为焦点问题。新都中学姜慧珠老师的讲座《再谈大单元教学评价设计》在老师们之前研究的基础上来探讨大单元教学评价设计的意义、特点、框架、路径与策略。旨在让老师了解大单元教学评价设计的要素,深入理解大单元教学评价设计的三条路径及厘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近年中考真题任务驱动的非连续性文本考查频现,呈现出从知识维度考查过渡到素养维度考查、由低阶思维转向高阶思维的典型特征。但非连续性文本命题还存在不少待改进之处,如文本材料选择过多关注课外、试题情境设置偏离实际等。基于这一系列问题,新都中学杜海燕老师在《任务驱动的非连续性文本命题策略》的讲座中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讲解。她指出任务驱动的非连续文本命题,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合理答题支架、深入利用生活资源,构建多样情境、科学改编创编试题等,构建学习情境、设置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骨干教师们的引领,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指导,带给全场教师颇多启发。 蓄力待发,问道远方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贵有疑,疑则有进。老师们从学习中汲取启发,拓宽思路,但在探索课堂教学理论和实际操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如“如何分解大任务”“如何将单元概念图生成单元结构图”“某单元的写作核心知识需要以几篇作文来达成”等。教研中心唐婉仪主任针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和困惑,逐一进行了解答,用专业引领和倾情指导,深入浅出,拨开云雾,让老师们明晰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学思践悟,笃行不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学理论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本次专题课例研讨活动以学校为单位进行了细致的分组和合理化分工,通过参与式实例操作,回顾报告内容,运用所学方法,采用个人完成、小组研讨及班级交流的方式,就“七年级上册单元结构化构建”等内容进行实践操作。实践过程中,老师们各抒己见,积极讨论交流,攻坚克难,在沟通中凝聚共识,携手促进提升。 卓越引领,逐光而行 什么样的语文课算是好课?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也是语文课改理念落实于教学实际的关键所在。教研中心唐婉仪主任给老师们带来了讲座《初中语文课堂质量标准案例式解读》。在讲座中,唐老师结合王铭铄老师的课例《最是诗文长精神——学写诗评课》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专业素养三个维度对《经开区“学为中心”课堂教学质量标准(中学语文)》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解读。通过唐老师的解读,老师们醍醐灌顶、深受启发,了解了理想课堂的优秀标准,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大家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专业成长,才是不断提高课堂力量的真正源泉,今后将以此标准来设计方案,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固化成果,促进实操 <p class="ql-block"> 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潜心思考,精心打磨,深入研究,才能有所获。研修伊始,老师们对“反思支架”和“反思工具”的使用进行了回顾复习。在整个研修学习过程中,唐老师指导大家运用各类工具梳理报告内容,提炼关键信息,结合教学实践深度思考,将学习内容内化加工,完成个人学习的自我建构。 </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借助“康奈尔笔记”“思维地图”“3-2-1法”“2星1愿法”等工具将学习成果固化,在小组中进行研讨碰撞,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专家团”现场答疑,解决了老师们实操过程中出现的疑惑和难点。</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2星1愿法</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康奈尔笔记</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3-2-1法</font></h3> 此次研修不仅让老师们在理论上有所收获,在实践方面也是感悟甚多:<div> 1.通过培训,我从唐老师及其他优秀骨干教师身上学到了很多教学教研的本领,让我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怎样把各位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有特色,更高效,是接下来要努力的方向。</div><div> 2.经过两整天的学习,聆听了唐老师及各位优秀老师精彩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我最大的收获是掌握了单元结构化设计梳理的基本步骤与方法,在之前的教学工作中,对于单元结构化设计不知道如何下手,现在感觉能够找准方向了,期待新学期的运用实践。<div> 3.听了唐老师及其他老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随后经过现场实践,我发现自己的理论理解与实践操作不够统一,又经过了小组碰撞研讨及唐主任的悉心引导,我进一步明晰方法与策略。<br></div></div> 同心聚力,无私付出 为了老师们学有所获,经区语文工作室精心策划组织了本次暑期研修。这一场精彩纷呈的饕餮盛宴背后凝聚了唐婉仪老师及培训师们的无数心血,唐老师牺牲假期休息时间带领优秀骨干教师对研修内容进行了多轮修改,反复打磨,不断完善,在团队的齐心协力下<font color="#333333">,最终呈现出此次有梯度</font>、有层次、有价值<font color="#333333">的暑期研修课程。整个研修课程丰富多元,</font>指向精准,<font color="#333333">含金量高。研修组织严谨细致,简洁高效,研修过程“听做结合”“张弛有度”。本次研修解决了老</font>师们教学教研中出现的诸多“瓶颈问题”,进一步更新了教育理念,掌握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术,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助推全区语文教师的整体高质量发展。 秋天是慢慢平铺开的,温暖柔和的光;学习是渐渐延展开的,广阔无际的海。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教育是一场修行,唯有向下扎根——不断沉淀自己,静下心来学习、思考;向上生长——持续地努力、探索,才能在教师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行将致远。